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对肺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一氧化碳和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吴立新 哈斯艳 +3 位作者 姜素 王刚 周旭东 张建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诱导与维持对肺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肺叶或肺楔型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唑安定组(M组)。P组依次静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 目的探讨丙泊酚诱导与维持对肺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肺叶或肺楔型切除患者,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咪唑安定组(M组)。P组依次静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麻醉维持用微量泵泵入丙泊酚3~5mg·kg-1·h-1,术中间隔追加芬太尼每次0.05mg和维库溴铵每次2mg,术毕均以阿托品、新斯的明拮抗肌松药;M组诱导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术中维持吸入异氟醚1.3MAC,手术超过3h给予咪唑安定诱导量的1/3,其余同P组。分别于诱导前(T0)、诱导后2min(T1)、5min(T2)、10min(T3)、手术结束停用丙泊酚时(T4)、停用丙泊酚30min时(T5)六个时点记录MAP和HR,并测定血浆碳氧血红蛋白(COHB)和血浆NO。结果(1)MAP:与T0比较,M组T1时显著下降(P<0.01),T2、T3、T4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T1时显著下降(P<0.01);T1、T2、T4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HR:与T0比较,M组T4、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无明显变化;T1、T2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NO:与T0比较,M组T3时显著下降(P<0.05);P组中T2、T3、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T1、T2、T3、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COHB:与T0比较,M组T3、T4、T5时显著升高(P<0.05,P<0.01);P组T1~T5显著升高(P<0.05,P<0.01);T4、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组NO和COHB呈正相关,BP和NO亦呈正相关。结论应用丙泊酚诱导后的BP下降与释放NO和CO密切相关,其作用的环节和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一氧化碳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痰标本送检率和阳性率的管理措施 被引量:6
2
作者 高翠红 高翠新 +1 位作者 陆川 王传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患者痰标本送检率和阳性率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EICU的肺部疾病患者206例。将2015年7月至10月的110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患者痰标本送检率和阳性率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EICU的肺部疾病患者206例。将2015年7月至10月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留取痰标本786例(份),采用早晨常规集中留取痰标本一次性送检的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留取痰标本769例(份),通过全科护理人员系统学习留取痰标本知识、制定留取痰标本流程、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护工)相互配合、护士长加强制度落实和流程监管等措施留取痰标本分次送检。两组均依照患者病情以患者自行咯出、气管插管吸痰、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吸痰3种方式采集痰标本,再依医嘱行痰涂片抗酸染色(简称“痰涂片”)、和(或)MTB培养、和(或)普通细菌培养的检测。实施4个月后,采用SPSSl7.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和分析,两组患者痰标本送检率、不同检测方法采痰方式检出的阳性率、合格率的比较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痰标本送检率分别为80.5%(769/955)、55.2%(786/1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27)。两组采用痰涂片、MTB培养、普通细菌培养检测的阳性率均有提高[26.6%(115/432),19.7%(114/580);46.7%(50/107),34.1%(46/135);31.7%(73/230),21.1%(15/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46;χ^2=4.48,P=0.034;χ^2=6.25,P=0.012)。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同方法(自行咯出、气管插管后吸出、经纤支镜吸出)采集痰标本的合格率[78.5%(386/492),60.0%(332/553);97.8%(175/179),91.7%(132/144);95.9%(94/98),95.5%(85/89)]和阳性率[24.6%(121/492),14.2%(79/553);38.5%(69/179),37.5%(54/144);49.0%(48/98),47.1%(42/89]比较,患者自行咯出的合格率与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合格率=4.51,P=0.033;χ^2阳性率=3.99,P=0.046),而气管插管及经纤支镜采集痰标本患者的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插管=0.70,P=0.404;χ^2纤支镜=0.20,P=0.654)和阳性率(χ^2插管=0.56,P=0.453;χ^2纤支镜=0.05,P=0.821)。结论在EICU通过实施一系列痰标本留取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痰标本的送检率和检测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标本制备 护理管理研究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