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的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显式统计模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守定 白亚恒 +4 位作者 姜越 王占和 魏文慧 李晓 刘丽楠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86-300,共15页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关系,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新疆地质构造复杂,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地质灾害的地球内外动...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造成损失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时空关系,即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新疆地质构造复杂,内外动力作用强烈,是中国地质灾害发育严重的地区之一。基于地质灾害的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成因理论,建立了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优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指标,依据专家经验,确定各类要素权重,计算地质环境指标值,构建了基于内外动力耦合成因理论的新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乘积范式的显式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地质灾害点校验,获得了与实际地质灾害发生情况较为一致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内外动力耦合 显式统计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地质环境指标 乘积范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加朗普特黄土滑坡泥石流降雨诱发机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丽楠 李守定 +2 位作者 姜越 白亚恒 罗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0-1237,共8页
新疆伊犁谷地黄土广泛分布,黄土滑坡灾害严重,其数量占新疆全区滑坡的80%,其中大型黄土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造成的损失尤为显著。与我国西部典型黄土斜坡相比,伊犁谷地黄土斜坡具有坡体结构复杂和降雨非饱和渗流失稳的特征,黄土滑坡降雨... 新疆伊犁谷地黄土广泛分布,黄土滑坡灾害严重,其数量占新疆全区滑坡的80%,其中大型黄土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造成的损失尤为显著。与我国西部典型黄土斜坡相比,伊犁谷地黄土斜坡具有坡体结构复杂和降雨非饱和渗流失稳的特征,黄土滑坡降雨诱发机制复杂。以新源县则克台加朗普特大型滑坡泥石流灾害为例,在建立黄土滑坡坡体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计算分析坡体非饱和渗流场变化,研究降雨诱发黄土坡体结构渗流破坏过程与机制,采用渗流-稳定性耦合计算方法,分析非饱和渗透诱发坡体结构失稳过程,揭示新疆伊犁谷地大型黄土滑坡降雨非饱和渗流失稳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谷地 黄土滑坡 非饱和渗流 失稳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证调查的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凯 陈砺锋 +6 位作者 张紫昭 常金雨 贺强 房浩 刘智奇 黄宇航 赵萌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6-1166,共11页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省区之一。面对新疆地区面积大和特殊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先将全疆划分为4个区域开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取局部... 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其孕灾地质环境条件与我国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性,是全国受地质灾害影响较严重省区之一。面对新疆地区面积大和特殊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先将全疆划分为4个区域开展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并选取局部高差、坡度、地貌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平均温度、平均降雨量、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以及雪线分布等评价指标因子,通过证据权模型对新疆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并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基础上叠加最大降雨量作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诱发因素,最后通过专家打分矩阵分析法对全疆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疆共划分为8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和极高危险区,主要分布在准噶尔西部山地、阿尔泰山、伊犁谷地山区、天山北麓、吐哈盆地、天山南麓、南疆西部天山、西昆仑山以及东昆仑山等地区;以全疆17362处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96.16%灾害点分布在高、中、低易发区;以全疆2011~2022年发生的336起地质灾害点为样本数据,经验证共有326起地质灾害分布在极高、高、中危险区,占比达到97.02%。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最大程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省级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 危险性 证据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建设用地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瑜 陈静 +2 位作者 张锁成 刘艳萍 陆贵巧 《河北林果研究》 2007年第4期445-447,共3页
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1~2005年建设用地动态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1,1)预测模型,预测了2007~2010年新疆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合理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GM(1 1)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降雨双参数的新疆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守定 乔华 +3 位作者 马世伟 白亚恒 姜越 贺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7-218,共12页
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是气象诱发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科学问题。新疆广泛发育冻融型地质灾害与冰川型地质灾害,这两类灾害受控于温度与降雨两个诱发因素,以往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多考虑降雨,缺乏这两类地质灾害的温度-降雨双因素预警模型... 区域地质灾害预警模型是气象诱发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科学问题。新疆广泛发育冻融型地质灾害与冰川型地质灾害,这两类灾害受控于温度与降雨两个诱发因素,以往的区域地质灾害预警多考虑降雨,缺乏这两类地质灾害的温度-降雨双因素预警模型。为此,以新疆伊犁谷地冻融型地质灾害与昆仑山北麓冰川型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主要诱发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地质灾害进行预警亚区区划,根据温度指标和降雨指标与地质灾害关系分析,建立了温度-降雨双参数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结论如下:(1)新疆冻融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伊犁谷地,主要为春季温度升高和降雨诱发黄土滑坡;冰川型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北麓,主要为冰川融水与暴雨诱发泥石流,具有垂直分带发育特征。(2)选取灾害当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当日温差等参数,表征温度指标;选取当日雨量、灾害前7 d有效雨量表征降雨指标;温度指标与降雨指标作为预警模型的基础指标。(3)以当日最低气温、灾害前7 d有效雨量作为预警参数,建立了伊犁谷地3—6月冻融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以当日最高气温、灾害前7 d有效雨量作为预警参数,建立了昆仑山北麓6—9月冰川型地质灾害预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预警模型 温度-降雨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演化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龙睿 张俊 +5 位作者 余堃 顾小凡 李瑛 董佳秋 苏潇 朱瑾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50,共10页
近50 a,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经历了历史时期的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和近期的生态保护修复的不同阶段,对区域地下水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地下水长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认识尚不清晰。以新疆孔雀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基于最新地下水监... 近50 a,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经历了历史时期的水土资源过度开发和近期的生态保护修复的不同阶段,对区域地下水和生态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地下水长期演化规律及其生态效应认识尚不清晰。以新疆孔雀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基于最新地下水监测数据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流域地下水流场时空演化规律以及流域地下水对河岸带胡杨林的影响作用,探讨地下水长期演化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971—2021年,孔雀河流域因过量集中开采地下水引起区域地下水流动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地下水水位整体呈下降趋势,流域内累计降幅大于40 m的面积达204.69 km^(2),累计降幅20~40 m的面积为1735.81 km^(2),累计降幅5~20 m的面积为1018.56 km^(2),并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生态输水前,中下游河道长时间断流,河岸带地下水水位埋深累计降幅超过10 m,导致河岸带胡杨林退化萎缩,2016年实施生态输水工程以后,埋深逐渐上升2~4 m,上升至胡杨林生长临界水位以上,2014—2018年天然胡杨林植被覆盖率增大17%。本研究有助于认识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地下水和生态环境演化规律,为类似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河流域 地下水流场 生态输水 河岸带胡杨林 地下水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系数与信息量耦合模型的新疆额敏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喜坤 张紫昭 +4 位作者 史光明 李崇博 刘毅业 朱建华 陈伟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33-1349,共17页
地质灾害已经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合理准确的易发性评价研究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多种模型耦合的易发评价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将信息量模型与确定性系数模型(Certainty Factor,CF)耦合进... 地质灾害已经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合理准确的易发性评价研究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多种模型耦合的易发评价方法已成为研究热点,但将信息量模型与确定性系数模型(Certainty Factor,CF)耦合进行易发性评价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基于额敏县地质环境背景,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及评价因子选取原则,在分析各评价因子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的基础上,选择高程、坡度、坡向、地面曲率、工程地质岩组、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水系距离、降雨量等9个评价指标,采用CF模型、信息量模型以及CF与信息量耦合模型开展额敏县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耦合模型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度均优于两种单一模型,CF与信息量耦合模型的AUC值高达0.862;耦合模型将易发区分为:低易发区42.39%,中度易发区28.76%,高易发区23.62%,极高易发区5.23%,其中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切割深度大、沟两侧坡度陡峭、基岩裸露、节理裂隙发育、风化严重、降雨量大的区域,灾害点密度分别达到了6.62个/100km 2和5.11个/100km 2。采用耦合模型得到的额敏县易发性评价分析结果可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治规划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信息量 确定性系数 耦合模型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组合模型的新疆巩留县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娅美 张紫昭 +4 位作者 张艳阳 张全 黄媚 努尔加玛力·伊斯马依力 吾木提汗·哈力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5-1393,共19页
新疆巩留县广泛发育冻融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对其现有的研究多考虑降水,而缺乏温度影响的研究,为此,本文特增加了温度因子来进行巩留县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巩留县已发生的682个滑坡灾害点,选取坡度、起伏度、坡向、曲率、温度、距... 新疆巩留县广泛发育冻融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对其现有的研究多考虑降水,而缺乏温度影响的研究,为此,本文特增加了温度因子来进行巩留县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基于巩留县已发生的682个滑坡灾害点,选取坡度、起伏度、坡向、曲率、温度、距断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道路距离、工程地质岩组等9个评价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I)、确定性系数模型(CF)、信息量模型+逻辑回归模型(I+LR)以及确定性系数模型+逻辑回归模型(CF+LR)等4种模型对巩留县滑坡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划分为极高、高、中和低4个危险等级分区并进行了精度检验与现场实际验证。结果表明:(1)温度对滑坡有较大的触发作用;(2)耦合模型极高、高危险性分区面积明显低于单一模型极高、高危险性分区面积,其中CF+LR模型的极高、高危险性分区面积最小,低危险性分区面积最大;(3)4种模型ROC精度检验AUC值分别为0.889、0.893、0.895和0.900,均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巩留县滑坡危险性。CF+LR模型精度最高,且经局部地区现场检验,CF+LR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也最为相符,研究成果对新疆地区巩留县滑坡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危险性 确定性系数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信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降雨型滑坡临界降雨阈值计算模型研究——以新疆新源县喀拉海依苏滑坡隐患体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开迪尔丁·吾拉木 张紫昭 +2 位作者 张艳阳 朱建华 陈伟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64-1374,共11页
本文以新源县喀拉海依苏滑坡隐患体为研究案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与Mohr-Coulomb准则的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研究区滑坡体原始应力分布与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情... 本文以新源县喀拉海依苏滑坡隐患体为研究案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基于非饱和渗流理论与Mohr-Coulomb准则的滑坡稳定性计算模型。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研究区滑坡体原始应力分布与初始孔隙压力的分布情况、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内部应力、有效塑性应变、塑性区、含水率、潜在滑移面等的分布情况,并计算得到滑坡体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安全系数。根据模型计算,滑坡体在不同降雨入渗工况下的安全系数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滑坡体在连续降雨5天的临界阈值为218.82mm,根据安全系数的变化可得到滑坡体临界降雨阈值。该论文提供了一种强度折减安全系数计算降雨型黄土滑坡降雨阈值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为西北地区降雨型黄土滑坡失稳破坏的临界降雨阈值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COMSOL Multiphysics 降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原状非饱和黄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10
作者 伊学涛 尚彦军 +3 位作者 孟庆森 孟和 崔振东 贺强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0-771,共12页
西风带影响下的伊犁河谷黄土分布广泛,黄土滑坡等灾害十分发育。研究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的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并利... 西风带影响下的伊犁河谷黄土分布广泛,黄土滑坡等灾害十分发育。研究不同吸力下伊犁河谷的非饱和黄土抗剪强度及变形特性,对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新疆伊犁河谷的原状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并利用非饱和土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黄土的原状样进行了控制净围压和吸力为常数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测定的基质吸力范围内,净围压越高,试样应力-应变曲线的硬化特征越明显,试样在剪切过程中基本表现为鼓胀变形;在高基质吸力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趋向于软化型,试样易出现剪切破坏。(2)试样体应变的变化受净围压和基质吸力的影响。随净围压的增大,体应变趋向于剪缩状态;在较高的基质吸力条件下,体应变的峰值剪胀量越大,剪胀特征也越强。(3)基质吸力影响非饱和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试样黏聚力随基质吸力的增大,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增长趋势。而试验中基质吸力对内摩擦角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随基质吸力的增大,粉质黏土土样内摩擦角的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至0,内摩擦角值趋于稳定;而粉土土样内摩擦角无明显变化。本研究可为伊犁河谷黄土滑坡等灾害的研究提供力学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基质吸力 抗剪强度 变形特征 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麓地下水基于生态水位的调控模拟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尚海敏 王文科 +1 位作者 段磊 霍传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4-147,共4页
针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表生生态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对天山北麓野外调查及已有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细土平原区生态水位埋深为3~6m。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现状及调整开采布局后地下水位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针对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表生生态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对天山北麓野外调查及已有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细土平原区生态水位埋深为3~6m。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现状及调整开采布局后地下水位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现状地下水资源开发布局不仅易诱发表生生态负效应,而且造成了水资源浪费;通过调控地下水状态可以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表生生态协调发展的目的,并确定了不同地貌单元地下水开采阈值即山前戈壁带、细土平原区和沙漠边缘分别为7.3亿m^3/a,16.4亿m^3/a和2.4亿m^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生态水位 数值模拟 天山北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源县加朗普特特大型滑坡地质结构探测及老滑坡影响综合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尚彦军 金维浚 +4 位作者 伊学涛 姜东廷 崔振东 贺强 曹小红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0-771,共12页
对体积巨大但数量占比很小的特大型黄土滑坡,除区域地质背景、强降雨诱发、非饱和土力学分析和稳定性模拟计算外,还需从中小尺度地质构造和沉积相变中寻找其与众多中小型滑坡发生和分布差异性原因。以2002年5月发生体积达2275×10^(... 对体积巨大但数量占比很小的特大型黄土滑坡,除区域地质背景、强降雨诱发、非饱和土力学分析和稳定性模拟计算外,还需从中小尺度地质构造和沉积相变中寻找其与众多中小型滑坡发生和分布差异性原因。以2002年5月发生体积达2275×10^(4)m^(3)的新源则克台加朗普特特大型滑坡为例,作者采用沉积相变分析、高密度电法探测、中小尺度地质构造解译和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对比等技术方法,揭示了该特大型滑坡系NWW向区域断裂和场区隐伏NW向断裂控制下早在1985年12月之前就已发生的特大型老滑坡,其后受强降雨作用及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而中后部复活而向西运动的机理。组成该滑坡群的3个不同形状和滑向的滑坡不是同时出现,中下部不动体是受NW向断裂控制的条带状隆起基岩。本文所提断层和相变影响下加朗普特滑坡受地震始发而强降雨诱发的新模式,可望为该滑坡不同阶段稳定性分析和穿行的S316道路利用不动体跨越式整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黄土滑坡 堰塞湖 断层 高密度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包古图Ⅴ号岩体围岩蚀变的特征及ETM^+蚀变信息的提取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同阳 陈川 +2 位作者 杜晓畋 徐仕琪 韩婧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9-296,共8页
以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Ⅴ号岩体为例,系统论述了包古图Ⅴ号含矿岩体的围岩蚀变分带和蚀变期次。结合ETM+数据的特征,选择多种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组合,建立了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拟合技术的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即遥感数据... 以新疆西准噶尔包古图Ⅴ号岩体为例,系统论述了包古图Ⅴ号含矿岩体的围岩蚀变分带和蚀变期次。结合ETM+数据的特征,选择多种遥感图像预处理方法组合,建立了基于典型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拟合技术的多光谱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模型,即遥感数据的归一化处理(Calibration)+掩膜(Mask)+混合像元分解(Endmember Unmixing)+波谱拟合(Spectral Feature Fitting)+SAM+分类(分割)的CES模型。据此模型对岩体进行信息提取,并与化探资料叠加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蚀变 光谱拟合 ETM+ 信息提取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作用下伊犁黄土性质劣化特征及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全 张艳阳 +2 位作者 张紫昭 朱建华 陈伟楠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9-1332,共14页
新疆伊犁地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敏感区域之一,地质灾害较发育,且地质灾害具有危险性严重、危害程度大、成灾速度快等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构建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本文以伊犁地区新源县阿勒马勒镇黄... 新疆伊犁地区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较敏感区域之一,地质灾害较发育,且地质灾害具有危险性严重、危害程度大、成灾速度快等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构建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本文以伊犁地区新源县阿勒马勒镇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取样、室内试验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黄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其强度变化的特征以及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滑坡土体强度出现不同程度劣化,与此同时,滑坡稳定性变化趋势也与土体强度劣化趋势一致。分析认为,在冻融循环作用下,黄土空间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破坏,造成土颗粒级配及接触类型发生变化,使得土体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滑坡整体稳定性受冻融作用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在经历3次冻融循环以后,滑坡稳定性发生突变,之后滑坡长期处于蠕滑状态。在此过程中,黄土滑坡变形失稳区域主要集中在滑坡浅层,变形贯穿区域仅限于上层冻结区域土层,不易出现中深层滑坡,滑坡变形程度较轻。研究成果可为新疆伊犁地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价值,也可为类似地区的黄土滑坡地质灾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性质劣化 黄土滑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谷地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梁世川 乔华 +1 位作者 吕东 贺强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80-888,共9页
伊犁谷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多样。基于伊犁谷地地质灾害数据库,利用频率比法、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伊犁谷地地质灾害的... 伊犁谷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灾害形成的影响因素多样。基于伊犁谷地地质灾害数据库,利用频率比法、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伊犁谷地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分析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1)伊犁谷地地质灾害整体发育程度东部大于西部,集中在500~3500 m高程的中低山区。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春夏融雪和降雨季节。(2)地质灾害的发育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降水等多因素影响,但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不同,滑坡受地层岩性、高程、坡度、年降水量的影响最明显,崩塌主要为坡度、高程、距断层距离因素控制;地面塌陷明显受高程、距断层距离、降水量的影响,基本由地下采矿活动诱发;距断层距离和高程是泥石流发育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主控因素 频率比 ROC曲线 伊犁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经济带东段浅层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涛 徐明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7年第1期41-45,共5页
基于改进的DRASTIC方法,选择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岩性、土壤介质类型、地面坡度、浅层地下水水质、包气带介质类型、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潜水蒸发量9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其评分体系和权重体系,并利用Arc Gis 10.2中的图层... 基于改进的DRASTIC方法,选择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岩性、土壤介质类型、地面坡度、浅层地下水水质、包气带介质类型、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潜水蒸发量9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其评分体系和权重体系,并利用Arc Gis 10.2中的图层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对天山北坡经济带东段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固有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脆弱性较高区和中等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17%,地下水整体脆弱性偏高,而导致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偏高的主要因素为地下水埋深较小、含水层渗透性较强、浅层地下水水质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脆弱性评价 改进的DRASTIC方法 评分体系 天山北坡经济带东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天山北麓地下水水位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杜晓畋 霍传英 +2 位作者 朱瑾 苏潇 宝玉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4,共4页
新疆是典型的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地区,目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新疆准噶尔盆地天山北麓是人类活动极为频繁的地区,也是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的区域。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多年... 新疆是典型的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地区,目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新疆准噶尔盆地天山北麓是人类活动极为频繁的地区,也是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高的区域。本文通过对该地区地下水水位多年动态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区域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强度逐年减少,人为因素对其影响强度越来越大,可以说地下水开采动态已成为区内地下水的主要动态类型,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动态特征 影响因素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