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估与保护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田晶 王显丽 +1 位作者 白泽龙 徐静静 《吉林水利》 2024年第4期58-61,共4页
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 774-2015)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年县级及以上共13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相关环境管理状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114个水源地为优秀,14个水源地为合格,3个水源地为... 根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 774-2015)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1年县级及以上共131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相关环境管理状况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显示,114个水源地为优秀,14个水源地为合格,3个水源地为不合格。通过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估,发现新疆目前的水源地环境管理方面还存在保护区划分率略低、监测能力不足、应急管理能力欠缺、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水源地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进一步强化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推进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管理状况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地下水与煤炭资源的绿色矿业开采技术及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晶 徐静静 《吉林水利》 2024年第10期29-34,共6页
绿色矿业开采技术是矿业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其不仅提高了采矿效率,还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方面效益,而绿色矿业开采在实践中仍面临挑战。本文以新疆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和煤炭资源为例,详细描述了绿色开采... 绿色矿业开采技术是矿业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其不仅提高了采矿效率,还显著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方面效益,而绿色矿业开采在实践中仍面临挑战。本文以新疆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和煤炭资源为例,详细描述了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推动绿色矿业开采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技术 地下水资源 煤炭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垃圾填埋场的地球物理特征分析与污染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显丽 徐静静 田晶 《吉林水利》 2024年第11期50-53,共4页
为进一步摸清新疆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情况,应用感应电磁法(EM)和高密度电阻率法(ERT),对填埋场的分布、深度以及与地下水含水层和水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测。研究区域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自1999年运营以来,缺乏规范的防渗... 为进一步摸清新疆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情况,应用感应电磁法(EM)和高密度电阻率法(ERT),对填埋场的分布、深度以及与地下水含水层和水位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探测。研究区域为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自1999年运营以来,缺乏规范的防渗措施。物探数据显示,填埋物主要分布在0~7m深的地层中,最大埋深位于场地南侧东北角可达12m。此外,对于场地中部存在的几处小范围高导区域,推测与附近沙石厂的废弃材料有关。结果表明,感应电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是评估填埋场对地下水影响的有效工具,其能够快速识别填埋物的分布和深度,为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感应电磁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4
作者 夏倩柔 任璇 李潇然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2期17-18,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形势也愈发严峻,制约着我国绿色生态环境发展的进程,主要根源在于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还不够完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范依然缺失,惩治的力度有限,因此导致生态环境损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形势也愈发严峻,制约着我国绿色生态环境发展的进程,主要根源在于生态环境损害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还不够完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规范依然缺失,惩治的力度有限,因此导致生态环境损害行为屡屡发生。由此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完善势在必行,需要整合体系化思维,补充惩治规范的空白,从司法、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以及法律制度多角度来增强层级立法,确保生态环境污染法律制度和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够落实到位,真正切实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惩罚性赔偿制度 法律法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化纳米Fe_3O_4的表征及其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曾琪静 王逸峰 +1 位作者 杨静 任月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0-223,共4页
以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并采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氨基化,制备出氨基化纳米Fe_3O_4。对氨基化纳米Fe_3O_4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已成功在纳米Fe_3... 以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为原料,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Fe_3O_4),并采用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氨基化,制备出氨基化纳米Fe_3O_4。对氨基化纳米Fe_3O_4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氨基已成功在纳米Fe_3O_4颗粒表面修饰,制得的氨基化纳米Fe_3O_4不含羟基铁等其他铁氧化物,改性后材料的磁性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同时,研究了氨基化纳米Fe_3O_4吸附水中氟离子(F-)的动力学吸附机理,对F-的平衡吸附容量为4.7393mg/g,吸附符合动力学二级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氨基化 表征 氟离子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矿集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夏倩柔 夏楠 唐梦迎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70-78,共9页
土地利用变化是研究矿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评价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选取30年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率、动态度、转入率、转出率和重心迁移等分析新疆伊犁河谷矿集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地理探测模型分析坡度、... 土地利用变化是研究矿区生态系统格局变化、评价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选取30年土地利用数据,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率、动态度、转入率、转出率和重心迁移等分析新疆伊犁河谷矿集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地理探测模型分析坡度、土层厚度、土壤侵蚀、地表温度、蒸散发量、降水量、高程、有机质含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共9种影响因子对于土地利用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30年来草地面积和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和湿地(含水域)面积则有所增加。整体来看,土地类型变化率最大值均在2010年以前,且动态度随之表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湿地(含水域)转入率普遍大于转出率,表明城市扩张的同时耕地增加,森林和水域生态系统质量有所提高。林地和建设用地重心向矿集区西部移动,与生态相关的地类(耕地、草地、湿地(含水域))向东部移动。高程∩坡度对土地利用作用效果最强,大多数因子对于土地利用变化是共同促进关系,高程因子在众因子中重要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矿区 土地利用变化 重心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的博斯腾湖叶绿素a浓度反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牛婷 文方 +5 位作者 常梦迪 高洁 李蕴辉 程帆 杜姿影 陈晓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1年第26期7-15,共9页
叶绿素含量是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基于TM数据和实测数据,通过经验模型和APPEL模型反演了博斯腾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首先,通过对叶绿素a的光谱特征分析,选取了TM数据波段的16种组合方式,选择其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三种波段... 叶绿素含量是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基于TM数据和实测数据,通过经验模型和APPEL模型反演了博斯腾湖的水体叶绿素a浓度。首先,通过对叶绿素a的光谱特征分析,选取了TM数据波段的16种组合方式,选择其中相关系数最高的三种波段组合方式,建立经验模型。其次,根据水体中叶绿素a、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光谱特征,建立APPEL模型。将建立的经验模型和APPEL模型反演值分别与实测叶绿素a浓度数据做回归分析,得到两种方法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将未参与建模的采样点数据代入模型中得到叶绿素浓度进行精度检验,结果显示APPEL模型的均方根误差最低,综合考虑选择APPEL模型为最佳反演模型。将验证后的APPEL模型(Y=128.04X-4.086)应用到2010年6月-2010年10月TM影像上,反演得出这个时期博斯腾湖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分析表明,湖岸区域的叶绿素浓度较高,湖心区域较低;在6月至10月叶绿素由湖区北部向湖区东南部转移,并伴随着时间叶绿素浓度逐渐减小。本研究中的APPEL模型可以较好的反演博斯腾湖叶绿素浓度,可以为当地政府对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治理措施提供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叶绿素A浓度 TM 经验模型 APPE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昌地区工业源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
8
作者 燕国栋 《广西节能》 2021年第3期54-55,共2页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我国在2017年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乌昌地区工业源普查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乌昌地区环境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并从目前乌昌地区工业源环境监管工作的现状,提出工业源环境监管...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我国在2017年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对乌昌地区工业源普查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乌昌地区环境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并从目前乌昌地区工业源环境监管工作的现状,提出工业源环境监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思路,浅析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为乌昌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环境监管 指导思想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再生水利用潜力及存在的问题探析
9
作者 田晶 王显丽 徐静静 《吉林水利》 2024年第6期58-62,共5页
乌鲁木齐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提高再生水的利用效率对缓解水资源压力尤为重要。本文调查了乌鲁木齐市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了再生水的利用现状。结果显示,当前再生水利用率偏低,相较于水资源需求,仍有显著的提升空间... 乌鲁木齐市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提高再生水的利用效率对缓解水资源压力尤为重要。本文调查了乌鲁木齐市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了再生水的利用现状。结果显示,当前再生水利用率偏低,相较于水资源需求,仍有显著的提升空间。通过潜力分析预测,2025年预计新增再生水利用量8738万m3,实际再生水利用量可达19440万m3,再生水利用率可达63%。然而,推进再生水利用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如再生水利用规划与设施建设工程的统筹不足、政策机制的不完善、科技支撑不足以及公众对再生水应用意识的缺乏等,均对再生水的有效利用造成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市 水资源 再生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洲不同尺度地下水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倩柔 熊黑钢 张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37-1144,共8页
【目的】不合理的开发使用地下水资源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科学的论证地下水变化规律,为今后有效的开发、管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方法】以天山北坡奇台绿洲为研究区,从县域和乡级两个不同尺度对其地下... 【目的】不合理的开发使用地下水资源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科学的论证地下水变化规律,为今后有效的开发、管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保证和必要前提。【方法】以天山北坡奇台绿洲为研究区,从县域和乡级两个不同尺度对其地下水位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县域范围内地下水位变化受人口因素影响深,乡级尺度受耕地面积因素影响更大。乡级尺度中,西-东方向农业发展历史长的乡镇地下水埋深早期下降快,后期逐渐趋缓。而早期以畜牧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则反之。南一北方向,地下水埋深平均下降速度依次是中部(0.47 m/a)>北部(0.31 m/a)>南部(0.13m/a)。【结论】县域范围、乡级尺度引起地下水埋深变化的因素不同,时空变化特征也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化 地下水埋深 不同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物理预处理污泥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韩融 刘晋文 +1 位作者 赵晨曦 李晓洁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2-367,共6页
利用污泥生物物理预处理,获得新型干化颗粒化产物.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采用热重-差式(TGADSC)型热分析仪研究从30℃升温至900℃时,生物物理预处理污泥的热解规律;同步连接质谱,在线监测热解气释放,研究各物质组成的热分解特性,并通过... 利用污泥生物物理预处理,获得新型干化颗粒化产物.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采用热重-差式(TGADSC)型热分析仪研究从30℃升温至900℃时,生物物理预处理污泥的热解规律;同步连接质谱,在线监测热解气释放,研究各物质组成的热分解特性,并通过动力学方程表征生物物理预处理污泥的热解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5.46,14.48,48.15,85.22和60.16kJ·mol^(-1);氢气释放主要在450,700℃附近,分别由热挥发作用和成焦作用所致,其中,成焦过程为主要因素;甲烷在450℃附近呈现单峰分解的规律;CO_2在350,450,700℃附近分3阶段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解动力学 生物物理预处理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浸出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丹 翟庆祥 徐名特 《新疆有色金属》 2014年第6期60-61,共2页
微生物浸出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工艺。随着人类对地球上富有矿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有目的地利用某些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特点,对目的矿物进行氧化处理,通过特定的工艺过程直接提取其中有用金属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 微生物浸出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工艺。随着人类对地球上富有矿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有目的地利用某些微生物的繁殖生长特点,对目的矿物进行氧化处理,通过特定的工艺过程直接提取其中有用金属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浸出的几种应用,并提出了此领域的发展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浸出 生物氧化 浮选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13C法解析乌鲁木齐市PM2.5来源
13
作者 邓文叶 蔺尾燕 +3 位作者 贾尔恒·阿哈提 马俊英 何静 都伟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6-860,共5页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检测技术,开展乌鲁木齐市PM2.5来源解析。通过采集受体点环境空气PM2.5和重点行业污染源颗粒物样品,用气体同位素比质谱仪测定所采集的颗粒物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结合IsoSource多元线性混合模型进行来源解... 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检测技术,开展乌鲁木齐市PM2.5来源解析。通过采集受体点环境空气PM2.5和重点行业污染源颗粒物样品,用气体同位素比质谱仪测定所采集的颗粒物样品的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结合IsoSource多元线性混合模型进行来源解析研究。计算分析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的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排放扬尘对受体点PM2.5贡献率为32.8%,城市扬尘贡献率为26.9%,机动车排放贡献率为24.73%,乌石化排放贡献率为11.03%,电厂排放贡献率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 乌鲁木齐 细颗粒物(PM2.5) 源解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