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下管道的电磁超声检测研究
1
作者 别尔兰·贾纳依汗 宋伟 +1 位作者 陈思宇 王晓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147,共8页
现如今,电磁超声已应用于厚度检测、应力测量、缺陷检测等领域,并因其非接触耦合的特性,能够有效克服压电超声高温检测中遇到的困难。这里建立了铁磁性管道电磁超声检测过程数值分析模型,并分析了超声波的激发及其传播过程。设计搭建了... 现如今,电磁超声已应用于厚度检测、应力测量、缺陷检测等领域,并因其非接触耦合的特性,能够有效克服压电超声高温检测中遇到的困难。这里建立了铁磁性管道电磁超声检测过程数值分析模型,并分析了超声波的激发及其传播过程。设计搭建了基于电磁超声探头检测的可控温实验平台,选用sym8小波函数对实验数据开展五层小波分解,并进行单支重构。通过对比回波特征,验证了数值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所选用的铁磁性管道工件可以通过配置的电磁超声探头准确测定其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 电磁超声 数值模拟 洛伦兹力 磁致伸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的红外热成像电路板元器件识别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林鍹 郑兴 +3 位作者 陈飞 李名洪 邱朝洁 常乾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0-567,共8页
针对现有YOLO目标检测算法在自建数据集漏检率高、图像受复杂环境影响造成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 v5改进的红外图像识别算法。根据红外数据图片的独特性质,重新设计主干网络部分,引入全维动态卷积(OMNI-Dimensional Dynam... 针对现有YOLO目标检测算法在自建数据集漏检率高、图像受复杂环境影响造成检测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 v5改进的红外图像识别算法。根据红外数据图片的独特性质,重新设计主干网络部分,引入全维动态卷积(OMNI-Dimensional Dynamic Convolution, ODConv)模块和改进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 CA)机制,提高模型对小目标的检测精确度并减少参数量;其次,引入解耦头(Decoupled Head, DH)模块,提高模型训练的收敛速度;最后,加入GSConv(Graph-Shifted Convolution) Slim模块,以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高预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模型漏检率降低40.22%,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 FLOPs)提升了25%,平均准确率提升了2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 YOLO v5 全维动态卷积 改进解耦头 改进坐标注意力机制 GSConv Slim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的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3
作者 刘兆英 陈志远 +2 位作者 张婷 时亚南 陈迎春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25,共8页
针对工业场景下资源受限且表面缺陷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的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引入感受野增强模块,用于从不同层次的感受野提取更丰富的视觉特征;其次,在特征融合网络中添加混洗注意力模块... 针对工业场景下资源受限且表面缺陷图像对比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5的工业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在骨干网络中引入感受野增强模块,用于从不同层次的感受野提取更丰富的视觉特征;其次,在特征融合网络中添加混洗注意力模块,更有效地对不同维度的特征图进行融合;最后,采取了任务解耦检测头,使分类和回归两个任务采用相互独立的网络进行预测,降低彼此的干扰,提升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均低于YOLOX、YOLOv7、deformable DETR等模型,且在管道数字射线(DR)缺陷图像数据集PDD和NEU-DET数据集上,mAP@0.5分别提高2.23百分点和2.99百分点,兼顾了工业场景下对缺陷检测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缺陷检测 计算机视觉 多尺度特征提取 注意力机制 解耦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变形和疲劳对304不锈钢电磁属性的影响研究及微观结构分析(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解社娟 吴磊 +4 位作者 仝宗飞 杨庆宁 陈振茂 朱光艺 李鹏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170-3176,共7页
材料在地震和和长期的流体作用力/应力等外部环境力作用下,极易产生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等典型的微观损伤,这些微观损伤会严重影响材料的电磁属性并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首先利用MTS试验机分别制作了塑性变形试件和疲劳试件;其次,研... 材料在地震和和长期的流体作用力/应力等外部环境力作用下,极易产生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等典型的微观损伤,这些微观损伤会严重影响材料的电磁属性并缩短结构的使用寿命。本文首先利用MTS试验机分别制作了塑性变形试件和疲劳试件;其次,研究了304奥氏体不锈钢的电磁属性与其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微观结构分析讨论了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材料的电导率下降,这归因于材料内部的微观缺陷的产生;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材料的磁极化强度上升,这归因于材料的非磁性奥氏体相到磁性马氏体相的相变。研究还发现,与塑性变形类似,疲劳损伤也会降低材料的电导率,提高材料的磁极化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塑性变形 疲劳损伤 电导率 磁导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卓手机客户端与服务器的污水处理监控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颖 鹿剑 朱婷婷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12期52-54,59,共4页
针对偏远地区工业污水处理实时远程监控和供电问题,基于安卓系统提出一种客户端/服务器的实时监控通信系统。系统以现场级的总线系统为基础,客户端的远程实时访问为目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为供电系统,解决了厂区边远地区的供电问题,并通... 针对偏远地区工业污水处理实时远程监控和供电问题,基于安卓系统提出一种客户端/服务器的实时监控通信系统。系统以现场级的总线系统为基础,客户端的远程实时访问为目的,小型光伏发电系统为供电系统,解决了厂区边远地区的供电问题,并通过建模仿真验证了供电的可靠性。通过程序设计的安卓手机客户端,即可实时监控污水处理设备状态及工艺参数,实现了偏远地区污水处理工艺的实时监控,并保证了该系统的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安卓 客户端/服务器 远程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电梯轿厢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兴合 高丙朋 +1 位作者 陈飞 南新元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0-264,共5页
在电梯系统运行过程中,针对故障诊断精确度不够高的问题,以及电梯轿厢振动故障诊断在卷积神经网络运用上的空白,采用电梯承运质量测试仪采集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大量振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了分离和筛选;采用了连续小波对预处理后的信号... 在电梯系统运行过程中,针对故障诊断精确度不够高的问题,以及电梯轿厢振动故障诊断在卷积神经网络运用上的空白,采用电梯承运质量测试仪采集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大量振动信号,并对信号进行了分离和筛选;采用了连续小波对预处理后的信号进行了时频变换,以变换后的RGB图像作为深度学习模型输入;研究了深度学习在电梯轿厢振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设计了电梯轿厢振动故障诊断整体方案,并通过PyTorch实现了深度学习方案,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到电梯轿厢振动故障诊断中,通过监督学习对深度残差神经网络进行了分析和训练,并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故障诊断方案诊断正确率比传统机器学习故障诊断方法提高3%;深度学习方案能有效诊断电梯故障,为电梯故障诊断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轿厢振动 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PyTorch 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变形及疲劳损伤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电磁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朱光艺 吴磊 +5 位作者 解社娟 仝宗飞 王功起 陈洪恩 陈振茂 任国栋 《应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2-847,共6页
利用MTS双轴试验机制作了具有不同塑性变形及不同疲劳损伤的试样,采用四端子直流电位法考察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利用极软磁磁滞回线仪测量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对材料磁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 利用MTS双轴试验机制作了具有不同塑性变形及不同疲劳损伤的试样,采用四端子直流电位法考察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对304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并利用极软磁磁滞回线仪测量塑性变形和疲劳损伤对材料磁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基于实验研究发现塑性变形会导致材料电导率下降,磁特性升高;并通过微观分析得到塑性变形引起材料位错、滑移、孪晶的产生是导致材料电磁属性变化的诱因。其次,考察了疲劳损伤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电磁特性的影响,表明疲劳损伤也可使材料电导率下降,磁特性升高。最后,实验研究发现塑性变形与疲劳损伤的复合作用增强了对304奥氏体不锈钢电磁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4奥氏体不锈钢 塑性变形 疲劳损伤 电导率 磁导率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焊缝表面裂纹的涡流热成像检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勇勇 孙全德 +1 位作者 王恪典 原鹏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5,共5页
压力管道中由于部分焊缝结构复杂、所处位置特殊,导致缺陷检测漏检率较大,对压力管道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隐患。该文采用电涡流热成像技术研究带腐蚀层角焊缝表面裂纹检测的可行性。实验通过对T型角焊缝两道自然裂纹的检测,证明该方法对角... 压力管道中由于部分焊缝结构复杂、所处位置特殊,导致缺陷检测漏检率较大,对压力管道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隐患。该文采用电涡流热成像技术研究带腐蚀层角焊缝表面裂纹检测的可行性。实验通过对T型角焊缝两道自然裂纹的检测,证明该方法对角焊缝表面裂纹检测有效。为进一步提高涡流热成像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利用主成分分析算法增强原始图像中的缺陷特征,减小不均匀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电涡流热成像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可以实现角焊缝腐蚀金属表面自然裂纹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焊缝 涡流热成像 图像处理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提离下脉冲涡流对铁磁性材料测厚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原鹏 孙全德 +1 位作者 王恪典 王勇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18,61,共6页
压力管道局部减薄对工业生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用脉冲涡流技术评估带包覆层管道壁厚减薄极为重要。研究主要目的是找到一种有效且易于提取的信号特征以评估壁厚。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测厚有限元模型,分析脉冲涡流时域信号特征,... 压力管道局部减薄对工业生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用脉冲涡流技术评估带包覆层管道壁厚减薄极为重要。研究主要目的是找到一种有效且易于提取的信号特征以评估壁厚。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测厚有限元模型,分析脉冲涡流时域信号特征,提取检出电压信号峰值、到峰时间特征量,分析电压峰值、到峰时间和试件厚度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20#碳钢阶梯板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电压峰值特征量可以评估提离60 mm以下板件厚度变化,到峰时间和板厚呈线性关系,且不受提离变化影响。通过对比发现到峰时间特征量优于电压峰值,该特征量能有效地用于铁磁性材料的厚度检测,且检测范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涡流 电压峰值 到峰时间 厚度评估 铁磁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合金及Ti在锅炉过热器中的高温耐腐蚀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涛 邓勇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3年第2期179-181,186,共4页
通过实验模拟生物质锅炉过热器管飞灰高温腐蚀环境,观察Ti和TC4合金试样的腐蚀进程和结果,从而评定两种材料在模拟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实验借助绘制两种材料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再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腐蚀组织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在模拟腐... 通过实验模拟生物质锅炉过热器管飞灰高温腐蚀环境,观察Ti和TC4合金试样的腐蚀进程和结果,从而评定两种材料在模拟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实验借助绘制两种材料的腐蚀动力学曲线,再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腐蚀组织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在模拟腐蚀环境中,TC4试样的耐腐蚀性要优于Ti试样,这是因为在TC4合金试样腐蚀层中存在具有保护性的Al2O3和钛铝型化合物(Ti3Al),它们有助于阻碍腐蚀介质的扩散,从而减轻了试样的腐蚀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和TC4合金 高温腐蚀 腐蚀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曳引电梯部件故障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盼盼 张林鍹 +2 位作者 陈飞 邱朝洁 李名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30-3938,共9页
针对电梯部件之间的故障影响,提出将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结合建立电梯部件故障层次结构模型,并改进直接影响矩阵的确定方式。首先从多方面获取电梯部件故障关联评价,其次使用熵权法确定评价的权重并计算直接影响矩阵,... 针对电梯部件之间的故障影响,提出将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和解释结构模型结合建立电梯部件故障层次结构模型,并改进直接影响矩阵的确定方式。首先从多方面获取电梯部件故障关联评价,其次使用熵权法确定评价的权重并计算直接影响矩阵,最后使用建立的电梯部件故障相关模型得到电梯部件故障因果关系和故障传递规则。结果表明:电动机、制动器、限速器为强原因部件,曳引钢丝绳、轿厢以及导向系统的部件为强结果部件;电梯部件故障关联规则体现为同层级或跨层级传递。通过分析部件故障机理,所提方法得到的部件故障传递规则与电梯系统实际运行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曳引电梯 故障关联 熵权法 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 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的PE管道缺陷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符前坤 李强 +2 位作者 冉文燊 林楠 王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59-66,共8页
对于聚乙烯(PE)管道,在运行中经常有不同程度的泄漏等异常,通过对管道中不同异常的实验模拟,收集数据并手动标记相应的数据集。为了提高管道缺陷图像的质量,首先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然后,利用伽马变换改进管道背景与缺陷... 对于聚乙烯(PE)管道,在运行中经常有不同程度的泄漏等异常,通过对管道中不同异常的实验模拟,收集数据并手动标记相应的数据集。为了提高管道缺陷图像的质量,首先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然后,利用伽马变换改进管道背景与缺陷的对比度;最后,使用双重过滤来降低图像中的噪声。为了降低数据的复杂度,提高模型训练速度,采用改进的Sobel算法对管道缺陷图像进行边缘检测,采用自适应阈值分割算法分割缺陷图像的边缘,生成二值图像,用二值图像训练模型,减少了模型对颜色特征的依赖,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为了提高管道缺陷检测的精度,引入CA注意力机制,提高目标检测特征提取能力。改进的YOLOv5模型的mAP和召回率分别为97.18%和98.03%。与原算法相比,mAP增加了1.33%,召回率增加了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图像处理 机器学习 YOLOv5 注意力机制 二值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5n的管道DR缺陷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亚南 陈志远 +5 位作者 刘兆英 陈迎春 张婷 范效礼 苗锐 叶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6-372,共7页
近年来,数字射线成像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DR)由于其独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管道无损检测。为提高管道DR缺陷图像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n管道DR缺陷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有两点贡献,针对目标检测网络中分类和回归两... 近年来,数字射线成像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DR)由于其独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管道无损检测。为提高管道DR缺陷图像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5n管道DR缺陷图像检测方法。该方法有两点贡献,针对目标检测网络中分类和回归两个任务存在冲突的问题,设计了任务独立解耦检测头,通过分别为两类任务构建独立的特征图实现解耦。为了缓解解耦检测头模块带来的参数量增加问题,引入了轻量化的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标准卷积,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减少模型参数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管道缺陷数据集上,该方法的mAP@0.5比YOLOv5n提高0.9个百分点。与YOLOv4、Faster-RCNN和SSD等其他几种目标检测模型的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在mAP@0.5、参数量和计算量上都达到最优,有效提高了管道DR缺陷图像检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图像检测 目标检测 解耦检测头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MobileNetV3轻量级人脸活体检测算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俣彤 宋伟 南新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200,共6页
为了解决人脸识别系统中的欺诈攻击问题,以及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活体检测方法大多以大型卷积网络作为主干网络,导致模型结构复杂、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MobileNetV3的轻量级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对MobileNetV3中利用全局平均池... 为了解决人脸识别系统中的欺诈攻击问题,以及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活体检测方法大多以大型卷积网络作为主干网络,导致模型结构复杂、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MobileNetV3的轻量级人脸活体检测算法。对MobileNetV3中利用全局平均池化计算通道注意力权重和使用双非线性全连接层存在的不足进行讨论,提出新的注意力机制EFCANet,并利用EFCANet网络对MobileNetV3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轻量型活体检测算法,在检测精度、网络模型大小、损失值和等错误率等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检测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轻量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RefineDet的管道数字射线成像缺陷图像检测方法
15
作者 时亚南 马聪 +4 位作者 张婷 陈迎春 刘兆英 范效礼 苗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4-2452,共9页
为提高管道缺陷图像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efineDet的管道数字射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缺陷图像检测模型。该模型针对管道DR缺陷图像数据少、目标少等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骨干网络设计方面,使用S... 为提高管道缺陷图像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RefineDet的管道数字射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 DR)缺陷图像检测模型。该模型针对管道DR缺陷图像数据少、目标少等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骨干网络设计方面,使用Swin transformer代替VGG16作为主干网络,在提高特征提取能力的同时减少主干网络参数量。其次,针对管道DR缺陷图像目标数量较少而易受背景干扰问题,通过在主干网络与特征融合阶段之间加入全局注意力模块来强化模型对重要特征的关注,从而提高检测性能。最后,在后处理阶段,针对传统的非最大值抑制算法直接去除非最好预测框问题,使用软非最大值抑制算法以更合理的方式去除非最优预测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管道DR缺陷图像的检测,并且相比于其他4种常用的目标检测模型,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提升管道DR缺陷图像检测的准确率,研究结果可为DR缺陷图像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管道数字射线成像缺陷图像 Swin transformer 注意力机制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无损检测方法 被引量:19
16
作者 田明明 解社娟 +3 位作者 韩捷 李鹏 裴翠祥 陈振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925-1930,共6页
为了有效利用电磁超声中的脉冲涡流信号,实现电磁超声、脉冲涡流检测方法对缺陷检测的优缺互补,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脉冲涡流/电磁超声复合无损检测方法,并结合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脉冲涡流/电磁超声 复合无损检测 信号分离提取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扫频涡流检测及创新型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磊 刘武军 +4 位作者 解社娟 王小刚 孔玉莹 马强 陈振茂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避免核电站指套管在微振磨蚀作用下产生磨损缺陷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泄漏,需要精确定量指套管磨损缺陷深度。建立了指套管涡流检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深度、轴向长度、周向角度对涡流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避免核电站指套管在微振磨蚀作用下产生磨损缺陷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泄漏,需要精确定量指套管磨损缺陷深度。建立了指套管涡流检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了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深度、轴向长度、周向角度对涡流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涡流检测信号的相位角特征与缺陷深度不是独立相关的,使用常规单频涡流检测方法会导致缺陷深度误差过大。基于此提出了指套管磨损缺陷的扫频涡流检测方法,并从中提取了创新型特征,即过零频率特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过零频率特征与缺陷深度高度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套管 磨损缺陷深度 扫频涡流检测 过零频率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量子遗传算法辨识超混沌系统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颖 张海丽 +1 位作者 石黄霞 鹿剑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8-583,共6页
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是非线性科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具有良好全局搜索能力的改进量子遗传算法,将其用于混沌系统参数辨识问题。通过减小实际系统与数学模型的状态同步误差构造适应度函数,将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多维优化问题... 混沌系统的参数辨识是非线性科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具有良好全局搜索能力的改进量子遗传算法,将其用于混沌系统参数辨识问题。通过减小实际系统与数学模型的状态同步误差构造适应度函数,将参数辨识问题转化为多维优化问题.用此改进的算法对超混沌Chen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与基本量子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具有更好的寻优能力,并证实了改进量子遗传算法的有效性、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混沌参数辨识 改进量子遗传算法 超混沌Chen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工况下直接空冷机组加装进风扩压装置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学镭 张耀祖 吴婷婷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9-273,共5页
减弱或消除环境风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性能的影响对于保证其安全和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电厂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空冷单元的进风扩压装置,建立了空冷单元和加装进风扩压装置空冷单元几何模型,基于CFD软件... 减弱或消除环境风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性能的影响对于保证其安全和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某电厂600MW直接空冷机组为例,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空冷单元的进风扩压装置,建立了空冷单元和加装进风扩压装置空冷单元几何模型,基于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进风扩压装置能有效降低各风机入口的平均温度,提升风机性能,增加了风机进风量。在环境平均风速6m/s的情况下,可使风机进风量增加63kg/s。环境风工况下,加装进风扩压装置使得空冷凝汽器的换热性能得到提升,当环境风速9m/s,机组换热效率提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环境风 进风扩压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棉机输送系统空气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克毅 李鹏 肖萍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4期35-37,44,共4页
为解决棉花采收难的问题,并摆脱对进口采棉机的依赖,自主研发了统收式采棉机。但该采棉机的输送系统存在输送不畅易堵塞的问题,该文利用Fluent对输送系统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在输送过程中清除棉桃、棉杆等比重较大的杂质... 为解决棉花采收难的问题,并摆脱对进口采棉机的依赖,自主研发了统收式采棉机。但该采棉机的输送系统存在输送不畅易堵塞的问题,该文利用Fluent对输送系统进行空气动力学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在输送过程中清除棉桃、棉杆等比重较大的杂质,并解决流场中影响输送的涡流现象,最终解决物料的输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ENT 动力学分析 输送系统 采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