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因工程菌在石油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被引量:3
1
作者 宫兆波 郭瑛瑛 +7 位作者 张燕萍 杨永霞 赵增义 刘艳伟 史斌 毕磊 阴永光 宋茂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构建基因工程菌(genetically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GEMs)是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通过基因编辑、过表达和定向进化等手段改造微生物的石油污染物降解和调控途径,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污染物降解能力,用... 构建基因工程菌(genetically engineered microorganisms,GEMs)是石油污染生物修复的重要发展方向.目前,通过基因编辑、过表达和定向进化等手段改造微生物的石油污染物降解和调控途径,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污染物降解能力,用于石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监测.本文概述了石油污染物降解基因工程菌的主要构建策略,包括选择和改造宿主菌、改造与优化石油污染物关键酶和代谢通路、开发微生物全细胞传感器和构建基因工程菌的自毁程序.此外,基因工程菌也可用于石油污染的酶修复、微生物菌群修复和细菌-植物联合修复.随着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在降解微生物中的应用,基因工程菌在石油污染修复中展现出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物 基因工程菌 微生物修复 合成生物学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氨强化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雨彤 郭进周 +6 位作者 杨永霞 斯绍雄 任召言 刘力嘉 孙志超 刘春爽 刘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4,共7页
针对硫化物基质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体系的抑制问题,采用UASB反应器,通过逐渐增加进水羟胺质量浓度实现耦合体系高效脱氮。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t HRT)为4 h,进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125 m... 针对硫化物基质对硫自养反硝化与厌氧氨氧化协同脱氮体系的抑制问题,采用UASB反应器,通过逐渐增加进水羟胺质量浓度实现耦合体系高效脱氮。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t HRT)为4 h,进水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分别为60和125 mg/L条件下,实现总氮去除负荷达1.05 kg/(m^(3)·d),其中厌氧氨氧化贡献率达76%~95%,是未投加羟胺时的1.55倍;羟胺的投加能够促进耦合系统污泥heme c合成和EPS(胞外聚合物)的分泌,NH_(2)OH与S^(2-)质量比超过0.024时有助于提高SAA(最大比厌氧氨氧化活性)值;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_Kuenenia丰度和活性在羟胺存在时明显提高,从而与硫自养反硝化菌Thiobacillus、Thiothrix、Sulfurimonas、Sulfurovum和Sulfuritalea协同作用实现高效脱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 硫自养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脱氮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高盐采油废水人工湿地环境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珍珠 花昱伉 +9 位作者 王兴华 王雨 孟晶 许玉琳 周志威 李倩倩 毕磊 刘艳伟 苏贵金 史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461-8470,共10页
作为生态系统中较为脆弱的一种,荒漠区生物种类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高盐采油废水的排放会对荒漠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克拉玛依油田某外排水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距离布点原则布设12个样方,通过地理探测器和聚类分析识别出湿... 作为生态系统中较为脆弱的一种,荒漠区生物种类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高盐采油废水的排放会对荒漠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克拉玛依油田某外排水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距离布点原则布设12个样方,通过地理探测器和聚类分析识别出湿地影响区域和背景区域,分析了两区域内土壤理化性质、植物多样性,并分析了盐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采油废水排放对周围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大,背景点位含水率在6.5%以下,湿地影响点位含水率在12%—30%;对土壤全盐量的影响不显著,土壤含盐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方向递增的规律;在整个研究区域发现8个物种,其中4个物种在两区域内都存在,但是植物生长状况差异明显,受湿地影响区域的植被盖度变化范围更大,在1%—40%之间,未受影响区域的植被盖度均在20%以下;通过毒性效应分析得到盐分的预测无效应浓度为83.04 g/kg,实际浓度与其相比,风险熵小于1,盐分的暴露尚未引起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废水 人工湿地 高盐度 生物多样性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诱导沉积防垢技术在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斯绍雄 张玉敏 +3 位作者 张磊 李毅 宫兆波 向煜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1,136,共6页
以高密度碳棒为阳极、碳钢为阴极,恒压电位仪为外加电源制备出电位诱导防垢装置,并在新疆油田某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电位诱导防垢装置电极数越多、水中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越低,对油田污水的防垢效果越好。当污水流速为2 ... 以高密度碳棒为阳极、碳钢为阴极,恒压电位仪为外加电源制备出电位诱导防垢装置,并在新疆油田某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电位诱导防垢装置电极数越多、水中含油量和悬浮物含量越低,对油田污水的防垢效果越好。当污水流速为2 L/min、外加电压为1.5 V时,水的钙离子去除率达15.77%,可有效去除水中不稳定的结垢离子。现场试验表明,电位诱导防垢装置处理后水中钙离子去除率在9.09%至26.06%之间,处理前后油田水的24 h失钙率降低幅度能稳定保持在50%以上,结垢速率降低70.80%。同时,电位诱导防垢装置处理后水质参数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不影响污水后续处理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垢技术 电位诱导沉积 油田污水 失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检测油田废水中多环芳烃 被引量:4
5
作者 吴永花 郭进周 +3 位作者 王雨 张琦 任召言 王兴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7,共6页
建立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油田废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并比较不同萃取方式、浓缩方法和净化与否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检测方法为1 000 mL油田废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真空旋转蒸发浓缩有机相,离心浓缩进行溶剂转换后用液相色... 建立液相色谱法同时分析油田废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并比较不同萃取方式、浓缩方法和净化与否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检测方法为1 000 mL油田废水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真空旋转蒸发浓缩有机相,离心浓缩进行溶剂转换后用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液相色谱条件为:Waters多环芳烃专用柱;安捷伦VWD检测器。结果表明:16种多环芳烃线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线性相关系数>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6~0.019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5.9%~109%之间。该方法实用性强,回收率和检出限均能满足样品检测质量控制要求,可为油田废水中多环芳烃的快速、准确分析提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液相色谱 油田废水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