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疆部分棉区落叶型棉花黄萎病菌落形态特征及致病力鉴定
1
作者 赖成霞 杨延龙 +7 位作者 汪鹏龙 朱梦宇 杨栋 李春平 葛风伟 玛依拉·玉素音 阳妮 马君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目的】分析新疆北疆地区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力及其分化现状,以昌吉市、沙湾市为主,鉴定两地收集的棉花黄萎病的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方法】利用棉花落叶型黄萎病的特异性引物DB19f/DB22r和非落叶型引物INTND2f/INTND2r对所有菌株的致病... 【目的】分析新疆北疆地区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力及其分化现状,以昌吉市、沙湾市为主,鉴定两地收集的棉花黄萎病的形态特征及致病力。【方法】利用棉花落叶型黄萎病的特异性引物DB19f/DB22r和非落叶型引物INTND2f/INTND2r对所有菌株的致病力进行分子鉴定,并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以SNP位点作为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显微镜观察菌落、菌丝和孢子形态,以强致病力菌种V991作对照,观察菌落形态和致病力鉴定,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比较观测具有强致病力的Vd-3和V991的病情变化图像和荧光参数变化趋势。【结果】14个菌株均为落叶型。其菌落为圆形,菌丝的轮枝数为2,孢子形态为长卵圆形。与V991相比,Vd-3的病情指数最高,属强致病力的菌株,其对棉花具有明显不同的侵染方式和速度,Vd-3的侵染从叶缘到叶片中央,而V991的侵染是从叶肉部分的零星发病扩展到叶缘,再发展到中央部分,并且Vd-3侵染叶片各荧光成像和参数天变化趋势更为显著,其中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和非光化学淬灭NPQ4在第6 d即到变化拐点,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Y(Ⅱ)则变化缓慢,13 d时Fv/Fm表现明显差异。【结论】昌吉市、沙湾市两地的大丽轮枝菌均为落叶型,圆形菌落,菌丝轮枝数是2,长卵圆形孢子,Vd-3不仅为遗传距离最远且变异性大的菌株,而且为最强致病力的黄萎病病株,与V991相比,对棉花具有不同的侵染方式,荧光参数Y(NO)和NPQ变化更为敏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力 叶绿荧光成像 棉花黄萎病 全基因组重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植物挥发物对扶桑绵粉蚧成虫嗅觉行为及触角电生理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李艳菊 王珂 +7 位作者 张娟 杨栋 王俊 高建诚 付开赟 陈文英 李䶮 黄俊 《蔬菜》 2025年第6期53-59,共7页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入侵性检疫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选取龙脑、草蒿脑和2-十一烷酮3种植物挥发物,通过“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技术,探究其对扶桑绵粉蚧雄虫行为及电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g/m... 扶桑绵粉蚧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入侵性检疫害虫,对我国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本研究选取龙脑、草蒿脑和2-十一烷酮3种植物挥发物,通过“Y”型嗅觉仪和触角电位(EAG)技术,探究其对扶桑绵粉蚧雄虫行为及电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0 μg/mL的2-十一烷酮和草蒿脑对扶桑绵粉蚧雄虫均表现出显著的引诱活性(引诱率均为63.75%),而100 μg/mL龙脑则表现出显著的驱避效果(驱避率66.00%);同时,3种化合物对扶桑绵粉蚧雄虫有一定的电生理反应活性,相对EAG值最强的是龙脑,当浓度为1 μg/mL时,相对EAG值可达77.00%(高于2-十一烷酮的最高值),并且龙脑、草蒿脑的相对EAG值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2-十一烷酮的相对EAG值基本不受浓度影响。这些发现表明,昆虫行为反应可能涉及多感官协同机制,而非仅依赖触角电位信号。本研究为开发基于植物挥发物的扶桑绵粉蚧绿色防控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气味化合物 植物挥发物 行为调控 触角电位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豆根腐线虫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3
作者 徐菲菲 李进 +5 位作者 任航 王重 王惠卿 李洪连 李宇 王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3,共11页
【目的】明确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样本中采集到的一种根腐线虫种类及其对大豆的致病性,为识别和防治大豆根腐线虫病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贝曼漏斗法从采集的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线虫,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进... 【目的】明确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样本中采集到的一种根腐线虫种类及其对大豆的致病性,为识别和防治大豆根腐线虫病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贝曼漏斗法从采集的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线虫,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进行纯化培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到的根腐线虫种类,采用盆栽接种试验评估该根腐线虫种群对大豆的致病性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形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豆根腐线虫种群与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的形态特征较为一致。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大豆根腐线虫种群的rDNA 28S D2-D3区序列和rDNA-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咖啡短体线虫的序列相似度最高,分别为98.59%~99.87%和97.83%~99.1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大豆根腐线虫种群与其他已鉴定的咖啡短体线虫种群处于同一高度支持的分支上。盆栽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接种该根腐线虫种群60 d后,大豆植株地上部矮小,长势较弱,茎秆较细,根系减少,且根系出现褐色坏死病斑,甚至腐烂症状,该线虫在大豆根际的繁殖系数达到4.03。【结论】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采集的大豆根腐线虫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其对大豆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线虫病害 根腐线虫 病原鉴定 致病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不同性诱芯和性迷向剂防控番茄潜叶蛾效果评价
4
作者 张红岩 帕提玛·乌木尔汗 +7 位作者 马召 梁天宇 吾古子汗·哈斯木江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王青风 马德英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理化诱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理化手段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利用信息素、灯光、粘虫板等。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性信息素产品在田间的表现效果,本研究于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选用不同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制的4种性诱芯(Y-ZJ... 理化诱控技术是一种利用理化手段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利用信息素、灯光、粘虫板等。为明确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性信息素产品在田间的表现效果,本研究于新疆伊犁地区伊宁市,选用不同企业及科研单位研制的4种性诱芯(Y-ZJ、Y-ZD、Y-NK、Y-ZZ)(表1)及3种性迷向剂(M-ZJ、M-CBT、M-NK)(表2)进行田间应用效果评价。根据最高诱集量、日均诱集量、持效期、单价对性诱芯进行评分,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Y-ZD、Y-ZZ、Y-ZJ、Y-NK、Y-CK。60 d后,Y-ZD幼虫防效、潜叶防效、蛀果防效最高,分别为23.54%、4.33%,14.81%。3种产品的平均迷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M-NK(93.68%)、M-ZJ(93.54%)、M-CBT(86.13%);平均幼虫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M-NK(85.27%)、M-ZJ(80.90%)、M-CBT(66.43%);平均潜叶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M-NK(88.74%)、M-ZJ(79.17%)、M-CBT(60.82%)。结果表明,在田间使用性诱芯诱杀防效较低,仅可用于监测,Y-ZD效果较好。3种性迷向剂(M-ZJ、M-CBT、M-NK)平均迷向率均达85%以上;平均幼虫防效达65%以上;平均潜叶防效达60%以上,M-NK迷向效果最好,推荐使用,亩防治成本为12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性诱芯 性迷向剂 交配干扰 田间防效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3种常见茄科蔬菜上番茄潜叶蛾的种群消长动态及为害情况
5
作者 马召 张红岩 +7 位作者 帕拉提·帕衣孜 王惠卿 芦屹 付文君 杨念婉 布阿依夏木·吾斯曼 马德英 帕提玛·乌木尔汗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为针对不同的茄科蔬菜制定更好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防治对策,于2023-2024年连续2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尔墩乡库克兰木蔬菜基地进行露地和保护地2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在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调... 为针对不同的茄科蔬菜制定更好的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防治对策,于2023-2024年连续2年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喀尔墩乡库克兰木蔬菜基地进行露地和保护地2种栽培方式下番茄潜叶蛾在番茄、茄子和辣椒3种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调查,比较番茄潜叶蛾在3种常见茄科蔬菜上的种群消长动态。同时,采用植株受害5级评估法评估番茄潜叶蛾对番茄、茄子和辣椒叶片的为害程度,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对番茄叶片的为害程度最高,单个叶片为害面积大于35%(V级)的叶片数量最高达到植株总叶片数量的45.6%,对番茄果实的蛀果率均值最高达到7.8%;番茄潜叶蛾对茄子叶片的为害程度相对较低,单个叶片为害面积大于35%(V级)的叶片数量最高达到植株总叶片数量的4.2%,未发现为害茄子果实;未发现番茄潜叶蛾为害辣椒叶片和果实。番茄和茄子上番茄潜叶蛾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虫态最大发生量均出现在6-8月,且4个虫态在番茄上的发生量远大于茄子。田间调查未在辣椒上发现番茄潜叶蛾的为害症状,也未监测到番茄潜叶蛾的卵、幼虫和蛹,但在露地和保护地大棚的辣椒地均可诱集到大量成虫,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辣椒田中有龙葵等茄科杂草,另一方面可能是辣椒田周边有番茄和茄子种植,且种植距离小于性诱芯的引诱距离20 m。综上,在伊犁地区番茄潜叶蛾主要在6-8月发生,且3种蔬菜中,主要危害番茄,其次是茄子,完全不危害辣椒,应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本研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番茄潜叶蛾,减少经济损失,为重大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的综合防控技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种群消长动态 为害情况 露地与保护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亚洲玉米螟暴发成灾驱动机制分析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丁新华 王小武 +7 位作者 付开赟 贾尊尊 卢屹 魏新振 王志慧 阿尔孜姑丽·肉孜 吐尔逊·阿合买提 郭文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6,共13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新疆玉米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010年以来呈整体暴发态势,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产量损失,已成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和粮食产能提升最重要的害虫,然而有关其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尚不清楚。为此,本文通过分别概述近年来新疆气候、作物种植结构、栽培耕作措施以及亚洲玉米螟田间发生世代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上述变化对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存活、个体生长发育、取食偏好和种群增殖扩张等方面造成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大量研究成果,系统解析了新疆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暴发成灾的驱动机制。此外,本文还介绍了新疆植保科技工作者在亚洲玉米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简述了田间治理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防治成效,最终为亚洲玉米螟的持续有效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亚洲玉米螟 灾变机制 驱动因素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面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势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建诚 王俊 +1 位作者 艾合买提·吾斯曼 管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25-26,共2页
分析了当前新疆面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势,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独特的气候条件、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的引进繁殖、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叠加效应,加剧了疫情传入、传播、扩散的风险。疫情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增加了... 分析了当前新疆面临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形势,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独特的气候条件、种子种苗等繁殖材料的引进繁殖、设施农业的迅速发展等因素的叠加效应,加剧了疫情传入、传播、扩散的风险。疫情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增加了防控难度。提出了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做好封锁防控工作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检疫性有害生物 形势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秸秆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8
作者 李生仪 贾舒安 +3 位作者 牛青青 王晓慧 叶梦迪 方悦 《新疆畜牧业》 2024年第4期13-17,28,共6页
新疆作为我国畜牧业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数据,2023年新疆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畜牧业产值相较上年增长7.7%。但是随着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增加饲草供应,提高农副产品饲料转化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 新疆作为我国畜牧业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数据,2023年新疆畜牧业发展稳中向好,畜牧业产值相较上年增长7.7%。但是随着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增加饲草供应,提高农副产品饲料转化率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农作物秸秆常见饲料化处理方式、不同农作物秸秆处理方法在饲喂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秸秆饲料化利用提供指导,助力新疆畜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饲草 秸秆 处理方式 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苜蓿病害种类和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雪薇 喻宁莉 +2 位作者 马德成 杨茁萌 郭庆元 《草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48-52,共5页
文章报道了新疆天山南北8个地州人工栽培紫花苜蓿上的19种病害,其中一种病害,类似由黑白轮枝菌(Verticiliumalbo-atrumReinkeretBerth.)引起的苜蓿黄萎病,而由束状匍柄霉(Stemphy... 文章报道了新疆天山南北8个地州人工栽培紫花苜蓿上的19种病害,其中一种病害,类似由黑白轮枝菌(Verticiliumalbo-atrumReinkeretBerth.)引起的苜蓿黄萎病,而由束状匍柄霉(Stemphyliumsacini-iforum(Cav.)Witsh.)引起的苜蓿匍柄霉叶斑病为新疆首次报导。不同地区苜蓿地的病原群体结构呈现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病害种类 分布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的区域分布及其携带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检测 被引量:23
10
作者 曹骞 李晶 +3 位作者 买热木古丽.克依木 王惠卿 李国志 马德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2-664,共13页
【目的】明确不同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生物型在新疆地区的区域分布及其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情况。【方法】本文利用烟粉虱mtDNA COⅠ基因片段作标记以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virus,TYLCV)特异性引物... 【目的】明确不同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生物型在新疆地区的区域分布及其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情况。【方法】本文利用烟粉虱mtDNA COⅠ基因片段作标记以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virus,TYLCV)特异性引物,鉴定新疆不同地区烟粉虱生物型,并检测其携带TYLCV情况。【结果】石河子市、博乐市、岳普湖县、泽普县、叶城县、莎车县、墨玉县、和田市与和田县烟粉虱属于B型烟粉虱,且720bp COⅠ基因序列一致性为100%;阿克苏市、哈密市、鄯善县、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与伊宁市烟粉虱属于Q型烟粉虱,720bp COⅠ基因序列一致性为99.9%~100%;吐鲁番市与库尔勒市兼有B型烟粉虱和Q型烟粉虱。伊宁市、乌鲁木齐市、鄯善县、哈密市、阿克苏市、库尔勒市、莎车县、和田县和墨玉县的烟粉虱样本携带TYLCV,除2011年底已经暴发危害的莎车县外,其他区域均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高风险区域。【结论】本研究为新疆地区烟粉虱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生物型 MTDNA COⅠ基因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首次发现绿盲蝽严重为害农作物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陆宴辉 张建萍 +4 位作者 王佩玲 曾娟 芦屹 李晶 姜玉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192,共4页
2014年7-8月,在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和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见绿盲蝽高密度种群,玛纳斯县棉花、葡萄等作物上绿盲蝽为害严重,这是新疆地区绿盲蝽为害农作物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绿盲蝽 新疆 为害 棉花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品种次生代谢酶活性与诱导抗蚜性的关系 被引量:10
12
作者 芦屹 王惠卿 +2 位作者 陈刘生 王佩玲 李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5,96,共6页
为了明确不同棉花品种次生代谢酶活性与诱导抗蚜性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在棉蚜为害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及其对抗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受蚜害时不同品种同一酶活性存在... 为了明确不同棉花品种次生代谢酶活性与诱导抗蚜性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类型棉花品种在棉蚜为害胁迫下,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及其对抗蚜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受蚜害时不同品种同一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受蚜害诱导后,抗蚜品种和感蚜品种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抗蚜品种酶活性显著高于感蚜品种,诱导抗蚜性的强弱在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多酚氧化酶 棉蚜 诱导抗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棉花品种游离脯氨酸与抗蚜性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芦屹 王惠卿 +1 位作者 王佩玲 李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5,共4页
为了明确不同棉花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蚜性的关系,为早期鉴定棉花抗蚜性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新疆棉区主栽的9个棉花品种进行了蕾期抗蚜性鉴定,测定了不同品种非受害与受蚜害条件下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正常棉株与蚜害棉株蕾... 为了明确不同棉花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蚜性的关系,为早期鉴定棉花抗蚜性和抗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新疆棉区主栽的9个棉花品种进行了蕾期抗蚜性鉴定,测定了不同品种非受害与受蚜害条件下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正常棉株与蚜害棉株蕾期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高抗品种‘新海21号’和抗蚜品种‘新杂棉2号’的游离脯氨酸含量较高,棉株在受蚜虫刺吸胁迫后,游离脯氨酸含量大幅度增加,感蚜品种增加的幅度不如抗蚜品种明显,游离脯氨酸含量与蚜害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可以认为棉株中的游离脯氨酸是重要的抗蚜物质,在棉花品种固有抗蚜性及诱导抗蚜性中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游离脯氨酸 棉蚜 抗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甘草斑点病病原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素芳 向本春 +1 位作者 任毓忠 李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6-539,共4页
2007年在甘草生长茂盛期,从石河子大学实验场的一实验地采集甘草斑点病病样,分别从甘草病样的茎和叶上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菌株;使用喷雾接种健康甘草植株后,所有供试菌株均表现与田间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从中选取了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 2007年在甘草生长茂盛期,从石河子大学实验场的一实验地采集甘草斑点病病样,分别从甘草病样的茎和叶上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菌株;使用喷雾接种健康甘草植株后,所有供试菌株均表现与田间自然发病相一致的症状;从中选取了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的观察和测定,同时结合真菌18SrDNA通用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登录GenBank比对后,将其鉴定为草茎点霉(P.herbarumWestd),该病原菌在新疆甘草上的危害在新疆尚属首次报道。由于其危害性大,生产上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斑点病 病原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复配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迟元凯 任琛荣 +5 位作者 叶梦迪 刘菲 曹舜 戚仁德 王惠卿 赵伟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310,共7页
室内测定了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及其不同配比对大豆白绢病的病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和立枯病的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对大豆齐整小核菌的EC _(50)分别为0.120μg/mL和0.033μg/... 室内测定了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及其不同配比对大豆白绢病的病原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和立枯病的病原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毒力,结果表明,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对大豆齐整小核菌的EC _(50)分别为0.120μg/mL和0.033μg/mL,对立枯丝核菌的EC _(50)分别为0.164μg/mL和0.022μg/mL,二者有效成分比例在1∶1,1∶5和1∶10时对大豆白绢病菌抑制效果好,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70,1.787和1.606,在5∶1,1∶1和1∶5时对立枯病菌抑制效果好,表现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是1.756,1.616,和1.512。室内盆栽和田间试验表明,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在1∶5配比下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防控效果分别达93.6%和88.3%,且能促进大豆苗期生长,增产率为39.1%~59.1%。综合考虑药剂对大豆出苗的安全性、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的防效及大豆增产效果,噻呋酰胺和种菌唑在1∶5配比下对大豆白绢病和立枯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适合防治大豆根茎部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种菌唑 大豆白绢病 立枯病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敌昆虫班氏跳小蜂低温贮存技术研究
16
作者 张娟 刘晓彤 +5 位作者 王珂 董婉莹 付开赟 杨栋 高建诚 黄俊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711-1714,共4页
班氏跳小蜂是我国外来入侵生物扶桑绵粉蚧的专性优势寄生蜂,其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对班氏跳小蜂的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探索最佳低温处理条件。然后在4℃低温下分别贮藏40、80、120、160、200、240、28... 班氏跳小蜂是我国外来入侵生物扶桑绵粉蚧的专性优势寄生蜂,其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不同温度和光周期对班氏跳小蜂的蛹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探索最佳低温处理条件。然后在4℃低温下分别贮藏40、80、120、160、200、240、280、300 d,探索其最适低温贮藏时间。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蛹期在温度为14℃、光周期(光照/黑暗)为8 h/16 h的条件下进行长达6 d的低温驯化,后于4℃冷藏80 d,将低温冷藏后的班氏跳小蜂在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为16 h/8 h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其效果与对照相当。此方法能为提高班氏跳小蜂的应用潜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跳小蜂 低温贮存 专性寄生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在马铃薯叶片上的生物学特性
17
作者 智伏英 刘晓彤 +5 位作者 张娟 付开赟 杨栋 高建诚 黄俊 吕要斌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433-1436,共4页
为明确扶桑绵粉蚧在寄主马铃薯叶片上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并观察该虫在马铃薯叶片上所经历的生活史、虫龄更替、虫态变化、繁殖特点等特性。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的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其雌虫雄虫具有不同的发育历期,雌虫包... 为明确扶桑绵粉蚧在寄主马铃薯叶片上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室内饲养并观察该虫在马铃薯叶片上所经历的生活史、虫龄更替、虫态变化、繁殖特点等特性。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的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其雌虫雄虫具有不同的发育历期,雌虫包括卵、幼虫及雌成虫,雄虫包括卵、幼虫、预蛹、蛹及雄成虫。此外,雌虫雄虫不同发育历期所经历的时间也不同,雄虫幼虫和蛹期的发育期为14~23 d,总寿命为18~25 d;雌虫幼虫的发育期为12~21 d,总寿命为26~54 d。雌雄虫体背上黑色斑点颜色的深浅可作为判断各龄期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马铃薯叶片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部农区鼠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阿布都克尤木•卡德尔 王大伟 +6 位作者 伊力亚尔•达吾提江 宋英 李宁 热依汗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张丽 刘晓辉 杨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21,357,共7页
南疆农区鼠害严重,但基础资料不足。为摸清当地鼠害发生特点,提供有效治理依据,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在南疆5地州39乡64村开展实地与问卷调查,并采用夹捕法调查害鼠种群构成。结果表明,南疆5地州农村普遍遭受鼠害影响,喀什与和田地区... 南疆农区鼠害严重,但基础资料不足。为摸清当地鼠害发生特点,提供有效治理依据,本研究于2018年-2019年在南疆5地州39乡64村开展实地与问卷调查,并采用夹捕法调查害鼠种群构成。结果表明,南疆5地州农村普遍遭受鼠害影响,喀什与和田地区农田受害比例达89.4%,问卷结果表明农户和农田鼠害发生率均大于75%,且西部地区重于东部,约一半受访农户估计每年因鼠害损失超过500元。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是农户主要害鼠,占比超过70%;农田则以小家鼠Mus musculus和乌拉尔姬鼠Apodemus uralensis为主。这些结果表明,南疆农区鼠害处于重发态势,褐家鼠是主要鼠害来源,并有外来入侵风险。下一步应聚焦于监测主要害鼠种群动态规律,阐明褐家鼠来源和侵入机制,并探索建立适于当地的害鼠防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农区 害鼠 褐家鼠 小家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地区粉虱种类(半翅目:粉虱科)记述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吉锐 马德英 +1 位作者 王惠卿 杜予州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1-549,共9页
记述了新疆地区粉虱5属6种,即欧洲甘蓝粉虱Aleyrodes proletella(Linnaeus),葡萄穴粉虱Aleurolobus shantungi Tang,非洲小粉虱Bemisia afer(Priesner&Hosny),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温室... 记述了新疆地区粉虱5属6种,即欧洲甘蓝粉虱Aleyrodes proletella(Linnaeus),葡萄穴粉虱Aleurolobus shantungi Tang,非洲小粉虱Bemisia afer(Priesner&Hosny),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其中葡萄穴粉虱为新疆新记录种。并且用扫描电镜对其伪蛹进行拍照,并依据玻片标本进行了描述。编制了新疆地区粉虱分类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虱科 半翅目 分类 种类记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烟粉虱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动态检测 被引量:10
20
作者 买热木古丽.克依木 李晶 +2 位作者 王恵卿 古丽扎热.帕热合提 马德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5-463,共9页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是番茄作物上一种毁灭性病害,2011年传入新疆。烟粉虱是该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检测新疆地区烟粉虱携带TYLCV情况分析预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风险区域。【方法】利用TYLCV特异性引物TYLCV-...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是番茄作物上一种毁灭性病害,2011年传入新疆。烟粉虱是该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检测新疆地区烟粉虱携带TYLCV情况分析预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风险区域。【方法】利用TYLCV特异性引物TYLCV-F/TYLCV-R对新疆烟粉虱主要发生区域采集的烟粉虱样本携带TYLCV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吐鲁番市、鄯善县、哈密市、库尔勒市、岳普湖县、麦盖提县、泽普县、莎车县、伽师县、疏勒县、和田市、墨玉县、洛浦县、玉田县、昌吉市、塔城市、察布查尔县等17个县市的烟粉虱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烟粉虱样本的带毒率分别为100%、60%、16.7%、28.6%、50%、20%、25%、40%、33.3%、33.3%、100%、50%、16.7%、25%、33.3%、100%和40%;MEAM1隐种(原B型烟粉虱)和MED隐种(原Q型烟粉虱)均可携带和传播病毒,带毒率分别为33.3%和38.3%。【结论】吐鲁番市、和田市、塔城市、鄯善县、墨玉县、岳普湖县是发生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病的高风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携带TYLCV情况 烟粉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