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气候、古气候和生境异质性对新疆不同生长型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许玥 王文栋 +2 位作者 姚杰 黄继红 臧润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共10页
【目的】干旱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植物对于维持干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干旱区不同生长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区植物多样性和植被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 【目的】干旱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植物对于维持干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干旱区不同生长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区植物多样性和植被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3716种种子植物的50 km×50 km网格地理分布数据,结合广义线性模型和等级方差分离等方法,分析不同生长型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同时,评估现代气候(年均温、年降水量、最冷季均温、最干季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和降水季节性)、古气候(末次盛冰期以来年均温偏离值、年降水偏离值、年均温变化速率和年降水量变化速率)和生境异质性(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变化范围)对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影响。【结果】(1)新疆种子植物及不同生长型植物(乔木、灌木和草本)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多集中在北部山区;(2)不同生长型植物多样性主要受现代气候的影响(尤以降水相关因子最为显著),其次为生境异质性,而古气候的作用最弱;(3)环境因子对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对乔木、灌木和草本物种多样性解释力最高的因子分别是降水季节性、最干季降水量和最干季降水量。【结论】不同生长型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应将其纳入生物多样性研究框架。结果进一步凸显了降水对干旱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为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环境因子 空间格局 物种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