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气候、古气候和生境异质性对新疆不同生长型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
作者 许玥 王文栋 +2 位作者 姚杰 黄继红 臧润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共10页
【目的】干旱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植物对于维持干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干旱区不同生长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区植物多样性和植被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 【目的】干旱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而植物对于维持干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干旱区不同生长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布格局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区植物多样性和植被保护策略的制定。【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3716种种子植物的50 km×50 km网格地理分布数据,结合广义线性模型和等级方差分离等方法,分析不同生长型种子植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同时,评估现代气候(年均温、年降水量、最冷季均温、最干季降水量、温度季节性和降水季节性)、古气候(末次盛冰期以来年均温偏离值、年降水偏离值、年均温变化速率和年降水量变化速率)和生境异质性(海拔、年均温和年降水变化范围)对物种丰富度格局的影响。【结果】(1)新疆种子植物及不同生长型植物(乔木、灌木和草本)物种丰富度较高的地区多集中在北部山区;(2)不同生长型植物多样性主要受现代气候的影响(尤以降水相关因子最为显著),其次为生境异质性,而古气候的作用最弱;(3)环境因子对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对乔木、灌木和草本物种多样性解释力最高的因子分别是降水季节性、最干季降水量和最干季降水量。【结论】不同生长型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应将其纳入生物多样性研究框架。结果进一步凸显了降水对干旱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关键作用,为脆弱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环境因子 空间格局 物种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果沙枣新品种红玉的选育
2
作者 盛玮 刘巧玲 刘丽燕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52-1656,共5页
红玉是2006年新疆大果沙枣资源调查时,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的农田防护林里发现的,是当地乡土品种。果实长卵圆形,平均纵径3.27 cm、横径1.84 cm。核果成熟时充实饱满,果皮呈栗红色,覆被白色鳞片,果柄短,果肉黄棕色。平均单果质量... 红玉是2006年新疆大果沙枣资源调查时,在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的农田防护林里发现的,是当地乡土品种。果实长卵圆形,平均纵径3.27 cm、横径1.84 cm。核果成熟时充实饱满,果皮呈栗红色,覆被白色鳞片,果柄短,果肉黄棕色。平均单果质量2.50 g,平均可食率86.00%,盛果期单株产量25~50 kg,属于大果沙枣红果系列超大果型晚熟优良品种。果实主要营养成分中,原花青素含量(w,后同)为1.706 g·100 g^(-1),总黄酮含量为526.000 mg·100 g^(-1),总酚含量为1470.000 mg·100 g^(-1),总糖含量为60.400%,蛋白质含量为4.450 g·100 g^(-1),脂肪含量为14.9%,并且微量元素也很丰富。3月下旬树液开始流动,4月中旬开始萌芽,5月上旬至下旬开花,6月下旬见幼果,9月上旬果实成形,11月中下旬果实成熟,12月上旬落叶。红玉有很强的适应性,耐旱、耐瘠薄、耐盐碱、抗寒能力强,可在海拔2200 m处生长,在新疆南北疆均可直立越冬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枣 新品种 红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核桃早实特性及RAPD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虎平 虎海防 +2 位作者 牛建新 王国安 马兵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57-2162,共6页
用RAPD技术进行新疆核桃早实特性的分子标记研究.用180个10-m er随机引物分别扩增早实和晚实近等基因池DNA,筛选出5个多态性引物,结果只有引物OPG 15(5-′ACT GGG ACT C-3′)在早实近等基因池及其个体中能重复扩增出一条约710 bp的特异... 用RAPD技术进行新疆核桃早实特性的分子标记研究.用180个10-m er随机引物分别扩增早实和晚实近等基因池DNA,筛选出5个多态性引物,结果只有引物OPG 15(5-′ACT GGG ACT C-3′)在早实近等基因池及其个体中能重复扩增出一条约710 bp的特异片段OPG 15710,而晚实近等基因池及其个体中无此特异片段.将OPG 15710克隆于pUCm-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用限制性内切酶P stⅠ消化,表明克隆片段大小正确.初步分析认为,OPG 15710可能是与核桃早实特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该标记仍在研究之中.该研究将为进一步克隆早实基因,实现早实优质,探索早实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早实性状 RAPD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核桃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及幼苗生长状况评价
4
作者 谭娟 郭琼 +5 位作者 田硕 赵文倩 张锐 金强 虎海防 郭众仲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21-2332,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黑核桃与核桃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亲和性,筛选最优组合。【方法】以6个抗逆性强的黑核桃家系为砧木,新早丰、温185、新新2为接穗构建18种砧穗组合,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新梢长度、叶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1... 【目的】系统评价黑核桃与核桃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亲和性,筛选最优组合。【方法】以6个抗逆性强的黑核桃家系为砧木,新早丰、温185、新新2为接穗构建18种砧穗组合,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新梢长度、叶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14项指标。【结果】新早丰和温185在黑核桃1号砧木上的成活率最高(68.89%、77.78%),在黑核桃5号、黑核桃6号上的生长性状较好。新早丰在黑核桃6号上的可溶性蛋白、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5),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最低(12 665.57 U·g^(-1)),在黑核桃4号上的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弱;温185在黑核桃5号上的可溶性糖含量和PPO活性达到峰值,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和POD活性最低,温185和新新2在黑核桃3号上的PPO、CAT活性最低;新新2在黑核桃6号上的成活率(54.44%)、生长及POD活性最优,在黑核桃5号上的SOD活性(2 123.17 U·g^(-1))及在黑核桃2号上的可溶性糖、蛋白含量最高,但在黑核桃4号上的SOD、POD活性最低。【结论】基于多维指标综合评价,推荐新早丰、新新2选用黑核桃6号砧木,温185选用黑核桃5号砧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砧穗组合 成活率和生长特性 生理指标 嫁接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针叶林雪岭云杉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季节变化特征
5
作者 覃嘉怡 巴贺贾依娜尔·铁木尔别克 +1 位作者 郭雅茹 张毓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9661-9672,共12页
研究天山雪岭云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理解温带山地针叶林的碳储存和分配机制。以天山北坡针叶林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按月尺度采集样品(共计13次),测定不同器官(叶... 研究天山雪岭云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理解温带山地针叶林的碳储存和分配机制。以天山北坡针叶林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期间,按月尺度采集样品(共计13次),测定不同器官(叶、枝和根)中的可溶性糖(SS)、淀粉(ST)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NSC),分析天山北坡针叶林雪岭云杉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动态。结果显示:(1)雪岭云杉不同器官的NSC含量不同季节差异较大,其中根系可溶性糖和叶片淀粉含量季节变异较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63.67%和67.44%。(2)雪岭云杉三个器官的可溶性糖含量主要在秋、冬季积累,淀粉含量则在冬季下降、春季上升;不同器官可溶性糖与淀粉比值秋、冬季高,夏季低,这与该树种不同季节生长和渗透调节有关。同时,三个器官NSC组成均以可溶性糖为主,这与该树种为应对干旱胁迫和低温胁迫时的渗透调节有关。(3)不同器官间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01),根系可溶性糖与叶片淀粉和枝条淀粉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不同器官之间可溶性糖存在转运,不同器官淀粉和可溶性糖相互转换。研究结果为了解天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代谢和生长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岭云杉 可溶性糖 淀粉 季节变化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沙区典型人工防风固沙林健康评价
6
作者 李烽 杨建军 +4 位作者 侯鹏 王之西 秦瑶 何苗 罗青红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5期1-7,共7页
为评估南疆沙区人工防风固沙林植被-土壤系统健康状况,选取12种典型模式配置的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测定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模型,选取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 为评估南疆沙区人工防风固沙林植被-土壤系统健康状况,选取12种典型模式配置的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测定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与生态系统健康指数模型,选取3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进行健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个典型人工防风固沙林健康指数为0.54~0.78,以“一般健康”为主,占比50%;2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6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混交林(样地12)达到“健康”等级,该模式植物生长状况最优,林地深层土壤含水率,以及有机质与速效钾质量分数较单一植被纯林样地显著提升。通过健康指数进行综合评价,南疆沙区营建防风固沙林时,绿洲边缘区推荐2行沙枣+6行胡杨且株行距1.5 m×2 m的混交模式以及4行小叶白蜡(Fraxinus bungeana)+3行新疆杨(Populus alba var.pyramidalis)且株行距为2 m×2 m的混交模式;风沙前沿区推荐株距为0.5 m的新疆杨+沙枣行内混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固沙林 土壤理化性质 健康评价 南疆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核桃新品种BH08的选育
7
作者 谭娟 王俊武 +2 位作者 徐思圆 宋锋惠 虎海防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21-2224,共4页
BH08黑核桃是从新疆黑核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坚果小、外形饱满圆润、质地坚硬、表面纹路美观。果柄长约4 cm,干果纵径22.06 mm、横径20.74 mm、侧径19.57 mm,基部与顶部突起,果面有密集的大小不均突起且有较明显的棱状,平均单果质量13.... BH08黑核桃是从新疆黑核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坚果小、外形饱满圆润、质地坚硬、表面纹路美观。果柄长约4 cm,干果纵径22.06 mm、横径20.74 mm、侧径19.57 mm,基部与顶部突起,果面有密集的大小不均突起且有较明显的棱状,平均单果质量13.5 g,壳厚2.62 mm、果仁质量3.7 g,出仁率16.96%。BH08在新疆阿克苏地区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物候期稳定,具备抗旱、耐盐碱(pH≤8.5,耐盐阈值0.48%)及抗寒(-35℃)等抗逆特性。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和塔里木盆地平原绿洲区农区防护林及城镇园林绿地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核桃 新品种 BH08 园林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核桃新品种BH06的选育
8
作者 王俊武 徐思圆 +1 位作者 宋锋惠 虎海防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72-2478,共7页
BH06黑核桃是从新疆黑核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树干通直、生长量大、顶端优势明显、分枝角度小。果实中等、呈扁圆形,2年生枝中基部有隐芽,果面粗糙,有明显的棱状突起,较大,均匀整齐。平均单果质量16.43 g、横径36.12 mm、纵径32.7... BH06黑核桃是从新疆黑核桃中选育出的新品种。该品种树干通直、生长量大、顶端优势明显、分枝角度小。果实中等、呈扁圆形,2年生枝中基部有隐芽,果面粗糙,有明显的棱状突起,较大,均匀整齐。平均单果质量16.43 g、横径36.12 mm、纵径32.71 mm、侧径28.05 mm、壳厚2.58 mm、仁质量4.72 g、出仁率28.76%。BH06黑核桃6年生同胞家系子代的平均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4.87 m、8.31 cm,明显优于普通黑核桃子代苗。在新疆阿克苏地区,9月下旬果实成熟。以中果枝(5~15 cm)结果为主,腋花芽结果能力强(1个果序结1个果为主),雌雄同株异花。抗旱性、抗盐碱性、抗风沙能力及抗寒性均较强。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和塔里木盆地平原绿洲区农田防护林及城镇园林绿地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核桃 新品种 BH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新疆天山云杉单木胸径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4
9
作者 陈国栋 杜研 +2 位作者 丁佩燕 郭珂歆 尹忠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2,共11页
【目的】建立新疆天山云杉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以期对天山云杉胸径生长进行预测,为天山云杉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疆自治区一类清查数据中70块天山纯林复测样地,样地中测得活立木共计1914株,随机选取... 【目的】建立新疆天山云杉单木胸径生长模型,以期对天山云杉胸径生长进行预测,为天山云杉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天山云杉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疆自治区一类清查数据中70块天山纯林复测样地,样地中测得活立木共计1914株,随机选取1531组数据作为训练数据,383组数据作为检验数据。对比分析传统单木胸径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在云杉单木胸径模型的应用,在运用R语言的nlme模块构建混合效应模型时考虑密度水平效应、样地效应以及嵌套两水平效应,并用平均绝对误差(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预估误差(MPE)、总相对误差(TRE)、调整决定系数(R^2adj)来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混合效应模型(R^2adj=0.762)优于传统胸径模型(R^2adj=0.505)。混合效应模型中,基于嵌套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最好,其平均绝对误差(∣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预估误差(MPE)、总相对误差(TRE)、调整决定系数(R^2adj)值分别为0.589 cm、0.804 cm、0.966%、-0.042%、0.899。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嵌套两水平混合效应模型(R^2adj=0.899)>样地混合效应模型(R^2adj=0.766)>密度水平混合效应模型(R^2adj=0.762)。幂函数能有效消除异方差结构的影响,一阶自回归矩阵AR(1)可以有效消除数据的时间相关效应。【结论】研究求得的天山云杉单木胸径生长混合效应模型可作为新疆天山云杉单木胸径预测的主要模型,其中嵌套密度水平效应和样地效应的混合效应模型对单木胸径的预测效果最好(R^2adj=0.899),此研究表明混合效应模型是新疆天山云杉单木胸径预测的有效方法,为大面积新疆天山云杉单木胸径预测提供理论基础及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单木胸径生长 异方差 自相关结构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核桃早实性相关的RAPD标记筛选及其SCAR标记转换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虎平 牛建新 +2 位作者 虎海防 马兵钢 王国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26-428,共3页
利用构建的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近等基因池DNA,筛选了180个10-mer随机引物,获得1个稳定的RAPD标记OPG15759。根据OPG15759的测序结果,将该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显性的SCAR标记SCG15759。PCR结果显示,G15759是与核桃早实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利用构建的早实核桃和晚实核桃近等基因池DNA,筛选了180个10-mer随机引物,获得1个稳定的RAPD标记OPG15759。根据OPG15759的测序结果,将该RAPD标记成功转化为显性的SCAR标记SCG15759。PCR结果显示,G15759是与核桃早实性相关的分子标记,该标记对核桃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早实性 BSA RAPD SC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叶面肥处理下苹果光响应模型选择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潘越 郭靖 +3 位作者 韩政伟 张浩 张志刚 李曦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6-813,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苹果光响应参数的影响,并筛选最佳光响应模型和叶面肥配方。【方法】借助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种不同配方叶面肥处理的苹果进行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并通过主成分...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苹果光响应参数的影响,并筛选最佳光响应模型和叶面肥配方。【方法】借助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对4种不同配方叶面肥处理的苹果进行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叶面肥配方综合评价。【结果】随光照强度增加,各处理净光合速率变化均呈现"慢-快-慢"趋势,除配方Ⅳ外,在光照强度达1900μmol·m^(-2)·s^(-1)时,均呈现出光抑制现象。4种配方叶面肥(CK)的拟合系数R^(2)>0.99,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光响应参数指标同实测值最接近,RMSE和MAE最接近0,配方Ⅲ均有较高的初始量子效率(0.0914μmol·μmol^(-1))和暗呼吸速率(4.3167μmol·m^(-2)·s^(-1));配方Ⅳ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18.1636μmol·m^(-2)·s^(-1))和光饱和点(4199.4100μmol·m^(-2)·s^(-1))。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5个光响应参数中提取出2个特征根> 1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2.983%。【结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出的4种叶面肥配方(CK)效果最佳,配方Ⅱ综合得分最高,在强光环境和弱光环境中均有不俗的表现,光能利用效率高,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叶面肥 光响应曲线 拟合模型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苹果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潘越 王明 +5 位作者 马合木提.阿不来提 巴合提牙尔.克热木 阿里木.买买提 张毓涛 张志刚 潘新剑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3,116,共8页
为了筛选能适用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树喷施的叶面肥配方,从而为当地苹果树的合理施肥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了4种配方叶面肥的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就不同配方叶面肥处理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对... 为了筛选能适用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树喷施的叶面肥配方,从而为当地苹果树的合理施肥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了4种配方叶面肥的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就不同配方叶面肥处理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对各处理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除了配方Ⅱ叶面肥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含CK)的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蒸腾速率(T_r)亦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其胞间CO_2浓度(C_i)均呈不规则的"W"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U"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最低值出现在15:00时左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_n与WUE、T_r与G_s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C_i与L_s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P_n与T_r、G_s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光合参数特征向量值的绝对值由高到低依次为WUE、L_s、P_n、G_s、C_i和T_r;从此6个光合参数中提取出了特征根> 1的主成分2个,其累计贡献率达95.592%;根据综合评分可知,各配方叶面肥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配方Ⅰ>配方Ⅳ>配方Ⅱ>配方Ⅲ> 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叶面肥 光合特性 日变化规律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选育的4个扁桃良种丰产栽培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建友 韩宏伟 张永威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49,i001,共3页
扁桃(Prunus amygdalus)起源于中亚和西南亚的低矮丘陵和沙漠地区,目前进行商业栽培的主要有美国、西班牙等欧美国家.据FAO报道,2000年扁桃仁产量为40万t(吨),其中美国和西班牙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74%和13%.
关键词 扁桃 栽培 纸皮 品种 双果 双软 晚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对深沟造林地土壤温度与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云峰 史征 鲁天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207-207,216,共2页
研究了秸秆覆盖下深沟造林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深沟造林地土壤温度变化较不覆草处理和平地平缓,日振幅减少,土壤含水率比不覆草处理和平地高,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由于水热状况良好,树木生长量高于... 研究了秸秆覆盖下深沟造林地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深沟造林地土壤温度变化较不覆草处理和平地平缓,日振幅减少,土壤含水率比不覆草处理和平地高,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由于水热状况良好,树木生长量高于不覆草处理和平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覆盖 深沟造林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4代红富士苹果“新富1号”的栽培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东亚 虎海防 张强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57-59,共3页
通过在新疆苹果的主产区阿克苏市,对第4代红富士新品种“新富1号”引种试验,对其品种特性、物候期、果实品质等性状观测表明:“新富1号”为中晚熟品种,着色鲜艳、果肉酥脆、有芳香味,口感品质具佳,与目前主产区苹果主栽品种相比... 通过在新疆苹果的主产区阿克苏市,对第4代红富士新品种“新富1号”引种试验,对其品种特性、物候期、果实品质等性状观测表明:“新富1号”为中晚熟品种,着色鲜艳、果肉酥脆、有芳香味,口感品质具佳,与目前主产区苹果主栽品种相比,成熟期可提早15~20d,商品性、适应性、抗逆性均优于目前主栽的红富士品种,适于在我区规模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富1号 栽培试验 红富士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种植物源杀菌剂对枣黑斑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防治效果
16
作者 孔婷婷 张鲁豫 +1 位作者 阿衣夏木·亚库甫 阿不都拉·艾克拜尔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22期153-155,共3页
由链格孢菌引起的枣黑斑病是红枣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出防治该病害的高效植物源杀菌剂,该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植物源杀菌剂对菌株AZH01的室内毒力,并选取毒力较强的3种药剂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抑菌效果... 由链格孢菌引起的枣黑斑病是红枣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筛选出防治该病害的高效植物源杀菌剂,该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植物源杀菌剂对菌株AZH01的室内毒力,并选取毒力较强的3种药剂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80%乙蒜素乳油抑菌效果最强,EC_(50)值为0.252μg/mL;2%苦参碱水剂、5%香芹酚可溶液剂次之,EC_(50)值分别为0.543和0.720μg/mL;1%香菇多糖水剂的毒力最弱。田间试验显示,80%乙蒜素乳油、2%苦参碱水剂和5%香芹酚可溶液剂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9.05%、60.71%和55.95%。研究结果为应用乙蒜素、苦参碱、香芹酚等植物源杀菌剂防控枣黑斑病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该病害的绿色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黑斑病 植物源杀菌剂 毒力测定 防治效果 链格孢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