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 服务新疆生态林业民生林业
1
作者 陈梦 刘忠军 《新疆林业》 2014年第3期42-44,共3页
近年来,新疆森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覆盖全疆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基本建成,以33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骨干,覆盖区、地、县、乡四级监测预警网络已构架完成,658个测报站、监... 近年来,新疆森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以特色林果业为主的覆盖全疆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基本建成,以33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骨干,覆盖区、地、县、乡四级监测预警网络已构架完成,658个测报站、监测点对新疆森林资源安全保护和促进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作用初显。尤其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中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使全疆应对突发性有害生物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防灾御灾能力提高,逐步实现我区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预警体系 生态林业 有害生物 新疆 民生 服务 林果产业 可持续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新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宗华 《新疆林业》 2013年第6期28-31,共4页
1 现状 1.1检疫御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自2008年投资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以来,截至2012年已投资建成哈密烟墩和巴州若羌2个自治区级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14个地州级检验检验实验室、96支地县两级检疫执法队,基本建立了区、地... 1 现状 1.1检疫御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自2008年投资建设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以来,截至2012年已投资建成哈密烟墩和巴州若羌2个自治区级森林植物检疫检查站、14个地州级检验检验实验室、96支地县两级检疫执法队,基本建立了区、地、县三级检疫御灾体系,使我区林果有害生物检疫检验基础设施薄弱、执法交通工具紧缺、仪器设备简陋、检疫技术落后的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检疫工作 林业 检验实验室 新疆 有害生物 投资建设 检疫执法 检疫检查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低空遥感的荒漠林大沙鼠鼠洞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新疆古尔通古特沙漠南缘局部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涛 郑江华 +2 位作者 温阿敏 陈梦 穆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0-188,共9页
【目的】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拍影像探索分析大沙鼠鼠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期获取研究区内鼠洞分布空间特征,为科学治理鼠害提供支持。【方法】2015年10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 【目的】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航拍影像探索分析大沙鼠鼠害分布与地形的关系,以期获取研究区内鼠洞分布空间特征,为科学治理鼠害提供支持。【方法】2015年10月对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荒漠林大沙鼠典型鼠害区进行无人机低空航拍,获取空间分辨率为0.024 m的超高分辨率影像与空间分辨率为1 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影像,运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获得大沙鼠鼠洞分布情况;基于无人机航拍数字高程模型影像提取研究区的坡向、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等地形特征;叠加统计分析该区域大沙鼠鼠洞空间数据在不同地形特征中的分布占比。【结果】新疆古尔通古特沙漠南缘研究区内沙丘多为南北走向,该区大沙鼠鼠洞主要分布于沙丘的东坡及东北坡(占鼠洞的50.7%)、阴坡(占鼠洞的61.2%)、平坡和缓坡(占鼠洞的89.7%),以及海拔为432.5~435 m(高程为2.5~5 m)梯度下(占鼠洞的53.8%)和地形起伏度0.1~0.25 m范围内(占鼠洞的34.7%)。【结论】研究区域内大沙鼠鼠洞分布具有空间分布差异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在基层的大沙鼠鼠害防治中,结合考虑地形因素,可提高对鼠害的防治效率,这为新疆鼠害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遥感 森林生物灾害 目视解译 地形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的发生及检测监测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忠军 陈梦 王刚 《生物安全学报》 2017年第1期12-17,共6页
近10年来,新疆林果业快速发展。随着林果种苗等繁殖材料的运输,林果有害生物由境外、省外及在区内传播的风险加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成为当下影响新疆林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鉴定工作方面,目前新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的鉴定更多地采... 近10年来,新疆林果业快速发展。随着林果种苗等繁殖材料的运输,林果有害生物由境外、省外及在区内传播的风险加剧,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成为当下影响新疆林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在鉴定工作方面,目前新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的鉴定更多地采用了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在监测工作层面,新疆林果有害生物普查以人工地面调查为主;在防控方面,主要以药剂防治的方法为主,辅以生物防治技术及栽培措施等多种方法。全疆的林业主管部门成功控制了多种林果外来入侵生物引起的疫情,包括枣实蝇和扶桑绵粉蚧这2种极具危害性的林果外来入侵生物。新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的鉴定、监测及防控工作的开展,可将林果外来入侵生物所带来的危险降到最低程度,促进全疆林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林果 入侵生物 鉴定 监测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有害生物防控技术集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帆 《新疆林业》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塔里木盆地气候类型独特,生态和生产环境优越,具有发展多种特色林果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主产区作为自治区建设的四大林果基地之一,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产业面积占新疆总林... 塔里木盆地气候类型独特,生态和生产环境优越,具有发展多种特色林果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主产区作为自治区建设的四大林果基地之一,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环塔里木盆地林果产业面积占新疆总林果面积的84%,果品产量占全疆的68%。目前,林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在逐步向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综合效益转变,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塔里木盆地 特色林果 防控技术 林果产业 香梨优斑螟 林果业发展 果基 梨小食心虫 大林 性信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果品检疫追溯试点工作初报
6
作者 陈梦 刘忠军 王世兵 《新疆林业》 2014年第2期24-26,共3页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林业植物检疫追溯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林业植物检疫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林业有害生物源头管理,有效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传播,同时...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切实加强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林业植物检疫追溯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林业植物检疫追溯体系建设,强化林业有害生物源头管理,有效防范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传播,同时,为促进新疆果品质量安全发展和全面完成新疆生态健康果园试点示范项目,2013年新疆林检局积极按照国家森防总站的要求,在哈密地区开展了果品检疫追溯试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 植物检疫 国家林业局 果品质量 生态健康 追溯体系 调运检疫 追溯系统 检疫性有害生物 外来有害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地区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监测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于治军 李硕 +3 位作者 张旭 周艳涛 刘忠军 阿里玛斯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4,共4页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新疆伊犁地区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在不同管理水平果园的发生期及发生量,评价性信息素诱捕器作为苹果蠹蛾监测预报手段在该地区的可行性,分析温度和湿度对苹果蠹蛾成虫捕获量的影响及果园管理水平与苹果蠹... 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监测新疆伊犁地区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在不同管理水平果园的发生期及发生量,评价性信息素诱捕器作为苹果蠹蛾监测预报手段在该地区的可行性,分析温度和湿度对苹果蠹蛾成虫捕获量的影响及果园管理水平与苹果蠹蛾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伊犁地区1 a可见3代苹果蠹蛾成虫。捕获量与温湿度之间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1)。果园管理水平与苹果蠹蛾发生程度密切相关(P<0.01)。性信息素诱捕器对苹果蠹蛾成虫有一定的诱捕效果,对发生期监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性信息素 监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巩留县杏果实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程元 淮稳霞 +3 位作者 姚艳霞 林若竹 刘忠军 赵文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鉴定引起新疆巩留县杏树果实斑点病病原菌,研究造成杏树果实病害的原因,为当地杏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罹病杏真菌菌株,利用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分离出菌株进行分类... [目的]鉴定引起新疆巩留县杏树果实斑点病病原菌,研究造成杏树果实病害的原因,为当地杏树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得到罹病杏真菌菌株,利用传统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所分离出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及其致病性检测。[结果]杏果病斑处的病原菌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与经PDA培养基培养后观察到分生孢子形态均与Thyrostroma carpophilum(Lév.) B. Sutton所产生分生孢子一致;将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的rDNA-ITS片段测序后与NCBI参考序列进行多重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其序列与T. carpophilum一致性为100%;在基于ITS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3株菌与T. carpophilum聚在同一分支。在接种了T. carpophilum后,杏果实和叶片均产生明显病斑并且从其所产生的病斑上再次分离到所接菌,满足柯赫氏法则。[结论]从新疆巩留县杏果实病斑处分离获得的3株真菌,经鉴定为引起杏穿孔病的病原菌T. carpophilum。这是该菌首次在该地区发现并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斑点病 RDNA-ITS 系统发育学分析 Thyrostroma carpophilu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州荒漠林鼠(兔)害灾害损失评估指标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盛兆湖 陈梦 +3 位作者 刘忠军 刘萍 廖力夫 杨永刚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22,共5页
以新疆昌吉州荒漠林鼠(兔)害灾害为研究对象,依据昌吉州荒漠林鼠(兔)类群落结构、鼠(兔)类危害调查资料和专家咨询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昌吉州荒漠林鼠(兔)害灾害损失评估指标重要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认为在直接经济损失、生态服务功... 以新疆昌吉州荒漠林鼠(兔)害灾害为研究对象,依据昌吉州荒漠林鼠(兔)类群落结构、鼠(兔)类危害调查资料和专家咨询信息,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昌吉州荒漠林鼠(兔)害灾害损失评估指标重要性进行了评估。研究认为在直接经济损失、生态服务功能损失和社会环境损失3大类一级指标中,生态服务功能损失指标最重要,权重为0.6401;在生态服务功能损失7类二级指标中,森林防护损失指标最重要,权重为0.2470,其他依次为生物多样性损失指标(0.1678)、积累营养物质损失指标(0.1634)、保育土壤损失指标(0.1541)、涵养水源损失指标(0.1424)、固碳释氧损失指标(0.0900)、净化大气损失指标(0.0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兔)害灾害损失 新疆荒漠林 评估指标 层次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果林疫霉菌对植物叶片致病性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小雪 淮稳霞 +4 位作者 程元 周忠福 张学超 刘忠军 赵文霞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0-135,共6页
[目的]从病原菌和寄主两个维度,探究新疆野果林中疫霉菌对野果林内主要树种叶片的致病性,了解新疆野果林衰退的可能原因及疫霉对新疆野果林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菌丝块接种离体叶片的方法,将诱捕自新疆野果林的5种疫霉(Phytophtho... [目的]从病原菌和寄主两个维度,探究新疆野果林中疫霉菌对野果林内主要树种叶片的致病性,了解新疆野果林衰退的可能原因及疫霉对新疆野果林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菌丝块接种离体叶片的方法,将诱捕自新疆野果林的5种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P.gonapodyides、P.lacustris、P.gregate、P. sp.)接种到苹果、杏、山楂和核桃的健康离体叶片上,一周后观察测量、计算病斑大小,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作图。[结果]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供试5种疫霉菌株接种到4种植物叶片上后,病斑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P.plurivora和P.lacustris产生的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14.14 cm^2;寄主植物中,核桃和杏树叶片产生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9.55 cm^2。[结论]供试树种和菌种对叶片病斑大小都有显著影响;供试5种疫霉对苹果、杏、山楂、核桃叶片的致病性依次为:P.plurivora>P.lacustris>P.gregate≈P.gonapodyides>P. sp.;苹果、杏、山楂和核桃这4种植物叶片对以上5种疫霉菌的感病性依次为:核桃>杏>山楂>苹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 疫霉 叶片病斑 野果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州荒漠林区鼠类群落结构与梭梭被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盛兆湖 陈梦 +2 位作者 刘忠军 杨永刚 王登元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共4页
通过对新疆昌吉州荒漠林鼠类危害及鼠类群落结构的调查,摸清了主要鼠种、数量及与梭梭被害率的关系。荒漠林区夜行鼠捕获率为10.16%(1199/11790),其中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占总捕获数量的81.65%。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密度、... 通过对新疆昌吉州荒漠林鼠类危害及鼠类群落结构的调查,摸清了主要鼠种、数量及与梭梭被害率的关系。荒漠林区夜行鼠捕获率为10.16%(1199/11790),其中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占总捕获数量的81.65%。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密度、洞群密度和洞群覆盖率与梭梭被害率的关系呈倒"V"字形曲线,子午沙鼠、三趾跳鼠Dipus sagitt与梭梭被害率相关性不明显。建议将大沙鼠密度、洞群密度和洞群覆盖率列入大沙鼠监测调查方法和梭梭被害后是否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林 梭梭 鼠类 被害率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星花金龟越冬幼虫药剂防治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永刚 陈梦 +3 位作者 吴世明 刘忠军 吴天虹 李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46,25,共2页
白星花金龟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属鞘翅目花金龟科星花金龟属,1 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居民点和林地边的农家肥(牛羊猪粪)中越冬,翌年4月底开始化蛹,5月初可见成虫,7月下旬见到卵,10月下旬仍见成虫,以成虫危害林木果实,食性杂。
关键词 白星花金龟 越冬幼虫 试验初报 药剂防治 金龟科 鞘翅目 农家肥 居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健康果园中梨小食心虫信息素迷向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磊 张俊 +3 位作者 刘忠军 主海峰 毕司进 肖飞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5期21-23,共3页
从生态健康理念出发,以巴州沙依东生态健康果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性诱剂对不同设置密度的性信息素样地内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信息素迷向防治,并做了梨小食心虫的消长动态监测研究。研究表明,梨小食心虫在巴州地区1年发生4代。在0.067 hm2香... 从生态健康理念出发,以巴州沙依东生态健康果园为研究对象,利用性诱剂对不同设置密度的性信息素样地内的梨小食心虫进行信息素迷向防治,并做了梨小食心虫的消长动态监测研究。研究表明,梨小食心虫在巴州地区1年发生4代。在0.067 hm2香梨园内放置32根信息素迷向管对梨小食心虫的迷向率为86.75%,其蛀果率也较低,相对防效为87.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信息素 迷向率 生态健康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林果产业大风沙尘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及区划 被引量:12
14
作者 鲁天平 郭靖 +3 位作者 陈梦 李宏 玉苏普江.艾麦提 刘永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69-176,共8页
该研究以获取新疆林果产业大风沙尘风险灾害防控等级为目的,以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林果业受大风沙尘灾害危害特征,以气象、基础地理信息、农业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为依据,从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脆弱性3方面... 该研究以获取新疆林果产业大风沙尘风险灾害防控等级为目的,以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林果业受大风沙尘灾害危害特征,以气象、基础地理信息、农业和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为依据,从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承载体脆弱性3方面分析了大风沙尘灾害风险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结合加权综合评价法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权重确定,在Arc 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按照各指标分配的权重对各单项评价指标进行叠加分析,获得新疆林果产业大风沙尘风险评估区划等级图。从空间分布看,南疆林果业遭受大风沙尘的风险高于北疆。从局部区域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以和田地区为主风沙危害最为显著,为一级防控区;托克拉克沙漠、布吉里沙漠、库木塔格沙漠、噶顺戈壁区以喀什地区、巴州地区、哈密和吐鲁番区域风沙危害较为严重,为二级防控区;其他区域为三级防控区。该研究为有关生产部门针对性地防御和减轻风沙灾害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模型 灾害 大风沙尘 林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经济林 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江照 《新疆林业》 2014年第6期26-27,40,共3页
经济林是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概念,是从特用经济林延伸下来的。经济林主要是指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经济林不仅提供粮食、果品和油料产品,具有很大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还具备净化空... 经济林是一个具有我国特色的概念,是从特用经济林延伸下来的。经济林主要是指以生产木材以外的果品、食用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经济林不仅提供粮食、果品和油料产品,具有很大经济社会效益,而且还具备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产业 生态价值 旅游价值 食用油料 特色经济林 森林文化 绿色增长 国土生态安全 农民就业增收 木本油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疆昌吉州森林鼠害的发生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永刚 吴世明 阿里玛斯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6,共3页
总结了新疆昌吉州森林害鼠主要种类、发生危害特点。对该区人工林和荒漠林的森林鼠害危害历史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关键词 森林鼠害 发生情况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迷向剂飞机防治梨小食心虫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帕尔哈提 吾吐克 张磊 +4 位作者 主海峰 李世强 范仁俊 王滔 赵腾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6期11-14,共4页
为了探索利用飞机喷施微胶囊迷向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适试验条件,试验比较了3种施用浓度和2种喷嘴大小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0.7mm的喷嘴、微胶囊迷向剂的施用量1 500g?hm-2为试验最适条件,防治效果最好,其迷向率为97.25%;蛀果率为... 为了探索利用飞机喷施微胶囊迷向剂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适试验条件,试验比较了3种施用浓度和2种喷嘴大小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0.7mm的喷嘴、微胶囊迷向剂的施用量1 500g?hm-2为试验最适条件,防治效果最好,其迷向率为97.25%;蛀果率为2.13%,比空白对照减少约21个百分点,比常规化学防治减少约3.32个百分点;相对防效为90.82%,比常规化学防治高出约14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飞机防治 迷向技术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病虫害的生态防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金声 董慧霞 《新疆林业》 2015年第2期35-36,共2页
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 森林病虫害是指森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森林病虫害不同于其他林业灾害,它的发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在巩固造林营林成果、维持动植物的多样性和平衡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生态防治 生长发育过程 植物生理 经济损失 运输过程 繁殖材料 森林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科植物越冬病残体中梨火疫病菌的检测及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杰花 王岩 +4 位作者 和子森 韩丽丽 陈卫民 吴品珊 雷荣 《中国果树》 2024年第10期107-112,共6页
为明确梨火疫病在新疆地区发生、流行的初侵染来源,以新疆巴州库尔勒市、轮台县,伊犁地区霍城县、伊宁市采集的6种蔷薇科植物越冬病残体为试材,采用平板分离划线培养、致病性测试、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病残体是否携带梨火疫病... 为明确梨火疫病在新疆地区发生、流行的初侵染来源,以新疆巴州库尔勒市、轮台县,伊犁地区霍城县、伊宁市采集的6种蔷薇科植物越冬病残体为试材,采用平板分离划线培养、致病性测试、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等方法,检测病残体是否携带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及测定存活力。结果表明,6种寄主的病残体组织均可分离出病原菌,其分离出的病原菌接种在离体叶片上均可致病,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梨火疫病菌。6种寄主的病残体(花腐、叶枯、枝枯、果腐、溃疡斑组织)均携带梨火疫病菌,且具有致病性,因此,需及时清除果园中越冬病残体。研究结果为防控梨火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科 病残体 梨火疫病菌 检测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羽叶丁香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 被引量:86
20
作者 姜在民 和子森 +2 位作者 宿昊 赵涵 蔡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71-2480,共10页
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首次对中卫香山和贺兰山甘沟保护区两地的天然种群进行调查,通过建立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描绘其种群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定量研... 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首次对中卫香山和贺兰山甘沟保护区两地的天然种群进行调查,通过建立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种群存活曲线描绘其种群结构特征,利用种群数量动态预测和时间序列分析定量研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果显示,中卫香山种群属于增长型,贺兰山甘沟种群属于衰退型,二者对外界干扰均比较敏感。两地羽叶丁香种群均不同程度地缺乏幼苗,种群发展主要靠中老龄个体维持,存活曲线都趋向于Deevey-Ⅱ型,死亡率曲线和危险率曲线均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龄级呈波状上升趋势,且中卫香山种群波动更明显,生存分析也显示中卫香山种群更早进入衰退期,结合生境气候条件,贺兰山甘沟地区更适宜羽叶丁香的生存。动态指数和时间序列分析显示羽叶丁香种群具有前期缺乏,中期稳定,后期衰退的动态特征,幼龄个体的缺乏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在目前封山育林保护基础上,加强羽叶丁香高效繁育技术研究,并适当进行人工抚育,以保证其种群的正常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叶丁香 濒危植物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生存分析 动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