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尔泰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国锋 李永 +3 位作者 杨富全 李强 杨成栋 柴凤梅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19,共19页
巴斯铁列克是在新疆阿尔泰发现的首例中型钨多金属矿床。该矿床赋存于黑云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和透镜状分布于矽卡岩中。矽卡岩及金属矿物特征关系到成矿机制研究和矿床模型... 巴斯铁列克是在新疆阿尔泰发现的首例中型钨多金属矿床。该矿床赋存于黑云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和透镜状分布于矽卡岩中。矽卡岩及金属矿物特征关系到成矿机制研究和矿床模型的构建。文章对矽卡岩矿物和矿石中金属矿物进行了研究,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辉石端员组分以透辉石为主,少量钙铁辉石(w(Wo)为49.14%~50.71%,w(En)为24.38%~27.76%,w(Fs)为22.29%~24.27%);石榴子石以钙铝榴石为主;黑云母为铁云母,长石为正长石,绿帘石具有富Ca、Al、贫Fe特征。闪锌矿为铁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黝锡矿、毒砂、自然铋、辉银矿分子式与标准矿物基本一致。研究表明,矿区矽卡岩为交代成因的钙质矽卡岩,是岩浆热液交代大理岩的产物。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矽卡岩矿物组合、矽卡岩与矿化关系和矿物成因研究,提出成矿过程经历了早期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钨矿化主要形成于退化蚀变阶段,铜锌矿化则形成于石英硫化物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矽卡岩 化学成分 钨多金属矿 巴斯铁列克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509道班西锂矿电气石矿物学及^(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2
作者 高永宝 吴欢欢 +5 位作者 李文渊 李侃 张江伟 Fred Jourdan 王子龙 李永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7-222,共16页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集区之一,其成矿元素超常富集机制备受关注。前人对区内富锂锂辉石伟晶岩开展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受限于伟晶岩定年技术的制约,对于广泛出露的贫Li含电气石伟晶岩成因及其与富Li伟... 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超大型伟晶岩型锂矿集区之一,其成矿元素超常富集机制备受关注。前人对区内富锂锂辉石伟晶岩开展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但受限于伟晶岩定年技术的制约,对于广泛出露的贫Li含电气石伟晶岩成因及其与富Li伟晶岩的关系尚未开展系统的对比研究。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区内509道班西超大型锂矿中的贫Li伟晶岩开展了详细的岩相学和电气石矿物学研究,并成功获得电气石^(40)Ar-^(39)Ar同位素年龄。结果显示:①贫Li伟晶岩为含石榴子石电气石伟晶岩,主要由斜长石、石英、碱性长石、白云母、电气石及少量石榴子石组成。②贫Li伟晶岩中电气石为富FeO^(T)(11.19%~13.24%)、贫CaO(0.06%~0.29%)、MgO(0.02%~0.10%)和Na_(2)O(0.69%~1.12%)的黑电气石亚族,其成分主要受(^(X)□,Al)(Na,R^(2+))_(-1)元素置换对控制,与区内二云母花岗岩及锂辉石伟晶岩中电气石成分特征相似,属于典型的岩浆-热液成因电气石。③电气石^(40)Ar-^(39)Ar坪年龄为(229.8±0.4)Ma,指示贫Li伟晶岩与二云母花岗岩及富Li伟晶岩为同期岩浆-热液产物。结合伟晶岩空间分布及电气石成分演化特征,笔者认为贫Li伟晶岩代表演化早期贫稀有金属的熔体,富Li伟晶岩则是演化程度更高的富稀有金属岩浆热液产物,其中靠近岩体的伟晶岩中贫Li矿物(长石、石榴子石、电气石等)的结晶促进了稀有金属在残余熔/流体中的进一步富集,最终导致了岩体近端贫矿、远端富矿的伟晶岩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柳滩地区 509道班西 电气石 矿物成分 ^(40)Ar-^(39)Ar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威 杜晓飞 +5 位作者 刘伟 李永 陈正乐 马华东 邱林 肖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67-1980,共14页
西昆仑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田,其中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床以其高品位、超大型而引人关注,但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研究较少。野外地质调查发现,509道班西矿床内含矿的伟晶岩脉和三叠纪岩体密切相关,两者... 西昆仑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稀有金属矿田,其中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床以其高品位、超大型而引人关注,但其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研究较少。野外地质调查发现,509道班西矿床内含矿的伟晶岩脉和三叠纪岩体密切相关,两者都侵位于三叠系复理石沉积变质砂岩中;详细的填图和勘探成果揭示,矿床无矿伟晶岩、含矿伟晶岩分带明显。含锂辉石伟晶岩脉中白云母^(40)Ar/^(39)Ar测年数据显示矿物结晶年龄为188Ma,表明区域环境冷却到350℃的时间长达30Myr,这一热环境有利于花岗岩-伟晶岩体系的演化和结晶。结合区域古特提斯造山事件(210~200Ma)的演化历史,认为西昆仑-喀喇昆仑在188Ma时处于碰撞后伸展的构造环境,为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田元素富集成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认识对区域成矿潜力评价、找矿勘查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 Ar/39 Ar年龄 成矿动力学 大红柳滩稀有金属矿田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509道班西锂矿伟晶岩石英变形特征、温度及其对伟晶岩就位的约束 被引量:5
4
作者 霍海龙 陈正乐 +9 位作者 张青 王永 马华东 王威 张文高 李永 韩凤彬 杜晓飞 闵壮 孟祥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7,共16页
509道班西锂矿床是西昆仑造山带新近发现的大型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作为区内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509道班西锂矿的成矿机制和伟晶岩演化过程对认识整个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花岗伟晶岩中的重要矿物,石英是... 509道班西锂矿床是西昆仑造山带新近发现的大型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床。作为区内典型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床,509道班西锂矿的成矿机制和伟晶岩演化过程对认识整个西昆仑成矿带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花岗伟晶岩中的重要矿物,石英是追踪伟晶岩成矿作用过程的理想对象。509道班西矿床的花岗伟晶岩普遍发育强烈的糜棱岩化作用,具有典型的韧性变形特征,通过对糜棱岩化伟晶岩脉进行变形组构分析、石英包裹体测温和石英Ti温度计计算,揭示了与伟晶岩就位相关的大陆地壳变形过程中流体的热力学演化过程,并探讨了韧性变形对区域找矿的启示意义。糜棱岩化伟晶岩中锂辉石、斜长石等矿物主要以脆性破裂为主,具有刚体变形的特征;石英主要发育膨凸重结晶现象,细小的新晶体在较大的石英条带边部形成,可见石英残斑,并具有亚颗粒旋转现象,部分发育核幔构造;白云母普遍变形成云母鱼。石英包裹体、锂辉石和石英的变形特征等微观结构证据表明,糜棱岩化伟晶岩的变形温度为300~400℃,石英Ti温度计得出的变形温度为371~398℃和351~377℃。伟晶岩中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为260~283℃,可能记录了石英变形晚阶段的温度。研究表明,509道班西地区的伟晶岩在侵位过程中经历了一期强烈的低温、高应变速率的韧性变形,伟晶岩就位是快速冷却过程的产物,在高应力和较低温度条件下,动态重结晶(GBM)导致的晶粒粒径减小严重改变了岩石的流变学性质;从~400℃到~260℃的超冷却过程(ΔT=±140℃)中,造成伟晶岩中矿物结晶新核迅速减少,更有利于形成粗大的石英等矿物颗粒,形成伟晶岩脉所有显著特征和独特的岩石结构和矿物组合的空间分带,超冷却在伟晶岩就位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棱岩化 锂矿床 花岗伟晶岩 509道班西地区 西昆仑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南缘红墩铅锌矿床与哈腊苏铅锌矿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永 成勇 汪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9-46,共8页
红墩铅锌矿床与哈腊苏铅锌矿床均产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晚古生代火山-沉积盆地内,容矿地层为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赋矿岩石为纹层状硅质岩及变石英粉砂岩。主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顺层产出,矿石具条纹、条带... 红墩铅锌矿床与哈腊苏铅锌矿床均产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克兰晚古生代火山-沉积盆地内,容矿地层为中泥盆统阿勒泰镇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赋矿岩石为纹层状硅质岩及变石英粉砂岩。主要矿体呈似层状、透镜体状顺层产出,矿石具条纹、条带状、块状构造,矿体严格受层位和岩相控制,矿石沉积特征明显,均表现为锌多铅少,且闪锌矿为含铁较少的低温闪锌矿,红墩铅锌矿床不含铜,而哈腊苏铅锌矿含少量铜,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变均表现为硅化、褐铁矿化、白云母化、钠长石化、黄铁矿化等。哈腊苏铅锌矿床尚属首次发现,通过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哈腊苏铅锌矿床可能位于红墩铅锌矿床的东延带上,与红墩铅锌矿床成因类型相同,归属于SEDEX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SEDEX 红墩 哈腊苏 阿尔泰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成矿时代——来自锆石U-Pb年龄和辉钼矿Re-Os年龄约束 被引量:7
6
作者 杨富全 李永 +5 位作者 陈贵民 张国锋 李超 田猛 李鹏 李强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4-1154,共11页
新疆阿尔泰以发育VMS型多金属矿、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和造山型金矿为特色,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发现了巴斯铁列克中型钨多金属矿,这是首次在阿尔泰发现的钨矿,拓展了阿尔... 新疆阿尔泰以发育VMS型多金属矿、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铁矿、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和造山型金矿为特色,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发现了巴斯铁列克中型钨多金属矿,这是首次在阿尔泰发现的钨矿,拓展了阿尔泰找矿思路。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赋存于矽卡岩中,成矿过程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和石英-硫化物阶段,其中退化蚀变阶段是白钨矿主要成矿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是铜锌金的主要成矿阶段。切穿多金属矿体的伟晶岩脉锆石LA-Q-ICP-MS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75.4Ma,矿石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84.4 Ma,厘定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形成于284Ma,属早二叠世成矿。成矿时代及岩体年龄表明,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的形成与矿区西可斯尔鬼黑云母二长花岗质岩浆期后热液交代康布铁堡组大理岩和变粒岩形成的矽卡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RE-OS年龄 锆石LA-Q-ICP-MS U-Pb年龄 早二叠世 钨多金属矿 巴斯铁列克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区花岗质岩体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包长甲 柴凤梅 +3 位作者 李永 祁冬梅 张雪冰 田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6-910,共25页
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是近年来在区内发现的首例中型钨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纪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钨矿化与矿区花岗质岩石有明显的空间关系。然而,... 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是近年来在区内发现的首例中型钨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产于二叠纪花岗岩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钨矿化与矿区花岗质岩石有明显的空间关系。然而,与钨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石成因尚不清楚。本文对矿区出露的与矿化关系密切的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3个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82.3±3.2Ma、284.3±2.2Ma和284.8±2.3Ma,属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与成矿年龄一致。所有岩石具有高硅(Si O_2=73.6%~78.3%)、富碱(K_2O+Na_2O=5.15%~9.62%)富钾(K_2O/Na_2O> 1.1)、贫钙(Ca O=0.19%~0.75%)和钛(Ti O_2=0.04%~0.24%)、弱过铝-强过铝质(A/CNK=1.01~1.39)特征。这些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变化较大(变化于20.3×10^(-6)~328×10^(-6)),但二云母花岗岩显示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La/Yb)N=0.96~2.06)、Eu强烈负异常(δEu=0.07~0.41)的深"V"型稀土元素分布特征,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显示轻稀土略富集((La/Yb)N分别为2.8~5.5和4.8~7.4)且Eu负异常(δEu=0.33~0.39和0.34~0.63)明显的右倾型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所有样品均显示相对富集Rb、Th、U、Pb元素和相对亏损Nb、Ti、P、Sr、Ba元素,但二云母花岗岩中W含量(4.6×10^(-6)~9.4×10^(-6))相对低于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W含量(分别为15.1×10^(-6)~168×10^(-6)和8.4×10^(-6)~16.0×10^(-6))。所有样品的锆石具有正的高εHf(t)值(+3.8~+11)和相对年轻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Hf的tDM2为0.60~1.0Ga)。以上特征说明,这些岩石属高钾钙碱性分异I-A过渡型花岗岩。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这些岩体是二叠纪时期后碰撞伸展环境下两个独立岩浆事件的产物,母岩浆均来源于新生地壳熔体与幔源岩浆,经过高度分异演化后结晶形成矿区岩石。花岗质岩浆活动为巴斯铁列克钨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岩浆演化过程(结晶分异与熔体-流体作用)对成矿元素有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HF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花岗岩 巴斯铁列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巴斯铁列克钨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黑云母特征及成岩成矿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柴凤梅 李永 +4 位作者 王雯 包长甲 祁冬梅 张雪冰 田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共21页
黑云母是花岗质岩石中常见的造岩矿物,其成分可以有效指示花岗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石成因。巴斯铁列克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发现的首例二叠纪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区出露多种类型二叠纪含钨花岗岩。为理清花岗... 黑云母是花岗质岩石中常见的造岩矿物,其成分可以有效指示花岗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和岩石成因。巴斯铁列克矿床是近年来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南缘发现的首例二叠纪矽卡岩型钨多金属矿床。矿区出露多种类型二叠纪含钨花岗岩。为理清花岗质岩体之间、岩体与钨多金属矿化之间的关系,文章采用电子探针测定了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中的黑云母成分。结果表明,所有黑云母具有富铁、高铝、贫镁特征,含铁指数(Fe2+/(Mg+Fe2+))为0.66~0.80,二云母花岗岩属铁质黑云母而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属铁叶黑云母。所有岩石是具有A型特征的I型花岗岩。不同类型岩石中黑云母的成分差异与岩浆来源、分异演化程度有关。二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w(Mg O)与结晶温度最高,与黑云母平衡流体的log(fHF/fHCl)值(-1.13~-1.25)最低,log (fH2O/fHF)值(4.64~4.96)最高,母岩浆相对富Cl;黑云母花岗岩中log(fHF/fHCl)值最高,log (fH2O/fHF)最低,与二长花岗岩是同一岩浆房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与二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属不同的岩浆体系,母岩浆相对富F元素。黑云母花岗岩与W矿化关系更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黑云母 岩浆流体 岩石成因 钨多金属矿 巴斯铁列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天山托云中新生代火山岩盆地响岩的岩石成因研究
9
作者 李永 程志国 +2 位作者 郎明德 郝金华 孔德鑫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8,共16页
响岩代表了陆内火山岩省钠质碱性岩浆最终端的演化产物,揭示其成因机制对认识陆内火山岩省的岩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出露在我国境内西南天山托云中新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响岩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揭示托... 响岩代表了陆内火山岩省钠质碱性岩浆最终端的演化产物,揭示其成因机制对认识陆内火山岩省的岩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出露在我国境内西南天山托云中新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响岩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以揭示托云火山岩岩浆系列特征和岩浆演化过程。托云响岩以发育碱性长石、单斜辉石、铁橄榄石和角闪石斑晶为特征,在基质中可见霞石。在地球化学组成上,托云响岩以高的Na2O含量(7.9%~8.6%)和K2O含量(5.2%~6.3%)为特征,∑REE变化范围为408×10^(-6)~470×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明显的Eu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样品显示出Ba、Sr、P、Ti的负异常和Nb、Ta、Zr、Hf的正异常特征。亏损的Nd同位素组成表明其成因与共生的碧玄岩有紧密的成因联系,经MELTS热力学模拟,响岩可由碧玄岩经碱性长石(36%)、单斜辉石(21%)、尖晶石(10%)、铁橄榄石(6%)和角闪石(5%)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进一步的EC-AFC模拟表明,响岩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10%)的地壳混染。研究表明,托云火山岩总体属于过碱性岩石系列(碧玄岩-响岩质粗面岩-响岩),响岩代表了该岩石系列的终端演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托云盆地 响岩 铁橄榄石 岩浆演化 AFC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花岗伟晶岩锂矿石中铷矿物的性质及含铷云母的回收
10
作者 杨成梅 刘伟 +6 位作者 李波 李永 姚艳清 李沛伦 王威 汪泰 陈欣美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1-216,共6页
西昆仑509道班西花岗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石中主要含铷矿物为白云母和微斜长石,为了在不影响主金属矿物锂辉石回收的情况下优先高效回收铷,开展了含铷矿物的矿物学研究及白云母浮选试验。研究表明:矿石中长石矿物种类较多,且以钠长石为主... 西昆仑509道班西花岗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石中主要含铷矿物为白云母和微斜长石,为了在不影响主金属矿物锂辉石回收的情况下优先高效回收铷,开展了含铷矿物的矿物学研究及白云母浮选试验。研究表明:矿石中长石矿物种类较多,且以钠长石为主,微斜长石与之分离困难,因此,白云母是矿石中可回收的载铷矿物;白云母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以细粒居多,与钠长石等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宜在充分磨矿的情况下采用浮选工艺回收,但应避免较强的碱性环境,确保不影响后续浮锂;在以碳酸钠调浆、磨矿细度-0.074 mm占71.5%的情况下,以GYMN为抑制剂,GYR-3为捕收剂,采用1粗2精2扫闭路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Rb_(2)O品位0.65%的白云母精矿,白云母中的铷回收率达81.83%,云母的浮出为后续浮锂辉石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石 含铷白云母 微斜长石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大红柳滩-白龙山矿集区锂矿成矿特征与成矿规律初探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核 黄亮 +5 位作者 马华东 李永 王威 肖飞 白洪阳 王堃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31-1949,共19页
大红柳滩-白龙山一带是西昆仑-喀喇昆仑花岗伟晶岩分布最为集中、稀有金属矿化最好的地区。通过多年的研究,本文对大红柳滩-白龙山矿集区21个锂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将矿集区划分为大红柳滩矿田和白龙山矿田。矿集区内赋矿... 大红柳滩-白龙山一带是西昆仑-喀喇昆仑花岗伟晶岩分布最为集中、稀有金属矿化最好的地区。通过多年的研究,本文对大红柳滩-白龙山矿集区21个锂多金属矿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将矿集区划分为大红柳滩矿田和白龙山矿田。矿集区内赋矿地层巴颜喀拉山群的形成时代为214~223Ma,花岗岩岩体年龄208~214Ma,不含矿伟晶岩年龄为210~213Ma,含矿伟晶岩年龄为206~213Ma,反映出稀有金属矿产与中生代岩浆岩具有耦合关系。成矿母岩(二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等)演化后期分异的含锂稀有金属伟晶岩脉沿着片理化带或构造薄弱地段就位成矿,成矿空间为距离中酸性岩体500~2000m的巴颜喀拉山群(或康西瓦岩群)地层中,符合构造-岩浆-层位“三位一体”控矿规律。同时,项目组将大红柳滩-白龙山矿集区从北至南划分为5个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脉群带,分别为:阿克萨依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脉群带、大红柳滩北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脉群带、大红柳滩南稀有金属矿化伟晶岩脉群带、白龙山-雪凤岭锂矿化伟晶岩脉群带、俘虏沟-双牙锂矿化伟晶岩脉群带。其中,白龙山-雪凤岭锂矿化伟晶岩脉群带长约18km,俘虏沟-双牙锂矿化伟晶岩脉群带长约25km,这2个带呈南北对称分带。而俘虏沟-双牙锂矿化伟晶岩脉群带显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 伟晶岩 矿化伟晶岩脉群带 成矿规律 大红柳滩 白龙山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509道班西锂铍稀有金属矿白云母40Ar/39Ar定年及对区域成矿的限定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永 王威 +6 位作者 杜晓飞 陈正乐 马华东 邱林 刘伟 张雅芳 霍海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31-2033,共3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来,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先后新发现白龙山锂铍多金属矿、509道班西锂铍矿、大红柳滩南锂矿等一系列锂铍矿床。现有矿床勘探成果显示,大红柳滩地区有望成为一个世界级巨型锂多金属矿集区。前人主要从锆石、铌钽... 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来,西昆仑大红柳滩地区先后新发现白龙山锂铍多金属矿、509道班西锂铍矿、大红柳滩南锂矿等一系列锂铍矿床。现有矿床勘探成果显示,大红柳滩地区有望成为一个世界级巨型锂多金属矿集区。前人主要从锆石、铌钽铁矿等矿物开展了大红柳滩地区伟晶岩型锂矿床的成矿时代测定(220~200 Ma),然而伟晶岩的高精度定年是一个难题,需要运用不同的同位素定年进行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金属矿 大红柳滩 矿床勘探 西昆仑 多金属矿集区 白云母 锂矿床 区域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大喀拉苏稀有金属矿床绿柱石矿物化学特征及成矿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慧慧 祁冬梅 +6 位作者 马志杰 张超 柴凤梅 张雪冰 李诺 李永 夏永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4-612,共19页
稀有金属铍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性金属资源。为深入了解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铍的富集机制,本文选取大喀拉苏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绿柱石为研究对象。针对伟晶岩不同部位的绿柱石进行岩相学观察和原位微区分析,具体产状包括... 稀有金属铍是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战略性金属资源。为深入了解阿尔泰造山带稀有金属铍的富集机制,本文选取大喀拉苏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绿柱石为研究对象。针对伟晶岩不同部位的绿柱石进行岩相学观察和原位微区分析,具体产状包括1号伟晶岩脉的粗粒边缘带(Brl-Ⅰ)、块体中间带(Brl-Ⅱ)和细粒带及晶洞(Brl-Ⅲ)。野外及岩相学观察发现粗粒边缘带及块体中间带绿柱石晶体大小约20~50 cm,其中Brl-Ⅰ绿柱石与黑色电气石、碱性长石、钠长石、石榴子石和磷灰石等共生;Brl-Ⅱ绿柱石与黑色富钽矿物、钠长石、白云母、热液锆石等共生,边缘部位以细粒绿柱石(<1 cm)为主;Brl-Ⅲ绿柱石与钠长石、白云母等共生。绿柱石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这3种绿柱石均为Na-Li绿柱石种属,元素替代机制显示Brl-Ⅰ、Ⅱ为Na(Fe^(2+),Mg)□_(-1)Al_(-1),Brl-Ⅲ为NaLi□_(-1)Be_(-1)。Brl-Ⅰ的Na/Cs和Mg/Fe均大于20.46和0.31,而Brl-Ⅱ、Ⅲ的Na/Cs和Mg/Fe值分别小于20.44和0.20。矿物共生组合和元素比值变化说明大喀拉苏伟晶岩母岩浆早期富含大量的挥发分B元素和碱性长石等矿物,晚期岩浆以富集钠长石为特征。结合实验岩石学数据及瑞利分馏模式得出,结晶分异程度达95%时可造成熔体Be饱和,继而晶出绿柱石等稀有金属矿物。本文及前人数据显示大喀拉苏矿床稀有金属铍的富集主要受控于结晶分异和熔体-熔体-流体不混溶作用。绿柱石与碱性黑电气石的共存可能可以作为寻找铍矿床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柱石 花岗伟晶岩 结晶分异 矿物化学 中国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