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帕米尔喀拉苏沟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年代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祝明伟 刘健 +1 位作者 姜科庆 杜星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8-600,共13页
帕米尔西构造结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多个地体的复杂拼合过程,又遭受了新生代印度-亚洲碰撞的改造,在整个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该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通过研究南帕米尔一条北西—南东走向宽约1.5k... 帕米尔西构造结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多个地体的复杂拼合过程,又遭受了新生代印度-亚洲碰撞的改造,在整个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该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通过研究南帕米尔一条北西—南东走向宽约1.5km的韧性剪切带中野外和显微变形特征,判定剪切带为左行剪切,剪切以走滑分量为主,兼具部分逆冲分量,韧性变形呈现中心强,边缘弱的特点。根据剪切带中花岗岩岩株的形态、变形、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区域其它岩体的对比,判定其为同构造花岗岩。该同构造花岗岩中测得的两个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33.2±1.8)Ma和(235.7±1.4)Ma,代表韧性剪切带形成于晚三叠世初期,指示南帕米尔地块内部在乳山洋闭合初期已经发生明显的构造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帕米尔 韧性剪切带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喇昆仑断裂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一霖 刘健 +1 位作者 姜科庆 祝明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1-613,共13页
右旋走滑的喀喇昆仑断裂(KKF)作为青藏高原的西部边界,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陆内变形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KKF北段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存在争议。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观测,在喀喇昆仑断裂(KKF)的北段——新疆卡拉... 右旋走滑的喀喇昆仑断裂(KKF)作为青藏高原的西部边界,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引起的陆内变形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KKF北段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存在争议。通过遥感解译和野外观测,在喀喇昆仑断裂(KKF)的北段——新疆卡拉苏地区,对KKF及其两条分支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现今发育的冰水扇被右旋错断和冰水扇上分布羽列式T张破裂等指示KKF右旋走滑的证据。采集了KKF控制的浅冰水湖相沉积中贝壳的AMS14C样品,获得年龄分别为(5.20±0.03)ka、(5.61±0.03)ka和(9.95±0.04)ka。表明KKF北段晚全新世以来仍在活动,其右旋走滑速率约为3.7mm/a,累计垂向滑移速率约为1.7mm/a。据前人在KKF中部的研究成果,推测KKF北段在卡拉苏地区由南东往北西右旋走滑速率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喀喇昆仑断裂 活动断裂 走滑速率 浅冰湖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