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田成岩时代精确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1
1
作者 陈富文 李华芹 +5 位作者 陈毓川 王登红 王金良 刘德权 唐延龄 周汝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6-261,共6页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的形成时代迄今尚存在争议。前人以矿区南侧凝灰质粉砂岩夹层中所含古生物化石及区域地层对比为依据,将含矿地层时代划归为石炭纪,并推测其成矿的构造环境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觉罗塔格石...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的形成时代迄今尚存在争议。前人以矿区南侧凝灰质粉砂岩夹层中所含古生物化石及区域地层对比为依据,将含矿地层时代划归为石炭纪,并推测其成矿的构造环境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活动陆缘——觉罗塔格石炭纪火山岛弧。近期一些研究者通过对区内各类地质体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获得了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的年龄信息(390~36 0 Ma) ,认为含矿火山岩和矿化斜长花岗斑岩形成于中—晚泥盆世—早石炭世。据此提出土屋和延东斑岩铜矿形成构造环境应属于塔里木板块的活动陆缘,是泥盆纪岛弧火山-深成作用的产物。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笔者对土屋和延东斑岩铜矿区的矿化斜长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SHRIMP微区原位U - Pb定年研究,获得土屋和延东矿区矿化斜长花岗斑岩体的年龄分别为334±3Ma(95 %置信度)和333±4 Ma(95 %置信度)。测定结果表明,土屋和延东斑岩型铜矿床的形成时代应归属为晚石炭世早期或早石炭世晚期,成矿作用与石炭纪钙碱性岩浆浅成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土屋-延东斑岩铜矿 成岩时代 地质意义 石炭纪 构造环境 钙碱性岩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山地区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138
2
作者 姜常义 程松林 +3 位作者 叶书锋 夏明哲 姜寒冰 代玉财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位于新疆北山裂谷带的中带,岩体形态为相互联通的岩盆状,出露面积约180km^2。由角闪辉长岩、橄榄辉石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斜长岩组成,岩相带呈同心环状展布,相互间呈渐变过渡关系。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为27... 中坡山北镁铁质岩体位于新疆北山裂谷带的中带,岩体形态为相互联通的岩盆状,出露面积约180km^2。由角闪辉长岩、橄榄辉石岩、橄榄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斜长岩组成,岩相带呈同心环状展布,相互间呈渐变过渡关系。锆石U-Pb法同位素年龄为274+4Ma。岩相学、岩石化学、造岩矿物晶体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了非常发育的分离结晶作用。橄榄辉石岩和橄榄辉长岩主要由早期结晶相聚集而成,橄榄石是最初的液相线相,单斜辉石是数量最多的分离结晶相。斜长岩由残余岩浆结晶而成。母岩浆应该是高镁的拉斑玄武岩浆。Nd、Sr、Pb同位素组成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充分证明了岩浆与围岩之间的物质交换。同化混染作用明显地改变了侵入岩的同位素组成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丰度。除斜长岩外,各种岩石的TiO_2、Na:O、K_2O、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丰度均很低,受同化混染作用影响较小的样品的ε_Nd(t)=+6.80,这些特征证明其岩浆源区属亏损型地幔。FeO~*和SiO_2含量证明,熔融作用开始时,源岩为二辉橄榄岩;当熔融作用持续到一定程度时,源岩物质转化为方辉橄榄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证明,熔融作用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内。综合各方面要素可以证明,中坡山北岩体是塔里木板块二叠纪期间第四种类型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坡山北岩体 早二叠世 同化混染 分离结晶 岩浆源区 北山裂谷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准噶尔罕哲尕能Cu-Au矿床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源区和成矿构造背景的指示 被引量:26
3
作者 郭正林 李金祥 +4 位作者 秦克章 董连慧 郭旭吉 唐冬梅 杜兴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563-3578,共16页
位于准噶尔西北缘萨吾尔地区的罕哲尕能Cu-Au矿床是新近发现的斑岩型矿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矿区岩浆活动早期以闪长岩为主,晚期以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为主。钻孔中所见似斑状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43.6±5.7M... 位于准噶尔西北缘萨吾尔地区的罕哲尕能Cu-Au矿床是新近发现的斑岩型矿床,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矿区岩浆活动早期以闪长岩为主,晚期以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为主。钻孔中所见似斑状石英二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43.6±5.7Ma^345.3±8.3Ma;二长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为334.9±7.3Ma^336.4±7.5Ma,表明西准萨吾尔地区早石炭世存在一期重要的岩浆-热液Cu-Au成矿事件。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闪长玢岩、闪长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主量元素具有一致的演化趋势,表明它们可能是同一岩浆演化的产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Rb、Ba、K、Sr)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U、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如Nb、Ta、Ti),显示具有岛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87Sr/86Sri比值在0.7033~0.7037之间,143Nd/144Nd比值在0.512538~0.512579之间,εNd(t)在+6.7^+7.5之间,显示源区具有类似亏损地幔的特征;而且具有年轻的Nd两阶段模式年龄为488~553Ma,这些特征表明罕哲尕能矿区岩石的岩浆源区可能来源于亏损地幔分异的新生玄武质下地壳。罕哲尕能Cu-Au矿床的形成时代明显早于该区域A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290~300Ma左右),结合岩石微量元素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岛弧构造背景,萨吾尔山具有寻找斑岩Cu-Au矿的成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成矿构造背景 罕哲尕能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吾尔喀什尔地区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向坤鹏 李永军 +4 位作者 杨洋 王冉 杨高学 孙勇 王军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4-544,共11页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主要分布于吾尔喀什尔山西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火山-沉积地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02含量为51.18%~62.48%,Ti02为O.60%~1.49%、全碱(K20+N赴O)为1.26%~6.28%,相对富钠贫钾。A12... 西准噶尔晚泥盆世铁列克提组主要分布于吾尔喀什尔山西部,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火山-沉积地层。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i02含量为51.18%~62.48%,Ti02为O.60%~1.49%、全碱(K20+N赴O)为1.26%~6.28%,相对富钠贫钾。A120,为15.53%~18.68%、MgO为2.64%~7.55%,Mg^#为41.2-58.5,属于亚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高(∑REE=36.21×10^-6-97.10×10^-6),轻、重稀土分馏较强((La/Yb)。=2.88-6.72),具轻微负Eu异常(Eu/Eu^#=0.74~1.07)。相对富集LILE(Rb、Ba、Th和K),亏损HFSE(Zr、Hf),Nb和Ta强烈亏损,Ti轻微亏损。岩石源区主要受俯冲流体交代,受地壳物质混染较弱,整体具有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火山岩伴生的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363.3±4Ma。综合分析认为铁列克提组火山岩属于大陆边缘弧火山作用的产物,同时,博什库尔.成吉斯岩浆弧可能至少延续至晚泥盆世。这为进一步认识西准噶尔博什库尔一成吉斯岩浆弧的性质及构造演化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 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晚泥盆世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喇昆仑火烧云深成菱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4
5
作者 高兰 杜勇 +5 位作者 宋林山 任晓栋 丁建华 隗含涛 崔宁 张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5-379,共15页
新疆和田火烧云矿床是青藏高原西部新发现的重要超大型矿床之一,是迄今我国规模最大的锌(铅)矿床,同时也是全球罕见的巨型菱锌矿矿床,累计探明铅锌资源储量超过1800万吨,因其经济价值巨大,矿床成因引人注目。详实的野外地质剖面和钻孔... 新疆和田火烧云矿床是青藏高原西部新发现的重要超大型矿床之一,是迄今我国规模最大的锌(铅)矿床,同时也是全球罕见的巨型菱锌矿矿床,累计探明铅锌资源储量超过1800万吨,因其经济价值巨大,矿床成因引人注目。详实的野外地质剖面和钻孔岩芯观察证实,容矿围岩龙山组由泥晶灰岩、砂屑灰岩、鲕粒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等组成,广泛发育鸟眼构造、窗格构造和平底晶洞构造,指示沉积环境为中侏罗世碳酸盐岩台地滨海-潮坪的滩坝(介壳滩、鲕粒滩)高能环境。矿区已发现上、下两个含矿层,20余个矿体。下含矿层菱锌矿主矿体储量占比超过95%。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小角度穿切围岩地层。矿石矿物以菱锌矿为主,少量白铅矿和方铅矿;脉石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少量石膏。菱锌矿矿石发育交代、自形-半自形结晶结构,块状、晶洞、条带状和斑马状构造。火烧云超大型矿床形成经历了阶段Ⅰ菱锌矿(Sm1)、阶段Ⅱ菱锌矿(Sm2)-(方铅矿)和阶段菱锌矿(Sm3)-Ⅲ方铅矿(铅矾)三个连续成矿阶段,其中主成矿阶段菱锌矿(Sm1)占比80%以上。矿区灰岩及碳酸盐矿物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菱锌矿基本继承了主岩灰岩的碳-氧同位素,结合菱锌矿矿石交代结构特征,证实火烧云矿床属于后生热液交代成因。基于菱锌矿矿石矿相学和碳-氧同位素特征,本文首次提出并详细讨论了火烧云矿床的菱锌矿化成矿作用,即富锌少铅贫硫(S2-)热液通过微米级方解石溶解-菱锌矿沉淀藕合作用交代龙山组灰岩。因此,火烧云矿床既不是发生氧化的MVT锌矿床,也不是SEDEX锌碳酸盐矿床,而是一类原生深成(hypogene)热液交代锌碳酸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火烧云矿床 非硫化物矿床 菱锌矿化 交代结构 斑马构造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喀喇昆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乌尔喀什尔山库鲁木苏序列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胜龙 李永军 +5 位作者 郭少婷 孙勇 杨洋 刘佳 李甘雨 王军年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西准噶尔乃至整个北疆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乌尔喀什尔山一带库鲁木苏岩基中的库鲁木苏序列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组成。该序列富硅(Si O2=... 西准噶尔乃至整个北疆地区广泛发育晚古生代后碰撞花岗岩类。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乌尔喀什尔山一带库鲁木苏岩基中的库鲁木苏序列主要由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斑岩组成。该序列富硅(Si O2=70.78%-76.85%)、富碱(K2O+Na2O=7.87%-9.71%)、低钛(Ti O2=0.08%-0.41%)、贫钙(Ca O=0.16%-1.42%),为准铝质至强过铝质(ACNK=0.98-1.15);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典型的"V"字型,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K)及高场强元素(Zr、Hf),而强烈亏损Ba、Sr、P、Eu和Ti。以上特征表明库鲁木苏序列为A2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库鲁木苏序列形成于后碰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库鲁木苏序列 构造环境 西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虹 桑少杰 +3 位作者 彭明兴 梁婷 高景刚 王崇礼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2-147,共6页
通过对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岩石和矿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结果显示,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上,活化的白云石大理岩与矿石是相近的,具有显著的... 通过对新疆彩霞山铅锌矿床不同类型岩石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岩石和矿石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结果显示,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上,活化的白云石大理岩与矿石是相近的,具有显著的δEu正异常和弱的δCe负异常,表明成矿与白云石大理岩的关系密切。同时,根据稀土元素特征的变化,提出了矿床的形成可能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 岩石 彩霞山铅锌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地块东北部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及构造含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程国良 李永安 +2 位作者 李素玲 李强 张慧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2-44,共13页
新疆准噶尔二台地区晚古生代古极点位置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地块同时代极点位置无显著差别。实测古纬度更接近于用哈萨克斯坦极点计算得到的预期古纬度。因此,晚古生代准噶尔地块与哈萨克斯坦地块已是统一的整体。泥盆纪准噶尔地块内... 新疆准噶尔二台地区晚古生代古极点位置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地块同时代极点位置无显著差别。实测古纬度更接近于用哈萨克斯坦极点计算得到的预期古纬度。因此,晚古生代准噶尔地块与哈萨克斯坦地块已是统一的整体。泥盆纪准噶尔地块内的准噶尔洋盆于晚石炭世闭合于乌伦古河一带。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地块等组成东部劳亚大陆的块体,尽管其运动演化有所差异,但都遵循了以西伯利亚板块为主体大致相同的总的运动演化过程,即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NW向运动和侏罗纪以来的SEE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 地块 古地磁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康向斜煤层气开发高产关键地质要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葛燕燕 李鑫 +3 位作者 郜琳 焦春林 王海超 冯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在前人划分的阜康向斜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气井测井和生产数据,研究了阜康向斜煤层气井高产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在阜康向斜已经划分的14个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中,滞留区煤矿床层间裂隙水主要来源于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在前人划分的阜康向斜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的基础上,结合煤层气井测井和生产数据,研究了阜康向斜煤层气井高产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在阜康向斜已经划分的14个煤层气开发地质单元中,滞留区煤矿床层间裂隙水主要来源于上覆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同层含水层的侧向补给,在水力封闭或封堵作用下,煤层气易成藏,产量高于径流区;由于埋深对储集层垂向应力的影响,使得中部埋深滞留区渗透性好,产量高于深部滞留区;利用双侧向电阻率测井曲线判断煤层裂隙发育程度,深部轻微变形储集层渗透性较好,产量高于严重变形储集层;煤系非常规天然气的联合开发有助于煤层气井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阜康向斜 煤层气 高产井 关键因素 地质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托里县阿达依铜金矿岩浆混合作用的发现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晁文迪 李永军 +3 位作者 王冉 张胜龙 段封浩 万阈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71-172,共2页
西准噶尔地区是金矿和铜矿集中出现的区域。作为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带东延部分,包古图大型斑岩铜矿和宏远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发现,显示了区带内斑岩型铜矿找矿潜力巨大;西准噶尔哈图、安齐、达尔布特金矿成矿带中,已发现金矿床和... 西准噶尔地区是金矿和铜矿集中出现的区域。作为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斑岩铜矿带东延部分,包古图大型斑岩铜矿和宏远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发现,显示了区带内斑岩型铜矿找矿潜力巨大;西准噶尔哈图、安齐、达尔布特金矿成矿带中,已发现金矿床和矿化点200余处,而且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征。但是在本区已有较好找矿发现的同时,对于西准地区铜金富集的主要原因却一直没有较好的解释。虽然有学者认识到成矿元素铜和金等主要来自地幔,且用岩浆混合作用解释某些岩体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混合作用 岩体 铜金矿 成矿意义 布尔克 托里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杨万志 周军 +1 位作者 庄道泽 任燕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国土资源大调查在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部署完成1∶20万区域化探76701km2、1∶50万区域化探73837km2,实现了该成矿带区域化探工作的全面覆盖,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系统地球化学资料。异常查证直接发现了维宝铅锌矿、黄羊... 国土资源大调查在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部署完成1∶20万区域化探76701km2、1∶50万区域化探73837km2,实现了该成矿带区域化探工作的全面覆盖,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系统地球化学资料。异常查证直接发现了维宝铅锌矿、黄羊岭锑矿等一批找矿信息,评价工作证实维宝铅锌矿已具中型规模,有大型远景;圈定的新疆东昆仑锑、西昆仑岔路口铅等规模巨大的元素富集区具有重要找矿意义。后续工作先后在黄羊岭地区发现锑矿床(点)14处,这是新疆第一个锑矿化集中区;在岔路口一带发现了多宝山、甜水海、宝塔山等铅锌矿、卡子勒铜银矿和一批矿产信息,使之成为新疆重要矿产勘查区。地球化学勘查效果显著,有力推动了西昆仑-阿尔金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阿尔金 区域化探 维宝铅锌矿 黄羊岭锑矿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寻找超大型矿床的探讨
12
作者 刘德权 《黄金科技动态》 1991年第2期9-13,共5页
新疆是我国一块尚待开发的宝地,截至1988年底,共发现各种矿产122种,其中金属矿产44种,非金属矿产70种,燃料矿产5种,地下水3种,已发现各类矿产的矿床和矿点4000多处,列入国家矿产储量表内探明储量的矿床有50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近200处... 新疆是我国一块尚待开发的宝地,截至1988年底,共发现各种矿产122种,其中金属矿产44种,非金属矿产70种,燃料矿产5种,地下水3种,已发现各类矿产的矿床和矿点4000多处,列入国家矿产储量表内探明储量的矿床有50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近200处,广泛分布于三大山系(阿勒泰山、天山及昆仑山)和三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和吐鲁番—哈密)之中,而且矿产资源的远景很好,潜力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 金矿 铜矿 铅锌矿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戈壁荒漠区大极距激电找矿试验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孟贵祥 庄道泽 王为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本文主要介绍在西部戈壁荒漠区东天山土屋铜矿上进行大极距激电方法的试验效果,讨论各参数变化对测量结果的不同影响,阐述在该类地区进行大极距激电工作时应采取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 戈壁荒漠景观区 大极距激电 找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额尔齐斯构造带岩石应变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柏林 张招崇 +6 位作者 闫升好 何立新 周刚 陈正乐 王祥 张小林 杨文平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32,共14页
阿尔泰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岩石变形强烈,最大应变椭球轴比(Rxz)可达10~30,剪应变(γ)达4~6。该带可分为2个层次4个次级构造带。第一层次为韧性—韧脆性中—中-浅层次变形带,包括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挤压劈理化带、达拉维孜—阿... 阿尔泰额尔齐斯构造带东段岩石变形强烈,最大应变椭球轴比(Rxz)可达10~30,剪应变(γ)达4~6。该带可分为2个层次4个次级构造带。第一层次为韧性—韧脆性中—中-浅层次变形带,包括萨尔布拉克—科克萨依脆性挤压劈理化带、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剪切流变构造带和库尔提—玛因鄂博韧性剪压变形带,第二层次是齐伯度—富蕴深层次超韧性变晶糜棱岩带。第一层次变形带中沿达拉维孜—阿热勒托别一线为最强变形带,向两侧依次减弱。中心带以剪切—拉伸变形为主,两侧以压扁变形为主兼有剪切,均为左行剪切。结合区域地质分析,可认为这3个变形带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板块(微陆块)聚合变形带,显示喀拉通克岛弧以北东偏东方向俯冲于可可托海—青河陆缘岩浆弧之下,并发生弧—陆碰撞。齐伯度—富蕴变晶糜棱岩带岩石变形温度压力条件高,以右行剪切为特点,具有完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反映它可能是在古生代期间被强烈改造的具有前震旦纪结晶基底的微大陆的残块(或断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特点 长短轴法 磁各向异性法 区域构造 额尔齐斯构造带 新疆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十侵入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明哲 赵献军 +3 位作者 宋艳芳 郭娜欣 夏昭德 姜常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坡十侵入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是该岩体第三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十几个小侵入体中的一个。现有钻探资料显示其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正堆晶辉长岩。其中,含矿岩石主要为二辉橄... 坡十侵入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是该岩体第三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十几个小侵入体中的一个。现有钻探资料显示其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正堆晶辉长岩。其中,含矿岩石主要为二辉橄榄岩。矿石构造以星散浸染状-稀疏浸染状为主,局部具稠密浸染状构造。铂族元素(PGE)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生岩浆为高镁玄武质岩浆,演化过程中深部发生了约0.012%硫化物熔离,使得侵入体现有岩石和矿石的PGE含量总体偏低。综合坡十侵入体的岩体特征、矿体在侵入体中赋存的部位、矿石类型和矿石结构/构造分析,现阶段评价的矿(化)体主要为含有少量硫化物的上悬矿体,侵入体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作用 PGE 坡十侵入体 塔里木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性斑岩型Cu与Mo-Cu矿特征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楚 刘妍 +3 位作者 曹明坚 洪涛 徐兴旺 董连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7-638,共22页
还原性斑岩型Cu矿是近年新识别的一类斑岩型矿床,以岩浆阶段发育大量磁黄铁矿和成矿流体富CH4为主要特征。成因上,还原性斑岩型Cu矿与钛铁矿系列I型花岗岩伴生,形成于俯冲环境或者后碰撞环境。成矿流体为岩浆流体。岩浆阶段磁黄铁矿的... 还原性斑岩型Cu矿是近年新识别的一类斑岩型矿床,以岩浆阶段发育大量磁黄铁矿和成矿流体富CH4为主要特征。成因上,还原性斑岩型Cu矿与钛铁矿系列I型花岗岩伴生,形成于俯冲环境或者后碰撞环境。成矿流体为岩浆流体。岩浆阶段磁黄铁矿的结晶沉淀将导致岩浆中成矿元素Cu进入硫化物相而贫化,不利于成矿元素在流体中富集,结果导致还原性斑岩型Cu矿的矿化和蚀变规模较小。对比研究发现西准噶尔宏远Mo-Cu矿也具有还原性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可能为还原性斑岩型矿床的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斑岩型Cu矿 富CH4成矿流体 形成机制 还原性斑岩型Mo-Cu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准噶尔吾尔喀什尔山库鲁木苏岩基解体的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胜龙 李永军 +4 位作者 焦光磊 易善鑫 孙勇 杨洋 王军年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3-1085,共13页
尽管岩石学特征和接触关系标志是岩基解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但不同序列的精确同位素定年则是对岩基解体证据的重要补充。库鲁木苏岩基可解体为库鲁木苏序列和沙雀序列,野外可见库鲁木苏序列呈脉状穿入沙雀序列,在库鲁木苏序列中... 尽管岩石学特征和接触关系标志是岩基解体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但不同序列的精确同位素定年则是对岩基解体证据的重要补充。库鲁木苏岩基可解体为库鲁木苏序列和沙雀序列,野外可见库鲁木苏序列呈脉状穿入沙雀序列,在库鲁木苏序列中沙雀序列呈捕掳体被包裹,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二者无演化亲缘关系。高精度LAICP-MS测年获得库鲁木苏序列年龄291.5±2.9 Ma和290.9±2.9 Ma,获得沙雀序列年龄304.9±2.5 Ma和304.1±2.9 Ma,表明二者是两期岩浆事件的产物,为库鲁木苏岩基的解体提供了年代学证据。库鲁木苏岩基的解体,不仅客观反映了岩浆的分布及活动特征,而且对进一步研究岩浆事件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库鲁木苏岩基 LA-ICP-MS锆石U-PB年龄 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西北缘吐尔库班套阿拉斯加型镁铁-超镁铁岩体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秦克章 郭正林 +3 位作者 唐冬梅 李金祥 郭旭吉 董连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97-1913,共17页
在西准噶尔萨吾尔岛弧带上首次发现了阿拉斯加型(岛弧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并伴有铜镍矿化,这对认识区域构造格局与区域铜镍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吐尔库班套杂岩体主要岩性为角闪辉长岩、辉长岩和橄榄岩。橄榄岩位于杂岩体的中部,辉... 在西准噶尔萨吾尔岛弧带上首次发现了阿拉斯加型(岛弧型)镁铁-超镁铁环状杂岩体,并伴有铜镍矿化,这对认识区域构造格局与区域铜镍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吐尔库班套杂岩体主要岩性为角闪辉长岩、辉长岩和橄榄岩。橄榄岩位于杂岩体的中部,辉长岩主要位于边部,角闪辉长岩位于杂岩体的最外带,表现出环状岩体特征。辉长岩锆石U-Pb谐和年龄为394.6±4.9Ma,形成于早泥盆世。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镁铁-超镁铁杂岩体来自同一源区,是同一原始岩浆分异演化的产物。高Mg和Cr特征及Sr-Nd-Hf同位素特征暗示源区可能主要显示出略亏损地幔的性质,但由于俯冲富水洋壳物质的加入或者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显示出轻微富集地幔的特征。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Hf、Ti为岛弧岩浆的特征。该岩体明显不同于新疆东天山黄山、图拉尔根、香山和额尔齐斯东段的喀拉通克等早二叠世造山后伸展背景的Cu-Ni矿床,与美国阿拉斯加东南部Duke Island杂岩体赋存的Cu-Ni矿床相类似。确认其为产于岛弧构造背景的阿拉斯加型岩体。同时确立了在萨乌尔山地区,准噶尔洋壳的俯冲作用在早泥盆世就已存在。在萨乌尔岛弧带泥盆纪阿拉斯加型岩体中具有寻找岩浆硫化物铜-镍-铂矿的地质条件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尔库班套杂岩体 锆石定年 地球化学 阿拉斯加型 西准噶尔萨乌尔岛弧 Cu-Ni-PGE矿化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铝土矿成矿规律概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合群 李英 +8 位作者 李文渊 赵国斌 任华宁 王党国 冯京 余超 姜寒冰 谭文娟 徐广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西北地区铝土矿均为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沉积型,其主要矿床式有:新疆阿依里式,分布于塔里木地块北缘西段,形成于晚石炭世;陕西天桥则式,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块的东缘北段、南缘东段,形成于晚石炭世;甘肃大台子式,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块的西缘南段... 西北地区铝土矿均为碳酸盐岩古风化壳沉积型,其主要矿床式有:新疆阿依里式,分布于塔里木地块北缘西段,形成于晚石炭世;陕西天桥则式,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块的东缘北段、南缘东段,形成于晚石炭世;甘肃大台子式,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块的西缘南段,形成于早二叠世;陕西关坪式,分布于扬子地块北缘,形成于中二叠世。对比分析表明,西北已知有铝土矿分布及显示的区段,以鄂尔多斯地块成矿条件最为有利,属于华北铝土矿层位的西延地段,应是西北大区继续扩大铝土矿找矿的最佳战略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时空分布 成因类型 矿床式 成矿规律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帕米尔喀拉苏沟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特征及年代学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祝明伟 刘健 +1 位作者 姜科庆 杜星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8-600,共13页
帕米尔西构造结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多个地体的复杂拼合过程,又遭受了新生代印度-亚洲碰撞的改造,在整个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该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通过研究南帕米尔一条北西—南东走向宽约1.5k... 帕米尔西构造结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多个地体的复杂拼合过程,又遭受了新生代印度-亚洲碰撞的改造,在整个青藏高原构造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该地区中生代构造演化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通过研究南帕米尔一条北西—南东走向宽约1.5km的韧性剪切带中野外和显微变形特征,判定剪切带为左行剪切,剪切以走滑分量为主,兼具部分逆冲分量,韧性变形呈现中心强,边缘弱的特点。根据剪切带中花岗岩岩株的形态、变形、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区域其它岩体的对比,判定其为同构造花岗岩。该同构造花岗岩中测得的两个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233.2±1.8)Ma和(235.7±1.4)Ma,代表韧性剪切带形成于晚三叠世初期,指示南帕米尔地块内部在乳山洋闭合初期已经发生明显的构造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帕米尔 韧性剪切带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