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策略设计
1
作者 陈罗生 《南方农机》 2018年第10期175-175,共1页
新疆区域的发展成绩,对于国内的综合成就巩固而言,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坚持在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方面,按照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完成,这是一项细节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产生... 新疆区域的发展成绩,对于国内的综合成就巩固而言,将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坚持在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方面,按照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完成,这是一项细节组成部分,同时也会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策略来完成,减少传统操作的不足。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地质 矿产 勘查项目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青河玉勒肯哈腊苏铜矿区酸性岩锆石U-Pb法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3
2
作者 赵战锋 薛春纪 +3 位作者 张立武 温长顺 周刚 刘国仁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33,共9页
新疆青河县哈腊苏地处南蒙古铜矿带的西延部分,是铜矿勘查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地区。文章以近年发现的玉勒肯哈腊苏铜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矿区内铜矿化的斑状花岗岩和石英二长斑岩进行了锆石U-Pb法精确定年。研究表明,这2个主要矿化岩... 新疆青河县哈腊苏地处南蒙古铜矿带的西延部分,是铜矿勘查与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地区。文章以近年发现的玉勒肯哈腊苏铜矿床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矿区内铜矿化的斑状花岗岩和石英二长斑岩进行了锆石U-Pb法精确定年。研究表明,这2个主要矿化岩体先后形成于中泥盆世和早二叠世,两期岩浆活动形成了重要的斑岩型铜矿化。玉勒肯哈腊苏地区主期斑岩型矿化发生在中泥盆世,早二叠世有斑岩型矿化复合,中晚三叠纪有明显的构造-岩浆-热液引起的矿化-蚀变叠加,复合叠加铜矿化过程有确切的年代学纪录。该研究为认识铜矿成因和明确勘查方向提供了新的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铜矿床 LA-ICP-MS 锆石U-Pb法定年 中酸性岩 成矿时代 玉勒肯哈腊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潜)火山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富全 李凤鸣 +2 位作者 秦纪华 郑开平 刘锋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9-883,共15页
阿舍勒铜锌矿床是中国阿尔泰南缘典型的VMS型矿床,赋存于阿舍勒盆地阿舍勒组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Ⅰ号主矿体呈层状位于凝灰岩与玄武岩之间,矿化呈(致密)块状、条带状、层纹状、稠密浸染状、细脉状。在潜英安岩中也伴有热液蚀变... 阿舍勒铜锌矿床是中国阿尔泰南缘典型的VMS型矿床,赋存于阿舍勒盆地阿舍勒组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岩系中。Ⅰ号主矿体呈层状位于凝灰岩与玄武岩之间,矿化呈(致密)块状、条带状、层纹状、稠密浸染状、细脉状。在潜英安岩中也伴有热液蚀变及矿化。前人对该矿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容矿火山岩、潜火山岩及成矿时代还缺乏年代学资料。文章应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矿体的直接围岩凝灰岩、玄武岩、潜英安岩和石英闪长岩进行了研究。获得年龄:凝灰岩为(387.0±4.2)Ma,玄武岩为(388.2±3.3)Ma,潜英安岩为(379.4±0.8)Ma,石英闪长岩为(378.5±0.9)Ma,限定阿舍勒组时代为早-中泥盆世。阿舍勒铜锌矿为同生沉积矿床,Ⅰ号主矿体产于玄武岩和凝灰岩之间,限定了Ⅰ号主矿体喷流沉积期形成于早泥盆世末期(388-387 Ma);潜英安岩的U-Pb年龄为(379.4±0.8)Ma,表明与潜火山岩有关的岩浆热液期矿化形成于中泥盆世。获得玄武岩、凝灰岩、潜英安岩和石英闪长岩中古老锆石U-Pb年龄变化于743-2505 Ma,暗示了阿尔泰造山带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VMS铜锌矿 阿舍勒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北东缘乌图布拉克岩体形成时代、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刚 吴淦国 +5 位作者 董连慧 张招崇 董永观 童英 何立新 应立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90-1402,共13页
乌图布拉克岩体位于准噶尔北东缘,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构造带南侧。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有少量石英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60.1±3.6Ma。岩石的K_2O+Na_2O=7.05%~9.48%, A/NKC=0.91~1.... 乌图布拉克岩体位于准噶尔北东缘,额尔齐斯-玛因鄂博构造带南侧。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组成,有少量石英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60.1±3.6Ma。岩石的K_2O+Na_2O=7.05%~9.48%, A/NKC=0.91~1.04,属准铝-过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低,∑REE为72×10^(-6)~184×10^(-6),轻稀土富集,(La/Yb)_N=5~13。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具弱的铕负异常或无明显异常(δEu=0.72~0.98);钾长花岗岩铕负异常明显(δEu=0.15~0.21)。在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中,具有Sr、Ba、P、Ti的亏损,而Nb、Ta亏损不明显。岩石有低的Sr初始值(0.70165~0.70462)和高的ε_(Nd)(t)(+4.7~+6.9)。2个样品的Nd模式年龄分别为758Ma和551Ma。上述特征表明,岩浆可能具有较复杂的来源,推测该岩体岩浆可能来源于年轻的玄武质地壳,并有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本文资料及区域地质特征分析,阿尔泰造山带后碰撞时限可能为360~290Ma,即泥盆纪末-石炭纪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图布拉克岩体 锆石SHRIMPU-PB年龄 地球化学 后碰撞时限 准噶尔北东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额尔齐斯构造带片麻岩的锆石U-Pb 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国仁 秦纪华 +3 位作者 赵忠合 薛红梅 张立武 何立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6,共7页
对包括额尔齐斯构造带中片麻岩在内的新疆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石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李天德等将阿尔泰山造山带中大部分中深变质岩划分为古—中元古界克木齐群和新元古代富蕴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位于额尔齐斯构造带中... 对包括额尔齐斯构造带中片麻岩在内的新疆阿尔泰地区中深变质岩石的时代一直存在争议,李天德等将阿尔泰山造山带中大部分中深变质岩划分为古—中元古界克木齐群和新元古代富蕴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特别是对位于额尔齐斯构造带中片麻岩的时代问题争议颇多。笔者对该片麻岩采样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分析及锆石U-PbSHRIMP年龄测定,表明该处片麻岩以正变质岩为主,成分与闪长质、石英闪长质岩石相当,为后碰撞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U-Pb SHRIMP定年结果表明其锆石主要为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主要为350~295 Ma,其中10个点构成的谐和年龄为(326±6)Ma,为石炭纪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该片麻岩中没有前寒武纪古老锆石的年龄信息,基本上可以否定该片麻岩形成于前寒武纪的观点,应为晚古生代的产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阿尔泰造山带中深变质岩可能为不同时代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IMP定年 片麻岩 额尔齐斯构造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青河县玉勒肯-哈腊苏叠加改造型斑岩铜金(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2
6
作者 相鹏 张连昌 +4 位作者 徐兴旺 刘国仁 刘振江 靳新娣 李文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369-2380,共12页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金(钼)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北西端。该矿床含矿斑岩为海西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围岩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同时还有海西晚期和印支期岩浆岩(热)活动的记录。在整个斑岩... 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金(钼)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北西端。该矿床含矿斑岩为海西早期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围岩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火山-沉积岩系,同时还有海西晚期和印支期岩浆岩(热)活动的记录。在整个斑岩铜矿带中,玉勒肯矿床构造作用最为强烈,主要受到区域额尔齐斯和二台断裂带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矿区大部分含矿斑岩和围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片理化或糜棱岩化作用。矿石矿物的赋存状态,除早期细脉浸染状斑岩型矿化外,还叠加有后期的沿片理面、糜棱面理,及破劈理分布的细脉状矿化。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玉勒肯矿区记录了从泥盆纪到三叠纪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综合本文及前人研究资料,本文认为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在中-晚泥盆世(390~360Ma)时处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构造背景,有中酸性斑岩侵入以及斑岩型Cu-Mo矿化;早石炭世(360~330Ma)时,经历了碰撞阶段的改造成矿作用,矿化沿糜棱面理发育;中晚石炭世(330~300Ma)为后碰撞阶段,发育以辉钼矿-黄铜矿-钾长石脉为特征的叠加成矿;早二叠世(270~260Ma)进入造山后伸展阶段,形成以沿破劈理面分布的叠加成矿;进入三叠纪以后,为陆内造山阶段,也见少量脉状矿化。可见,玉勒肯哈腊苏矿床是一个具叠加改造成矿特色的斑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拉先格尔斑岩成矿带 玉勒肯斑岩铜矿 叠加改造型矿床 新疆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金铜钴矿床地质特征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朱伯鹏 张汉清 +4 位作者 秦纪华 何立新 何斌 赵继峰 杨建红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7-168,共12页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矿床是世界上少见的金铜钴组合,位于新疆阿尔曼太金、铜、铁、铬成矿带,主要赋存于泥盆纪中基性火山岩及后期侵位的石炭系闪长岩中。矿区韧脆性剪切变形强烈,矿化蚀变发育,主要为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矿床是世界上少见的金铜钴组合,位于新疆阿尔曼太金、铜、铁、铬成矿带,主要赋存于泥盆纪中基性火山岩及后期侵位的石炭系闪长岩中。矿区韧脆性剪切变形强烈,矿化蚀变发育,主要为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硅化、蛇纹石化、绿泥石化。矿体主要分布于中泥盆统北塔山组玄武岩和闪长岩中的黄铜矿化-黄铁矿化-硅化带中。矿体呈脉状、似层状和不规则状。矿床处于航磁异常和Au、Cu、Ag、Mo、Cr、Ni、Co等元素组成的化探异常中,异常带呈北西-南东向延伸,对矿床勘查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本文研究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找矿方法,构建了综合找矿模型,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以期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蕴都卡拉 金铜钴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南缘东段哈腊苏斑岩铜(钼金)矿床地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淦国 薛春纪 +6 位作者 温长顺 张招崇 董连慧 冯京 杨文平 刘俊来 杜杨松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325-328,共4页
近几年阿尔泰南缘斑岩型铜矿勘查进展明显,哈腊苏铜(钼金)矿床倍受关注。该矿床以中泥盆世阿尔泰南缘特殊的裂谷为背景形成。矿化发生在侵入于中泥盆统玄武岩内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内及其附近围岩中。从岩体到玄武岩依次出现钾长... 近几年阿尔泰南缘斑岩型铜矿勘查进展明显,哈腊苏铜(钼金)矿床倍受关注。该矿床以中泥盆世阿尔泰南缘特殊的裂谷为背景形成。矿化发生在侵入于中泥盆统玄武岩内的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内及其附近围岩中。从岩体到玄武岩依次出现钾长石化、黑云母化、青磐岩化以及叠加于其上的团块/脉状钾化、硅化等蚀变。矿石中可同时见到细脉浸染状斑岩型和团块/脉状热液型两种组构,且后者叠加到前者之上。斑岩型矿化存在海西(381±8.7Ma,375±8.7Ma)和印支(213±4.2Ma)两期,印支期(230±5Ma)还发育构造-流体叠加矿化。矿石中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δ34S=-6.5‰~-1.6‰,206Pb/204Pb=18.052~19.362,207Pb/204Pb=15.501~15.606,208Pb/204Pb=37.813~39.355)表明S和Pb来自岩浆或地幔/下地壳,成矿流体中水(δ18OSMOW=7.4‰~9.2‰,δDSMOW=-89‰~-80‰)为岩浆水。斑岩期成矿温度420~560℃。不同时期小斑岩体、玄武岩围岩及后期矿化叠加是成矿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成矿年龄 稳定同位素 哈腊苏 新疆青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什根特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
9
作者 李彦 杨成栋 +3 位作者 谷高中 韩伟鹏 李强 王旭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9-114,共16页
什根特铁矿赋存于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脉状,受地层控制。同时发育矽卡岩及磁铁矿化。矿床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主成矿期),岩浆热液期(矽卡岩型矿化)和区域变质期。火山沉积期和岩浆热液期退化蚀变阶段的磁... 什根特铁矿赋存于康布铁堡组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呈层状、透镜状、脉状,受地层控制。同时发育矽卡岩及磁铁矿化。矿床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主成矿期),岩浆热液期(矽卡岩型矿化)和区域变质期。火山沉积期和岩浆热液期退化蚀变阶段的磁铁矿均具有富Fe,贫Si、Ti、V、Mg、Mn特点;磁铁矿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具有相似曲线变化特征,指示火山沉积期和退化蚀变阶段的铁矿化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即来自基性火山岩。早期矽卡岩阶段石榴子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0~403℃,集中在180~260℃,盐度集中在5%~9%(质量分数,Na Cleq,下同),δD介于-134‰^-125‰,δ18OH2O值为4.7‰~8.6‰,表明流体为岩浆水。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40~536℃,主要集中在160~340℃,盐度集中在6%~16%,表明流体具有从高温演化到低温、中低盐度和中低密度的特征,石英的δD介于-98‰^-95‰,δ18OH2O值为-0.6‰~2.0‰,表明该阶段流体来自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机制 什根特 阿尔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构造域多期叠加斑岩铜矿化:以阿尔泰东南缘哈腊苏铜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岩成矿时代研究为例 被引量:65
10
作者 薛春纪 赵战锋 +6 位作者 吴淦国 董连慧 冯京 张招崇 周刚 池国祥 高景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82,共30页
新疆青河县新近发现哈腊苏铜矿床,正在进行的勘探证实具有大型铜储量前景。它位于阿尔泰东南缘,靠近额尔齐斯构造变形带。这个区域经历了古生代中期的洋-陆俯冲、古生代晚期的陆-陆碰撞以及其后的陆内活化等地质过程。铜成矿与哪种地质... 新疆青河县新近发现哈腊苏铜矿床,正在进行的勘探证实具有大型铜储量前景。它位于阿尔泰东南缘,靠近额尔齐斯构造变形带。这个区域经历了古生代中期的洋-陆俯冲、古生代晚期的陆-陆碰撞以及其后的陆内活化等地质过程。铜成矿与哪种地质地质过程有关受人关注,矿床成因也存在斑岩型、热液脉型和火山岩型等不同认识。哈腊苏铜矿区主要出露中泥盆统基性火山岩(含苦橄岩)及侵入其中的不同时期含铜蚀变斑岩体,包括花岗闪长斑岩、斑状花岗岩、石英二长斑岩和石英闪长斑岩等,斑岩SiO_2质量分数为57.24%~65.45%,其中花岗闪长斑岩δ^(18)O_(V-SMOW)=7.9‰~8.6‰,ε_(Nd)(t)=7.3~8.5(接近于MORB值),(^(87)Sr/^(86)Sr)_t=0.70383~0.70410(接近原始地幔值),暗示岩浆起源于地幔或下地壳。矿区含铜蚀变斑岩全岩矿化(Cu 0.2%),矿体(Cu 0.3%以上)呈透镜状和不规则分枝脉状,产状与斑岩体相仿,95%以上矿体产于斑岩体内。围岩蚀变从矿体到斑岩再到基性火山岩围岩,发育钾长石黑云母化、黑云母绿泥石化、青磐岩化的分带,后期脉状线型钾长石化叠加于早期面状弥散型钾硅酸盐蚀变之上。没有次生硫化物富集现象,原生铜矿石出现细脉浸染型和脉状叠加型两种自然类型,前者以"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为典型金属矿物组合,后者呈在前者背景上的"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脉状叠加矿化。相对于前者,后者Cu、Au品位明显偏高(分别达到Cu 2.21%、Au 0.83 g/t)、微量和稀土元素总量降低,微量元素蛛网图和REE配分曲线更为平缓,Eu正异常更加显著。基性火山喷发、幔源岩浆侵入和多期矿化叠加是哈腊苏铜成矿的关键,早期斑岩型铜成矿基础上的后期构造热液矿化叠加显著。细脉浸染型铜矿石中共生黄铁矿-黄铜矿的硫同位素温度计指示斑岩型铜成矿温度为420~560℃。铜矿石硫化物δ^(34)S_(V-CDT)主体范围为-1‰~-4‰,矿石硫源自幔源斑岩体(有地层硫酸盐还原硫少量混入);黄铁矿^(206)Pb/^(204)Pb=18.052~18.461,^(207)Pb/^(204)Pb=15.501~15.606,^(208)Pb/^(204)Pb=37.813~39.335,与矿床所在区域喀拉通克岩浆Cu-Ni硫化物接近,成矿金属主体来自幔源斑岩;脉状矿化叠加型铜矿石中含铜硫化物石英脉晶出母液(δ^(18)O_(V-SMOW)=6.4‰~10.2‰,δD_(V-SMOW)=-89‰~-80‰)具有岩浆水的O、H同位素组成特点。通过成岩、成矿和热液蚀变的年代学研究获得:(1)含铜蚀变的斑状花岗岩(381.6±2.5)Ma和花岗闪长斑岩(371.8±9.6)Ma的U-Pb谐和年龄、细脉浸染型铜矿石中辉钼矿(376.9±2.2)Ma的Re-Os等时线年龄,是洋-陆俯冲期斑岩成岩成矿的年龄记录;(2)含铜蚀变石英二长斑岩(265.6±3.7)Ma的U-Pb谐和年龄和脉状叠加型铜矿石中钾长石(269.2±3.2)Ma的Ar-Ar坪年龄,是陆-陆碰撞晚期斑岩铜矿化蚀变的年龄记录;(3)含铜蚀变石英闪长斑岩(215.8±4.6)Ma的U-Pb谐和年龄和脉状叠加型铜矿石中钾长石(198.2±2.3)~(206.4±2.7)Ma的Ar-Ar坪年龄,是陆内构造岩浆活化期的年龄记录。多期构造-岩浆-热液矿化叠加作用是哈腊苏铜成矿的显著特征。该研究为认识中亚构造域斑岩铜矿床的多期叠加成矿作用特征积累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地质 地球化学 U-PB法 Re-Os法 AR-AR法 斑岩铜矿 多期叠加矿化 哈腊苏 中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泰巴利尔斯河一带岩体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伯鹏 秦纪华 +2 位作者 何斌 张汉青 吴晓贵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0-691,共12页
新疆阿尔泰巴利尔斯河一带岩体岩石类型复杂,主要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386.4±2.8)Ma和(386.8±1.2)Ma。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 新疆阿尔泰巴利尔斯河一带岩体岩石类型复杂,主要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LA-MC-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分别为(386.4±2.8)Ma和(386.8±1.2)Ma。花岗闪长岩、黑云二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岩石Si O2含量为74.33%~76.70%,里特曼指数为1.49~2.04,A/CNK值介于1.00~1.07,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Sr、Ti、Nb等和重稀土元素则相对亏损,具较强的负Eu异常(δEu=0.31~0.84),表明该岩石为具有富钾、钙碱性、弱过铝质特征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综合研究认为,巴利尔斯河一带岩体形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的岩浆弧构造环境,是古亚洲洋向北俯冲消减过程中岩浆上侵就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MC-ICP-MS锆石U-Pb测年 岩石成因 巴利尔斯河 阿尔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蕴都卡拉金铜钴矿成矿作用:来自流体包裹体和H-O-S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富全 张汉清 +3 位作者 张志欣 李宁 侯施睿 张艳灵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8-1273,共16页
蕴都卡拉矿床是少见的金铜钴矿床,包括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和与剪切变形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矿化主要分布于细粒闪长岩中或与玄武岩接触带附近,包括块状矿化和细脉状矿化,后者经历了绿泥石阶段、石... 蕴都卡拉矿床是少见的金铜钴矿床,包括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和与剪切变形有关的金成矿系统。与侵入岩有关的金铜钴成矿系统矿化主要分布于细粒闪长岩中或与玄武岩接触带附近,包括块状矿化和细脉状矿化,后者经历了绿泥石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硫化物的δ^(34)S为-5.3‰~4.3‰,峰值为-3.5‰,表明硫来自深源岩浆。主成矿阶段均一温度集中于120~300℃,流体盐度集中在4%~11%NaCl_(eqv)和16%~20%NaCl_(eqv)范围内,密度为0.34~1.06 g/cm^(3),表明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中低盐度和中低密度的特征,成矿作用发生于浅成环境(<1 km)。石英δD值为-91‰~-58‰,δ^(18)O_(H_(2)O)值为-0.7‰~5.9‰,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主成矿阶段不混溶作用导致CO_(2)-CH_(4)±N_(2)从NaCl-H_(2)O中分离出来,岩浆水与大气降水混合是导致金铜钴等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铜钴矿 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蕴都卡拉 东准噶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克兰河中游泥盆纪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8
13
作者 刘国仁 董连慧 +6 位作者 高福平 陈剑祥 赵华 王定胜 宋志勇 何立新 秦纪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9-531,共13页
克兰河中游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400±2.3Ma(MSDW=1.1)和401±3.3 Ma(MSDW=1.2), 表明岩体侵位于早泥盆世早期, 同时也暗示了岩体围岩康布铁堡组地层的形成时代早于401 Ma。所有花岗质岩... 克兰河中游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分别为400±2.3Ma(MSDW=1.1)和401±3.3 Ma(MSDW=1.2), 表明岩体侵位于早泥盆世早期, 同时也暗示了岩体围岩康布铁堡组地层的形成时代早于401 Ma。所有花岗质岩石具有高的SiO2(67.80%~76.54%)和Al2O3(12.39%~16.07%)含量, 低P2O5 (0.02%~0.17%)和MgO+FeO(2.22%~5.12%)含量, 富碱(K2O+Na2O=5.58%~8.25%), 具有低的CaO/Na2O (〈0.3)比值和高的A/CNK值(0.96~1.39); 富集LREE和Th、U, 贫Ba、P、Sr、Ti、Nb, 呈现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2~0.73)。以上特征表明该岩体属钙碱性准铝质-过铝质岩类, 具有岛弧花岗岩的典型特征。结合阿尔泰南缘的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 推测岩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是在俯冲作用过程中由变泥质岩和变质杂砂岩脱水熔融的产物, 在部分熔融过程中有磷灰石、斜长石、钛铁矿等矿物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克兰河中游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钴—镍成矿规律与高效勘查技术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照伟 李文渊 +8 位作者 丰成友 王辉 王亚磊 武军杰 李德贤 吕新彪 朱伯鹏 惠博 刘会文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4,共21页
钴、镍是全球战略性关键矿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现有钴、镍资源储量均较低,超过90%的钴、镍原材料依赖进口,给国家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供应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立足国内,加强钴—镍成矿规律研究... 钴、镍是全球战略性关键矿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现有钴、镍资源储量均较低,超过90%的钴、镍原材料依赖进口,给国家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供应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因此,立足国内,加强钴—镍成矿规律研究,创新高效勘查技术,寻找新的接续资源已迫在眉睫。中国含钴矿床类型多样,特别是随着钴成矿新类型(辽吉带变沉积岩容矿钴—铜矿及三江带伴生钴矿)的发现,展示了巨大的找矿前景。但目前不同类型矿床中钴—镍发育特征、赋存状态、富集机制与成矿潜力尚不明确,缺少针对性的找矿模型与高效的勘查技术方法,极大地制约了钴—镍资源的找矿突破。笔者拟通过对钴—镍元素超常富集机理与成矿规律及勘查技术的研究,解决大陆聚—散过程中多圈层相互作用与钴—镍超常富集机理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空—地—井高精度重磁电震物探数据采集、处理与多参数联合正反演解译的关键技术难题,旨在揭示钴—镍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和找矿新靶区,支撑服务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极大增强中国钴—镍矿产资源安全供应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镍 富集机理 成矿规律 勘查技术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克兰盆地基底发现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地层——来自LA-MC-ICP-MS锆石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富全 柴凤梅 +2 位作者 李强 谷高灵 杨成栋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871,共13页
前人认为新疆阿尔泰克兰盆地底部为中—上志留统库鲁木提群,岩性为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和变质砂岩组合,原岩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岩。本次获得克兰盆地底部和外围原"库鲁木提群"矽线石云母片岩、黑云母斜长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 前人认为新疆阿尔泰克兰盆地底部为中—上志留统库鲁木提群,岩性为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和变质砂岩组合,原岩为陆源碎屑岩和火山岩。本次获得克兰盆地底部和外围原"库鲁木提群"矽线石云母片岩、黑云母斜长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LA-MC-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89.7±2.5)Ma、(480.6±1.3)Ma和(494.9±2.4)Ma,3件样品限定这套片岩年龄为481~495 Ma,属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地层。通过对比认为这套岩石组合不属于中—上志留统库鲁木提群、震旦纪—早寒武世喀纳斯群和中—上奥陶统哈巴群,很可能是一套新的岩石地层单位,这一发现对探讨阿尔泰地质背景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片岩 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地层 克兰盆地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马苏地区Pb、Zn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8
16
作者 庄道泽 胡建卫 +2 位作者 程建新 何永胜 杨文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7-303,共7页
新疆库马苏Pb、Zn等多元素异常集中区是全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定的重要的"元素含量高、分布范围大、元素组合全"异常集中区之一,具Pb、Zn、Ag、Cu、Sb等多元素的复杂组合。采用1∶5万化探和1∶2.5万土壤化探加密测量,Pb... 新疆库马苏Pb、Zn等多元素异常集中区是全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圈定的重要的"元素含量高、分布范围大、元素组合全"异常集中区之一,具Pb、Zn、Ag、Cu、Sb等多元素的复杂组合。采用1∶5万化探和1∶2.5万土壤化探加密测量,Pb、Zn、Ag、Cu元素组合明显。异常进一步分解,主成矿元素含量大幅度提高,局部异常面积缩小。异常分布与石炭系火山碎屑岩、正常沉积岩有关,地表发现了与石英细脉有关的铅、锌、铜、金矿化,分析认为属典型的铅锌多金属矿异常。结合研究成矿地质条件、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并对比研究全国部分铅锌矿综合信息找矿特征,指出了本区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 地球化学异常 找矿前景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蕴县苏普特一带片麻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 SHRIMP定年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永孝 周刚 +3 位作者 秦纪华 张立武 虞卫东 何立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1期44-53,共10页
苏普特片麻岩为含堇青石、矽线石及红柱石等变质矿物的眼球状、条纹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二云母片麻岩等。其SiO2含量为63.12%-68.34%,Al2O3为13.64%-15.91%,TiO2为0.538%-0.772%,TFe2O3为6%左右,MgO含量较高,多数样... 苏普特片麻岩为含堇青石、矽线石及红柱石等变质矿物的眼球状、条纹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二云母片麻岩等。其SiO2含量为63.12%-68.34%,Al2O3为13.64%-15.91%,TiO2为0.538%-0.772%,TFe2O3为6%左右,MgO含量较高,多数样品为3%左右。根据其岩石化学特征判断,原岩为泥质岩、砂岩等沉积岩。苏普特片麻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155.21×10^-6-271.93×10^-6,轻稀土元素富集,具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在以北美页岩(NASC)标准化的稀土配分型式图上具有较平缓的配分曲线,无明显的Ce、Eu异常。依据地球化学特征,推断其原岩的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苏普特片麻岩中锆石具有岩浆锆石特征,其U-Pb SHRIMP年龄为282 Ma,可能代表了早二叠世的一次构造-岩浆-混合岩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普特片麻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 SH RIMP定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吉伯特铁矿床包裹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雯 柴凤梅 +3 位作者 王海培 杨俊杰 李强 谷高灵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71-591,共21页
吉伯特铁矿是新疆阿勒泰地区产于泥盆纪海相火山岩中的小型矿床。本文对吉伯特铁矿床的包裹体开展了研究,识别了熔体包裹体、熔体-流体包裹体以及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等研究。熔... 吉伯特铁矿是新疆阿勒泰地区产于泥盆纪海相火山岩中的小型矿床。本文对吉伯特铁矿床的包裹体开展了研究,识别了熔体包裹体、熔体-流体包裹体以及富晶体的流体包裹体,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等研究。熔体包裹体中含有富si玻璃质、贫Si富Fe熔体、石英、萤石、方解石、磁铁矿等多种成分,它们分别组成不同的包裹体组合。熔体包裹体、熔体-流体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的存在表明它们被捕获时是一种熔体与流体共存的不混溶状态,这充分说明了吉伯特铁矿床的形成与岩浆熔体、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有直接的成因联系。吉伯特铁矿床中Fe的矿化是一个熔体相逐渐减少,流体相逐渐增加的连续演化过程,它受岩浆作用、岩浆-热液过渡性流体以及矽卡岩作用的共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包裹体 熔体-流体包裹体 岩浆-热液流体 吉伯特铁矿床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蕴都卡拉A型碱性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海军 朱伯鹏 吴晓贵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9,共11页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一带碱性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_2)=72.40%-74.17%)、富碱(w(Na_2O+K_2O)=8.41%-10.40%)、低钛(w(TiO_2)=0.20%-0.40%)、贫钙(w(CaO)=0.38%-0.70%)的特征,岩石显著富集高场强元素Zr、Th、Y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 新疆准噶尔东北缘蕴都卡拉一带碱性花岗岩具有高硅(w(SiO_2)=72.40%-74.17%)、富碱(w(Na_2O+K_2O)=8.41%-10.40%)、低钛(w(TiO_2)=0.20%-0.40%)、贫钙(w(CaO)=0.38%-0.70%)的特征,岩石显著富集高场强元素Zr、Th、Y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为5.1-10.5),明显亏损Eu(δEu=0.19-0.2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右倾海鸥型,Sr、Ba、Ti等元素的强烈亏损,与典型的A型花岗岩一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蕴都卡拉一带A型花岗岩可能是下地壳先存的俯冲洋壳或富Nb玄武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于晚石炭世后造山的拉张构造环境,是准噶尔东北缘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碱性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新疆蕴都卡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北缘成矿带蕴都卡拉钴矿成矿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照伟 张江伟 +4 位作者 王亚磊 彭素霞 谭文娟 朱伯鹏 张汉清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钴是全球战略性关键矿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钴资源的国内供应基本来源于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冶炼铜镍的副产品,尚未发现独立钴矿床。准噶尔北缘成矿带蕴都卡拉钴矿,是除岩浆硫化物矿床类型之外的新发现... 钴是全球战略性关键矿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新兴产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钴资源的国内供应基本来源于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冶炼铜镍的副产品,尚未发现独立钴矿床。准噶尔北缘成矿带蕴都卡拉钴矿,是除岩浆硫化物矿床类型之外的新发现。笔者通过蕴都卡拉钴矿成矿特征研究,初步认为钴矿聚集于闪长岩与玄武岩接触带的构造破碎带内,沿北西向断裂两侧分布,表现了钴、铜、金的典型组合,属于岩浆热液型矿床。在蕴都卡拉外围沿北西向断裂两侧发育多处闪长岩与玄武岩的接触部位,钴矿成矿条件优越,表现出较大的钴矿找矿潜力。笔者通过蕴都卡拉钴矿富集规律和成矿特征研究,旨在揭示钴矿产资源成矿潜力和找矿新靶区,支撑服务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缓解中国钴矿产资源安全供应压力,降低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矿 成矿特征 富集规律 岩浆热液 蕴都卡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