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博格达东缘色皮口地区柳树沟组流纹岩地球化学、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景刚 李文渊 +4 位作者 周义 刘建朝 范庭宾 鲁麟 周汝洪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5-675,共11页
新疆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区域内的上石炭统柳树沟组流纹岩分布较为广泛。色皮口地区流纹岩SiO2介于70.81%~77.62%,碱总量6.87%~9.02%,K2O/Na2O为0.74~1.04,K2O/TiO2和K2O/P2O5比值分别为10.38~18.83、72.45~242.14... 新疆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区域内的上石炭统柳树沟组流纹岩分布较为广泛。色皮口地区流纹岩SiO2介于70.81%~77.62%,碱总量6.87%~9.02%,K2O/Na2O为0.74~1.04,K2O/TiO2和K2O/P2O5比值分别为10.38~18.83、72.45~242.14,A/CNK指数介于1.43~1.55,具有高硅、高铝质的特点。不相容元素K、Rb、Th、Ba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富集,ΣREE141.76×10-6~228.2×10-6,(La/Yb)N4.11~7.42,δEu0.27~0.50,流纹岩稀土总量较低,轻重稀土分异显著,铕负异常明显。流纹岩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Sr、Nb、Ta、P和Ti负异常,而Sr、P、Ti谷深,显示较强的岩浆分异作用。流纹岩的锆石LA-MC-ICP-MSU-Pb定年结果为314.0±1.1Ma(n=17,MSWD=1.6,Th/U比值在0.39~0.80之间),这表明流纹岩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结合区域上前人的Sr-Nd、O和Hf同位素成果,推测区域分布的流纹岩可能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源区:亏损地幔的幔源基性火成岩经过部分熔融或幔源玄武岩浆结晶分异和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可能代表了裂谷闭合时期构造应力场由拉张到挤压频繁转换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沟组 地球化学 流纹岩 U—Pb年龄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博 汪帮耀 +2 位作者 荆德龙 赵振刚 姜常义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45-163,共19页
备战铁矿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东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中,矿石结构包括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板条状结构、放射状结构... 备战铁矿位于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成矿带东段,赋存于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熔岩及火山碎屑岩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其中,矿石结构包括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板条状结构、放射状结构等。基于磁铁矿的粒度和其颜色,磁铁矿又可分为2种类型。矿石构造主要有隐爆角砾状、贯入角砾状、斑杂状、致密块状、斑点状、条带状、网脉状和浸染状等类型。矿区内的蚀变矿物主要有透辉石、石榴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泥石、电气石和碳酸盐等。根据对矿石组构、成因和产出特征的研究,备战铁矿的成矿期次可划分为隐爆-矿浆期(a)和隐爆-热液期(b)这两期,进一步可划分为磁铁矿-透辉石-石榴石(a1)、磁铁矿-阳起石-透闪石-石榴石-绿帘石-绿泥石(a2)、磁铁矿-石榴石-绿泥石(b1)、绿帘石-电气石-碳酸盐(b2)这4个成矿阶段。该铁矿床与其赋矿围岩大哈拉军山组中基性火山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属于火山岩型岩浆-热液复合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战铁矿 火山岩型 成矿期次 围岩蚀变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源县巴音居里克一带下—中二叠统乌郎组火山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尹得功 弓小平 +3 位作者 韩琼 王红 宋相龙 凤骏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6-25,共10页
新源县巴音居里克一带的下—中二叠统乌郎组陆相火山岩呈面状分布。乌郎组分为上段(P1w2)和下段(P1w1),其中乌郎组上段(P1w2)为巴音居里克乌郎组主体火山岩建造,为一套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对主量元素分析,表明... 新源县巴音居里克一带的下—中二叠统乌郎组陆相火山岩呈面状分布。乌郎组分为上段(P1w2)和下段(P1w1),其中乌郎组上段(P1w2)为巴音居里克乌郎组主体火山岩建造,为一套基性火山岩→酸性火山岩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对主量元素分析,表明该组火山岩为碱性系列。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呈"双隆"型式,表现为Ba、Th、Ta的强烈富集,但又有Ce、Hf、Zr、Sm的富集,与板内碱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型式基本一致。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向右倾斜,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在流纹岩中略有富集,而在玄武岩中相对亏损。地球化学图解也显示该组火山岩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综合对比分析,表明巴音居里克乌郎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早—中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中二叠统乌郎组 地球化学 双峰式火山岩 巴音居里克一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床硅质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潘鸿迪 申萍 +4 位作者 李昌昊 冯浩轩 武阳 郭新成 张建收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5-799,共15页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床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亚组火山岩和沉积岩,剖面测量和岩相学研究发现其中还发育硅质岩,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灰岩、英安岩和凝灰岩中。硅质岩主要由玉髓和微粒石英组成,岩石具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和层理构... 新疆西天山备战铁矿床出露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三亚组火山岩和沉积岩,剖面测量和岩相学研究发现其中还发育硅质岩,呈层状、似层状分布于灰岩、英安岩和凝灰岩中。硅质岩主要由玉髓和微粒石英组成,岩石具微晶结构、块状构造和层理构造。硅质岩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67.26%~83.52%)、Al_(2)O_(3)含量(5.85%~15.88%)和TiO_(2)含量(0.30%~0.68%)较高,且Al_(2)O_(3)/(Al_(2)O_(3)+Fe_(2)O_(3))值较高(0.89~0.99),而K_(2)O含量(0.27%~4.09%)和P_(2)O_(5)含量(0.06%~0.12%)较低,且MnO/TiO_(2)值较低(0.02~0.13),稀土元素总含量较高((11.32~119.14)×10^(-6)),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备战铁矿区硅质岩为火山沉积成因,硅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火山喷发,有少量陆源碎屑物质加入,硅质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其沉积环境为浅海、弱碱性、氧化环境,有利于磁铁矿的形成。综上所述,备战铁矿区硅质岩的发现对确定备战铁矿床的成矿构造背景、形成环境及成因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岩 岩相学 岩石地球化学 火山沉积成因 硅质来源 构造背景 沉积环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祁家沟地区建筑用石料矿产研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燕波 弓小平 +4 位作者 程雪彤 杨维文 袁明友 谢磊 何鹏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1-156,共6页
为满足西部大开发中乌鲁木齐和周边地区对建筑用石料的需求,同时也为乌市国土部门提供有效可靠的建筑用石料资源量。特对祁家沟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并进行了大比例尺填图,并结合疆内地质、测量、安全等多部门专家意见,通过实... 为满足西部大开发中乌鲁木齐和周边地区对建筑用石料的需求,同时也为乌市国土部门提供有效可靠的建筑用石料资源量。特对祁家沟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查工作并进行了大比例尺填图,并结合疆内地质、测量、安全等多部门专家意见,通过实地测量工作绘制的地势图对该地区地势进行了合理判断,从而确定开采安全角;并对该区样品进行了岩矿鉴定和抗压性试验来确定石料的质量;根据疆内的开采条件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采用块段法对该地区矿区进行资源储量计算。通过上述的方法和手段,确定了45°为开采安全角,确认了该地区的安山岩和玄武岩均符合建筑用石料标准,并计算得出有效开采储量为2000万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家沟 石料 计算方法 开采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东缘色皮口地区晚石炭世裂谷火山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景刚 李文渊 +4 位作者 刘建朝 高云霞 郭新成 周义 范庭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39-3552,共14页
新疆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区域内的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火山岩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组成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岩石SiO 2含量为48.07%~77.62%,赖特碱度率(AR)为1.35~4.7,Na2O+K2O含量为3.74%~9.... 新疆色皮口地区位于博格达造山带东段北部,区域内的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火山岩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和流纹岩,组成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岩石SiO 2含量为48.07%~77.62%,赖特碱度率(AR)为1.35~4.7,Na2O+K2O含量为3.74%~9.02%,K2O/Na2O值为0.04~1.04,为低钾高钠钙碱性-碱性岩石。玄武岩、玄武安山岩TiO 2=0.86%~1.7%,较高的Al、低Mg,以及低K2O/TiO 2和K2O/P2O5比值(分别为0.13~1.81、0.36~6.00),反映了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不明显的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玄武安山岩、角斑岩不相容元素K、Rb、Th、Ba强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无富集,Ti亏损不明显,玄武岩(Th/Nb)N值为1.36~6.55,Nb/La值为0.29~0.44,具有较低的Nb/Zr比值(0.03~0.05)。由玄武岩到石英角斑岩,稀土元素组成略右倾平行曲线簇,倾斜度(轻重稀土分异度)略增大,铕负异常趋于明显(δEu=0.81~1.17)。流纹岩不相容元素K、Rb、Th、Ba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富集,流纹岩稀土总量增高,轻重稀土分异增大,明显铕负异常(δEu=0.27~0.50),显示后期较强的岩浆分异作用。石英角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为314.9±1.2Ma(n=16,MSWD=0.4,Th/U比值在0.56~1.21之间),这表明石英角斑岩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石英角斑岩中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均分布在0.282897~0.283097之间,并具有较高的正εHf值(11~18),平均值为14,Hf的模式年龄tDM2介于180~628Ma。所有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和εHf值位于亏损地幔演化线与下地壳之间,并靠近亏损地幔演化线。上述特点反映晚石炭世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下部玄武岩与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具有同源特征,暗示岩浆源区来源于亏损地幔,并受地壳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格达裂谷 柳树沟组 双峰式火山岩 HF同位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及造山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郑勇 孙文 +3 位作者 郭新成 梁婷 高景刚 周汝宏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99-206,共8页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石炭系火山岩发育。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和岩石组成特征的调研,结合以往对该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对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和造山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博格达构造带具有坳拉谷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一端连接...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石炭系火山岩发育。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分布和岩石组成特征的调研,结合以往对该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研究,对博格达构造带的构造属性和造山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博格达构造带具有坳拉谷的基本特征,即具有一端连接大洋(哈尔里克)、一端伸向和尖灭于陆块(准噶尔地块)内,拉张阶段堆积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建造,造山阶段没有俯冲而直接抬升,造山末期有巨量辉绿岩泄出,表明地幔柱在博格达坳拉谷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火山岩 构造属性 造山机制 博格达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吾拉勒铁矿带成矿系列和找矿重大突破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凤明 赵同阳 +5 位作者 高奇 范廷宾 张建收 丁海波 刘洋 高永峰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866,共18页
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带是新疆最重要的铁矿带之一。在伊犁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起来的阿吾拉勒石炭纪上叠裂谷,形成了由一套海相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组成的火山岩带,伴随强烈火山活动和岩浆成矿作用,形成以铁为主,铜、锌、铅、金、银等共... 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带是新疆最重要的铁矿带之一。在伊犁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发育起来的阿吾拉勒石炭纪上叠裂谷,形成了由一套海相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组成的火山岩带,伴随强烈火山活动和岩浆成矿作用,形成以铁为主,铜、锌、铅、金、银等共生的海相火山岩型矿床。按照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建立了矿床成矿系列(组)、亚系列及矿床式(组),随着火山活动强度由强到弱,清晰表现出铁矿成矿强度由弱到强,再变弱,就位方式由火山喷发沉积到火山气液-矿浆贯入-喷溢充填,再到火山喷流沉积,最后结束于含矿次火山岩浆侵入,成矿组分由单一的铁逐渐变成铁、铜、锌、铅、金、银的多元素组合的演化规律。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新疆“358”项目实施以来,阿吾拉勒铁矿带勘查在资金、人员、技术、政策等方面得到加强,首次在西天山高山地区实施铁矿整装勘查,构建了由正确的技术路线、科学的成矿理论、先进的技术方法、有力的保障措施等关键要素组成的评价体系,实现了阿吾拉勒铁矿带找矿重大突破,使之成为新疆最大的富铁矿带,形成了实现勘查突破的关键路径和经验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带 成矿系列 勘查评价体系 找矿突破 阿吾拉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巴什康阔勒辉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勇 杨有生 +1 位作者 陈邦学 朱彦菲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04-1013,共10页
通过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MgO、Fe O含量分别介于5.78%~12.3%和5.16%~10.4%,Al_2O_3含量介于14.2%~21.56%,整体含量较高。TiO_2含量相对较高,介于0.18%~1.32%,平均为0.77%,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的0.84%较为接近,K_2O含量偏低,介于0.05%~0.53%... 通过主微量元素特征研究,MgO、Fe O含量分别介于5.78%~12.3%和5.16%~10.4%,Al_2O_3含量介于14.2%~21.56%,整体含量较高。TiO_2含量相对较高,介于0.18%~1.32%,平均为0.77%,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的0.84%较为接近,K_2O含量偏低,介于0.05%~0.53%,平均为0.2%,与洋中脊拉斑玄武岩0.2%一致;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除外),高场强元素Ti、P等轻微富集,而Nb、Zr亏损,结合构造环境判别认为形成环境为弧后盆地。利用锆石U-Pb测年,获得两组年龄,其中上交点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501±1)Ma(MSWD=0.25),为寒武世晚期,代表原岩结晶年龄;下交点206Pb/238U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451±2)Ma(MSWD=0.084),为晚奥陶世早期,代表变质年龄。结合主量和微量元素特征、构造环境以及同位素年龄,认为洋壳俯冲始于晚寒武世之前,且在晚奥陶世已开始发生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长岩 U-PB测年 东昆仑 巴什康阔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