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昆仑沃克金矿床地质特征、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冯京 徐仕琪 +7 位作者 邓军 何福保 薛小龙 尹得功 薛春纪 郝延海 李平 赵同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3-642,共20页
沃克金矿床是西昆仑西段金铜矿带近期发现的一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展布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赋矿岩石为穿切于绢云千枚岩中的石英脉。主要矿化类型为毒砂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热液蚀变为绢云母化、硬绿... 沃克金矿床是西昆仑西段金铜矿带近期发现的一处具有大型远景的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近东西向展布的韧-脆性剪切带中,赋矿岩石为穿切于绢云千枚岩中的石英脉。主要矿化类型为毒砂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热液蚀变为绢云母化、硬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在野外地质勘查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镜下显微观察,将成矿阶段划分为早(S1)、主(S2)和晚(S3)阶段,主阶段形成大量硫化物及方解石石英脉。载金硫化物主要为毒砂,次为黄铜矿、方铅矿。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载金硫化物进行分析,结合单元素面扫描成像,笔者认为金矿石主要以细粒金和中粒金形式存在。流体包裹体显示温度变化范围230~493℃,w(NaCl)_(eq)为1.56%~18.19%,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中低盐度的特征,表现为NaCl-H_(2)O-CO_(2)体系。石英δ^(18)O值为8.6‰~14.0‰,流体的δD值在−83.7‰~−103.6‰,显示出变质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流体来源特征;硫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物质源自中浅变质岩。笔者认为,沃克金矿床为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中成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金的赋存状态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造山型 沃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玛尔坎苏地区奥尔托喀讷什大型碳酸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帮禄 张连昌 +6 位作者 冯京 徐仕琪 冯昌荣 郝延海 郑梦天 彭自栋 董志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1-377,共17页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 西昆仑造山带北段玛尔坎苏地区石炭纪沉积岩系中探明一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中国北方近年最重要的锰矿找矿新发现。该锰矿带层位稳定,厚度较大,且品位富。奥尔托喀讷什锰矿是该锰矿带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矿床。区域和矿床地质系统研究表明,奥尔托喀讷什锰矿属典型的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该锰矿的形成可能与伸展背景的弧后盆地沉积—海底热液活动系统有关,浅海陆棚环境中的局部洼地是沉积锰矿形成的最有利地段;推测该碳酸锰矿床是成岩过程中由原始沉积的锰氧化物经有机质还原而形成,且微生物参与该成矿过程;后期构造作用使矿体与顶底板围岩发生了明显的滑脱,沿滑脱碎裂面发育热液方解石脉,同时形成锰硅酸盐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锰矿床 矿床成因 奥尔托喀讷什 玛尔坎苏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吾合沙鲁铜矿床含铜岩系安居安组下段砂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柳坤峰 冯昌荣 +5 位作者 徐磊 祁晓鹏 蔡振锋 谢晋 翟黎明 雷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4-1146,共13页
吾合沙鲁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南天山乌恰前陆盆地北缘,该盆地内沉积大套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砂体,是该区域铅锌、铜、铀等砂岩型矿床的重要含矿岩系。关于该矿床沉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薄弱,长期制约着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认识及对矿床勘查... 吾合沙鲁铜矿床位于新疆西南天山乌恰前陆盆地北缘,该盆地内沉积大套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砂体,是该区域铅锌、铜、铀等砂岩型矿床的重要含矿岩系。关于该矿床沉积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薄弱,长期制约着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深入认识及对矿床勘查的有效指导。本文以吾合沙鲁铜矿床含铜岩系新近系中新统安居安组下段碎屑沉积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和碎屑岩石学理论为指导,系统采集矿区内安居安组下段砂岩粒度分析样品,采用碎屑岩粒度分析测试手段,对沉积物展开细致和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安居安组沉积相类型与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一致,在各岩性段内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2种沉积亚相及分流河道砂坝、陆上天然堤、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及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安居安组下段为研究区主要富铜层位,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分流河道砂坝微相,可作为吾合沙鲁地区铜矿勘查的重点目标。研究成果可为吾合沙鲁铜矿周边及外围资源远景预测提供找矿思路,为区域探寻砂岩型铜矿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铜矿 粒度特征 沉积环境 安居安组 吾合沙鲁 乌恰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汇水盆地法化探异常信息提取的综合应用——以西昆仑赞坎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为例
4
作者 郝延海 欧阳佳岑 +4 位作者 苏鸽 呼东强 李玉飞 李辉 魏俊浩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技术方法,基于汇水盆地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提取可以有效减少表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作用造成的异常漂移,进而明确找矿方向。以西昆仑赞坎地区为研究区,使用高精度DEM划分汇水盆地,基于汇水盆地法对1... 地球化学测量是一种有效的找矿技术方法,基于汇水盆地的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提取可以有效减少表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作用造成的异常漂移,进而明确找矿方向。以西昆仑赞坎地区为研究区,使用高精度DEM划分汇水盆地,基于汇水盆地法对1∶5万水系沉积物Au、Cu、W、Mo因子得分进行了异常信息提取。以汇水盆地面积作为泥沙输移比校正残差值,在此基础上得到AuCu、W-Mo校正残差值分布图。与传统化探数据处理方法相比,基于汇水盆地法处理的水系沉积物异常范围明显变大,异常强度得到增强,异常的分布更符合研究区的地形特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提取的高异常范围与研究区已知矿点匹配度高于传统处理方法,能够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水盆地 水系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化探异常 赞坎地区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案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吕志成 陈辉 +8 位作者 宓奎峰 张帮禄 谢月桥 庞振山 程志中 薛建玲 公凡影 段彬 吕鑫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2-865,共24页
降低勘查风险、实现科学找矿一直是国内外矿产勘查界不断探索的前缘领域和研究热点,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 降低勘查风险、实现科学找矿一直是国内外矿产勘查界不断探索的前缘领域和研究热点,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物化探测量和专题研究等综合方法,预测推断矿体赋存位置,最后通过工程施工,发现并查明工业矿体(矿床)。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四川拉拉铜矿、新疆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脑达坝地区锡多金属矿开展找矿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 成矿地质体 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拉拉铜矿 穆呼-玛尔坎土锰矿 敖脑达坝锡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恰县吾合沙鲁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远景 被引量:17
6
作者 柳坤峰 冯昌荣 +4 位作者 翟黎明 徐磊 张嘉升 王少华 寇昕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9-771,共13页
新疆乌恰县吾合沙鲁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该区及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 20余处,具有良好的铜、铅、锌矿找矿前景。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测量,对吾合沙鲁地区Cu、Pb、Zn、Ag等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综合... 新疆乌恰县吾合沙鲁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该区及周边已发现金属矿床(点) 20余处,具有良好的铜、铅、锌矿找矿前景。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测量,对吾合沙鲁地区Cu、Pb、Zn、Ag等15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综合元素分异程度、富集程度、叠加强度,发现Cu、Pb、Zn、Ag、Sb、Sn、Sr、W在研究区内有富集成矿的可能,是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15处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优选出3处找矿远景区,即吾合沙鲁铜、银、铅、锶多金属找矿远景区、硝尔布拉克套铜多金属找矿远景区和阿克套铜、锶多金属找矿远景区,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地球化学特征 砂岩型铜矿 找矿远景区 吾合沙鲁地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在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7
作者 付勇 汪立今 +3 位作者 柴凤梅 邓刚 陈勇 陈俊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3-380,共8页
新疆东天山的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一直受到众多构造学家、岩石学家和矿床学家的关注,但是数学地质在此地的研究尚属空白。文中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 新疆东天山的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一直受到众多构造学家、岩石学家和矿床学家的关注,但是数学地质在此地的研究尚属空白。文中在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进行了系统采样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SPSS数学统计软件系统的研究Cu-Ni变量与造岩元素变量的关系,建立Cu-Ni变量与其他变量的回归方程,验证与解释白石泉Cu-Ni硫化物矿床的成因、岩浆来源等问题,对指导找矿勘探有重要作用,对应用数学地质方法有指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石泉 CU-NI硫化物矿床 多元线性回归 逐步回归分析 S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玛尔坎苏石炭纪大型锰矿带构造背景与成矿条件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连昌 张帮禄 +5 位作者 董志国 谢月桥 李文君 彭自栋 朱明田 王长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0-1357,共18页
西昆仑北段玛尔坎苏地区探明的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我国近年最重要的找矿成果之一。该锰矿带构造上属北昆仑晚古生代弧后伸展盆地,其构造动力学背景为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形成的弧盆体系。锰矿体主要发育于晚石炭世喀拉... 西昆仑北段玛尔坎苏地区探明的大型碳酸锰成矿带,是我国近年最重要的找矿成果之一。该锰矿带构造上属北昆仑晚古生代弧后伸展盆地,其构造动力学背景为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于塔里木地块之下形成的弧盆体系。锰矿体主要发育于晚石炭世喀拉阿特河组含炭泥质灰岩夹薄层灰岩中。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菱锰矿(75%~95%),次为软锰矿、硫锰矿及少量黄铁矿等。含锰岩系岩性和岩相学研究表明,玛尔坎苏锰矿带属典型的海相沉积锰矿床,其矿床成因可能与晚古生代半局限盆地沉积和海底热液活动有关。海底热液活动可能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含锰岩系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玛尔坎苏锰矿沉淀时的水体环境为常氧条件,而矿层下盘(部分)岩系的岩性及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其沉积时的水体环境为低氧—贫氧条件。玛尔坎苏锰矿带锰矿石具有负的δ^13C值(-23.3‰^-10.0‰),推测有机质导致的还原作用是该锰矿由原生氧化锰在成岩期转化为菱锰矿和形成富锰矿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碳酸锰矿床 石炭纪 构造背景 成矿条件 成矿模式 玛尔坎苏锰矿带 西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碳酸锰矿床研究进展及有待深入探讨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3
9
作者 董志国 张连昌 +5 位作者 王长乐 张帮禄 彭自栋 朱明田 冯京 谢月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7-255,共19页
表生环境中存在2种机制可以形成碳酸锰矿物:①从缺氧海水中直接沉淀;②先在氧化海水中形成锰氧化物,随后在埋藏过程中通过成岩作用转化为碳酸锰。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只有通过第二种机制才可以形成碳酸锰矿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极端地质... 表生环境中存在2种机制可以形成碳酸锰矿物:①从缺氧海水中直接沉淀;②先在氧化海水中形成锰氧化物,随后在埋藏过程中通过成岩作用转化为碳酸锰。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只有通过第二种机制才可以形成碳酸锰矿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极端地质事件(如大氧化事件、雪球事件)、闭塞盆地、最小含氧带扩张等成矿模型,近年来同时强调微生物活动、底层水氧化持续时间在成矿中发挥关键作用。沉积碳酸锰成矿不仅与古大气组分、古海洋状态、初级生产力、海底热液活动等多个圈层的耦合作用关系密切,同时也会影响多种生命元素(C、N、S、P等)和氧化还原敏感元素(U、V、Mo、Tl等)的表生循环,因此富碳酸锰的沉积岩是探讨古环境及海洋元素循环的重要载体。目前在沉积碳酸锰成矿理论方面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包括:①碳酸锰直接沉淀成矿的可能性与有效性;②锰质来源与铁锰分离机制的识别;③主要控矿因素的识别及其时空演化规律;④矿石矿物组合及矿床地球化学对成岩精细过程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存在问题和研究进展 古环境 成矿机制 沉积碳酸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