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博罗科努成矿带东段矽卡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背景与找矿潜力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新利 顾雪祥 +5 位作者 彭义伟 李卫东 万阈 袁鹏 曹景良 颜家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5-1332,共18页
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东段近年来找矿成果丰硕,相继发现了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哈勒尕提-木祖克、色勒特果勒和肯登高尔4个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其成矿岩体分别为呼斯特、大瓦布拉克、埃姆劲和纳林果勒岩体。在矿区系统地质调查的... 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成矿带东段近年来找矿成果丰硕,相继发现了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哈勒尕提-木祖克、色勒特果勒和肯登高尔4个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其成矿岩体分别为呼斯特、大瓦布拉克、埃姆劲和纳林果勒岩体。在矿区系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4个成矿岩体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背景、控矿因素和找矿潜力。研究表明,本区矽卡岩矿床的成矿岩体具有高硅、低镁、准铝-弱过铝质、富碱且富钾的特征,呼斯特和大瓦布拉克岩体形成于北天山洋向南部伊犁地块俯冲背景,埃姆劲和纳林果勒岩体形成于碰撞造山环境;成矿受"中酸性侵入岩-钙质地层-接触带及捕虏体构造"三位一体联合控制。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区域上岩体与呼独克达坂组(O3h)和东图津河组(C2dt)钙质地层的接触带、可克萨拉-艾木斯呆依矿区外围的灰岩捕虏体、肯登高尔矿区深部隐伏的花岗闪长岩与东图津河组(C2dt)地层接触带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铜多金属矿床 矽卡岩矿床 成矿背景 博罗科努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市路白山一带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卫东 涂其军 +1 位作者 高永峰 杨在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73-1283,共11页
新疆哈密市路白山一带出露有片麻状花岗岩,通过对其SHRIMP锆石U-Pb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锆石207Pb/206Pb比值平均加权年龄为(1453±15)Ma,表明岩石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岩体的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MgO、... 新疆哈密市路白山一带出露有片麻状花岗岩,通过对其SHRIMP锆石U-Pb定年、主量和微量元素的研究。锆石207Pb/206Pb比值平均加权年龄为(1453±15)Ma,表明岩石形成于中元古代晚期。岩体的主、微量元素研究表明,岩石化学成分具有富MgO、FeOt、CaO,贫碱、低K2O/Na2O比值;稀土配分曲线表现为明显右倾的轻稀土富集型,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洋脊花岗岩明显富集,Nb、Ta相对亏损,具有岛弧I型花岗岩的特征。该花岗岩的时代确定,对于可能存在的南天山元古宙洋关闭的地质事件首次从岩浆作用上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SHRIMP U-PB定年 片麻状花岗岩 路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突出山铜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尚海军 张志欣 +6 位作者 李卫东 张耀选 仇银江 刘锋 周可法 李强 王金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2-1119,共18页
突出山铜铁矿床是东天山雅满苏石炭纪弧前—岛弧带中代表性的铁多金属矿床,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底坎尔组下亚组火山岩中.矽卡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1℃~>380℃,盐度为1.91%~23.18% NaCleq,密度为0.76~ 1.... 突出山铜铁矿床是东天山雅满苏石炭纪弧前—岛弧带中代表性的铁多金属矿床,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底坎尔组下亚组火山岩中.矽卡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1℃~>380℃,盐度为1.91%~23.18% NaCleq,密度为0.76~ 1.09 g/cm3,热液硫化物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01 ℃~280℃,盐度为0.35% ~ 23.05% NaCleq,密度为0.74~1.13 g/cm3,表明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中-低盐度、中-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绿泥石)绿帘石矽卡岩、磁铁矿(镜铁矿)矿石、含磁铁矿灰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均为轻稀土相对富集的右倾型(LREE/HREE=2.85 ~ 9.21),以出现负铕异常(δEu=0.22~ 1.09)和铈异常不发育为特征,与底坎尔组火山岩相似,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底坎尔组火山岩.矿区矽卡岩可能是火山热液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的,成矿条件为中-高温、较为宽广的氧化还原环境,矿床成因属火山热液交代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稀土元素 成矿流体 突出山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突出山铜铁矿区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仇银江 张志欣 +4 位作者 李卫东 张耀选 柴凤梅 周可法 王金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83-1101,共19页
突出山铜铁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底坎尔组火山岩中,地质特征表明矿床成因为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区玄武岩具有高A1、Na,贫K、P、Ti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岩石具有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微量... 突出山铜铁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底坎尔组火山岩中,地质特征表明矿床成因为火山热液交代型.矿区玄武岩具有高A1、Na,贫K、P、Ti的特点,属于钙碱性系列火山岩.岩石具有轻稀土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和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与俯冲带流体作用有关,经历了橄榄石(±辉石)和铬铁矿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于石炭纪弧后盆地环境,指示铁矿床的成矿环境为弧后盆地环境.矿区闪长岩和钾长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谐和年龄分别为326.2± 1.6 Ma与318.2±2.5 Ma,均为石炭纪岩浆活动的产物.根据闪长岩、钾长花岗岩、矿体与底坎尔组火山岩的穿插关系,限定矿床的铁成矿作用时间为底坎尔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早于闪长岩的形成时代(326 Ma),而铜成矿作用时间与闪长岩的形成时代相近或稍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底坎尔组火山岩 突出山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区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尚海军 陈维民 +1 位作者 张耀选 张志欣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59-69,共11页
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矿区出露大面积花岗质岩体,矿体赋存于花岗质岩体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外接触带中。在井下开采过程中均见有闪长岩脉穿插铜锌矿体和花岗岩体的地质现象。闪长岩锆石LA-MC-... 克因布拉克铜锌矿床位于阿尔泰南缘冲乎尔火山-沉积盆地,矿区出露大面积花岗质岩体,矿体赋存于花岗质岩体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外接触带中。在井下开采过程中均见有闪长岩脉穿插铜锌矿体和花岗岩体的地质现象。闪长岩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62.0±2.1)Ma(MSDW=4.6),为新疆阿尔泰中—晚二叠世(270~250 Ma)岩浆活动产物。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区二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限定矿床形成时代为278~262 Ma,为早—中二叠世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 U-PB年龄 二叠纪 克因布拉克 阿尔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黄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传想 宋友桂 王乐民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5-152,共8页
新疆伊犁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更新世以来中亚伊犁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变迁。总结了伊犁黄土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和孢粉等各指标的环境意义及其黄土和古土壤地球化学风化特征、形成环境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磁化率和色度由... 新疆伊犁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更新世以来中亚伊犁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变迁。总结了伊犁黄土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和孢粉等各指标的环境意义及其黄土和古土壤地球化学风化特征、形成环境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磁化率和色度由于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气候的指示意义较为复杂;孢粉组合和碳酸盐均指示研究区有些古土壤形成时期相对干旱,有些黄土堆积时期相对湿润;矿物和元素组成均表明伊犁盆地黄土形成于较干冷气候条件下;粒度对研究区气候的冷暖波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此外,古环境研究表明伊犁盆地黄土和古土壤风化分异作用不明显,古土壤形成时期地面环流较黄土形成时强,黄土-古土壤堆积存在空间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古环境 古气候指标 伊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拉昆仑山黑恰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辉 范玉海 +5 位作者 杨晨 仇银江 匡经水 廖友运 张少鹏 郭鹏程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3-145,共13页
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在详细了解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铁矿成因类型,分析铁矿成矿期后的改造与铜、铅、锌的再造,结合找矿标志,预测矿化体的空间就位,提出找矿方向,以指导该带矿产评价工作。研究认为,黑恰铁多金... 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在详细了解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铁矿成因类型,分析铁矿成矿期后的改造与铜、铅、锌的再造,结合找矿标志,预测矿化体的空间就位,提出找矿方向,以指导该带矿产评价工作。研究认为,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含矿建造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陆棚相,铁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沉积喷流-改造型,铜、铅、锌矿属热液再造型,与铁矿(化)体的空间关系密切,推断其矿源层为菱铁矿建造。铁矿形成后经历区域变质变形改造期、构造叠加改造期和表生氧化期。铁矿在遭受强烈改造的同期,铜、铅、锌通过热液活化再造富集成矿。铁矿的主要控矿构造样式为残破的紧闭-等斜向斜和假单斜。铜、铅、锌层控特征明显,空间上与主要铁矿同体共生或赋存于铁矿体上盘围岩构造裂隙中。黑恰铁多金属矿化带已新发现多处成矿线索,通过进一步的矿产地质工作,有望实现铁多金属找矿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多金属矿 温泉沟群 同生沉积 后生改造(再造) 黑恰 喀喇昆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天山呼斯特杂岩体岩石学、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章永梅 张力强 +4 位作者 高虎 李卫东 胡志军 万阈 袁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49-1769,共21页
呼斯特岩体是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岛弧带上的一个与矽卡岩成矿有关的复式杂岩体,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花岗细晶岩、闪长玢岩、辉长岩和中基性包体等组成。本文对该岩体不同岩相岩石开展了岩石学、锆石LAICP-MS U-Pb同... 呼斯特岩体是新疆西天山博罗科努岛弧带上的一个与矽卡岩成矿有关的复式杂岩体,由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花岗细晶岩、闪长玢岩、辉长岩和中基性包体等组成。本文对该岩体不同岩相岩石开展了岩石学、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探讨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正长花岗岩、闪长玢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80.2±4.6Ma、372.8±5.9Ma、367.7±4.5Ma和366.2±4.5Ma,岩体侵位时代为晚泥盆世,在大约15Myr期间,至少发生了3-4次岩浆侵入。在地球化学组成上,除辉长岩外,岩体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低钾(拉斑)系列的I型花岗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Eu负异常;富集Th、U,亏损Ba、P和高场强元素(如Nb、Ta、Zr、Ti),为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俯冲于伊犁地块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二长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εHf(t)值为1.3-3.0,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1171-1280Ma,远大于成岩年龄,说明原始岩浆从地幔分异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地壳滞留。研究认为,高钾中酸性岩(花岗岩、闪长玢岩和中基性包体)由元古代新生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而成,伴有受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的幔源岩浆混合。低钾花岗闪长岩高Sr、低Y和Yb,属O型埃达克岩,与同源的辉长岩一起由俯冲的大洋板片部分熔融形成,源岩为低钾的拉斑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呼斯特杂岩体 新疆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3
9
作者 尚海军 李玉鹏 +2 位作者 张志欣 李强 王金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37-738,共2页
北山造山带位于我国甘肃、内蒙古和新疆与蒙古国接壤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华北板块陆缘结合部位,为中亚斑岩铜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婆泉斑岩铜矿床是北山斑岩铜矿带中最具代表性的矿床,近年来找矿... 北山造山带位于我国甘肃、内蒙古和新疆与蒙古国接壤地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华北板块陆缘结合部位,为中亚斑岩铜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婆泉斑岩铜矿床是北山斑岩铜矿带中最具代表性的矿床,近年来找矿勘查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在研究矿床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找矿勘探中运用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遥感方法,确立了公婆泉铜矿床的找矿标志,为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有利部位 赋存 找矿标志 找矿方向 公婆泉群 公婆泉铜矿 哈萨克斯坦板块 石英 硅氧矿物 矿床地质 钾长石化 斑岩铜矿床 铜矿化 花岗闪长斑岩 环形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特克斯地区哈拉达拉基性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维民 白建科 +2 位作者 仇银江 马忠美 王红杰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69-79,共11页
哈拉达拉基性岩体位于西天山特克斯县东北部,主要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作为西天山造山带出露规模最大的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体,其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的意义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岩浆演化过程中,通过早期橄榄石... 哈拉达拉基性岩体位于西天山特克斯县东北部,主要由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和辉长岩组成。作为西天山造山带出露规模最大的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体,其形成时代及构造环境的意义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岩浆演化过程中,通过早期橄榄石和斜长石结晶分离后,残余岩浆侵位形成了辉长岩。笔者对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辉长岩年龄为(304.5±2.6)Ma(MSWD=0.59,n=25),时代为晚石炭世。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哈拉达拉辉长岩属于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是地幔基性岩浆上侵与地壳发生混染,同时受流体作用影响形成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西天山晚石炭世处于伸展构造环境,哈拉达拉岩体可能与天山造山带后碰撞裂谷演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达拉基性岩体 锆石U-PB年龄 裂谷构造环境 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天山地区首次在侵入岩中发现锰矿化线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海生 李卫东 +1 位作者 王乐民 陈红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8-609,共2页
目前据已知锰矿床,划分有4个类型:海相沉积类型锰矿床(如广西下雷、龙头、湖南湘潭等),沉积变质类型锰矿床(如陕西黎家营锰矿、湖南棠甘山等),层控型铅?锌?铁?锰矿床(如湖南的后江桥、玛瑙山等)和风化类型锰矿床(如广西东平、江苏栖... 目前据已知锰矿床,划分有4个类型:海相沉积类型锰矿床(如广西下雷、龙头、湖南湘潭等),沉积变质类型锰矿床(如陕西黎家营锰矿、湖南棠甘山等),层控型铅?锌?铁?锰矿床(如湖南的后江桥、玛瑙山等)和风化类型锰矿床(如广西东平、江苏栖霞山、闽西南连城等)。以上类型的矿床多与碳酸盐、页岩、碎屑岩等有关,产于一定的层位,或经区域变质、接触变质作用及次生富集作用而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为什么在新疆东天山克孜尔卡拉萨依地区的晚泥盆纪侵入岩中会存在锰矿,该地区锰矿其成矿环境、成矿机理是本次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天山地区 锰矿床 侵入岩 新疆 沉积类型 矿化 次生富集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恰县康西铅锌矿“砂岩漂白”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乐民 叶雷 刘增仁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91-98,共8页
新疆乌恰县康西铅锌矿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与西昆仑造山带接合部,塔里木盆地西北侧,是近年来在西南天山乌拉根铅锌成矿带找矿取得较大进展的一个矿床。铅锌矿体赋存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_1kz)砂砾岩之中,赋矿砂砾岩在区域上颜色一般为... 新疆乌恰县康西铅锌矿位于西南天山造山带与西昆仑造山带接合部,塔里木盆地西北侧,是近年来在西南天山乌拉根铅锌成矿带找矿取得较大进展的一个矿床。铅锌矿体赋存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K_1kz)砂砾岩之中,赋矿砂砾岩在区域上颜色一般为红色、紫红色,但含矿地段变化为灰白色、灰色,显示出"砂岩漂白"特征。"砂岩漂白"是油气发生大规模逸散的标志之一。矿区岩矿石的有机碳、总硫、Fe^(2+)/Fe^(3+)、有机地球化学测试表明,油气是氧化还原作用中的还原剂,油气活动参与了康西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认为,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导致帕米尔前缘断裂在本区内与南天山造山带对接,区域活动断裂造成了盆地内古油气藏的破坏,油气在运移过程中促进了铅锌元素活化、迁移、沉淀乃至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漂白 铅锌矿 矿床成因 西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昭苏黄土剖面粒度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气候变化历史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传想 宋友桂 +1 位作者 千琳勃 王乐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0-1179,共10页
对处于西风区的中亚昭苏黄土进行了粒度分析,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粒度分析表明,昭苏黄土粉砂粒级含量最高,平均含量接近78%,黏土粒级次之,砂粒含量最低,具有典型的风尘堆积特征。剖面粒径>63μm含量变化能与格陵... 对处于西风区的中亚昭苏黄土进行了粒度分析,重建了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历史。粒度分析表明,昭苏黄土粉砂粒级含量最高,平均含量接近78%,黏土粒级次之,砂粒含量最低,具有典型的风尘堆积特征。剖面粒径>63μm含量变化能与格陵兰冰芯进行良好对比,记录了Heinrich事件和Younger Dryas冷事件及D-O旋回等具有全球意义的气候波动事件,揭示中亚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苏剖面 黄土粒度 末次冰期 中亚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卡凹陷石门沟组上段泥页岩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世明 唐书恒 +4 位作者 马长政 杨颖 谭富荣 张耀选 霍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5-1136,共12页
鱼卡凹陷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部,为青海省陆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上段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暗色泥页岩厚度10~170 m,平均为55 m;为页岩气勘探的主力层系。运用液氮吸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干酪根元素、... 鱼卡凹陷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部,为青海省陆相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中侏罗统石门沟组上段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暗色泥页岩厚度10~170 m,平均为55 m;为页岩气勘探的主力层系。运用液氮吸附、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干酪根元素、全岩、黏土矿物X衍射、能谱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泥页岩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泥页岩TOC含量为1.34%~12.84%,均值为5.3%;干酪根H/C和O/C比范式图解上显示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R o为0.45%~1.00%,总体热成熟度表现为凹陷西部高于东部。黏土矿物含量为34%~58%,平均46.1%;石英含量42%~55%,平均48.3%。泥页岩孔隙结构复杂,根据吸附回线及孔径分布曲线划分为两类:第1类以一端不透气性孔和四边开放的板状狭缝孔为主,孔径主要集中在3~5 nm,呈单峰状分布;第2类以一端不透气性孔和开放性倾斜板狭缝孔为主,孔径主要分布在3~5 nm和6~45 nm,呈双峰状分布。由于泥页岩成熟度较低,有机质纳米孔隙不发育,TOC含量与介孔、总孔体积具有弱正相关性,与微孔体积相关性不大;脆性矿物含量与孔隙度成正相关,黏土矿物含量与微孔体积相关性不大,与介孔、总孔体积呈正相关。黏土矿物是石门沟组上段泥页岩纳米孔隙的主要提供者,是孔隙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孔隙结构及孔径分布和沉积环境有关,TOC含量及热演化程度也会影响泥页岩孔隙发育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卡凹陷 页岩气 有机地球化学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页岩矿物组成特征与脆性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亚培 唐书恒 +1 位作者 郗兆栋 张耀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71,共10页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因识别的微观特征,并提出适合本区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元素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定量分析和三轴压缩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黔北地区 XY1 ... 为研究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成因识别的微观特征,并提出适合本区的页岩脆性评价方法,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元素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矿物定量分析和三轴压缩实验等方法,研究了黔北地区 XY1 井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组成,并基于岩石物理与矿物组成评价页岩的脆性特征。结果表明,牛蹄塘组页岩的矿物主要由石英和黏土矿物组成,还含有少量的长石、碳酸盐矿物和黄铁矿,其体积分数分别为 43.5%,30.3%,11.6%,8.3%和 6.2%。在分析矿物含量与弹性模量、泊松比关系的基础上,认为牛蹄塘组下段较上段岩石脆性好,脆性矿物组合为石英、黄铁矿和碳酸盐矿物,脆性矿物体积分数为 41.7%~82.3%。沉积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牛蹄塘组上、下段页岩脆性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矿物 成因类型 扫描电镜 沉积环境 脆性分析 牛蹄塘组 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东段尼沙-奥木夏蛇绿混杂岩物质组成与构造环境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远新 王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5,共12页
蛇绿岩作为消失的古海洋岩石圈的残片,是恢复造山带洋陆转换和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指示标志。西昆仑库地其曼于特蛇绿构造混杂岩时空分布和产出规模一直是区域上早古生代期间构造演化过程的关键要素。西昆仑东段和田地区的尼沙奥木夏出... 蛇绿岩作为消失的古海洋岩石圈的残片,是恢复造山带洋陆转换和构造演化历史的重要指示标志。西昆仑库地其曼于特蛇绿构造混杂岩时空分布和产出规模一直是区域上早古生代期间构造演化过程的关键要素。西昆仑东段和田地区的尼沙奥木夏出露有较为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晶辉长岩、火山熔岩、深海复理石细碎屑岩等岩片构成。蛇绿岩中的锆石LAICPMSUPb同位素测年成果显示:辉长岩为(450±59)Ma、(432.0±5.7)Ma;玄武岩为(480.3±6.4)Ma,英安岩为(506.4±5.5)Ma,这些同位素测年成果表明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早古生代。通过对该套蛇绿岩的各端元开展详细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合与其相伴发育的一套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组合特征,可知其形成于俯冲带相关构造背景的特征(SSZ型)。综合分析表明,尼沙奥木夏蛇绿岩为库地其曼于特蛇绿构造混杂岩东延部分,其对揭示西昆仑东段构造演化格局及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东段 和田地区 蛇绿岩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