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截囊针预劈核技术和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合并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阳
陈杰
+3 位作者
冯强
肉孜买买提·买买提尼牙孜
高敏
朱思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背景假性剥脱综合征(PEX)在维吾尔族人群发病率较高,常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且多并发白内障。PEX眼晶状体组织的异常改变及悬韧带组织变性脆弱,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应用常规的拦截劈核过程易导致悬韧带断裂。截囊针预劈核技术是一种...
背景假性剥脱综合征(PEX)在维吾尔族人群发病率较高,常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且多并发白内障。PEX眼晶状体组织的异常改变及悬韧带组织变性脆弱,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应用常规的拦截劈核过程易导致悬韧带断裂。截囊针预劈核技术是一种新的劈核技术,其在PEX合并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目的比较截囊针预劈核技术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PEX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五官科纳入晶状体核为Ⅲ级并且合并PEX的白内障患者41例41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中分别采用截囊针预劈核法及拦截劈裂法进行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所用的有效超声时间及术眼术后角膜内皮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分别为14.0(13.0,16.5)min和18.5(16.5,2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54,P〈0.01)。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术后1周术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101.90±209.08)/mm和(2002.30±207.0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0,P=0.134);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8.27±2.23)%和(13.09±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0,P=0.001)。预劈核组术后3d的视力优于拦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1d和3d,2个组间角膜水肿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1、0.446)。术中严重并发症主要为悬韧带断裂,预劈核组及拦截劈核组发生术中悬韧带断裂者分别为1眼和2眼。结论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比较,预劈核技术用于PEX合并白内障患者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视力恢复更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晶状体核/手术
假性剥脱
治疗效果
比较研究
预劈核技术
拦截劈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葓
曹英然
王海英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2期1183-1183,共1页
目的调查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03~2004年癌痛患者14例在门诊使用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例癌痛患者只使用了盐酸哌替...
目的调查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03~2004年癌痛患者14例在门诊使用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例癌痛患者只使用了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磷酸可待因片,处方数261张.其中13例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251张,使用比例96.2%;1例使用磷酸可待因片,处方数10张,使用比例3.8%.结论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优化麻醉药品品种,倡导WHO提出的'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三阶梯止痛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儿肠套叠24例诊治分析
3
作者
王春荣
艾尔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3-313,312,共2页
关键词
肠套叠/诊断
肠套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司君齐
热西担·努尔买买提(综述)
田晨(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07-810,共4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淋巴细胞早期发育异常,发生恶性增殖所致的疾病,其特点是造血细胞的异常增殖与病理性分化。通过了解AL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与细胞遗传学信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基因突变与发...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淋巴细胞早期发育异常,发生恶性增殖所致的疾病,其特点是造血细胞的异常增殖与病理性分化。通过了解AL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与细胞遗传学信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基因突变与发病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与ALL发生与发展相关的突变基因被发现,可通过对高危患者早期干预,以改善其预后。某些基因突变还可成为治疗该病的潜在靶点,为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对近年来在ALL中常见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截囊针预劈核技术和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合并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手术中的比较
被引量:
11
1
作者
赵阳
陈杰
冯强
肉孜买买提·买买提尼牙孜
高敏
朱思泉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
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北京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五官科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6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3021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3103、51273113)
文摘
背景假性剥脱综合征(PEX)在维吾尔族人群发病率较高,常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且多并发白内障。PEX眼晶状体组织的异常改变及悬韧带组织变性脆弱,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应用常规的拦截劈核过程易导致悬韧带断裂。截囊针预劈核技术是一种新的劈核技术,其在PEX合并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目的比较截囊针预劈核技术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PEX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五官科纳入晶状体核为Ⅲ级并且合并PEX的白内障患者41例41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在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IOL植入术中分别采用截囊针预劈核法及拦截劈裂法进行劈核,比较2个组术中所用的有效超声时间及术眼术后角膜内皮损失率、角膜水肿程度、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的平均有效超声时间分别为14.0(13.0,16.5)min和18.5(16.5,2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354,P〈0.01)。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术后1周术眼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101.90±209.08)/mm和(2002.30±207.0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0,P=0.134);预劈核组和拦截劈核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8.27±2.23)%和(13.09±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10,P=0.001)。预劈核组术后3d的视力优于拦截劈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术后1d和3d,2个组间角膜水肿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1、0.446)。术中严重并发症主要为悬韧带断裂,预劈核组及拦截劈核组发生术中悬韧带断裂者分别为1眼和2眼。结论与常规拦截劈核技术比较,预劈核技术用于PEX合并白内障患者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视力恢复更快速。
关键词
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方法
晶状体核/手术
假性剥脱
治疗效果
比较研究
预劈核技术
拦截劈核技术
Keywords
Cataract extraction/methods
Phacoemu[sification/methods
Lens nucleus, crystalline/surgery
Peudoexfoliation
Treatment outcome
Comparative study
prechop technique
Stop-and-chop technique
分类号
R779.6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范葓
曹英然
王海英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药剂科
出处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2期1183-1183,共1页
文摘
目的调查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2003~2004年癌痛患者14例在门诊使用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例癌痛患者只使用了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磷酸可待因片,处方数261张.其中13例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251张,使用比例96.2%;1例使用磷酸可待因片,处方数10张,使用比例3.8%.结论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优化麻醉药品品种,倡导WHO提出的'癌症三阶梯镇痛指导原则'.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三阶梯止痛
合理用药
分类号
R979.1 [医药卫生—药品]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儿肠套叠24例诊治分析
3
作者
王春荣
艾尔肯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外一科
出处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3-313,312,共2页
关键词
肠套叠/诊断
肠套叠/治疗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4
作者
司君齐
热西担·努尔买买提(综述)
田晨(审校)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医院
血液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07-810,共4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22D01A09)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编号:ZC20171)资助。
文摘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淋巴细胞早期发育异常,发生恶性增殖所致的疾病,其特点是造血细胞的异常增殖与病理性分化。通过了解ALL患者的分子生物学与细胞遗传学信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基因突变与发病密切相关,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因素。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与ALL发生与发展相关的突变基因被发现,可通过对高危患者早期干预,以改善其预后。某些基因突变还可成为治疗该病的潜在靶点,为靶向药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可能。本文对近年来在ALL中常见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基因突变
靶向治疗
预后价值
Keywords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
gene mutation
targeted therapy
prognostic value
分类号
R733.7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截囊针预劈核技术和常规拦截劈核技术在合并假性剥脱综合征白内障手术中的比较
赵阳
陈杰
冯强
肉孜买买提·买买提尼牙孜
高敏
朱思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癌症患者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
范葓
曹英然
王海英
《医药导报》
CAS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儿肠套叠24例诊治分析
王春荣
艾尔肯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
司君齐
热西担·努尔买买提(综述)
田晨(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