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评价——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聂春霞 刘晏良 何伦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本文把区域城市化、环境、社会作为整个区域的三个子系统,对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构建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新疆1995~2009年间城市化与环... 本文把区域城市化、环境、社会作为整个区域的三个子系统,对三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首先,构建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使用模糊分级评价方法对新疆1995~2009年间城市化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新疆城市化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步优化态势,但城市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低,环境脆弱,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发展不协调。只有区域城市化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城市化发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模糊分级评价 区域经济 环境评价 新疆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奇台县坎儿井废弃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熊黑钢 韩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8-232,共5页
对奇台县坎儿井分布状况、兴衰过程、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实地调查和其社会经济的资料分析表明,奇台县坎儿井经历了从1949年开挖,20世纪60年代初数量达到最多,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部废弃的一个由兴到衰的过程。人口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对奇台县坎儿井分布状况、兴衰过程、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实地调查和其社会经济的资料分析表明,奇台县坎儿井经历了从1949年开挖,20世纪60年代初数量达到最多,20世纪80年代初期全部废弃的一个由兴到衰的过程。人口增加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导致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坎儿井干枯的根本原因。坎儿井数量变化过程与人口、耕地增加过程早期基本一致,后期变化方向相反。人口数量达到90 000人,水浇地为50 000 hm2时,平均地下水埋深为5 m左右,坎儿井开始衰亡。坎儿井全部废弃时平均地下水位约深8 m,此时,人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仅1 300 m3,农田灌溉所用地下水已接近地下水可开采量。后期河流引水量和地下水开采增加的量大于降水量及河流来水量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地下水位仍不断下降,坎儿井没有恢复,反映人文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远远超过自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儿井 地下水位 过程 奇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新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韧 聂春霞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12-117,共6页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拓学评价模型,评价了2000~2014年新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状况;通过构建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了2015~2020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分析得出:2000~2014年新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水平... 通过建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拓学评价模型,评价了2000~2014年新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状况;通过构建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了2015~2020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趋势。分析得出:2000~2014年新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耦合水平由中上升为高,但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均为低水平。预计2015~2020年新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水平呈下降趋势,由高下降到中,其中,人口城市化和设施城市化水平保持为低水平;经济城市化和社会城市化水平由低上升到高。生态环境保持为低水平,其中,生态环境压力保持为低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由低上升到较低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由低上升为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耦合 可拓学评价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新疆农业绿色转型的意见建议 被引量:3
4
作者 邓路 阿斯甫江·阿不都热义木 +1 位作者 崔巍平 闫海龙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3期1-3,共3页
推动新疆农业绿色转型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物质消耗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低、绿色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 推动新疆农业绿色转型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物质消耗较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弱、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低、绿色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本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废弃物利用率、加强对新疆农业绿色转型的政策支持等措施,以期为促进新疆农业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业 绿色转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 被引量:63
5
作者 胡方芳 蒲春玲 +1 位作者 陈前利 马贤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宅基地流转被认为是城乡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渠道,应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由"农民理性"、"政策激励"、"隐形市场"假设可知,农民宅基地流转取决于在政策和市场等外部环境变... 宅基地流转被认为是城乡建设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渠道,应以尊重农民意愿为前提。由"农民理性"、"政策激励"、"隐形市场"假设可知,农民宅基地流转取决于在政策和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其宅基地的资产实现程度和社会保障替代程度之间的"理性"权衡。基于"农户-政策-市场"三维特征视角,利用新疆四地州(市)340户农民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探讨欠发达地区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疆农户特征、相关政策与市场特征对农民宅基地流入和流出意愿具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上的影响;与相关研究结果相比,既有相同之处,更有显著的地区特点。其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宅基地流转范围的限制,阻碍宅基地流转;流转收入越高,农民流出宅基地的意愿就越强烈;流转花费时间越多,流入宅基地的意愿就越弱。其地区特点主要表现在:家庭人均收入与流出意愿关系不显著;农民非农化程度对农民流转宅基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与少数民族农民相比,汉族农民并没有表现更强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比重越大,农民流入宅基地的意愿越强,但对流出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农民家庭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比重越高,农民宅基地流入和流出的意愿并非越强;流入费用对流入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流转方式对农民流入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流转花费时间对流出意愿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今后要在充分考虑农户特征和偏好的情况下,完善政策和市场环境,因地制宜地引导、推进农民宅基地流转,切实保障不同农民群体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有更多的自主权、参与权与利益共享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流转意愿 影响因素 PROBIT模型 新疆 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平原水库坝口外侧盐渍土特性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倩柔 熊黑钢 +1 位作者 韩茜 鲁魁锋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5期55-58,62,共5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干旱区平原水库坝口外侧周围的土壤盐分、有机质、pH值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平均含量高于土壤盐化标准(>0.3%),并表现出由表层向底层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变异主要...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干旱区平原水库坝口外侧周围的土壤盐分、有机质、pH值的空间变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平均含量高于土壤盐化标准(>0.3%),并表现出由表层向底层递减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变异主要由内在区域性因素引起。土壤总盐和pH值均表现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分布格局上,土壤盐分呈现出水库大坝附近含量高,离大坝越远盐分含量越低的分布规律。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与盐分的相反,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地方,盐分少。同时,pH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表现出盐高的地点,pH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有机质 盐渍土空间变异 坝口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培养发菜的营养条件和腐烂分析
7
作者 杨新芳 朱自安 +3 位作者 乔木 周生斌 闫俊杰 赵东旭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目的]探索合适室内培养发菜的营养条件和菜腐烂的原因,有助于发菜培养技术的完善。[方法]配制14种不同的营养液,在室内开放环境内培养发菜;通过对发菜表面粘附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观察并统计菌落数。[结果]培养21d出现发菜不同程度腐... [目的]探索合适室内培养发菜的营养条件和菜腐烂的原因,有助于发菜培养技术的完善。[方法]配制14种不同的营养液,在室内开放环境内培养发菜;通过对发菜表面粘附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观察并统计菌落数。[结果]培养21d出现发菜不同程度腐烂现象,其中发菜原产地土壤浸提液组、原产地羊粪浸提液组中发菜生物量的损失最少;发菜表面分离物培养后,有6~7个菌落,从外形看,初步分为两种;彻底除菌后的发菜藻丝体可放置(28℃)到14 d而不腐烂。[结论]羊粪浸提液和发菜原产地土壤提取液有助于发菜生物量的维持;发菜腐烂与湿热条件下的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密切相关;控制每1~2 d给水一次的供水节律有利于发菜生命力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腐烂 土壤浸提液 人工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滨江地区生态空间质量快速评价——以长江南京段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童 陈爽 +3 位作者 郑涛 徐丽婷 熊传合 马丽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945-9956,共12页
生态空间质量能够反映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及其生态服务对人类社会的适宜能力。基于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理念,结合湿地生态健康快速评价法,从生境自然性、景观稳定性、环境适宜性和管理调控度等维度构建了适用于城市滨江地区的生态空间质... 生态空间质量能够反映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及其生态服务对人类社会的适宜能力。基于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理念,结合湿地生态健康快速评价法,从生境自然性、景观稳定性、环境适宜性和管理调控度等维度构建了适用于城市滨江地区的生态空间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现场打分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长江南京段生态空间质量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总体上,南京滨江生态空间综合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生态斑块在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差异,这与人类活动干扰密切相关。其中,生境自然性的数量等级分布均衡,斑块间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景观稳定性的数量等级具有“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且呈现距长江越近指标越优的分布格局;环境适宜性与管理调控度表现优良,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区域,生态空间的管控水平越高。研究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和长江岸线生态廊道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江 生态空间 高质量发展 快速评价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演进及时空分异规律 被引量:4
9
作者 邓路 袁圣博 +1 位作者 白萍 李会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14-1824,共11页
【目的】测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1—2020年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探明其动态演进过程、时空分异规律和差异来源,为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EA-Malmquist模型、Kernel密度函数、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和LISA... 【目的】测算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1—2020年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探明其动态演进过程、时空分异规律和差异来源,为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基于DEA-Malmquist模型、Kernel密度函数、Dagum基尼系数、Moran’s I和LISA指数等方法,分析2011—2020年全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演进过程,探究其时空分异规律。【结果】(1)2011—2020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稳步增长,全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年均增速为1.23%;(2)从投入冗余角度来看,农业从业人员、农业用水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投入、土地等要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冗余,但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3)整体上全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呈先慢后快趋势,增速最慢的为2016年的西藏,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上年下降约24%;增速最快的为2020年的河北,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较上年提高约36.00%;(4)全国多数区域的农业投入产出效率趋于一致,但出现了增速特别慢或特别快的地区,造成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整体上升;(5)山东、北京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呈高-高聚集;广东、吉林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呈高-低聚集。(6)农业投入产出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空间差异主要来源于东部、中部内部差异和东-中部、东-西部区域间差异,区域间非均衡发展贡献占比更高。(7)农业技术提升是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投入要素管理水平拖慢了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结论】全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由于技术效率不足、投入冗余等原因在时空分布上存在非均衡性,建议从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保持农业政策的均衡性、优化投入冗余等三方面入手,整体提升全国农业投入产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投入产出效率 DEA-MALMQUIST指数 Kernel密度函数 Dagum基尼系数 LISA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乌鲁木齐市水资源配置方案优选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韧 聂春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4,110,共7页
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对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显得尤为迫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区域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置节水低、中、高方案,对2017-2040年乌鲁木齐市用水量进行计算机仿真预测;分别测算多年... 乌鲁木齐市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对其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显得尤为迫切。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区域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设置节水低、中、高方案,对2017-2040年乌鲁木齐市用水量进行计算机仿真预测;分别测算多年平均、丰水年、偏丰水年、平水年和偏枯水年情景下,节水低、中、高方案的缺水量,选择出较优方案。得出结论:低方案不可持续,即水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维持现状,难以保证经济社会的需求;中方案也不可行,即适当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人口和产业发展速度,水资源仍难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方案是较优方案,即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人口和产业发展速度,但遇偏枯水年,仍需要加大提水、调水和使用中水力度,水资源才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资源利用效率 系统动力学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技术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萍 邓路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81,共5页
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棉花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配套集成技术体系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找出该技术适应性最好的地区。建立了3个区域的核心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试验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技术... 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棉花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配套集成技术体系进行综合效益评价,找出该技术适应性最好的地区。建立了3个区域的核心试验示范基地,通过试验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资料,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技术进步效益4个方面考虑,选取了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成功构建了棉花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技术体系效益评价的AHP模型,对该技术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进行比较评价。棉花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技术由于不同地区条件各不相同,因此综合效益也各不相同。其中博乐市的综合效益得分最高,建议在与该地区条件相似的地方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尉犁县、精河县等地效果相对较差,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水肥一体化节本增效技术 指标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点回归的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聂春霞 李韧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98,136,共9页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开发的敏感性较强,水资源短缺是城镇化发展的瓶颈。论文通过构建灰色模型,预测2017—2021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镇化率、用水总量和废污水排放量指标值;利用多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判断2001—2021年各城市用水总量、废污... 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开发的敏感性较强,水资源短缺是城镇化发展的瓶颈。论文通过构建灰色模型,预测2017—2021年天山北坡城市群城镇化率、用水总量和废污水排放量指标值;利用多变量结构突变模型,判断2001—2021年各城市用水总量、废污水排放量的结构断点;以城镇化率与用水总量、城镇化率与废污水排放量的拟合系数作为胁迫强度,分析断点前后水资源对城镇化进程的胁迫强度。得出:2013年以来,天山北坡城市群水资源对城镇化的胁迫作用减弱,政策效应明显;2010年以来,天山北坡城市群废污水排放量对城镇化的胁迫作用减弱。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城市的生产用水效率低,并呈下降趋势。最后,提出持续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农业、工业节水设备和技术,加大生活和工业废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城镇化 对数关系 断点回归 天山北坡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层次分析模型的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萍 邓路 +1 位作者 张鹏忠 帕尔哈提·买买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61-1370,共10页
【目的】研究与评价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综合效益。【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从多个角度评价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的使用效果。【结果】2016~2017年在沙湾县使用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示范区产量分别为402和419 kg/667m 2,高... 【目的】研究与评价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综合效益。【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从多个角度评价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的使用效果。【结果】2016~2017年在沙湾县使用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示范区产量分别为402和419 kg/667m 2,高于塔城地区的平均产量135和145 kg/667m 2,分别高出塔城地区平均水平198%和189%,应用AHP模型对影响沙湾棉花生产的主要因素(措施)进行重要性打分,得出经济效益得分0.776 6,资源节约得分0.154 9,防灾减灾得分0.068 5。(3)2016~2017年通过与合作社合作,增加收益145.6×10 4元;精量播种节约成本27.3×10 4元;应用测土配方与精量施肥,使氮肥利用效率提高4.1倍,钾肥利用效率提高3.9倍,磷肥利用效率提高4.3倍。棉花产量主要受到低温、大风与暴雨等气象灾害的影响。【结论】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的使用能有效提高棉花产量。棉花节本增效技术体系评价各因素重要性排序:经济效益>资源节约>防灾减灾。通过与合作社合作、精量播种、测土配方和精量施肥等手段的使用,能有效降低棉花种植的成本、提高棉花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气候灾害对棉花种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示范区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节本增效技术体系 AHP层次分析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邓路 白萍 +1 位作者 李会芳 陈晓福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3期149-155,共7页
为探索中国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动态关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的数据,通过构建用水量与产业增长的VAR模型,通过ADF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手段对全国的用水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索中国经济增长和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动态关系,优化水资源配置,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的数据,通过构建用水量与产业增长的VAR模型,通过ADF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手段对全国的用水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总量增长、第一产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与用水总量、工业用水量、农业用水量存在均衡关系;单纯增加用水总量、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无法带来产值的增加;产值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会增强。因此,为保障水资源的供给,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水资源协调利用;通过水权配置、水价改革、节水技术等手段的综合应用,不断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 水资源利用 VAR模型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