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保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创新与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
1
作者 郭文超 贾尊尊 +10 位作者 吐尔逊·阿合买提 杨栋 马凯 张鹏忠 付开赟 丁新华 王小武 王伟 叶晓琴 乔小燕 赵雯慧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69-1585,共17页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植保科技发展取得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全面刨析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植保问题,明确植保科技创新在推动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植...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植保科技发展取得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主要成果和进展,全面刨析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植保问题,明确植保科技创新在推动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基于文献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总结植保新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解析新疆植保科技存在的问题,阐明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对植保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及其发展方向。【结果】植保新技术在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型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免疫诱导、RNAi干扰、转基因抗病抗虫抗除草剂遗传资源挖掘应用及植保装备等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疆农业生产优势突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新疆农业有害生物呈多发、频发态势,对新疆农业生产的高质量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植保科技创新及应用亟待加强。【结论】在吸收、运用和借鉴己有植保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农业生产特点和实际,通过植保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装备研究,构建新疆现代植保技术体系,最终实现高效、绿色、精准、智能化、标准化和低成本生产目标,助力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新技术 新产品 新装备 农业高质量发展 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子对Thaxtomin A防除田旋花和苘麻药效的影响
2
作者 郭瑞 陈勇 +2 位作者 汪雪晶 李克梅 宋素琴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4-961,共8页
【目的】研究新型生物除草剂Thaxtomin A(TA)在田旋花和苘麻作用特性,为TA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常规室内生物测定法,分析不同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和施药后降雨)和土壤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对TA防除田旋花和... 【目的】研究新型生物除草剂Thaxtomin A(TA)在田旋花和苘麻作用特性,为TA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常规室内生物测定法,分析不同环境因子(温度、湿度和施药后降雨)和土壤因子(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对TA防除田旋花和苘麻除草活性的影响。【结果】在35℃/30℃、50%湿度、土壤pH=9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时,TA对田旋花其防除效果最佳,但是在施药后0.5 h降雨,会明显降低防效,应再次喷施;在30℃/25℃、70%湿度、土壤pH=8.0、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时,TA对苘麻防效最佳,在施药后1 h内降雨,均会降低其防效,应适量补施药剂。【结论】不同气候因子和土壤因子对TA药效具有显著影响,而不同杂草种类环境因子的改变,对TA防效的影响不同,不同温度、湿度、光照时长、施药后降雨、土壤有机质和土壤pH值对其除草活性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 除草活性 环境因子 田旋花 苘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
3
作者 吴莉莉 郭世俭 +4 位作者 李磊 王小飞 刘月 李广阔 丁瑞丰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5-1604,共10页
【目的】研究5种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法,选用330 g/L二甲戊灵EC、480 g/L氟乐灵EC、40%扑草净WP、50%丙炔氟草胺WP和42%氟啶草酮SC等5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共10个处... 【目的】研究5种土壤封闭除草剂对棉田一年生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棉花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法,选用330 g/L二甲戊灵EC、480 g/L氟乐灵EC、40%扑草净WP、50%丙炔氟草胺WP和42%氟啶草酮SC等5种除草剂,不同剂量共10个处理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各处理对棉田龙葵(Solanum nigrum)、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等一年生阔叶杂草及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评价供试药剂对棉花出苗安全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330 g/L二甲戊灵EC、480 g/L氟乐灵EC、40%扑草净WP、50%丙炔氟草胺WP和42%氟啶草酮SC对棉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最高株防效分别为67.91%、59.47%、77.20%、78.46%和81.13%,对棉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最高株防效分别为81.51%、63.08%、65.59%、78.64%和81.39%。各处理棉花出苗率为83.13%~88.54%,与CK无显著差异,棉花产量较CK增长7.39%~26.54%。330 g/L二甲戊灵EC 990 g a.i./hm 2的处理对狗尾草和稗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优于其余各处理,50%丙炔氟草胺60 g a.i./hm 2和42%氟啶草酮SC 288 g a.i./hm 2的处理对棉田龙葵、灰绿藜、反枝苋、马齿苋和苘麻等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效较优。【结论】330 g/L二甲戊灵EC 990 g a.i./hm 2、50%丙炔氟草胺WP 60 g a.i./hm 2和42%氟啶草酮SC 288 g a.i./hm 2的处理对棉田一年杂草防效较优,且对棉花出苗无影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除草剂 土壤封闭 阔叶杂草 禾本科杂草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