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古丽娜孜·居来提 李杰 +8 位作者 穆光荣 张立祯 马腾飞 帕尔哈提·买买提 王雪姣 张鹏忠 巴特尔·巴克 李顺澳 孙帅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9-220,I0011,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与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尉犁县开展大田试验,设计5个植棉密度:28万株·hm^(-2)(D1)、22万株·hm^(-2)(D2)、18万株·hm^(-2)(D3... 【目的】探究不同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与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尉犁县开展大田试验,设计5个植棉密度:28万株·hm^(-2)(D1)、22万株·hm^(-2)(D2)、18万株·hm^(-2)(D3)、13万株·hm^(-2)(D4)和9万株·hm^(-2)(D5),以筒形(新陆中79号,T1)和塔形(欣试518,T2)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棉密度对棉花株高、果枝节间长度、果枝和叶片的倾角及方位角、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T1品种的株高在D3或D4处理下最大,T2品种的株高在D4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减小,T1与T2品种的平均果枝节间长度逐渐增加,下部、中部、上部果枝的倾角整体呈增大趋势。D4或D5处理下,2个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最大。不同植棉密度下,T1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下部果枝方位角以及中部、上部叶片的方位角均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LAI分别在D4、D3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增大,单株铃数降低。T1、T2品种分别在D3、D1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结论】不同植棉密度对筒形和塔形棉花品种的株型与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南疆植棉区新陆中79号和欣试518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8万株·hm^(-2)和28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株型 种植密度 产量 塔形 筒形 新疆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冠层3D时序动态建模驱动棉花生物量高精度反演研究
2
作者 胡正东 汤秋香 +3 位作者 樊世语 鲍龙龙 古丽达娜·沙勒山 林涛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110,共8页
地上生物量(AGB)精准估算是作物生长监测与精准农业决策的关键技术。针对传统无人机(UAV)遥感方法在棉花AGB估算中存在的双重局限——基于植被指数(VIs)的模型易受冠层光谱饱和效应干扰,且难以量化冠层三维结构动态与AGB累积的时空异质... 地上生物量(AGB)精准估算是作物生长监测与精准农业决策的关键技术。针对传统无人机(UAV)遥感方法在棉花AGB估算中存在的双重局限——基于植被指数(VIs)的模型易受冠层光谱饱和效应干扰,且难以量化冠层三维结构动态与AGB累积的时空异质性,本文融合UAV三维点云空间解析与冠层覆盖度时序特征,构建了基于株高×冠层覆盖度(PH×CC)的多维度估算模型。通过设计对比实验框架,评估了PH×CC模型与4种模型(VIs结合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GB)、支持向量机(SVM)及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PH×CC模型在测试集上表现出显著优势,其估算精度(决定系数R^(2)=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15.30 g/m^(2))较最优传统模型(RF:R^(2)=0.76,RMSE为23.35 g/m^(2))提升22.3%(P<0.01)。机理分析表明,PH×CC参数通过协同表征PH垂直延伸与冠幅水平扩展的动态耦合关系,可解析83%的冠层结构变异(传统VIs模型仅57%),显著提升了模型对AGB-结构互作机制的解释能力。研究为突破无人机农情监测中“光谱-结构”信息融合的技术瓶颈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为解析棉花冠层生长动态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可量化的建模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地上部生物量 植被指数 3D模型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节胺滴施对干播湿出棉花株型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伍林 李承聪 +7 位作者 徐文修 娄善伟 刘昊 唐江华 孟令贻 房彦飞 桑军民 何洪涛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目的】探究干播湿出棉田滴施不同用量的缩节胺对棉花株型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筛选缩节胺最佳滴施用量,促进化学调控的轻简化。【方法】2023年4月-2024年10月在新疆沙湾市进行田间试验,以喷施315 g·hm^(-2)缩节胺为对照(CK),设... 【目的】探究干播湿出棉田滴施不同用量的缩节胺对棉花株型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筛选缩节胺最佳滴施用量,促进化学调控的轻简化。【方法】2023年4月-2024年10月在新疆沙湾市进行田间试验,以喷施315 g·hm^(-2)缩节胺为对照(CK),设置4个缩节胺滴施用量处理,分别为315 g·hm^(-2)(D1)、630 g·hm^(-2)(D2)、1260 g·hm^(-2)(D3)和1890 g·hm^(-2)(D4)。研究滴施缩节胺对棉花株高、株宽、茎粗等株型特征及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2023年和2024年,随着缩节胺滴施量的增加,棉花的株高、主茎节间长度、子叶节高度、株宽、果枝长度、单株果枝数、第1果枝节位高度和LAI均呈现降低趋势。D2与CK处理的株高、子叶节高度、株宽、营养枝长度、茎粗、单株果枝数、第1果枝节位、第1果枝节位高度、高宽比、节枝比、LAI(2023年盛铃期除外)均无显著差异。不同处理间的收获密度和衣分均无显著差异。与CK处理相比,D1~D4处理的铃重以及D1、D2处理的单株铃数均无显著变化,D3、D4处理的单株铃数显著降低。D2处理的籽棉产量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高于D1处理,较D3、D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9.7%~20.0%、27.1%~49.6%。【结论】北疆干播湿出棉田滴施630 g·hm^(-2)缩节胺可以有效调控棉花株型,利于棉花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干播湿出 滴施 缩节胺 株型特征 产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配施及用量对膜下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4
作者 穆光荣 李杰 +7 位作者 古丽娜孜·居来提 娄善伟 帕尔哈提·买买提 马腾飞 张鹏忠 吴湘林 张立祯 巴特尔·巴克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5-1083,共9页
【目的】探究钾肥配施和用量在棉花生产中的效果,分析适宜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的施钾水平。【方法】设置4个钾肥用量,即纯钾(K_(2)O)60、90、120和150 kg/hm^(2),分别以K_(1)、K_(2)、K_(3)和K_(4)表示;设2种钾肥,即硫酸钾、硫酸钾+腐... 【目的】探究钾肥配施和用量在棉花生产中的效果,分析适宜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的施钾水平。【方法】设置4个钾肥用量,即纯钾(K_(2)O)60、90、120和150 kg/hm^(2),分别以K_(1)、K_(2)、K_(3)和K_(4)表示;设2种钾肥,即硫酸钾、硫酸钾+腐植酸钾(1∶1配比),分别以A和B表示,共计8个处理,不施钾肥CK为对照。【结果】各处理棉花株高在AK_(4)处理较大,但与BK_(4)无显著差异。茎粗在BK_(4)处理下达到最大,但与AK_(3)、AK_(4)和BK_(3)之间无显著差异;SPAD值各处理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铃期中AK_(4)处理达到最大值,但与AK_(3)、BK_(3)和BK_(4)间无显著差异;干物质积累随生育期进程推进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在盛铃期达到最大,各处理中BK_(4)处理的干物质积累最高,但与AK_(3)、AK_(4)和BK_(3)间无显著差异;花铃期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施肥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2种钾肥处理籽棉产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BK_(4)处理产量最高,但与AK_(3)、AK_(4)和BK_(3)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硫酸钾复配腐植酸钾处理优于单施硫酸钾处理,BK_(3)处理为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棉花 干物质 光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种对棉花生育期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5
作者 穆光荣 古丽娜孜·居来提 +7 位作者 张立祯 马腾飞 杜鸿君 王雪姣 孙帅 巴特尔·巴克 李杰 帕尔哈提·买买提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8,I0007-I0010,共19页
【目的】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构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3―2024年在尉犁县开展,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9株·m^(-2)(D1)、13.5株·m^(-2)(D2)、18株·m^(-2)(D3)、22.5株·... 【目的】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构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3―2024年在尉犁县开展,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9株·m^(-2)(D1)、13.5株·m^(-2)(D2)、18株·m^(-2)(D3)、22.5株·m^(-2)(D4)、27株·m^(-2)(D5),3个棉花品种:新陆中79号(C1)、新陆早73号(C2)、欣试518(C3),通过测定棉花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情况及籽棉产量明确各品种的最优种植密度。【结果】棉花的生育期随密度增加呈延长趋势;C1、C2品种的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和地上部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D3密度下达到峰值,2年平均籽棉产量分别为6458.66 kg·hm^(-2)、6083.64 kg·hm^(-2);C3品种的各器官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递增持续上升,在D5时籽棉产量最高,达5875.30 kg·hm^(-2)。种植密度对各器官达到最大干物质积累量的时间和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的时间影响没有明显规律。【结论】新陆中79号和新陆早73号宜采用18株·m^(-2),欣试518品种建议采用27株·m^(-2)的高密度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品种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ZWQM2的氮肥运筹方式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6
作者 乔迪 林涛 +4 位作者 崔建平 张鹏忠 张昊 鲍龙龙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7-819,共13页
【目的】针对如何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定量解析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采棉生长动态变化的热点问题。【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开展为期2年的密度和氮肥互作试验,获得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及籽棉产量等基础数据,构建氮肥基追比和生育阶... 【目的】针对如何利用作物生长模型定量解析不同氮肥运筹模式下机采棉生长动态变化的热点问题。【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开展为期2年的密度和氮肥互作试验,获得地上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及籽棉产量等基础数据,构建氮肥基追比和生育阶段分配比的模拟情景,在此基础上完成RZWQM2模型的参数本地化,分析机采棉在不同氮肥管理策略下的生物量动态及其变化特征,并探讨这些策略对最大叶面积指数和产量模拟的影响。【结果】RZWQM2模型可实现估测棉花从出苗到至成熟期间的生长动态变化。对LAI的平均验证精度RMSE、NRMSE分别在0.43、10.71%,验证过程中地上部生物量平均RMSE、MRE、NRMSE分别为593.01 kg/hm^(2)、17.6%、11.01%,籽棉产量的平均MRE为4.36%,平均d值为0.88,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一致。与常规处理相比(N271),N_(163)生物量的K值提高1.18%、生殖器官的最大生长速率(V_(m))提高1.16%、快速生长期(Δt)缩短0.89%。且N_(163)最终将64.15%的生物量分配到棉铃,提高了1.38%分配指数,籽棉产量与K、V_(m)、生殖器官PI呈显著正相关。最大叶面积指数、籽棉产量呈现随基追比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后期施氮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峰值分别出现在基追比3∶7、运筹比N_(163),较常规处理分别提高1.58%和5.48%。【结论】RZWQM2模型可作为氮素管理决策的重要预测工具,合理的基追比、棉花生育期内氮肥适当后移是一种有效的氮肥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ZWQM2模型 种植密度 施氮策略 生物量积累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和机器学习的棉花SPAD值预测
7
作者 方万成 林涛 +7 位作者 崔建平 贾涛 鲍龙龙 王亮 樊世语 胡正东 邵亚杰 汤秋香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050,共10页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估测棉花SPAD值,快速准确的获取棉花叶绿素含量(SPAD值),为精准监测棉花生长状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反演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S... 【目的】通过无人机多光谱影像和机器学习算法估测棉花SPAD值,快速准确的获取棉花叶绿素含量(SPAD值),为精准监测棉花生长状态、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结合机器学习方法,反演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SPAD值。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选择3个施氮水平和3个灌溉定额,分析不同水氮处理下棉花SPAD值的响应规律,研究不同时期棉花多光谱影像的光谱特征并构建植被指数,分析植被指数与SPAD值的相关性,筛选出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通过4种机器学习算法对试验1和试验2全生育期SPAD值数据和多光谱指数进行建模分析,筛选出最优监测模型,分别预测反演不同时期棉花SPAD值,用不同田块数据验证模型。【结果】棉花不同生长期受到灌水和施肥条件影响显著。筛选合适的光谱指数并用随机森林模型建模取得了较好的估测精度,在花铃期模型估测结果最佳,模型的估测进度R^(2)介于0.68~0.73。RF模型在不同田块间进行叶片SPAD值估算具有较优的稳定性。【结论】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计算光谱指数采用RF算法建模估测棉花叶片SPAD值具有较优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多光谱 棉花 SPAD值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新疆83个常规陆地棉品种亲缘关系分析
8
作者 牛清东 杨延龙 《中国棉花》 2025年第7期32-37,共6页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repeated sequence,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22―2024年新疆种业公司提交的83份样品(包括早熟品种、早中熟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以期为棉花品种的管理和选择提供依据。使用农作物SSR数据比对软件(登记号:2025SR0...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repeated sequence,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022―2024年新疆种业公司提交的83份样品(包括早熟品种、早中熟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以期为棉花品种的管理和选择提供依据。使用农作物SSR数据比对软件(登记号:2025SR0343132)对样品SSR数据位点进行两两比较,分别利用Powermarker V3.25、NTSYSpc-2.10e、Structure 2.3.4、GenALEx 6.502进行SSR多态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6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53个等位变异,平均等位变异数为2.55,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2。83份品种两两比较共产生了3403个组合,差异位点范围为0~47,位点差异大于2的组合有3290个,占组合数的96.7%。亲缘关系分析、群体结构分析和主坐标分析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83份样品被划分为2个群体pop1和pop2,pop2包含pop2A和pop2B亚群。亲缘关系分析显示,棉种样品间的相似系数在0.503~1.000,平均值为0.690,说明棉种样品间遗传背景较窄、亲缘关系较近。主坐标分析结果显示:pop1共有样品15份,均为早熟品种;pop2A共有样品52份,其中含早熟品种29份、早中熟品种23份;pop2B共有样品16份,其中有早熟品种9份、早中熟品种7份,并没有明显的地理分类特征。这些结果可为新疆棉花品种选育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repeated sequence SSR) 分子标记 亲缘关系 近似品种 群体结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配施腐植酸对海岛棉植株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9
作者 周杰闻 汤秋香 +5 位作者 林涛 张娜 王亮 田立文 郭仁松 崔建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41-1551,共11页
为探究减氮配施腐植酸对海岛棉植株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22—2023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海岛棉“新78”为材料,设置不施氮(CK)、正常施氮600 kg·hm^(−2)(OF_(1))、减量施氮300 kg·hm^(−2)(OF_(2))、减量施氮300 kg... 为探究减氮配施腐植酸对海岛棉植株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于2022—2023年,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海岛棉“新78”为材料,设置不施氮(CK)、正常施氮600 kg·hm^(−2)(OF_(1))、减量施氮300 kg·hm^(−2)(OF_(2))、减量施氮300 kg·hm^(−2)+腐植酸150 kg·hm^(−2)(OF_(3))、施腐植酸300 kg·hm^(−2)(OF_(4))5个处理,分析减氮及配施腐植酸对海岛棉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磷钾积累和分配、棉田土壤养分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配施腐植酸能有效促进海岛棉干物质积累并优化分配,其中OF_(3)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两年平均较CK、OF_(2)、OF_(4)分别显著提高27.58%、19.81%、12.99%,与OF_(1)无显著差异。OF_(3)可有效促进养分向生殖器官转运,其分配比例随生育期推进逐渐增加。减氮配施腐植酸可显著提升海岛棉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积累量,并促进氮磷钾积累向生殖器官分配。花铃期和吐絮期,OF_(3)植株全氮、全磷、全钾的积累量显著高于CK,虽然全氮积累量略低于OF_(1),但差异不显著。与单纯减氮处理相比,减氮配施腐植酸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花铃期和吐絮期,土壤有机质含量以OF_(4)最高,OF_(3)次之;土壤碱解氮含量以OF_(1)最高,OF_(3)次之;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OF_(3)最高,OF_(4)次之。此外,减氮配施腐植酸不仅能提高海岛棉产量,还能使海岛棉纤维品质保持较高水平。两年试验中,OF_(3)平均籽棉产量达6581.15 kg·hm^(−2),较CK、OF_(1)、OF_(2)、OF_(4)分别提高36.91%、4.36%、11.57%、18.85%;平均断裂比强度较CK、OF_(2)、OF_(4)分别提高3.35%、1.31%、3.79%;平均马克隆值较CK、OF_(2)、OF_(4)分别改善8.75%、2.23%、8.37%,且OF_(3)与OF_(1)的各项纤维指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新疆海岛棉主产区生产中采用施氮300 kg·hm^(−2)+腐植酸150 kg·hm^(−2)的施肥策略,可显著提高海岛棉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籽棉产量,实现氮肥高效利用和产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减氮 腐植酸 养分吸收利用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新疆绿洲棉花大丰收总结报告
10
作者 毛树春 葛军 +12 位作者 陈常兵 李雪源 袁有禄 张正贵 丁鑫 赵强 刘元元 牛康康 王雪姣 郑巨云 赵文琪 王占彪 田立文 《中国棉花》 2025年第8期1-12,共12页
经对比国家统计数据、棉花长势监测和小区实收复测等资料,多方证实2024年新疆绿洲棉花获得大丰收,籽棉、皮棉单产都创历史新高。对新疆2024年高产创建棉田的测产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成效取得的原因以及精河县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调查... 经对比国家统计数据、棉花长势监测和小区实收复测等资料,多方证实2024年新疆绿洲棉花获得大丰收,籽棉、皮棉单产都创历史新高。对新疆2024年高产创建棉田的测产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成效取得的原因以及精河县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第1次测产结果:百亩(编者注: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6.7 m^(2))攻关田每666.7 m^(2)籽棉产量为509.8 kg,每666.7 m^(2)皮棉产量198.3 kg;千亩示范方每666.7 m^(2)籽棉产量为474.1 kg,每666.7 m^(2)皮棉产量为185.3 kg;万亩示范片每666.7 m^(2)籽棉产量为448.1 kg,每666.7 m^(2)皮棉产量为174.3 kg。第2次测产结果:百亩攻关田每666.7 m^(2)籽棉产量为566.2 kg,每666.7 m^(2)皮棉产量为234.4 kg;千亩示范方每666.7 m^(2)籽棉产量为527.9 kg,每666.7 m^(2)皮棉产量为218.7 kg;万亩示范片每666.7 m^(2)籽棉产量为507.4 kg,每666.7 m^(2)皮棉产量为210.2 kg。特别是精河县实现了每666.7 m^(2)籽棉产量百亩攻关田为743.60 kg,千亩示范方为667.60 kg,万亩示范片为630.50 kg的超高产量水平。原棉品质分析表明,与手采棉相比,机采棉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损失0.7~1.7 mm,长度整齐度指数降低1.3~2.9百分点,马克隆值不受加工影响,断裂比强度则有趋势性提高;霜后花的纤维不成熟,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大幅下降,可纺性能差。除了当地的有效组织落实,取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一是2024年新疆绿洲主产棉区的热量丰富,春早秋晚无霜期长,特别是秋高气爽、阳光充足,十分有利于棉花生产。除局部区域遭遇冰雹大风灾害天气以外,大部地区天气条件总体有利。二是选用优良品种,科学运用合理密植、干播湿出、肥水一体化、绿色防控、化学脱叶和机械化采收等关键技术措施。综上,2024年新疆绿洲棉花大丰收是“人努力、天帮忙和科技兴棉”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疆 绿洲 高产创建 产量 纤维品质 天气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RV病毒载体在棉花中高效筛选CRISPR/Cas9介导的sgRNA
11
作者 李建平 刘志清 +8 位作者 王为然 王萌 周子馨 杨静 朱家辉 李耀华 宋武 阿里甫·艾尔西 孔杰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01-1307,共7页
【目的】设计基于TRV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编辑sgRNA投递系统,快速检测sgRNA基因编辑效率,高效筛选靶标基因sgRNA。【方法】利用infusion反应将靶基因sgRNA组装至TRV病毒表达载体,在Cas9-OE转基因棉花叶片中瞬时表达,结合PCR和Sanger测序... 【目的】设计基于TRV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编辑sgRNA投递系统,快速检测sgRNA基因编辑效率,高效筛选靶标基因sgRNA。【方法】利用infusion反应将靶基因sgRNA组装至TRV病毒表达载体,在Cas9-OE转基因棉花叶片中瞬时表达,结合PCR和Sanger测序验证sgRNA介导的靶基因突变效果。【结果】不同TRV载体介导的sgRNA投递系统,通过CLA1基因和GhCOR27基因sgRNA验证其编辑效率,突变率均达65%及以上,突变类型多为碱基缺失,少数为碱基插入或替换。棉花GhU6启动子驱动的投递系统编辑效率达80%以上,高于拟南芥AtU6启动子(60%~70%)。同时,组装了tRNA-gRNA-tRNA表达盒(PTG)的投递系统编辑效率略高于其它投递系统。【结论】四套TRV病毒介导的sgRNA投递系统能够在棉花中诱导基因编辑,在筛选验证sgRNA编辑效果方面均能发挥作用,其中TRV-GhU6::PTG-sgRNA投递系统在效率上更具有优势,作为应用于高通量高效筛选靶向基因sgRNA的工具具有更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V 棉花 CRISPR/Cas9 sgRNA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细绒棉品质现状及提升建议
12
作者 田立文 罗宏海 +3 位作者 房彦飞 娄善伟 石峰 张滋林 《中国棉花》 2025年第8期13-17,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疆近年细绒棉品质现状分析,明确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推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2019―2023年新疆细绒棉纤维品质公证检验数据为依据,进行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疆近年细绒棉品质现状分析,明确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推动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2019―2023年新疆细绒棉纤维品质公证检验数据为依据,进行纤维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等指标的等级和占比分析。结果显示,除2020年纤维品质整体较低外,2019―2023年新疆细绒棉纤维品质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有波动,且其品质表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优于新疆地方。细绒棉纤维长度升高,新疆总体年均上升0.11 mm,2023年达到29.47 mm,5年平均≥28 mm的总体占比达92.00%;马克隆值A、B级比例波动增加,总体占比由2019年的83.56%升到2023年的92.00%;断裂比强度上升,5年平均新疆总体的强级和中等级占比接近90%;纤维长度整齐度指数增加,总体年均上升0.08百分点,5年平均总体的中等级占比约为70%。因此,建议加强新疆细绒棉品种品质改良,研发制定品质保优栽培技术等,进而促进新疆棉花高质量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细绒棉 纤维品质 变化趋势 栽培技术 异常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老化对棉花种子活力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杜泽辉 顾元国 +3 位作者 蒋正文 郭亚萍 王宇翔 邓晓娟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18-1327,共10页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对棉花种子活力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为高活力棉花种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陆地棉品种种子为材料,采用40℃、100%RH对棉籽进行人工老化处理,设置0~5 d 6个处理,自然干燥后测定种子活力指标、生理生化指标... 【目的】研究人工老化对棉花种子活力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为高活力棉花种子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陆地棉品种种子为材料,采用40℃、100%RH对棉籽进行人工老化处理,设置0~5 d 6个处理,自然干燥后测定种子活力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种子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加长种子活力先升高后降低,不断增加细胞膜透性、减少保护性酶活性。【结论】不同品种陆地棉在抵抗老化过程中展现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细胞膜稳定性、完整性以及种子活力。此外,棉籽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等与发芽率、活力指数、电导率、MDA含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人工老化 种子活力 化学成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