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新疆盐碱土建立油菜耐盐性鉴定体系
1
作者 胡凤仪 顾元国 +8 位作者 侯献飞 贾东海 苗昊翠 沈金雄 汪天玲 黄奕 王洁 李强 于月华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836,共8页
【目的】探究油菜在新疆盐碱土胁迫下的耐受性,筛选出更符合生产实际的耐盐品种,在新疆盐碱环境下建立油菜耐盐性鉴定体系。【方法】采用盆栽土培法,按T_(1)、T_(2)、T_(3)、T_(4)和T 5比例的新疆南疆盐土,筛选出的10份耐盐性强油菜种... 【目的】探究油菜在新疆盐碱土胁迫下的耐受性,筛选出更符合生产实际的耐盐品种,在新疆盐碱环境下建立油菜耐盐性鉴定体系。【方法】采用盆栽土培法,按T_(1)、T_(2)、T_(3)、T_(4)和T 5比例的新疆南疆盐土,筛选出的10份耐盐性强油菜种质资源,鉴定其芽期和全生育期的耐盐性,确定盐碱土下对油菜筛选耐盐的最佳浓度,使用该浓度盐土鉴定300份油菜品种,测定其发芽率,根据生长情况综合筛选出耐盐性强的6份油菜种质资源,按不同比例对其进行耐盐梯度鉴定,分析其离子含量,以盐土下油菜的发芽率将品种耐盐性分类。【结果】确定油菜盐土的耐盐鉴定浓度,按此浓度根据发芽率将300份油菜分为强、中、弱和极弱4类,其中10份耐盐品种,75份材料中等耐盐品种,91份敏盐品种,24份极敏盐品种。并根据全生育期的观察确定6份耐盐性并根据全生育期的观察确定6份耐盐性较强的品种,对其进行全生育期耐盐鉴定试验,根据F=0.4 Z+0.3 H+0.3 Y对其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CJLZS219266、CJLZS219310的Z<0.3,为Ⅳ级,盐碱敏感性,CJLZS219346、CJLZS219181、CJLZS219172,为Ⅲ级,不耐盐碱;而CJLZS219368的F值>0.7,为Ⅰ级耐盐碱性。【结论】油菜在新疆盐土下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最适宜浓度为T_(3)浓度,明确其离子含量,以盐土下油菜的发芽率进行品种耐盐性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耐盐性 盆栽鉴定 盐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主要玉米产区亚洲玉米螟种群时空动态
2
作者 丁新华 王小武 +7 位作者 付开赟 贾尊尊 王志慧 阿尔孜姑丽·肉孜 吐尔逊·阿合买提 夏里哈特·卡卡甫 杨杰 郭文超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76,315,共10页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全面准确摸清亚洲玉米螟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的种群时空动态情况,本文利用2015年和2016年田间亚洲玉米螟发生数量的系统监测数据,结合2015年-...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为制约当前新疆玉米高产稳产最重要的害虫之一。为全面准确摸清亚洲玉米螟在新疆各玉米主产区的种群时空动态情况,本文利用2015年和2016年田间亚洲玉米螟发生数量的系统监测数据,结合2015年-2023年气象数据测算了亚洲玉米螟近9年的理论发生世代数。结果表明,北疆伊犁州、乌鲁木齐市以及南疆喀什地区亚洲玉米螟均出现了3个发生世代(成虫、卵和幼虫高峰期),且这3个玉米主产区连续9年的热量资源均已满足一年发生3代所需的积温条件,而北疆昌吉州东部、东疆哈密地区则呈现出2个发生世代(成虫、卵和幼虫高峰期)。这说明,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已由以往“一年2代区”逐步向“2、3代混生区”转变,其中部分区域已稳定演变为3代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亚洲玉米螟 时空动态 发生世代 气候变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生态区啤用大麦品种(系)适应性鉴定与综合评价
3
作者 向莉 董裕生 +3 位作者 王仙 陈翠霞 陈智军 苗雨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5年第3期17-21,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新疆(高海拔、干旱)地区种植的大麦新品种,以10份大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新疆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调查记录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千粒质量,对各品种(系)在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 为了筛选出适宜新疆(高海拔、干旱)地区种植的大麦新品种,以10份大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新疆不同生态区进行适应性鉴定试验,调查记录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千粒质量,对各品种(系)在农艺性状、抗逆性、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系)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产量为390.09~465.81 kg/667 m^(2),其中,新啤106产量最高,比新啤081、新啤202分别高70.84、75.72 kg/667 m^(2),比对照甘啤8号增产5.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品种 适应性 鉴定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感官技术结合HP-SPME-GC-MS分析不同馕的关键风味物质
4
作者 毛红艳 祖力皮牙·买买提 +2 位作者 王佳敏 岳丽 于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6-185,共10页
采用电子鼻、电子舌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11种新疆不同馕中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馕工业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电子鼻、电子舌可以对不同馕中的挥发性... 采用电子鼻、电子舌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11种新疆不同馕中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结合化学计量方法进行分析,以期为馕工业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电子鼻、电子舌可以对不同馕中的挥发性成分和滋味进行有效区分。GC-MS共鉴定出316种化合物,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odoractivityvalue,ROAV)结合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ariableimportancein projection,VIP)分析表明,芳樟醇、月桂烯、(E,E)-2,4-壬二烯醛、壬醛、2E,4Z-癸二烯醛、4-异丙基-1,3-环己二烯-1-甲醛、(E,E)-2,4-癸二烯醛、(E)-2-壬烯醛、对伞花烃、(l)-顺-玫瑰醚为关键差异香气成分,使馕呈现出不同的风味,为风味形成研究奠定基础。(E,E)-2,4-癸二烯醛、(E)-2-壬烯醛、(E,E)-2,4-壬二烯醛、壬醛、芳樟醇为大多数馕的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和电子舌可为不同馕的风味差别提供技术支撑,为馕工业化生产加工技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电子舌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不同香稻品种(系)产量及品质性状比较分析
5
作者 杜孝敬 侯天钰 +7 位作者 康民泰 文孝荣 唐福森 袁杰 张燕红 赵志强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 王奉斌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3-1200,共8页
为提升南疆特色大米品种的品质,筛选出适合南疆稻区种植和推广的优质高产中晚熟香稻品种,2023年在新疆温宿县对14个香稻品种(系)的一系列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香稻品种(系)在温宿县均能安全成熟,其中生育期... 为提升南疆特色大米品种的品质,筛选出适合南疆稻区种植和推广的优质高产中晚熟香稻品种,2023年在新疆温宿县对14个香稻品种(系)的一系列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14个香稻品种(系)在温宿县均能安全成熟,其中生育期最长的品种为‘新粳香9号’(162 d),较对照品种‘新稻50号’晚成熟10 d。被调查的15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632%~46.107%,变异系数最大的产量性状主要为空秕粒数(46.107%)、实粒数(25.944%)和穗粒数(22.510%),这3个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很大的改良潜力。产量性状综合表现较差的品种为‘新粳香9号’‘新粳香1号’和‘民乐稻花香-1’;品质方面表现较差的品种(系)为‘松粳香22’‘新粳香5号’和‘新粳香3号’。综合考虑产量与品质指标,认为‘新粳香8号’适宜在新疆南疆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香稻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GC-IMS结合ROAV分析不同制油工艺对芜菁籽油特征香气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岳丽 祖力皮牙·买买提 +4 位作者 王佳敏 热依拉木·海力力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毛红艳 于明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59,共10页
旨在为芜菁籽油的开发及品质提升提供依据,探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芜菁籽油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的影响。分别采用低温压榨法、热榨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白皮、紫皮芜菁籽中油脂,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法(HS-GC-IMS)对芜菁籽油的挥... 旨在为芜菁籽油的开发及品质提升提供依据,探究不同制油工艺对芜菁籽油挥发性成分及香气特征的影响。分别采用低温压榨法、热榨法和溶剂萃取法提取白皮、紫皮芜菁籽中油脂,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色谱法(HS-GC-IMS)对芜菁籽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分析不同制油工艺白皮、紫皮芜菁籽油特征香气成分,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合变量重要性投影值(VIP)研究不同制油工艺及不同品种芜菁籽油之间的差异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芜菁籽油中共检测出10类13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酯类,其次是杂环类、酸类、醚类等;紫皮芜菁籽油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多于白皮芜菁籽油的;热榨法芜菁籽油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多于低温压榨法的;溶剂萃取法芜菁籽油中硫醚类化合物总含量高于压榨法的;ROAV分析表明,3-甲硫基丙醛是芜菁籽油风味的主要贡献者;OPLS-DA结合VIP筛选出壬醛(二聚体)、辛醛、3-甲硫基丙醛、庚醛、己醛、异戊醛为差异挥发性化合物,可以用于区分不同制油工艺及不同品种的芜菁籽油。综上,制油工艺和品种影响芜菁籽油风味,可根据开发需求选择不同的制油工艺和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籽油 制油工艺 相对气味活度值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芜菁肉质根质地品质综合评价
7
作者 岳丽 庄红梅 +5 位作者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毛红艳 张英仙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于明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7-1071,共15页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建立芜菁肉质根质地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用质构仪穿刺法、剪切法和质地多面分析法测定57个芜菁品种的肉质根质地品质,分析各质地品质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芜菁肉质根品...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建立芜菁肉质根质地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用质构仪穿刺法、剪切法和质地多面分析法测定57个芜菁品种的肉质根质地品质,分析各质地品质参数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芜菁肉质根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存在差异:最大黏附力的差异最大,变异系数为84.98%;弹性的差异最小,变异系数为7.74%。各质地参数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质地指标简化为适口性因子、剪切因子、穿刺因子、黏附因子和表皮硬度因子共5个主成分,建立了芜菁肉质根的质地品质评价模型。聚类分析将57个芜菁品种的肉质根分为3类,第Ⅰ类为低硬度、高黏附性品种,第Ⅱ类为高硬度、低黏附力品种,第Ⅲ类为高胶黏性、高咀嚼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质地品质 穿刺 质地多面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橡胶草根部菊糖和总糖含量快速检测方法
8
作者 陈润峰 高强 +6 位作者 严青青 徐麟 吐汗姑丽·托合提 张龑 郑立鹏 任海龙 聂秋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2-1110,共9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橡胶草根部菊糖和总糖含量绿色、低成本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以103个橡胶草干根粉末样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福斯公司的FOSS NIRS^(TM) DS2500F SR近红外光谱仪(850~2500nm)采集样品光谱,使用酶标仪法...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橡胶草根部菊糖和总糖含量绿色、低成本的快速检测技术。【方法】以103个橡胶草干根粉末样品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福斯公司的FOSS NIRS^(TM) DS2500F SR近红外光谱仪(850~2500nm)采集样品光谱,使用酶标仪法检测样品根部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并使用总糖含量减去还原糖含量计算出菊糖含量,采用SPXY算法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用移动窗口平滑(MWS)、标准化(SNV)、多元散射校正(MSC)和一阶导数(FD)算法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使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筛选波长,建立橡胶草根部菊糖和总糖含量的PLS预测模型。【结果】检测样品集总糖、还原糖和菊糖含量的区间分别为9.79%~51.85%、3.11%~8.98%和6.41%~45.35%,变异系数分别为34.18%、32.61%和39.46%。使用SPXY算法将校正集和验证集按照4∶1的比例划分,总糖和菊糖的校正集、验证集的个数均为82和21个。使用划分后的样品集进行模型建立,最优的菊糖含量PLS预测模型使用的光谱预处理方法为MWS-SNV-CARS,其验证集相关系数R v达到了0.942,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v为2.515,验证集相对分析误差RPDv为2.977;最优的总糖含量PLS预测模型使用的光谱预处理方为MWS-SNV-CARS,其R v达到了0.949,RMSEv为2.490,RPDv为3.175。2个模型的RPDv均大于2.5,性能较佳。【结论】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橡胶草根部菊糖和总糖的绿色、低成本的快速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草 近红外光谱 菊糖 总糖 快速检测 P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特性及其耐盐性评价
9
作者 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 刘文静 +8 位作者 麻井彪 张国胜 郭启平 袁杰 张燕红 安万刚 萨吉代木·玉苏甫 潘建明 任磊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868,共11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并评价其耐盐性,为筛选耐盐水稻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审定和引进的水稻材料为供试品种,共24份,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盐浓度水平:T_(0)(0 g/L)、T_(1)(3 g/L)、T_(2)(6 g/L)...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特性并评价其耐盐性,为筛选耐盐水稻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新疆审定和引进的水稻材料为供试品种,共24份,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5个盐浓度水平:T_(0)(0 g/L)、T_(1)(3 g/L)、T_(2)(6 g/L)、T_(3)(9 g/L)、T_(4)(12 g/L)和T_(5)(15 g/L),以0浓度(T_(0))作为对照,每组处理重复3次,探究不同盐浓度梯度对水稻种子发芽速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数、根长和芽长的影响。【结果】随着盐浓度的升高,不同水稻品种种子的发芽速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数、根长和芽长整体均呈负相关关系,且呈下降趋势。盐浓度升高则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增强,甚至不萌发。【结论】213-5-1-1-2-0、宁粳58号和新稻43号等品种耐盐性最强,可作为耐盐的水稻品种或资源进行利用,而品种9721、213-40-5-3-0、新稻53号和新粳9号耐盐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发芽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孜然复播谷子一年两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0
作者 胡相伟 赵云 +4 位作者 冯国郡 王卉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张贵 吐拉甫·吐合逊 《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4-8,共5页
为提高新疆南疆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土地产出效益潜力和作物高产潜力,通过规范化种植发挥特色作物在粮食产能保障方面应有的贡献,同时减轻常规模式下复播谷子抢种抢收压力,本文对春播孜然复播谷子覆膜滴灌、精量穴播、水肥一体... 为提高新疆南疆光、热、水资源利用效率,激发土地产出效益潜力和作物高产潜力,通过规范化种植发挥特色作物在粮食产能保障方面应有的贡献,同时减轻常规模式下复播谷子抢种抢收压力,本文对春播孜然复播谷子覆膜滴灌、精量穴播、水肥一体化、病虫草害防控、膜带重复利用、错位穴播、机械化收获等关键高产栽培技术予以介绍,以期为广大农技人员和种植户提供参考,达到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孜然 复播谷子 一年两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籽粒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11
作者 买买提·吐尔逊 吐尔逊阿依·吾甫尔 +1 位作者 吕玉平 阿布来提·阿布拉 《农村科技》 2025年第4期25-27,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区域春播种植的籽粒玉米,特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选择6个参试品种,以乌鲁木齐周边主栽品种先玉335作为对照,对其适应性、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6个参试品种667米2产量... 为筛选出适合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区域春播种植的籽粒玉米,特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选择6个参试品种,以乌鲁木齐周边主栽品种先玉335作为对照,对其适应性、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6个参试品种667米2产量均超过1000千克,先玉1483、科沃868、金粒1702综合表现均较好,可以作为重点品种在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玉米 品种 适应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新品种引进及适应性评价
12
作者 古丽米拉·艾克拜尔 如则·艾合麦提 +2 位作者 麦麦提江·居麦 古丽米热木·米尔扎合买提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 《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干旱地区种植的沙棘品种,在新疆莎车县引进了4个沙棘品种,并通过系统观测物候期、成活率、保苗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评价各品种适应性。结果表明:中华沙棘适应性最佳,成活率和保苗率高达91.43%、86.23%,适用于生态修复;... 为筛选出适宜干旱地区种植的沙棘品种,在新疆莎车县引进了4个沙棘品种,并通过系统观测物候期、成活率、保苗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等指标评价各品种适应性。结果表明:中华沙棘适应性最佳,成活率和保苗率高达91.43%、86.23%,适用于生态修复;阿勒泰新闻沙棘成活率为79.69%,果实品质良好,适合加工利用;中亚沙棘和深秋红大果沙棘虽然成活率较低,但是在早熟性和果实品质方面各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品种 引进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前干旱和矮壮素浓度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3
作者 丁银灯 范贵强 +4 位作者 高永红 黄天荣 周安定 吴新元 方辉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28-1336,共9页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的影响作用机制,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2个水分处理:苗期干旱胁迫(正常灌水量的25%,记为I_(1))和拔节期干旱胁迫(正常灌水量的25%,记为I_(2)),设... 【目的】探明干旱胁迫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的影响作用机制,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2个水分处理:苗期干旱胁迫(正常灌水量的25%,记为I_(1))和拔节期干旱胁迫(正常灌水量的25%,记为I_(2)),设置1.67、2.22和3.33 g/L三个矮壮素浓度梯度(分别以C_(1)、C_(2)和C_(3)表示),以清水(CK)为对照,分析不同灌水干旱胁迫下叶面喷施矮壮素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两种灌水处理下,拔节期干旱胁迫使得孕穗期冬小麦旗叶叶面积、单株叶面积显著降低87.73%和65.40%,花后冬小麦旗叶的Pn值、Tr值降低,Ci浓度上升,同时生殖生长时间缩短,光合产物积累和转运量下降,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最终导致产量下降达40.28%。叶面喷施矮壮素后可削弱干旱胁迫对冬小麦产量减少的负面影响,C_(2)、C_(3)浓度下,冬小麦的旗叶叶面积、单株叶面积上升;叶面喷施矮壮素溶液能够增强冬小麦光合作用,延缓植株衰老,两种处理下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峰值在C_(1)、C_(2)和C_(3)浓度下分别比CK高出28.62%、36.23%、34.19%和21.62%、21.27%、45.87%,光合速率产生的峰值至生育末期下降幅度减小;矮壮素处理下成熟期营养器官干重、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上升,且均以C_(2)浓度下各指标达到最高;两种灌水处理下C_(1)、C_(2)和C_(3)浓度矮壮素处理的小麦产量分别比CK增加了0.32%、16.08%、11.75%和4.52%、23.60%、6.42%。【结论】综合灌水处理和矮壮素浓度,干旱胁迫对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降低,进而导致产量下降,在冬小麦花前干旱胁迫下,以拔节期干旱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更大;外源施加矮壮素均可以不同程度改善干旱胁迫条件对小麦造成的不利影响,其中2.22 g/L浓度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前干旱 冬小麦 矮壮素 光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强筋节水小麦新品种—核春3号
14
作者 王春生 夏建强 +4 位作者 赵准 樊哲儒 王重 李剑峰 张跃强 《核农学报》 2025年第10期2158-2159,共2页
核春3号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原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节水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2009年以新春37号为母本,38th-201[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en... 核春3号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原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节水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是2009年以新春37号为母本,38th-201[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entro Internacional de Mejoramientode Maizy Trigo,CIMMYT)春小麦优良种质]为父本杂交,杂交F_(0)代种子通过^(60)Co-γ射线辐射,云南-新疆南繁北育穿梭育种,结合分子标记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辅助选择经多代单穗、单株优选,于2013年育成的新品系。后经多年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24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新审麦2024年101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节水 品种 辐射 高产优质 核春3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与品种筛选
15
作者 施俊杰 侯献飞 +8 位作者 于月华 李强 苗昊翠 贾东海 顾元国 胡凤仪 高君 崔福洋 尚随腾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54-1364,共11页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对高油酸花生出苗率、生长速率、产量等影响,为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34份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为材料,记录高油酸花生在盐碱地种植下的出苗率、农艺性状以及生长速率等的变... 【目的】研究盐碱胁迫对高油酸花生出苗率、生长速率、产量等影响,为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34份高油酸花生品种(系)为材料,记录高油酸花生在盐碱地种植下的出苗率、农艺性状以及生长速率等的变化。【结果】盐碱胁迫下,冀花18出苗率最高,济花9号出苗率最低;开花期-下针期,花育910主茎高生长速率最快,开农1760和P19-24最慢;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花生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同时盐碱胁迫显著抑制高油酸花生产量,豫花37、开农1715和花育9130相对产量最高,耐盐性较好。不同品种(系)在不同鉴定指标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并进行聚类分析,将34份材料划分4类,第1类属于高耐盐碱材料1份;第二类属于耐盐碱较强材料7份;第三类属于耐盐性一般材料15份;第四类属于盐敏感材料11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花生 全生育期 耐盐碱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广适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核春1号
16
作者 王立红 王春生 +5 位作者 夏建强 高新 李少杰 王重 樊哲儒 张跃强 《核农学报》 2025年第9期1928-1929,共2页
核春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塔城地区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60)Coγ射线诱变+麦谷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联合培育的具有优质强筋、高产、广适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该品种是2009年以新疆优质春小麦... 核春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塔城地区丰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60)Coγ射线诱变+麦谷蛋白亚基辅助选择+分子标记”联合培育的具有优质强筋、高产、广适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该品种是2009年以新疆优质春小麦品种新春26号为母本、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entro Internacional de Mejoramientode Maizy Trigo,CIMMYT)优质种质37th-299为父本进行杂交,对当代杂交种子进行^(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经多代单株、单穗选择结合分子标记和麦谷蛋白亚基辅助选择,云南-新疆南繁北育,于2013年育成的新品系。后经多年小区及生产试验筛选、产量鉴定,于2024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麦2024年100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 ^(60)Coγ射线诱变 广适 核春1号 优质强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幼苗耐低温生理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冠菌素缓解效应
17
作者 梁晶 龚静云 +5 位作者 张军高 赵志强 周小云 张少民 周广威 雷斌 《核农学报》 2025年第10期2125-2137,共13页
为探究影响不同品种水稻幼苗期耐寒性的生理指标差异以及冠菌素(COR)对水稻耐低温的缓解效应,本研究以1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蒸馏水和冠菌素浸种处理,通过低温10℃处理3 d,然后移至25℃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恢复生长,研究低温胁迫... 为探究影响不同品种水稻幼苗期耐寒性的生理指标差异以及冠菌素(COR)对水稻耐低温的缓解效应,本研究以1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蒸馏水和冠菌素浸种处理,通过低温10℃处理3 d,然后移至25℃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恢复生长,研究低温胁迫和冠菌素对不同品种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18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期18个测定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发芽势(GP)、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芽长(SL)、根长(RL)、茎粗(SD)、根数(RN)、芽鲜重(SFW)、根鲜重(RFW)、芽干重(SDW)和根干重(RDW)指标均有所下降,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指标均有所增加,并且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冠菌素处理后,除MDA含量外,其余17个测定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为4.97%~31.46%,且数值均有所增加。基于综合耐寒系数(CCRC)、综合耐寒评价值(D)以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的加权耐寒系数(WCRC)这3项指标,对水稻幼苗期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表明新策梗1号、新稻50号和新策梗2号耐寒性较强。通过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不同品种水稻分为强耐寒性3个、中等耐寒性5个和弱耐寒性4个。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法验证,筛选出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鲜重、芽干重和根干重共6个与水稻幼苗期耐寒性显著相关的指标。本研究对新疆地区幼苗期水稻耐寒性品种的筛选以及生产实践中利用冠菌素提高水稻抗低温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水稻 幼苗期 冠菌素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调节剂对打瓜生理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陈友强 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 +6 位作者 邓超宏 朱力德别克·块什拜 李欢 刘华君 潘竟海 白晓山 沙红 《新疆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80-138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生长调节剂对打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打瓜的生理生化特性、提高产量以及改善株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打瓜品种普通红大片的叶片为材料,利用不同种类化学调节剂,在0.005%和0.01%浓度处理下,分别在3、6、9、1... 【目的】研究不同化学生长调节剂对打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打瓜的生理生化特性、提高产量以及改善株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打瓜品种普通红大片的叶片为材料,利用不同种类化学调节剂,在0.005%和0.01%浓度处理下,分别在3、6、9、12和15 d测定打瓜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在不同浓度、种类的化学调节剂处理下,随时间增加各测定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0.01%化学生长调节剂处理的MDA含量在3 d时达到最大值。随化学生长调节剂处理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能达到370.2 mg/g。氟乐灵在0.01%浓度处理下,6 d时H_(2)O_(2)含量达到峰值,为8.83μmol/g;且在0.01%氟乐灵处理下,6 d时POD活性显著增加,并达到最大值,1156.6U/g。在不同化学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3~6 d处理时,SOD均有较高的活性,随后下降且变化差异不显著。在0.01%乙烯利处理下,15 d时CAT活性最低为294.7U/g。【结论】经高浓度化学调节剂处理后,打瓜的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H_(2)O_(2)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相较于低浓度处理显著增加。此外,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项测定指标均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瓜 化学调节剂 生理生化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