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古丽娜孜·居来提 李杰 +8 位作者 穆光荣 张立祯 马腾飞 帕尔哈提·买买提 王雪姣 张鹏忠 巴特尔·巴克 李顺澳 孙帅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9-220,I0011,共13页
【目的】探究不同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与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尉犁县开展大田试验,设计5个植棉密度:28万株·hm^(-2)(D1)、22万株·hm^(-2)(D2)、18万株·hm^(-2)(D3... 【目的】探究不同植棉密度对新疆南疆棉花株型与产量的影响,为优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3―2024年,在新疆尉犁县开展大田试验,设计5个植棉密度:28万株·hm^(-2)(D1)、22万株·hm^(-2)(D2)、18万株·hm^(-2)(D3)、13万株·hm^(-2)(D4)和9万株·hm^(-2)(D5),以筒形(新陆中79号,T1)和塔形(欣试518,T2)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棉密度对棉花株高、果枝节间长度、果枝和叶片的倾角及方位角、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T1品种的株高在D3或D4处理下最大,T2品种的株高在D4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减小,T1与T2品种的平均果枝节间长度逐渐增加,下部、中部、上部果枝的倾角整体呈增大趋势。D4或D5处理下,2个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最大。不同植棉密度下,T1品种的下部、中部、上部叶片倾角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下部果枝方位角以及中部、上部叶片的方位角均无显著差异。T1、T2品种的LAI分别在D4、D3处理下最大。随植棉密度增大,单株铃数降低。T1、T2品种分别在D3、D1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结论】不同植棉密度对筒形和塔形棉花品种的株型与产量具有一定影响。南疆植棉区新陆中79号和欣试518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8万株·hm^(-2)和28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株型 种植密度 产量 塔形 筒形 新疆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旱地冬小麦生育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产潜力的影响
2
作者 房彦飞 张山清 +3 位作者 唐江华 徐文修 罗晓颖 胡冬平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708,共12页
为了解新疆旱地冬小麦生育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产潜力的影响,利用1961-2020年11个气象站点逐月气象资料,选择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模型计算新疆旱地冬小麦生产潜力,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dall趋势检验(M-K)、反距离权重插值等... 为了解新疆旱地冬小麦生育期的气候变化及其对生产潜力的影响,利用1961-2020年11个气象站点逐月气象资料,选择农业生态区域法(AEZ)模型计算新疆旱地冬小麦生产潜力,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dall趋势检验(M-K)、反距离权重插值等分析了新疆冬小麦生产潜力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61-2020年新疆旱地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温度、≥10℃积温和降水量随时间的推进均呈升高的趋势,倾向率分别达到0.41℃·(10 a)^(-1)、74.05℃·(10 a)^(-1)和9.82 mm·(10 a)^(-1);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倾向率达到-23.32 h·(10 a)^(-1)。在空间上,旱地冬小麦生育期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整体均以伊犁河谷地区最高,≥10℃积温和日照时数整体分别以塔额盆地和昌吉州东部最高。各站点平均气温和≥10℃积温呈极显著(P<0.01)增加趋势,以塔额盆地平均增速最快;昌吉州东部降水量平均增速最快;昌吉州东部平均日照时数下降速率最快。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其倾向率分别达到74.54和323.79 kg·hm^(-2)·(10 a)^(-1)。空间上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整体上分别以塔额盆地和伊犁河谷地区最高。其中,塔额盆地光温生产潜力和昌吉州东部气候生产潜力的增速均最快,二者的平均速率分别为101.45和487.50 kg·hm^(-2)·(10 a)^(-1)。光温生产潜力与气温、≥10℃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气候生产潜力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日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80%左右的研究站点同上述相关性一致;在降水量丰富的伊犁河谷地区,气温和≥10℃积温是影响冬小麦生产潜力主要因素。因此,新疆旱作农区暖湿化气候有利于旱地冬小麦生产潜力的提高,且在此气候背景下未来新疆气候资源变化对旱地冬小麦的增产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旱地冬小麦 气候变化 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2年新疆棉花花铃期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帅 王雪姣 +4 位作者 李顺澳 王森 火勋国 郭燕云 雷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100,共14页
【目的】高温热害是新疆棉花花铃期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棉花的安全生产。明确该地区高温热害的演变特征,为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新疆植棉区5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2年日最高气温资料以及24个棉... 【目的】高温热害是新疆棉花花铃期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棉花的安全生产。明确该地区高温热害的演变特征,为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新疆植棉区5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2年日最高气温资料以及24个棉花气象观测站1991―2022年棉花开花期、吐絮期观测资料,结合棉花花铃期高温热害监测指标,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分析方法,揭示新疆棉花花铃期不同等级高温热害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结果】1961―2022年新疆植棉区花铃期日最高气温、极端高温(日最高气温≥38.0℃)和极端高温累计日数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6℃·(10 a)^(-1)、0.07℃·(10 a)^(-1)和0.45 d·(10 a)^(-1)。新疆各植棉区棉花花铃期高温热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呈增加趋势。1961―2022年东疆亚区96.0%以上的年份发生了不同等级的花铃期高温热害,南疆亚区花铃期轻度和中度热害发生频率分别为88.7%和51.6%,北疆亚区花铃期轻度热害发生频率为64.5%。【结论】新疆植棉区花铃期高温热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多北少”的区域性特征。新疆植棉区应注重耐高温棉花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推广,合理调整棉花种植布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保障新疆棉花生产安全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 高温 热害 气候变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品种对棉花生育期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
作者 穆光荣 古丽娜孜·居来提 +7 位作者 张立祯 马腾飞 杜鸿君 王雪姣 孙帅 巴特尔·巴克 李杰 帕尔哈提·买买提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8,I0007-I0010,共19页
【目的】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构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3―2024年在尉犁县开展,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9株·m^(-2)(D1)、13.5株·m^(-2)(D2)、18株·m^(-2)(D3)、22.5株·... 【目的】探究南疆地区不同棉花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构建高产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23―2024年在尉犁县开展,设置5个种植密度水平:9株·m^(-2)(D1)、13.5株·m^(-2)(D2)、18株·m^(-2)(D3)、22.5株·m^(-2)(D4)、27株·m^(-2)(D5),3个棉花品种:新陆中79号(C1)、新陆早73号(C2)、欣试518(C3),通过测定棉花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情况及籽棉产量明确各品种的最优种植密度。【结果】棉花的生育期随密度增加呈延长趋势;C1、C2品种的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和地上部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D3密度下达到峰值,2年平均籽棉产量分别为6458.66 kg·hm^(-2)、6083.64 kg·hm^(-2);C3品种的各器官最大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生长速率随种植密度递增持续上升,在D5时籽棉产量最高,达5875.30 kg·hm^(-2)。种植密度对各器官达到最大干物质积累量的时间和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的时间影响没有明显规律。【结论】新陆中79号和新陆早73号宜采用18株·m^(-2),欣试518品种建议采用27株·m^(-2)的高密度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密度 品种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20年精河县枸杞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启瑞 孙蕾 +2 位作者 戎博 张鹏程 李迎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113-121,共9页
【目的】探明精河县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当地枸杞产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精河县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枸杞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 【目的】探明精河县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为当地枸杞产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精河县气象站1981—2020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枸杞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1981—2020年,枸杞生长季气温为19.7~23.5℃,平均气温21.5℃,气候倾向率为0.4℃/10 a;≥10℃积温3062~4400℃·d,平均3845.6℃·d,≥10℃积温气候倾向率为162.6℃·d/10a,≥10℃积温日数气候倾向率为4.6 d/10a;平均气温、≥10℃积温及其日数随年份增加呈明显升高趋势,且均在2004年发生由低到高的显著突变。1981—2020年精河县初霜日推迟,气候倾向率为2.8 d/10a;终霜日提前,气候倾向率为-3.0 d/10a;无霜期延长。枸杞夏果成熟期间高温日数增加,生长季降水量呈微弱增加趋势,年代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波动较大。日照时数在1999年发生突变,呈显著增多趋势。枸杞生长季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和7月,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 d/10a和2 d/10a。【结论】气候变化背景下,精河枸杞生长季热量资源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枸杞产量,但枸杞萌芽展叶期遭遇霜冻风险增大,4月需加强霜冻灾害防范。夏果成熟期间高温日数增加,需关注高温对枸杞幼果生长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7月降水量增加,对枸杞产量形成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农业气候资源 特征 精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期模型在新疆植棉区的适应性评价及未来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6
作者 马俊良 顾生浩 +4 位作者 王森 孙帅 樊江川 张文太 郭新宇 《中国棉花》 2025年第10期26-36,44,共12页
准确预测发育期(生长发育阶段)对于作物生长发育模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和管理措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棉花发育期和逐日气象数据,对3种主要棉花生长发育模型(SUCROS-Cotton、APSIM... 准确预测发育期(生长发育阶段)对于作物生长发育模拟、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和管理措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0―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的棉花发育期和逐日气象数据,对3种主要棉花生长发育模型(SUCROS-Cotton、APSIM-Cotton、GOSSYM)的发育期模块关键算法进行调参和验证,筛选出发育期预测精度最高的模型,结合温室气体3种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情景RCP2.6、RCP6.0和RCP8.5下的逐日气象数据,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新疆棉花发育期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在新疆,基于积温恒定假设的发育期模型预测精度[2种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为5.0 d]明显高于基于生理发育时间恒定的模型(RMSE为7.33 d),其中GOSSYM模型整体表现最优(RMSE为4.92 d);在北疆6个站点中,GOSSYM模型的误差最低(RMSE为4.63 d),而在南疆17个站点中,APSIM-Cotton模型表现最佳(RMSE为4.93 d);未来气候情景下,棉花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吐絮期均呈现极显著提前趋势(P<0.01)。从空间分布来看,RCP6.0和RCP8.5情景下,各生育时期提前趋势较为明显的站点主要集中在新疆西南部和北部,东部地区提前幅度相对较小;在RCP2.6情景下南部站点的提前趋势普遍较北部更为明显。GOSSYM模型在新疆植棉区总体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鉴于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棉花各生育阶段显著提前,建议部分宜棉区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优化品种布局,适度引种中晚熟品种,提升光热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模型 气候变化 新疆植棉区 SUCROS-Cotton APSIM-Cotton GOSSYM 物候期 积温 生理发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红枣物候期和产量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启瑞 王娟 +3 位作者 芮建梅 火勋国 姚艳丽 顾雅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04-112,共9页
基于1981~2021年哈密红枣的物候期和气象数据、1991~2017年哈密红枣的产量资料,分析了哈密红枣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哈密红枣发育期和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影响其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结果表明:近41年来,平均气温、平均地温、... 基于1981~2021年哈密红枣的物候期和气象数据、1991~2017年哈密红枣的产量资料,分析了哈密红枣生长期的气候变化特征、哈密红枣发育期和产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影响其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结果表明:近41年来,平均气温、平均地温、日照时数年尺度和生长季内月尺度的变化均呈上升趋势;气温、地温是影响红枣发育期的主要关键因子;生育期内的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与红枣的气象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干变暖导致哈密红枣萌芽展叶到脆熟采摘期普遍提前,落叶期和休眠期推迟,全生育期延长;6月份高温日数呈显著增多的趋势,这对哈密红枣的产量有不利影响;8月份气温日较差和日照时数的增加有利于红枣产量的提高;9~10月降水量减少的趋势有利于红枣果实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气候变化 发育期 产量 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