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内源性疼痛调制与术后疼痛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柯雪茹 雷波 +2 位作者 赵莉 王明春 曹兴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4-76,共3页
研究发现人体自身调节疼痛的能力(即内源性疼痛调制)与临床中疼痛和镇痛敏感性存在相关性,如慢性疼痛患者普遍存在内源性疼痛功能弱化的现象,术前的内源性调节能力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 术后疼痛 疼痛调制 内源性 新疆维吾尔族 汉族 慢性疼痛 调节能力 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志红 赵莉 +4 位作者 杨毅 陈刚 闫磊 喻红彪 徐桂萍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978-981,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组、帕瑞昔布钠组和联合组,各22例,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9...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手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组、帕瑞昔布钠组和联合组,各22例,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 m L,盐酸羟考酮0.1 mg·kg-1,帕瑞昔布钠40 mg和盐酸羟考酮0.1 mg·kg-1联合帕瑞昔布钠40 mg。观察并记录手术后30 min,1,2,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同时记录各组手术后躁动、寒战、恶心呕吐和24 h内追加镇痛药物的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盐酸羟考酮组、帕瑞昔布钠组和联合组手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联合组手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盐酸羟考酮组和帕瑞昔布钠组(均P<0.05)。联合组手术后躁动和寒战发生率分别为0.0%,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0%,23.0%)(P<0.05);联合组手术后无镇痛药追加患者,对照组、盐酸羟考酮组和帕瑞昔布钠组镇痛药追加患者分别有12,5,5例(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联合帕瑞昔布钠能有效减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手术后痛觉过敏,降低手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盐酸 帕瑞昔布钠 瑞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医院护士差序氛围感知与工作疏离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丽萍 成萍萍 张玫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81-83,共3页
目的了解护士差序氛围感知与工作疏离感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为制订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护士工作疏离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甲医院的84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差序氛围量表、工作疏离感量表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护士差序氛围感知与工作疏离感现状,并分析两者的关系,为制订针对性的措施降低护士工作疏离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市3所三甲医院的84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差序氛围量表、工作疏离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差序氛围感知总分为(27.44±4.79)分,工作疏离感总分为(33.12±3.34)分,两者呈正相关(r=0.317,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差序氛围是工作疏离感的重要预测因子,可独立解释护士工作疏离感16.7%的变异。结论护士差序氛围感知与工作疏离感均处于中等水平,差序氛围感知越高,工作疏离感水平越高,护理管理者应营造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降低护士工作疏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医院 护士 差序氛围感知 工作疏离感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体外循环下凝血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育 王志红 伍湘伊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ECC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50%的患者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本文回顾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ECC术后出血量的差异,对比观察了ECC对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凝血机制的差异,...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后出血是ECC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50%的患者是由于凝血机制障碍所致。本文回顾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ECC术后出血量的差异,对比观察了ECC对汉族患者与维吾尔族患者凝血机制的差异,为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体外循环 患者 凝血指标 汉族 凝血机制障碍 手术后出血 常见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秦建华 张雪蓉 朱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深度,B组患者采用七氟烷... 目的探讨不同全身麻醉药物在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行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岁)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静脉注射维持麻醉深度,B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静息复合麻醉维持麻醉深度。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吞咽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出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以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手术开始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30分钟和术毕MAP和HR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吞咽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出PACU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301,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能够更好地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较快,认知功能良好,可以更好地应用于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烷 关节置换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梅静 陈晓芳 徐桂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6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1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及术后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躁动发生率及术后追加阵痛药物的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后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 O2)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2、T3时间点血糖水平,T1、T2、T3时间点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传导,降低气腹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稳定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并能保持患者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预处理对七氟醚麻醉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桂萍 马雪萍 瞿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预处理对七氟醚麻醉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大鼠80只,雌雄不拘,体重15~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n=16):对照组(C组)吸入30%的氧气6h,3%七氟醚麻醉2h组(S1组),预处理3%七氟醚麻醉2h组(... 目的 探讨石杉碱甲预处理对七氟醚麻醉新生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7日龄SD大鼠80只,雌雄不拘,体重15~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n=16):对照组(C组)吸入30%的氧气6h,3%七氟醚麻醉2h组(S1组),预处理3%七氟醚麻醉2h组(AS1组),3%七氟醚麻醉6h组(S2组),预处理3%七氟醚麻醉6h组(AS2组),AS1组和AS2组麻醉前30 min给予石杉碱甲0.2 mg/kg腹腔注射.麻醉结束24 h后,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断头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五组余大鼠14日龄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与C组比较,AS1组第1~6天逃避潜伏期、平台象限滞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无明显变化;AS2组第1~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平台象限滞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无明显变化;余四组大鼠血清S100β及NSE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S1组比较,AS1组第1~6天逃避潜伏期无明显变化,平台象限滞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血清S100β和NSE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S2组比较,AS2组第1~6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平台象限滞留时间、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增加(P<0.05),血清S100β和NSE浓度均降低(P<0.05).结论 石杉碱甲预处理能有效改善七氟醚麻醉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对大脑神经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预处理 七氟醚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高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环游子宫肌瘤或顽固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行腹腔镜子... 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环游子宫肌瘤或顽固性子宫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后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异氟烷吸入麻醉后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分析采用不同药物麻醉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麻醉状态,且麻醉时间适中,仅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较试验组患者进入麻醉时间更长,且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也较少,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吸入麻醉 认知功能 腹腔镜 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护士工作场所欺凌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成萍萍 任一飞 +5 位作者 郑晓萌 侯铭 王秀丽 张秀敏 郑豫珍 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9-72,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方法便利选取新疆8所医院的5331名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文版负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场所欺凌总分中位数为25.00分,情绪智... 目的了解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究与情绪智力的相关性。方法便利选取新疆8所医院的5331名护士,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中文版负性行为量表、情绪智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工作场所欺凌总分中位数为25.00分,情绪智力总分为(69.06±13.58)分,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发生率为31.83%,严重欺凌发生率为14.37%;护士工作场所欺凌总得分与情绪智力总得分呈负相关(r=-0.693,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年限、工作科室和情绪智力各维度为护士工作场所欺凌的影响因素(P<0.05,P<0.01),共解释工作场所欺凌总变异度的45.4%。结论护士工作场所欺凌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借鉴国内外不同领域的管理经验,提高护士情绪智力,降低工作场所欺凌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场所欺凌 情绪智力 负性行为 自我情绪评价 情绪控制 情绪运用 他人情绪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封堵器外置法单肺通气在小儿肺包虫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一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乔南南 潘阳阳 +1 位作者 苏涛 徐桂萍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84-1085,共2页
患儿,5岁男童,体重18 kg,以“咳嗽、发热、寒战7 d,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5 d”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有羊、狗等接触史。家属代述患儿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突发剧烈咳嗽,咳出黄色粉皮样组织,伴恶心、寒战... 患儿,5岁男童,体重18 kg,以“咳嗽、发热、寒战7 d,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5 d”入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外科。患儿既往身体健康,有羊、狗等接触史。家属代述患儿在当地医院治疗期间突发剧烈咳嗽,咳出黄色粉皮样组织,伴恶心、寒战、惊厥,体温迅速上升至39.2℃,采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及相应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转入我院。就诊时患儿体温正常,右肺下叶可闻及湿啰音。肺部CT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囊腔含气液平、双弧影,考虑肺包虫破裂。实验室检查提示包虫抗体阳性,其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术前诊断:右肺细粒棘球蚴感染,拟行“右开胸探查,右肺下叶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前患儿胸部CT片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下叶 剧烈咳嗽 单肺通气 开胸探查 胸外科 术前诊断 湿啰音 细粒棘球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11
作者 范杞森 蓝岚 +23 位作者 吴镜湘 邱源 徐桂萍 王江 吴多志 罗金辉 冉建 李颖芬 潘鹏 张兵 周月兰 张奕文 许学兵 刘亚涛 王迎斌 王燕 王玉龙 胡友洋 王寿世 孟宏伟 徐海霞 唐培佳 庄小雪 张灿洲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3期1945-1951,共7页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是一种适合个体化的精准麻醉,鉴于这种麻醉方式对于呼吸功能调控提出更高要求,《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需求,针对保留自主呼吸胸科手术麻醉的适应... 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是一种适合个体化的精准麻醉,鉴于这种麻醉方式对于呼吸功能调控提出更高要求,《保留自主呼吸的胸科手术麻醉管理专家共识》编写组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际需求,针对保留自主呼吸胸科手术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评估、麻醉实施、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制订详细的指导方案,旨在规范此麻醉方式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自主呼吸 胸科手术麻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
12
作者 后晓超 徐桂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5-740,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实验一中,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HCT116,将细胞分为八组:LoVo-1组(L0-1组)、LoVo+右美托咪定1 nmol/L-1组(L1-1组)、LoVo+右美托咪定10 nmol/L-1组(L10-1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实验一中,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HCT116,将细胞分为八组:LoVo-1组(L0-1组)、LoVo+右美托咪定1 nmol/L-1组(L1-1组)、LoVo+右美托咪定10 nmol/L-1组(L10-1组)、LoVo+右美托咪定100 nmol/L-1组(L100-1组)、HCT116-1组(H0-1组)、HCT116+右美托咪定1 nmol/L-1组(H1-1组)、HCT116+右美托咪定10 nmol/L-1组(H10-1组)和HCT116+右美托咪定100 nmol/L-1组(H100-1组)。细胞加药处理24、48 h时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细胞加药处理24 h时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含量。实验二中,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HCT116,将细胞分为四组:LoVo-2组(L0-2组)、LoVo+右美托咪定10 nmol/L-2组(L10-2组)、HCT116-2组(H0-2组)和HCT116+右美托咪定10 nmol/L-2组(H10-2组)。细胞加药处理24 h时,收集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LC3蛋白表达情况并计算LC3位点阳性率;细胞加药处理24 h时,收集细胞,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结果实验一中,与L0-1组和L1-1组比较,L10-1组和L100-1组细胞加药处理后24、48 h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LC3-Ⅱ、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H0-1组和H1-1组比较,H10-1组和H100-1组细胞加药处理后24、48 h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LC3-Ⅱ、Beclin-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实验二中,与L0-2组比较,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L10-2组LC3位点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与H0-2组比较,细胞加药处理后24 h H10-2组LC3位点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L0-2组和H0-2组细胞膜完整,细胞核清晰。L10-2和H10-2组细胞膜破坏,细胞器排列紊乱,可见大量自噬小体及自噬溶酶体。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诱导自噬,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自噬 右美托咪定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3
作者 徐桂萍 郭强 +1 位作者 伍湘伊 徐维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年龄65~70岁之间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R组,40例);芬太尼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F组,4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年龄65~70岁之间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R组,40例);芬太尼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F组,40例)。所有患者于手术前1d及术后1、3、5d于每天16~18时进行成人韦氏量表评分(WAIS)。结果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R组明显短于F组(P<0.05)。拔管后Steward苏醒评分和Prince-Henry疼痛评分R组明显高于F组(P<0.05)。术后1d两组WAI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1d(P<0.05),术后5d两组WAIS评分明显高于术后1d(P<0.05)。两组间各时点W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阿托品、麻黄碱、乌拉地尔用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均可引起术后一过性认知功能减低,短期内认知功能会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芬太尼 靶控输注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行疼痛抑制功能与术后慢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柯雪茹 赵莉 +1 位作者 雷波 方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09-711,共3页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性成为影响全球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缓解晚期KOA疼痛和恢复膝关节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但文献报道,成功的...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以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性成为影响全球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缓解晚期KOA疼痛和恢复膝关节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但文献报道,成功的TKA手术后仍有30%左右的病人存在膝关节的慢性疼痛[2],而造成这种疼痛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抑制功能 膝骨性关节炎 ARTHROPLASTY 致残性 术后下肢力线 假体位置 股骨假体 文献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桂萍 麦丽帕特·伊力艾克拜尔 +1 位作者 张宇轩 陈雪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SD成年雄性大鼠30只,2月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10只。S组仅打开腹腔后缝合,C组和L...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SD成年雄性大鼠30只,2月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组)和利多卡因组(L组),每组10只。S组仅打开腹腔后缝合,C组和L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L组建立脓毒症模型后即刻给予利多卡因的负荷剂量10 mg/kg,后尾静脉持续泵注利多卡因10 mg·kg-1·h-1,持续3 h;S组和C组注射等量等渗氯化钠溶液。于建模后24 h处死大鼠,打开腹腔,采集下腔静脉血5 m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糖萼成分多配体聚糖1(Syndecan-1)、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浓度。处死大鼠后采集腹主动脉血0.5 ml进行血气分析,记录PaO 2和PaCO 2。腹主动脉取血之后迅速开胸,取双肺组织,左肺组织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右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血管内皮糖萼结构。结果与S组比较,C组血清TNF-α、Syndecan-1和Heparanase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PaO 2和PaCO 2明显降低(P<0.05),C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L组血清TNF-α、Syndecan-1和Heparanase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PaO 2和PaCO 2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降低(P<0.05)。S组糖萼连续,分布均匀,结构致密;C组糖萼不连续,出现大量中断,分布不均匀,糖萼结构明显疏松;L组糖萼不连续,出现少量中断,分布不均匀,糖萼结构较疏松,但中断程度、分布不均匀程度以及疏松程度均轻于C组。结论利多卡因可以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改善肺血管通透性、减轻脓毒症肺损伤,保留糖萼结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脓毒症 血管内皮 糖萼 多配体聚糖1 乙酰肝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横平面阻滞在老年高危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徐桂萍 潘阳阳 +2 位作者 乔南南 阿里木江.司马义 马雪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腹横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70~83岁,BMI 18.2~26.4kg/m2,ASA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横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局部浸润麻醉... 目的探讨腹横平面阻滞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70~83岁,BMI 18.2~26.4kg/m2,ASA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横平面阻滞组(TAP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LAI组)。TAP组: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间隙注入0.4%罗哌卡因30ml。LAI组:于切口位置皮下和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深部、耻骨结节上、腹股沟管、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疝囊与精索间分别注射0.4%罗哌卡因10、5、3、5、2、5ml。记录切皮时(T1),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时(T2),游离疝囊时(T3),分离腹膜前间隙、置入补片时(T4),缝合腹横筋膜时(T5),缝合腹外斜肌筋膜(T6),皮肤切口闭合时(T7)VAS评分;记录术后即刻、术后12h和24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记录术中追加的舒芬太尼总量、手术时间、麻醉费用、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和术后4周神经损伤、腹腔脏器出血、腹膜穿孔、注射部位血肿或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T2-T7时TAP组VAS评分明显低于LAI组(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2hTAP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LAI组(P<0.05)。与LAI组比较,TAP组补救追加的舒芬太尼总量明显减少,麻醉费用明显升高,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横平面阻滞作为主要的麻醉方式应用于老年高危患者的腹股沟疝修补术相较于局部浸润麻醉更加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横平面阻滞 腹股沟疝修补术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新生大鼠海马乙酰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喻红彪 伍湘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影响。方法 80只7 d龄大鼠随机分为C、K1、K2、K3组,每组20只。C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K1组单次腹腔注射氯胺酮80 mg/kg,K2、K3组分别按同等剂量注射2...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的影响。方法 80只7 d龄大鼠随机分为C、K1、K2、K3组,每组20只。C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K1组单次腹腔注射氯胺酮80 mg/kg,K2、K3组分别按同等剂量注射2、3 d。末次给药后1 d各组处死10只、余大鼠至21 d龄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迷宫实验后检测海马AchE和ChAT水平。结果水迷宫结果:C组与K1组比较、K2组与K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2、K3组较C、K1组潜伏期延长且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酶测定:8 d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7 d龄,C组与K1组比较、K2组与K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2、K3组较C、K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引起新生大鼠空间辨别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海马胆碱能系统有关;单次给药能引起短期内海马胆碱能系统变化,而重复给药则会导致较长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海马 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转移酶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激活在抑制丙泊酚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梅静 喇宏玲 徐桂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52-1558,共7页
目的探究自噬激活在丙泊酚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胎鼠提取分离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雷帕霉素组与氯喹组。采用二甲氧唑黄比色法(X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与凋亡相关... 目的探究自噬激活在丙泊酚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取胎鼠提取分离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雷帕霉素组与氯喹组。采用二甲氧唑黄比色法(X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取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丙泊酚组、雷帕霉素组与氯喹组。以100 mg/kg丙泊酚连续麻醉1周,期间以50 mg/kg雷帕霉素和10 mg/kg氯喹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高尔基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自噬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离体试验中,雷帕霉素逆转了丙泊酚造成的细胞凋亡。与丙泊酚组相比,雷帕霉素组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Ⅱ/LC3Ⅰ)与Beclin-1表达增加,但凋亡蛋白剪切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与Bax表达降低。在体研究中,与丙泊酚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减少,且雷帕霉素组TUNEL阳性细胞数与自噬小体数量减少。此外,雷帕霉素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降低,且LC3Ⅱ/LC3Ⅰ与Beclin-1表达增加,Cleaved-caspase-3与Bax表达降低。但氯喹对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没有影响。结论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活化,进一步激活了细胞自噬,改善了丙泊酚造成的神经元凋亡,提高了大鼠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自噬 神经凋亡 认知功能 雷帕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与七氟醚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赵莉 陈晓芳 +1 位作者 李学斌 苏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目的对比异丙酚与七氟醚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03例择期行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异丙酚组(52例)和七氟醚组(51例)。异丙酚... 目的对比异丙酚与七氟醚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103例择期行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异丙酚组(52例)和七氟醚组(51例)。异丙酚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七氟醚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七氟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1)、插管时(T_2)、插管后5分钟(T_3)、取瘤30分钟后(T_4)及手术结束时(T5)5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及脑短暂充血反应率(transient hyperemic response ratio,THRR)。结果在T_2、T_3、T_4、T5时刻,两组患者MAP和HR均显著低于T_1时刻(P<0.01),且异丙酚组患者MAP和HR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1)。在T_2、T_3、T_4、T5时刻,七氟醚组患者PI均显著高于T_1时刻(P<0.01),THRR均显著低于T_1时刻(P<0.01)。在T_2、T_3、T_4、T5时刻,异丙酚组患者PI均显著低于七氟醚组(P<0.01),THRR均显著高于七氟醚组(P<0.01)。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颅脑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无明显影响,七氟醚可降低脑微小动脉顺应性,减弱患者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七氟醚 搏动指数 脑短暂充血反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桂萍 刘小兵 曹振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2-343,共2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电图(ECG)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位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年龄20~55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08mg/kg镇静,意识消失5min后记录ECG1。然...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心电图(ECG)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位点。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0例,年龄20~55岁。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咪达唑仑0.08mg/kg镇静,意识消失5min后记录ECG1。然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5ng/ml,待血浆浓度与效应室靶浓度达到平衡后记录ECG2。分析比较两个时间点ECG的PR间期、QTc间期、QRS时限及HR。结果与ECG1比较,ECG2的QTc间期、QRS时限显著延长(P<0.01),HR显著减慢(P<0.01),而PR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可能通过干扰房室结至心室肌细胞间传导系统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心脏传导系统 PR间期 QTC间期 QRS时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