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质量控制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丁留敏 李丽 张秀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68-72,共5页
目的比较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病房的质量控制指标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探讨提高指标应用效果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分别记为A、B、C,研究对象为2... 目的比较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病房的质量控制指标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的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探讨提高指标应用效果的应对措施。方法选择新疆乌鲁木齐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分别记为A、B、C,研究对象为2016年1-3月3所医院收治患者的相关资料,由3所医院的信息科统计本院的收治总患者数量、总床日数、ICU总床数等信息,ICU病房护士负责收集患者的诊疗等相关信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C医院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收治率较低,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率较A、B医院高;A医院各置管使用率和感染率等指标较B、C两个医院质量控制效果好。结论目前新疆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ICU质量控制有待加强,需要增加医生和护士的人员配置、改善诊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质量控制指标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李方 王璐 +1 位作者 木塔里甫·买合木提 肖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889-891,共3页
目的:探讨mNGF(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控制颅内压、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mNGF(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84例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控制颅内压、血糖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NGF。观察两组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hs-CRP、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MDA、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mNGF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 mNGF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胰腺炎并发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东 石晓卉 肖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研究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SAP并发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8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 目的研究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SAP并发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8例SAP患者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41例)与未感染组(77例)。回顾性分析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有无2型糖尿病、是否手术治疗、是否留置引流管、有无低氧血症、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时间、禁食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血钙水平共13项指标。对上述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2型糖尿病、留置引流管的分布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低氧血症、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时间、禁食时间、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血钙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治疗、低氧血症、高APACHEⅡ评分、多器官衰竭、长时间机械通气及长时间禁食为SAP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高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衰竭及低氧血症提示SAP患者很可能出现继发感染,而SAP早期采用手术治疗、过长的机械通气时间和禁食时间均会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继发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娜 牛新荣 肖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或入院后进入ICU治疗时间分组,51例直接进入ICU治疗患者...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时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或入院后进入ICU治疗时间分组,51例直接进入ICU治疗患者纳入A组,50例48小时后进入ICU治疗患者纳入B组,49例72小时后或未进入ICU治疗患者纳入C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病死率、清醒时间、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odified edinberg-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评分。结果 A组清醒时间<7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组(P<0.05),清醒时间<14天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MESS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及早进入ICU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小鼠中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辉 陈蔚霖 牛新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74,共7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信号通路因子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小鼠中的改变及可能的作用,为SA⁃AKI的机制研究探索新的思路。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手术(CLP)建...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信号通路因子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小鼠中的改变及可能的作用,为SA⁃AKI的机制研究探索新的思路。方法: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手术(CLP)建立SA⁃AKI模型组(CLP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行开腹不做盲肠结扎穿孔操作。术后24 h采血并处死留取小鼠肾脏组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Scr、BUN水平,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检验血清中IL⁃6、TNF⁃α、IL⁃1β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测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验小鼠肾组织中OPG、RANKL、RANK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与Sham组对比,CLP组Scr、BUN、IL⁃6、TNF⁃α、IL⁃1β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对比,CLP组肾小球充血水肿,部分缺血皱缩,球囊间隙扩大,部分肾小管中可见坏死的上皮细胞,管腔扩大,肾间质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与Sham组相比较,CLP组肾组织中OPG和RANK的mRNA表达显著上调,而RANKL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相比较,CLP组肾脏组织中OPG及RANK的蛋白表达均升高,而RANKL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的小鼠模型中OPG及RANK表达升高,RANKL表达下降,表明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SA⁃AKI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OPG/RANKL/RAN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68
6
作者 王彩虹 秦君玫 贲艳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7-461,共5页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ICU获得性肌无力的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U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机械通气24小时内,开始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实验组患者半个月、第1个月、第3个月、第5个月的肌力评定总分分别为(42.6±5.7)分、(48.5±6.9)分、(54.9±5.2)分、(57.8±4.7)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35.8±4.9)分、(40.6±5.6)分、(45.7±4.3)分、(51.7±5.1)分。实验组患者半个月、第1、3、5个月实验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为(44.7±5.8)分、(60.3±6.8)分、(89.5±7.2)分、(94.2±5.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40.5±5.5)分、(49.2±6.3)分、(62.7±7.5)分、(68.9±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为(15.2±3.7)天、ICU住院时间为(7.3±2.5)天、总住院时间为(27.3±5.9)天、病死率为2.2%,优于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17.5±3.6)天、ICU住院时间(10.8±3.3)天、总住院时间(32.8±6.2)天和病死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情况,加快危重症患者恢复,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 机械通气患者 ICU获得性肌无力 ICU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制因子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俊远 黄桂林 张玉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469-3472,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99例,取其病理组织的石蜡标本共99份作...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99例,取其病理组织的石蜡标本共99份作为结直肠癌组;同时选择30例原发性结直肠癌患者距肿瘤>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ING4、HER2的表达水平,结合患者术后随访资料,分析ING4、HER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ING4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是68.7%(68/99),对照组中为93.3%(28/30);HER2在结直肠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是35.4%(35/99),对照组中为6.7%(2/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346、9.262,P<0.05)。ING4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HER2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相关(P<0.05)。ING4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35.5%(11/31),明显低于ING4阳性表达者的77.6%(52/67)(χ2=16.721,P<0.05);HER2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为78.1%(50/64),明显高于HER2阳性表达者40.0%(14/35)(χ2=16.551,P<0.05)。结直肠癌组ING4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rs=-0.412,P<0.05)。结论 ING4和HER2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患者生存率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两者的表达对于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生长抑制因子4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开胸术后并发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刘艳 美克拉依 肖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开胸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住院并行开胸术的8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其分为低氧血症组与非低氧血...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开胸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住院并行开胸术的8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低氧血症将其分为低氧血症组与非低氧血症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并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89例患者中发生低氧血症42例(47.2%),死亡7例(7.9%),其中低氧血症组患者死亡率(11.9%)高于非低氧血症组(4.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开胸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体质指数>25 kg/m^2(OR=2.643)、术中及术后输血量≥8 U(OR=3.083)、术后血糖水平>11.1 mmol/L(OR=2.973)、术前氧合指数≤300 mm Hg(OR=3.193)、深低温停循环(OR=2.863),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超重、肥胖及术前氧合指数较低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前应给予早期干预,术中及术后应避免输注过多的血液制品,积极控制术后应激性高血糖,以减少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开胸术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不同目标值收缩压对血肿体积及神经损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石晓卉 刘艳 肖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99-104,共6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不同目标值收缩压对血肿体积及神经损伤影响的差异。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35例)和...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不同目标值收缩压对血肿体积及神经损伤影响的差异。方法将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转入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5例)。强化治疗组:目标收缩压≤140 mm Hg并维持,常规治疗组:目标收缩压≤160 mm Hg并维持。两组患者手术方式、基础治疗措施及康复措施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变化及神经损伤转归情况。结果术后第1、5、10天,强化治疗组患者血肿体积逐渐缩小(P<0.01),常规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0天血肿体积明显小于术后第1天和第5天(P<0.01);术后第5天和第10天,强化治疗组患者血肿体积均明显小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强化治疗组患者在转入SICU后第1天(D0)、入SICU后第5天(D1)、入SICU后第10天(D2)、出院时(D3)及出院3个月后随访时(D4)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P<0.01);在D2、D3、D4时间点,常规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逐渐下降,同组患者相邻2个时间点NIHS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D1、D2、D3、D4时间点,强化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D2、D3、D4时间点,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ore,GCS)评分均逐渐升高,同组患者相邻2个时间点GCS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在D2、D3、D4时间点,强化治疗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强化治疗组患者D0至D4时间点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量表(FMA)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患者相邻2个时间点FMA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D2、D3、D4时间点,常规治疗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升高,同组患者相邻2个时间点FMA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D2、D3、D4时间点,强化治疗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收缩压目标值定为140 mm Hg并维持,可更好地控制血肿,减轻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血肿 血压控制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法新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晓 李玉华 +2 位作者 白光英 王霞 丁留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胸腺法新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83例严重脓毒症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 目的分析胸腺法新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83例严重脓毒症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脓毒症常规治疗及CRRT,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胸腺法新皮下注射治疗。统计所有患者28天、90天病死率及总病死率;比较存活超过28天的患者ICU住院天数、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变化;检测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及乳酸(lactic acid,Lac)水平变化;检测血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比例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28天、90天病死率及总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两组患者的总病死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天数[(22.6±10.1)天]短于对照组[(28.5±12.4)天],差异有显著性(P=0.049);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APACEⅡ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_均<0.05),且观察组患者APAC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r、BUN、AST、ALT及La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T细胞占比、CD4^+/CD8^+比例及NK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_均<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胸腺法新联合CRRT较单纯CRRT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胸腺法新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