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4-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多发性硬化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4
1
作者 沙晶 杨丽娟 +1 位作者 玛依努尔·买买提 李红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793,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与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4-CD8-双阴性T细胞(DNT)表达差异。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明确的NMOSDs(53例)和多发性硬化(20例)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27例),... 目的对比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s)与多发性硬化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4-CD8-双阴性T细胞(DNT)表达差异。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明确的NMOSDs(53例)和多发性硬化(20例)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27例),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DNT细胞数目。结果3组受试者外周血DNT细胞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62,P=0.015),其中NMOSDs组DNT细胞数目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t=2.415,P=0.023)和多发性硬化组(t=2.415,P=0.018),而多发性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DNT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9,P=0.881)。结论NMOSDs急性期患者外周血DNT细胞数目高于多发性硬化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推测DNT细胞可能参与NMOSDs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抗MOG抗体相关性视神经炎-脑脊髓炎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沙晶 艾山江·玉素甫江 +1 位作者 玛依努尔·买买提 李红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患者男性,36岁。因视力下降3月余,头痛、发热伴"胡言乱语"1周,于2016年10月23日首次入院。患者于2016年7月即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减退,发作过程中伴右侧眼球转动时疼痛,但无复视、视野缺损、眼动障碍,无左眼视... 患者男性,36岁。因视力下降3月余,头痛、发热伴"胡言乱语"1周,于2016年10月23日首次入院。患者于2016年7月即入院前3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减退,发作过程中伴右侧眼球转动时疼痛,但无复视、视野缺损、眼动障碍,无左眼视力减退,无头痛、头晕、呃逆,无肢体麻木无力等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视神经炎 脑脊髓炎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库与神经病学建设 被引量:7
3
作者 曹凌晓 黄越 +27 位作者 蔡志友 陈彪 陈生弟 樊东升 方伯言 郭燕军 韩璎 黄华品 纪文军 李红燕 刘坤 裴中 彭丹涛 施福东 隋轶 唐北沙 王枫 王雯 王朝霞 吴安华 徐运 杨东东 张国富 张力伟 张振涛 赵伟 赵性泉 王拥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4-923,共10页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 人脑组织库(简称脑库)是通过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渠道进行的脑组织采集、存储、研究并资源共享,为医学研究者开展神经病学和神经科学研究而奠定基础的机构。脑库的发展伴随神经病学发展的始终:神经病学始于对个案脑组织的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随着脑库建设可将神经病学再度带入崭新的认知领域,促进神经系统疾病新病种的发现与确定,对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新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脑库发展史、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其与神经病学的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我国脑库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神经科学 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在帕金森病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那祖克.玉素甫 卡力比努尔.吾买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对维吾尔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u)在帕金森病(P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中应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方法对57例50~75岁的维吾尔族帕金森病患者分别用MoCA.U、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进行评估... 目的对维吾尔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u)在帕金森病(PD)所致认知障碍患者中应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方法对57例50~75岁的维吾尔族帕金森病患者分别用MoCA.U、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进行评估。结果MoCA.U的克朗巴赫Ⅱ系数为0.798,评定者问ICC=0.977(95%CI:0.949~0.990),重测信度r=0.987(P〈0.001),MoCA—U与MMSE和CDR等量表的评定结果高度相关。结论MoCA.U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及可行性,适合应用于维吾尔族帕金森病人群认知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帕金森病 认知评估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何晓燕 王姗姗 李红燕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8-216,共9页
目的总结新疆地区不同抗体类型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47例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包括抗富亮氨酸胶质瘤... 目的总结新疆地区不同抗体类型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47例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包括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抗体相关脑炎18例(38.30%)、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16例(34.04%)、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相关脑炎8例(17.02%)、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GABABR)脑炎5例(10.64%),采集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相关实验室指标对不同抗体类型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抗NMDAR脑炎、抗MOG抗体相关脑炎、抗GABABR脑炎患者发病年龄(χ^(2)=9.500,P=0.023),肌无力(χ^(2)=9.967,P=0.019)、视力下降(χ^(2)=9.967,P=0.019)和癫痫发作(χ^(2)=8.046,P=0.045),脑脊液白细胞计数(χ^(2)=15.237,P=0.002)和氯化物(F=4.156,P=0.0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发病年龄晚于抗NMDAR脑炎(Z=-2.384,P=0.017)和抗MOG抗体相关脑炎(Z=-2.420,P=0.016)患者,抗NMDAR脑炎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高于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Z=-3.307,P=0.001)和抗MOG抗体相关脑炎(Z=-2.835,P=0.005)患者,抗NMDAR脑炎(t=3.159,P=0.007)和抗GABABR脑炎(t=-4.592,P=0.007)患者脑脊液氯化物高于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患者。ROC曲线显示,发病年龄诊断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95%CI:0.569~0.875,P=0.012),灵敏度为0.556、特异度为0.821,截断值为54.50岁。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诊断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558~0.855,P=0.019),灵敏度为0.889、特异度为0.571,截断值为4.50×10^(6)/L;诊断抗NMDAR脑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0.643~0.937,P=0.002),灵敏度为0.600、特异度为0.967,截断值为13.50×10^(6)/L。脑脊液氯化物诊断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95%CI:0.598~0.898,P=0.005),灵敏度为0.722、特异度为0.714,截断值为122.70 mmol/L。结论新疆地区不同抗体类型感染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脑炎具有特定的临床特征,发病年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氯化物对抗LGI1抗体相关脑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对抗NMDAR脑炎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 ROC曲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薯蓣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靶点研究
6
作者 张华雄 张明惠 李红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薯蓣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靶点。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AD和COVID-19的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薯蓣皂苷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靶点。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对AD和COVID-19的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 expression gene,DEGs)进行富集分析。接着,通过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调控网络分析,并利用Cytoscape使其网络可视化,进一步通过DGIdb数据库预测能同时治疗AD和COVID-19的药物,与CTD数据库中AD、COVID-19相关治疗药物进行韦恩图分析,确定薯蓣皂苷作为治疗AD、COVID-19的潜在药物。使用SEA、SuperPred、SwissTargetPrediction、TCMSP对薯蓣皂苷进行靶点预测,并将其分别与AD、COVID-19的DEGs进行韦恩图交集分析,确定薯蓣皂苷治疗AD、COVID-19的靶点,对其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这些药物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出关联度最高的核心靶点。利用分子对接分析薯蓣皂苷与这些核心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富集和聚类分析,发现AD、COVID-19共有DEGs所富集的生物过程、通路、疾病均与炎症和免疫调节相关。利用这些共有DEGs与Trust数据库构建了AD和COVID-19 TFs调控网络。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到薯蓣皂苷是治疗AD和COVID-19的潜在药物,并揭示了薯蓣皂苷治疗AD的36个靶点和27个治疗COVID-19的靶点。用CytohHubba计算得分,分别选取各自关联度最高的6个的核心靶点与薯蓣皂苷进行分子对接。结论:本研究首次揭示了AD和COVID-19共有TFs调控网络,预测并验证了薯蓣皂苷是治疗AD和COVID-19的潜在药物。且通过分子对接确定了薯蓣皂苷与治疗AD和COVID-19的核心药理靶点的结合情况,为开辟临床治疗AD和COVID-19新的途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网络药理学 薯蓣皂苷 阿尔茨海默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S”融合目视化管理在援鄂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玲玲 杨丽 +3 位作者 王彩虹 任燕 丁建玲 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方法,促进援鄂医疗队顺利开展工作。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病区管理工作中,采用"6S"和目视化管理方法。比较进驻1周内(采用常规病区管理方法)及实施新管理方法1周的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方法,促进援鄂医疗队顺利开展工作。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病区管理工作中,采用"6S"和目视化管理方法。比较进驻1周内(采用常规病区管理方法)及实施新管理方法1周的效果。结果实施"6S"融合目视化管理后,往返拿取物资时间显著缩短,医护人员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0.01);病区护理质量得分升高。结论 "6S"融合目视化管理能够帮助援鄂医疗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有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的护理工作效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援鄂医疗队 病区管理 “6S”管理 目视化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效率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临床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朱莉 曹晓林 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康复指南构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并探讨其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12例,将1~5月入院者设为对照组,6~10月入院者设为干预组,每组各56例。两组分别在住院期间给予干预... 目的基于康复指南构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并探讨其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0月符合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112例,将1~5月入院者设为对照组,6~10月入院者设为干预组,每组各56例。两组分别在住院期间给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康复模式;干预组实施早期康复临床路径模式,即实施基于文献研究结合早期康复相关证据形成的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临床路径与流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患者出院满意度评分量表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出院时、出院1、3、6个月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患者出院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康复指南构建早期康复临床路径,并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指南 临床路径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注加权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兔早期后循环缺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庾建英 刘继新 +2 位作者 朱沂 蒋杰 包国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兔后循环缺血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手术组采用三血管结扎法(即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制备兔后循环缺血模型,假...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兔后循环缺血的早期应用价值。方法手术组采用三血管结扎法(即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制备兔后循环缺血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上述血管而不结扎。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共72只,分为术后15 min 36只、30 min 36只。每组动物按性别、兔龄、体重配对,然后随机分到手术组(18只),假手术组(18只)。各组于术后相应的时间进行PWI及DWI检查,检查完后,每组取4只动物迅速断头取脑,按MRI扫描层面切片,将脑片置于2%的TTC溶液中染色。再取8只动物,心脏灌注4%的多聚甲醛后,其中4只取脑ROI做病理标本(HE染色),4只制备电镜标本(置于2.5%戊二醛中送检)。结果术后15 min手术组与配对的假手术组相比,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15.37,27.15)下降,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25.50,14.12)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6.56,6.44)、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0.77,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min,手术组与配对的假手术组相比CBF(15.21,28.83)、CBV(5.67,7.56)下降,MTT(22.35,16.07)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1,P<0.001),ADC(0.78,0.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TTC染色、病理检查均无异常,电镜检查显示手术组动物细胞器异常改变。结论和DWI的ADC值相比,PWI各参数值的定量分析可能有助于早期检出后循环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灌注加权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后循环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凌志鹃 曹海涛 +5 位作者 朱沂 党辉 沙晶 艾山江 李建 景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05-1107,共3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发病原因。方法选取头颅MRI提示有明确PCCI病灶的患者356例(PCCI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另选前循环脑梗死(ACCI...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cerebral infarction,PCCI)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发病原因。方法选取头颅MRI提示有明确PCCI病灶的患者356例(PCCI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另选前循环脑梗死(ACCI)患者853例(ACCI组),比较2组病因分型的差异。结果 PCCI患者临床症状中占前3位的分别为言语不清105例(29.5%),头晕/眩晕98例(27.5%)、肢体无力86例(24.2%);远段梗死是PCCI最常见的梗死部位(45.8%),累及部位最常见为丘脑20.2%;PCCI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较ACCI组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CI的临床表现复杂,PCCI最常见的梗死部位为远段,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为PCCI最常见的发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基底动脉 椎动脉 大脑后动脉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鼠腹腔注射脂多糖合并缺氧环境造成宫内胎鼠脑部损伤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刚 胡燕荣 +7 位作者 钟杰 刘伟 李江 温林豹 李建新 杨小朋 朱沂 孙振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9期807-809,共3页
目的探讨孕鼠宫内感染合并缺氧致幼鼠脑瘫的模型制作及评价方法。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脂多糖缺氧组:健康Wistar孕鼠脂多糖腹腔注射,12h后置于缺氧环境中2.5h,4h后再次腹腔注射脂多糖;颈动脉结扎缺氧组:7d龄Wistar幼鼠结扎右侧颈动脉结... 目的探讨孕鼠宫内感染合并缺氧致幼鼠脑瘫的模型制作及评价方法。方法实验动物分为3组:脂多糖缺氧组:健康Wistar孕鼠脂多糖腹腔注射,12h后置于缺氧环境中2.5h,4h后再次腹腔注射脂多糖;颈动脉结扎缺氧组:7d龄Wistar幼鼠结扎右侧颈动脉结合缺氧环境;对照组:7d龄Wistar幼鼠仅行颈正中切口。于术后4周行足印分析试验、股四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及病理学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缺氧组和颈动脉结扎缺氧组前后肢足印重复性差,表现为间距较大,且间距不稳定(P<0.05);CMAP引出最大波幅所需的刺激强度增大,引出波幅降低(P<0.05);脑室旁正常组织结构破坏,细胞排列紊乱,局部大小不等圆形软化灶;胞浆内容物缺失,部分核膜破损,核内容物外溢。结论应用孕鼠宫内感染合并缺氧的方法制作幼鼠脑瘫模型稳定可靠,与单侧颈动脉结扎缺氧模型相比具有微创、简单易行、更逼真地模拟人类在怀孕晚期宫内感染缺氧致胎儿脑部损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脂多糖 炎症 缺血缺氧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胸痛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耀东 孙奇 +5 位作者 胡歌杨 徐航 程秀琴 李勍 吕文魁 徐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56-1758,1761,共4页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痛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联性。方法收治因急性胸痛症状发生在最近的12h内且持续时间至少30min的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450例患者,入院即刻采血,使用H-FABP试剂盒定性检测H-FA... 目的探讨心源性胸痛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关联性。方法收治因急性胸痛症状发生在最近的12h内且持续时间至少30min的汉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450例患者,入院即刻采血,使用H-FABP试剂盒定性检测H-FABP,采用BeckmanCoulterDC-8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CK-MB等心肌标志物。将H-FABP试剂盒检测结果与CK-MB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不同民族、不同时间窗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比较它们的关联性。结果所有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7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h以内时间窗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6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h时间窗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8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89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吾尔族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6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民族患者的H-FABP和CK-MB的Pearson列联系数r=0.4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时间窗为0~12h的不同民族的心源性胸痛患者H-FABP和CK-MB均具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酸激酶同工酶 胸痛 关联性 Pearson列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脑卒中后癫痫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姗姗 冒文娟 李红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1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脑卒中后癫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将其分为脑卒中后癫痫组(146例)和脑卒中后非癫痫组(134例),选...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脑卒中后癫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脑卒中后癫痫发作将其分为脑卒中后癫痫组(146例)和脑卒中后非癫痫组(134例),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14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T/CD8^(+)比值)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预测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价值。结果脑卒中后非癫痫组和脑卒中后癫痫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梗死部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卒中后癫痫组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脑卒中后非癫痫组和对照组(均P<0.05),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显著高于脑卒中后非癫痫组和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43.55%、CD8^(+)T淋巴细胞>26.40%和CD4^(+)/CD8^(+)比值<1.82均是脑卒中后发生癫痫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联合预测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7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6%。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密切相关,且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作为预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血清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脑卒中 癫痫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弦弧比法评估颈部血管颅外段迂曲的初步探讨
14
作者 李江 李勍 +6 位作者 艾山江 孟学刚 党辉 何晓燕 地力木拉提 朱沂 李红燕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0期68-71,共4页
目的探索评估颈部血管颅外段迂曲程度的新方法(弦弧比法),为进一步研究颈部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行全脑血管造影的163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血管造影... 目的探索评估颈部血管颅外段迂曲程度的新方法(弦弧比法),为进一步研究颈部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神经内科行全脑血管造影的163例患者的影像资料。采用血管造影机自带软件精确测量患者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至颈内动脉C2段末端的实际长度;测量双侧椎动脉起始部至V2末端的实际长度。将起点与终点间的直线距离定义为理论长度,二者比值(弦弧比=实际长度/理论长度)定义为迂曲指数。以Metz法对造影图像进行再评估,按血管形态分为非迂曲、"C"形迂曲、折曲、盘曲,比较两组患者迂曲血管与非迂曲血管的迂曲指数。结果共测量592支血管的实际长度及理论长度,其中非迂曲血管302支(51.01%),"C"形迂曲血管205支(34.63%),折曲血管64支(10.81%),盘曲血管21支(3.55%)。非迂曲颈动脉迂曲指数为1.109±0.073,迂曲颈动脉迂曲指数为1.300±0.14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非迂曲椎动脉迂曲指数为1.045±0.040,迂曲椎动脉迂曲指数为1.134±0.077,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弦弧比法评估血管迂曲程度理论上可行,优势在于其可定量分析评估血管迂曲程度,更加客观,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弦弧比法 Metz法 迂曲指数 脑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鄂医疗队新冠肺炎病区预见性三级物资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王玲玲 侯睿 张秀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7-332,共6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三级物资管理模式在援鄂医疗队新冠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预见性三级物资管理模式对新疆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医疗物资进行管理,并比较实施前后物资拿取及时率、物资冗余率、物资交接时间及一次性备齐诊疗操... 目的探讨预见性三级物资管理模式在援鄂医疗队新冠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预见性三级物资管理模式对新疆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医疗物资进行管理,并比较实施前后物资拿取及时率、物资冗余率、物资交接时间及一次性备齐诊疗操作物品所需时间。结果实施预见性三级物资管理模式后,各区域物资拿取及时率提高、物资冗余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物资交接时间及输液、采血、吸氧物品备齐所需时间均较实施前缩短,医护人员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80.13%VS 9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三级物资管理模式能够加强前瞻性救治策略,实现新冠肺炎病区物资精准化、科学化管理,有效提高援鄂救治物资管理效能,使医护双方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物资管理 新冠肺炎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头晕与精神心理障碍的认识历史 被引量:3
16
作者 奥通沙.热合买提 李焰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6,共6页
20世纪80年代后已知慢性头晕与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并提出"恐惧性姿势性眩晕"、"空间运动不适"、"视觉性眩晕"、"慢性主观性头晕"和"慢性特发性头晕"等概念和诊断术语,而最新诊断... 20世纪80年代后已知慢性头晕与各种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并提出"恐惧性姿势性眩晕"、"空间运动不适"、"视觉性眩晕"、"慢性主观性头晕"和"慢性特发性头晕"等概念和诊断术语,而最新诊断术语——"持续性姿势感知性头晕"涵盖上述术语的共同临床特征。关于慢性头晕与精神心理障碍关联性的机制假说包括慢性头晕与精神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关联,认为适应不良是功能性头晕的中枢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晕 眩晕 精神障碍 医学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中央静脉征在多发性硬化方面的作用
17
作者 米娜瓦尔 依米提 玛依努尔 买买提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通常比较困难,及时、正确的诊断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成像是常规用于检测脑白质病变的较敏感的工具,但其诊断特异性仍不理想,故临床上经常出现诊断不明确的病例。MRI对颅内静脉周围的病灶的检测... 多发性硬化的诊断通常比较困难,及时、正确的诊断对疾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成像是常规用于检测脑白质病变的较敏感的工具,但其诊断特异性仍不理想,故临床上经常出现诊断不明确的病例。MRI对颅内静脉周围的病灶的检测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对颅内中央静脉征的发现有望成为诊断的标志物。研究证明,白质病灶中中央静脉征的存在有助于区分多发性硬化和与其类似的炎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该文系统分析中央静脉征在头颅磁共振的特征及其在多发性硬化诊断和鉴别方面的作用,为临床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静脉征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