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β1通过组蛋白修饰酶调控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表观基因学研究
1
作者 何建伟 晏春艳 +5 位作者 杨宗树 高永昌 蒋雯 方钦正 戴晓琴 曹薇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相关性。方法BMSCs成骨诱导培养,用TGF-β1...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组蛋白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的相关性。方法BMSCs成骨诱导培养,用TGF-β1、SB431542和TGF-β1+SB431542干预。分为4组:BMSCsCtrl-3d组(A组),BMSCs-Ctrl-ost3d组(B组),BMSCs-TGF-β1-ost3d组(C组),BMSCs-TGF-β1-SB1UMost3d组(D组)。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甲基化酶和去甲基化酶mRNA表达量。结果(1)与A组比较,B组DM3B、KDM4A、KDM4B、KDM4C、KDM4D、KDM5A、KDM5B、KDM5C、KDM6A、KDM6B、EZH1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2)与B组比较,C组KDM3B、KDM4A、KDM4C、KDM4D、KDM5C、EZH1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KDM5B、KDM6A、KDM6B的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KDM4B、KDM5A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3)与C组比较,D组KDM3B、KDM6A、KDM6B的mRNA表达发生明显改变(P<0.05);KDM4C、KDM4D、KDM5C和EZH1的mRNA改变不显著(P>0.05),KDM4A的mRNA发生非特异性改变(P<0.05)。结论TGF-β1通过TGF-β1/Smad信号通路和TGF-β1/非Smad信号调控部分相关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去甲化酶的表达,从而促进了B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组蛋白甲基化酶 TGF-Β1/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桥前池吗啡泵治疗头面部癌痛病人1例
2
作者 艾比不拉·衣明 菲尔东·阿布力孜 +1 位作者 陶剑芳 王德全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478,共4页
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晚期难治性癌痛让病人受尽折磨,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指出,癌症病人爆发痛高达33%~95%,10%~20%癌痛病人为难治性癌痛[1]。然而头面部癌症病人的疼痛症状更为严重。鞘... 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晚期难治性癌痛让病人受尽折磨,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指出,癌症病人爆发痛高达33%~95%,10%~20%癌痛病人为难治性癌痛[1]。然而头面部癌症病人的疼痛症状更为严重。鞘内给药是一种控制难治性癌痛的干预方式,通过直接向中枢神经系统给药,立即到达并与受体结合,可减轻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满意度较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鞘内给药 受体结合 爆发痛 干预方式 头面部 恶性肿瘤 癌症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