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人群弓形虫与艾滋病合并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梅 黄星 库德热提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弓形虫感染 弓形体病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ichi-ni-san复合物亚基1(GINS1)对肝细胞癌进展和化疗耐药的影响
2
作者 霍怡杉 李大伟 +4 位作者 段相冰 马玉玉 张国军 张凯楠 马秀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492,共8页
目的探究Go-ichi-ni-san复合物亚基1(GINS1)在肝细胞癌(HCC)进展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检索并分析GINS1在HC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17年5月—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 目的探究Go-ichi-ni-san复合物亚基1(GINS1)在肝细胞癌(HCC)进展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肿瘤数据库GEPIA2网站检索并分析GINS1在HCC患者和健康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收集2017年5月—2021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HCC患者病理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INS1在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GINS1表达水平与HCC临床TNM分期之间的关系。Western Blot检测GINS1在HCC细胞系Huh7、Hep3B、Li-7、MHCC97H和人正常肝细胞系QSG7701中的表达差异。通过慢病毒转染细胞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株及其阴性对照细胞株。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使用奥沙利铂处理细胞以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构建裸鼠负瘤模型,观察GINS1敲低对HCC体内生长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otch通路和JAK/STAT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加入Notch受体激动剂Jagged-1处理细胞,分析GINS1与Notch/JAK/STAT通路之间的关系。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GINS1在HCC患者、HCC组织和HCC细胞系中均表达上调(P值均<0.05)。GINS1表达水平与HCC临床TNM分期正相关(r=0.822,P=0.011)。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活性均降低(P值均<0.01),对奥沙利铂敏感性增强(P<0.01)。与对照组裸鼠相比,GINS1敲低导致裸鼠形成的肿瘤质量和体积均受到显著抑制(P值均<0.001)。与阴性对照组细胞相比,在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内,Notch1、Notch3、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JAK2和STAT3总体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Jagged-1处理后,敲低GINS1的MHCC97H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活性均有所增加,而细胞对奥沙利铂敏感性有所减弱,p-JAK2、p-STAT3水平升高(P值均<0.05)。结论GINS1在HCC中表达上调,并且能够通过Notch/JAK2/STAT3通路促进HCC进展和肿瘤细胞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NS复合物 肝细胞 抗药性 肿瘤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42例急性白血病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琳 郭淑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7-759,共3页
目的: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及分布特点。方法:选用细胞表面分子CD20、CD14、CD3、CD2、CD33、HLA-DR、CD15、CD10、CD5、CD22、CD7、CD13、CD34、CD11b、CD19、CD117等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 目的:研究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免疫表型特征及分布特点。方法:选用细胞表面分子CD20、CD14、CD3、CD2、CD33、HLA-DR、CD15、CD10、CD5、CD22、CD7、CD13、CD34、CD11b、CD19、CD117等的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法对142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其中6例伴有髓系抗原的表达(14.3%)且表达最频繁的为CD13;9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其中21例伴有淋系抗原的表达(21.9%)且表达最频繁的为CD7;11例为FAB难以分类的急性白血病(UAL),兼有淋系和髓系抗原的表达。ALL免疫分型特点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中,汉族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3>CD33>CD15,维族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3>CD15>CD14,且维族患者多伴有淋系抗原CD7的表达。结论:FCM免疫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染色基础上对AL诊断与分型的重要补充,免疫表型的检测对AL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免疫表型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围生期的护理 被引量:14
4
作者 陶剑芳 朱丽红 周梅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32-33,共2页
对3809例孕产妇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筛查,10例HIV阳性,占0.26%。对10例HIV阳性者根据其孕周及孕妇意愿采取健康教育、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母婴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结果1例终止妊娠,4例接受药物阻断治... 对3809例孕产妇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筛查,10例HIV阳性,占0.26%。对10例HIV阳性者根据其孕周及孕妇意愿采取健康教育、终止妊娠或继续妊娠(母婴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择期剖宫产,人工喂养等综合措施。结果1例终止妊娠,4例接受药物阻断治疗,5例自然怀孕至分娩;7例剖宫产,3例阴道分娩;新生儿1例出生后2年死亡,3例状况良好,5例失访。提出孕产妇HI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筛查力度和管理治疗及追踪力度,控制HIV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 孕产妇 围生期 药物阻断治疗 护理 HIV阳性者 终止妊娠 择期剖宫产 HIV传播 健康教育 继续妊娠 综合措施 人工喂养 阴道分娩 感染状况 卫生部门 出生后 新生儿 筛查 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和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任澎 张冰 +3 位作者 马丽 刘永国 莫红梅 李秀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血小板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入选ACS患者4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ACS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血小板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入选ACS患者40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6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14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ACS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PAC-1)和P选择素(CD62P)水平的变化,并与疑诊冠心病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AC-1、CD62P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AC-1:62.47±3.91和67.91±10.42比32.46±8.93;CD62P:16.73±3.74和18.53±5.62比7.67±2.21,均为P<0.05),经双重抗血小板治疗5 d后,两组PAC-1、CD62P的表达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AC-1:43.62±9.67比62.47±3.91,46.55±4.86比67.91±10.42,均为P<0.05;CD62P:12.38±3.29比16.73±3.74,13.39±3.41比18.53±5.62,均为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ACS患者应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P选择素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辅助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许辉 闫广鹏 +3 位作者 马晶 夏志刚 唐晖 李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40-844,共5页
目的评估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采用复合诊断标准分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组(21例),非颈部... 目的评估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检测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采用复合诊断标准分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组(21例),非颈部淋巴结结核组(27例),对48例患者的外周血和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进行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斑点形成细胞(SFCs)个数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样本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GRA检测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和外周血的敏感度分别为90.48%(19/21)、95.24%(20/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P〉0.05),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和外周血的特异度分别为70.37%(19/27)、92.59%(25/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P〈0.05)。颈部淋巴结结核组中IGRA检测外周血和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的SFCs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EM(Q1,Q)]分别为109(52,186)个、68(30,156)个,不同标本间检测的SFCs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5.00,P〉0.05)。非颈部淋巴结结核组中IGRA检测外周血和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的SFCsM(Q1,Q3)分别为0(0,18)个、0(0,3)个,不同标本间检测的SFCs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271.00,P〉0.05)。颈部淋巴结结核组的淋巴结细胞悬液SFCs明显高于非颈部淋巴结结核组的淋巴结细胞悬液SF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5.00,P〈0.05)。结论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颈部淋巴结细胞悬液具有可行性,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淋巴结 标本制备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干扰素Γ 敏感性与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07年我院107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娟 李智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分析2003—2007年我院107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用GNS药敏卡及Kirt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年来,1073株铜绿假单胞菌以下呼吸道标本中最为常见(61.4%)。以ICU... 目的分析2003—2007年我院107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用GNS药敏卡及Kirt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5年来,1073株铜绿假单胞菌以下呼吸道标本中最为常见(61.4%)。以ICU、呼吸科ICU、外科ICU检出率最高(57.8%)对16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的有头孢哌酮-舒巴坦(17.0%)、美罗培南(18.5%)、阿米卡星(19.6%)、亚胺培南(24.2%)、头孢吡肟(25.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5.7%)和头孢他啶(36.7%)。虽然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但中介率较高,分别达15.2%、12.5%,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结论连续5年回顾性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是我院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当严重,且常呈多重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应重视耐药菌株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小铭 李娟 陈东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娟 马慧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7-453,共7页
目的分析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GNS药敏试验卡及Kirby-Bauer法。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GNS药敏试验卡及Kirby-Bauer法。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共检出4618株细菌,革兰阳性菌1228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9.6%和89.2%;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为64.4%,其中PRSP的发生率为48.9%,PISP为15.6%。革兰阴性杆菌3390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2250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为64.8%、48.5%和38.2%,3种菌产ESBLs株对测试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株。检出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未发现对两者耐药的克雷伯菌属。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1108株,不动杆菌属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8.3%、头孢哌酮-舒巴坦11.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都显示较好的抗菌活性。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0%。结论 2009年我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表明,临床分离菌对所测抗菌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医院应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监控,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