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显像评价存活心肌对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PCI术指导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居热提.阿扎提 艾娜 +1 位作者 阿不都热合满.买买提 徐小煌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联合^(99m)锝-甲氧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存活评估的价值,通过此项显像来判定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区的坏死心肌及存活心肌,从而判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联合^(99m)锝-甲氧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存活评估的价值,通过此项显像来判定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区的坏死心肌及存活心肌,从而判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存活心肌对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8例确诊为心肌梗死的维吾尔族患者,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45~72岁,平均(51±14)岁,所有患者由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一支以上冠状动脉闭塞,患者均在PCI术前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并根据显像结果 ,将患者分为心肌存活组与无心肌存活组。分别比较术前及术后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心功能指标。结果:78例维吾尔族心梗患者均在PCI术前及术后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41例心肌存活组患者术前LVEF值42.21±6.79,在术后,其LVEF值提升至48.21±5.68,P<0.01;LVFS值由15.97±4.46升至26.68±7.34,P<0.01;手术前后心功能改善明显,统计学意义显著。无心肌存活组患者37例,术前LVEF值41.31±3.84,术后LVEF值42.13±3.65,P<0.01;术前LVFS值16.64±5.79,术后LVFS值18.51±3.75,P<0.01;心功能改善不佳,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联合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能够有效检测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心肌,有存活心肌的患者在PCI术后其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故双核素心肌显像对维吾尔族心肌梗死患者的PCI术有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腹 经皮冠状动脉 放射性核素血管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胆碱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对^(18)F-FDG的补充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娜仁花 柴黎明 +3 位作者 居热提.阿扎提 曹务成 李鸣 杨小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99-803,共5页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对^(18)F-FDG的补充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11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核医学科进行PET/CT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分别进行^(18)F-FDG和^(11)C-胆碱显像,共有63例男性患者纳入研究,以病理或≥... 目的:探讨^(11)C-胆碱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对^(18)F-FDG的补充价值。方法:前瞻性对2011年10月—2016年1月我院核医学科进行PET/CT检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分别进行^(18)F-FDG和^(11)C-胆碱显像,共有63例男性患者纳入研究,以病理或≥6月的随访为标准确诊,其中前列腺癌患者38例,平均年龄71.0(48~91)岁,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5例,平均年龄66.5(47~81)岁。比较^(18)F-FDG和^(11)C-胆碱PET/CT的诊断效能,分析^(11)C-胆碱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对^(18)F-FDG的补充价值。结果:^(11)C-胆碱PET/CT显像前列腺癌组SUVmax(3.91±3.29)高于前列腺增生组(1.0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2,P<0.05);^(18)F-FDG PET/CT显像前列腺癌组SUVmax(3.98±4.17)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2.17±3.33)无明显差异(t=1.824,P>0.05)。^(11)C-胆碱、^(18)F-FDG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9.5%、81.6%,特异性分别为88.0%、60.0%,准确性分别为88.9%、73.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1.9%、7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68.2%;两者联合应用的灵敏度89.5%、特异性96.0%、准确性92.1%、阳性预测值97.1%、阴性预测值85.7%。PET/CT发现有17例骨转移,8例淋巴结转移,1例肺转移。^(11)C-胆碱PET/CT检出骨转移病灶(584个)较^(18)F-FDG PET/CT(497个)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1,P<0.05)。^(11)C-胆碱PET/CT显像对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标准摄取值及转移个数与^(18)F-FDG PET/CT显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1)C-胆碱可弥补^(18)FFDG的不足,^(18)F-FDG联合^(11)C-胆碱PET/CT显像可提高PET/CT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在头颈部肿大淋巴结定性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云 杨小丰 +3 位作者 郭勇 彭静 王瑜 曹务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定性诊断头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于2006-06~2008-10对38例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全身18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测取相应淋巴结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和颈部正常组织的SUV(SUVneck)... 目的:探讨PET/CT检查定性诊断头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于2006-06~2008-10对38例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全身18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检查,测取相应淋巴结的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和颈部正常组织的SUV(SUVneck)。所有恶性淋巴结全部得到病理确诊。结果: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35个肿大淋巴结的SUVmean高于相应的颈部正常组织SUVneck;5例7个良性肿大淋巴结未见显影,3例4个良性肿大淋巴结显影。PET对头颈部淋巴结肿大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于颈部超声与CT、MRI检查(P<0.001)。结论:对于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PET/CT检查是一种有效的定性诊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放射性示踪剂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BOC前体提高^(18)F-FLT合成产率 被引量:3
4
作者 柴黎明 吴君 +6 位作者 梁秀艳 劳业兴 李云涛 何玉林 范文博 郭莘 李宏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通过对BAThy前体和BOC前体合成肿瘤增值示踪剂3’-脱氧-3’-[18F]氟胸腺嘧啶(18F-FLT)合成产率的研究,探讨BOC前体在提高18F-FLT合成产率中的价值。方法:联合国内7家PET中心按照国内多中心研究的统一标准进行正电子示踪剂18F-FLT... 目的:通过对BAThy前体和BOC前体合成肿瘤增值示踪剂3’-脱氧-3’-[18F]氟胸腺嘧啶(18F-FLT)合成产率的研究,探讨BOC前体在提高18F-FLT合成产率中的价值。方法:联合国内7家PET中心按照国内多中心研究的统一标准进行正电子示踪剂18F-FLT合成研究方面的合作,回旋加速器(MINItrace,GE Healthcare),全自动合成系统(TRACERlab FX F-N;GEHealthcare)。BAThy前体:5’-氧-苯甲酰基-2,3’-胸苷;BOC前体:3-N-t-叔丁氧羰基-1-[5’-O-(4,4’-二甲氧基三苯甲基)-2’-脱氧-3’-O-(4-硝基苯磺酰基)-β-D-苏型-呋喃戊糖基]胸腺嘧啶,通过18O(p,n)18F反应生产的18F-离子分别与两种前体进行标记反应并水解,用HPLC进行纯化得到18F-FLT,放化纯度>95%。结果:采用BAThy前体合成18F-FLT,平均合成产率为10.1%。采用BOC前体合成18F-FLT,平均合成产率为23.2%。结论:研究发现BOC前体更容易被18F-离子标记,平均产率比BAThy前体提高了130%。我们还研究了各个因素对于18F-FLT合成的影响,包括碱量与前体量的比、前体的溶剂、水解方式以及操作方法。由于参与的单位分布在国内各个不同的地区,基本能够消除地域因素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所得出的结果对于今后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嘧啶 氟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