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预测模型预测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3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子龙 沈鑫 +3 位作者 何林龙 王钊 高方明 李国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827-833,共7页
目的:构建与验证1个可预测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pe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 目的:构建与验证1个可预测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pe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将1745例研究对象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队列与验证队列。应用LASSO回归模型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接受了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3.5.3版)构建预测接受了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比较与验证。结果:LASSO回归模型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糖尿病病史、心房颤动病史、心功能分级、冠脉造影结果和GRACE风险评分是接受了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该预测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的验证,建模队列中AUC值为0.890(95%CI:0.856~0.924);验证队列中AUC值为0.861(95%CI:0.830~0.957)。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提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稳定性。结论:本研究中简单、易用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接受了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3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个体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队列研究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及其与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幸 杨毅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5-1101,共7页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针对新疆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新疆地区人群有特殊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故地域性研究是必要的。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人群HUA患病现状,并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针对新疆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新疆地区人群有特殊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故地域性研究是必要的。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人群HUA患病现状,并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CMI)与HUA的相关性,为该地区HUA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年龄≥35岁的9429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合并HUA将其分为HUA组(n=527)和非HUA组(n=8902);根据CMI值将研究对象分层为Q1(CMI≤0.34)、Q2(0.34<CMI≤0.56)、Q3(0.56<CMI≤0.99)、Q4(CMI>0.99)。通过查阅嘉禾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既往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I对HUA发病风险的影响(模型Ⅰ调整年龄、性别和BMI,模型Ⅱ调整年龄、性别、既往史、尿素氮等),并按照性别(男/女)、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进行分层分析CMI与HUA的相关性。结果9429名体检者中HUA患者527例(5.58%),平均年龄(54.3±12.9)岁;其中男434例(82.4%)、女93例(17.6%);汉族402例(76.3%)、维吾尔族82例(15.5%)、哈萨克族43例(8.2%)。HUA组与非HUA组脑卒中史、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冠心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舒张压、收缩压、尿素氮、血尿酸(SUA)、肌酐、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MI、腰高比(WHtR)、C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Q1相比CMI为Q2、Q3、Q4时均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874、4.201、6.053,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_(趋势)<0.001)。按照不同性别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男性CMI为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68、4.273,P<0.05),女性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44、8.805、10.938,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_(趋势)<0.001)。按照不同民族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汉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924、4.522、6.681,P<0.05),哈萨克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4.004、9.461、14.291,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_(趋势)<0.001)。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体检者HUA患病率为5.58%,HUA患者以男性和汉族为主。CMI升高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在汉族与哈萨克族人群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心脏代谢指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族 横断面研究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miR-126和线粒体成分及黏附分子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艺萍 袁玉娟 +4 位作者 尼格热·阿力木 阿卜拉江·艾合麦提 马清玉 帕丽达·玉山江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88-2896,共9页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但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目的探究内皮细胞微粒(EMPs)内含miR-126、线粒体成分、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9月...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尽管目前心肌坏死的生物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但AM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目的探究内皮细胞微粒(EMPs)内含miR-126、线粒体成分、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AMI患者50例(AMI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50例(SCAD组)、健康者50例(Control组),AMI患者和SCAD患者均在本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健康者均经过本院体检中心的评估。收集三组外周血标本及一般资料,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微粒的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EMPs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EMPs中miR-126的表达,ELISA检测EMPs中线粒体活性氧(ROS)及内含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E-选择素、P-选择素]的水平。结果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到,分离的微粒膜结构完整,直径在100~400 nm。与Control组相比,AMI组血浆EMPs中miR-126表达水平下降(P<0.001),ROS表达水平升高(P<0.001),VCAM-1表达水平升高(P=0.019),ICAM-1表达水平升高(P<0.001),E-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P=0.019),P-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6表达水平降低(OR=0.026,95%CI=0.003~0.210,P=0.001)是AMI的保护因素,ROS(OR=1.009,95%CI=1.005~1.013,P<0.001)、P-选择素表达水平升高(OR=1.063,95%CI=1.022~1.105,P=0.002)是AM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miR-126诊断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6,ROS诊断AMI的AUC为0.892,P-选择素诊断AMI的AUC为0.728,miR-126、ROS、P-选择素联合诊断AMI的AUC为0.950。结论EMPs中miR-126、ROS、P-选择素以及三者联合指标均对AMI有诊断价值,并且三者联合指标诊断价值最高,这表明其可能为AMI患者的潜在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 微粒 MIR-126 线粒体 黏附分子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微粒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关联性 被引量:3
4
作者 袁玉娟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297,共3页
近年来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发生了重要变化,缺血性心脏病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而缺血性心脏病中致死性最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在医学证明微粒(Microparticles微粒)与多种生物活动有关,比如血栓形成... 近年来全球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发生了重要变化,缺血性心脏病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而缺血性心脏病中致死性最强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近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现在医学证明微粒(Microparticles微粒)与多种生物活动有关,比如血栓形成、炎症反应、血管功能和免疫功能,微粒具有促进炎症反应和激活凝血系统的作用,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缺血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提示,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继发病理改变时,斑块内的微小血管破裂,红细胞微粒由此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红细胞微粒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晓洋 阿地力江.托呼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4期96-9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0 mg他汀组和40 mg他汀组,每组各60例。20 mg他汀组患者术前30分...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0 mg他汀组和40 mg他汀组,每组各60例。20 mg他汀组患者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40 mg他汀组患者术前30分钟给予阿托伐他汀钙40 mgo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2小时、24小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术前及术后24小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水平,观察PCI术后30天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CK-MB、cTnI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术后12小时、24小时hs-CRP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P<0.05),40 mg他汀组患者术后24小时CK-MB、cTnI、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20 mg他汀组(P<0.05);40 mg他汀组患者术后24小时ALT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平均值仍在正常范围内。20 mg他汀组患者术后30天内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40 mg他汀组(P<0.05)。。结论PCI术前强化他汀治疗能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后血流灌注,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建议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常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存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