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1
作者 赫娟 巴图尔·吐尔地 王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纳入的脑白质疏松患者104例,根据Fazekas视觉等级评定标准分为...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变化的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纳入的脑白质疏松患者104例,根据Fazekas视觉等级评定标准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46例、重度组27例,收集各组一般资料,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各组患者认知功能,基于DTI检查获取各组患者不同感兴趣区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分析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3组性别、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年龄明显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49±7.05)岁vs(70.33±6.22)岁、(70.30±6.37)岁,P<0.05]。3组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MMSE总分、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MMSE总分、MoCA评分明显高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顶叶FA值、胼胝体FA值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重度组患者额叶、颞叶、枕叶、侧脑室前角FA值明显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MMSE总分及MoCA评分与额叶、颞叶、枕叶、侧脑室前角FA值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脑白质疏松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越严重,认知功能越差,认为FA值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相关,主要导致语言功能力、记忆力、回忆力障碍,临床可通过DTI分析感兴趣区FA值用于评估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病情 脑白质疏松症 认知功能障碍 弥散张量成像 各向异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消药品加成对公立医院运行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方鹏骞 张芬 +1 位作者 陈昊 王水 《中国医院管理》 2009年第5期4-6,共3页
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出台至今已经有55年的历史,是现行医院的经济补偿政策。2008年新医改方案提出,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目前如何改变医院原有的经济运行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 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政策出台至今已经有55年的历史,是现行医院的经济补偿政策。2008年新医改方案提出,探索建立比较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取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目前如何改变医院原有的经济运行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文章将通过对我国药品加成的历史沿革及其对公立医院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取消这一政策后医院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价格加成 医院收入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Dixon图像利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头颅CT图像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赵洪飞 董海鹏 +5 位作者 黄琼 曲源 刘克明 毋晓萌 尚雨蓉 陈锡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2,438,共6页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 目的基于颅脑磁共振Dixon多对比度图像,采用深度学习方法重建CT图像,并与原始CT图像比较评估重建效果。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6—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77名健康志愿者头颅CT和MRI图像,使用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集62名,测试集15名,基于Dixon的4种对比图像及其不同组合共7种模型进行CT图像重建。采用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Pearson相关系数、颅骨区域戴斯相似性系数评估图像重建效果。结果7种Dixon图像组合模型训练重建CT图像与原始CT图像均呈较强相关性(R>0.75,P<0.05),采用4通道模型重建CT图像与真实CT值最相近[平均绝对误差为147.516±30.802,均方误差为(8.648±3.403)×104],相关系数最大(R为0.796±0.055),颅骨区域相似性系数最高(戴斯相似性系数为0.800±0.036)。结论通过Dixon图像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可实现头颅CT图像重建,且Dixon 4种对比图像组合可提高CT图像重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头部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性棘球蚴病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曲源 陈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26,共2页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独特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该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地方,在中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及四川西部较为多发。棘球蚴病的终宿主是狗、羊、牛、猪、骆驼等... 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是一种独特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该病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人体所致,流行于世界上许多地方,在中国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陕西、内蒙古及四川西部较为多发。棘球蚴病的终宿主是狗、羊、牛、猪、骆驼等家畜,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此病可以涉及任何器官,肝脏与肺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占90%;较少受累(〈10%的情况下)的器官是肌肉、骨骼、肾脏、脑、脾,胰腺棘球蚴病是最罕见的。国内关于胰腺棘球蚴病影像学方面的报道较少[1],故本研究收集了3例胰腺棘球蚴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为棘球蚴病的影像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疾病 棘球蚴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分隔Ⅱ型内耳畸形患者影像学特征分析
5
作者 陆金山 陈杰 +5 位作者 唐亮 周豪 赵喜红 吾买尔·亚森 张劲 吴梅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9-78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完全分隔Ⅱ型内耳畸形患者的影像学基本数据特征,为更好地认识该类畸形提供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筛查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根据Sennaroglu的分类方法,所有患者分... 目的探讨不完全分隔Ⅱ型内耳畸形患者的影像学基本数据特征,为更好地认识该类畸形提供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筛查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根据Sennaroglu的分类方法,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IP-Ⅱ)24例、对照1组(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15例、对照二组(内耳畸形)28例,对颞骨HRCT及内耳MRI进行图像后期处理,并完成各指标的测量,包括耳蜗高度、前庭长径、前庭宽径、前庭导水管外口宽度等,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的各个指标的差异。结果3组耳蜗高度、耳蜗底周长度、耳蜗底周管径、蜗孔宽度、前庭长径、前庭宽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分隔试验组和对照一组的前庭导水管外口宽度、前庭导水管中段宽度、内淋巴囊长度、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完全分隔IP-Ⅱ型影像学典型特征为耳蜗中周、顶周融合,伴前庭、前庭导水管扩大,以及内淋巴管、内淋巴囊扩大,本资料相关数据的测量对于认识IP-Ⅱ型内耳畸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分隔内耳畸形 MONDINI畸形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负荷CT心肌灌注成像与CMR对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玉苏甫·肉孜 洪悦 +2 位作者 热亚提·阿布拉 李林偲 刘烁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7-56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负荷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评估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因疑似冠心病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64例,行CT-MPI、CMR、微血管阻力指数(IMR)检查,以... 目的:探讨动态负荷CT心肌灌注成像(CT-MPI)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评估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6月因疑似冠心病收治入院的高血压患者64例,行CT-MPI、CMR、微血管阻力指数(IMR)检查,以IMR>25为CMD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CT-MPI、CMR检查参数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T-MPI、CMR检查参数与IMR值的相关性,采用回归模型分析CT-MPI结合CMR检查参数预测值与IM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采用ROC曲线分析CT-MPI、CMR及基于回归模型联合评估高血压患者发生CMD的价值。结果:研究组心肌灌注血流量(MBF)、心肌灌注血容量(MBV)、左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上升斜率(Slopmax)、峰值信号强度(SLpeak)低于对照组,灌注达峰时间(TTP)、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达峰时间(tpeak)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PI、CMR各指标与IMR值显著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值与IMR检测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假阳性率3.4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BF、MBV、LVMI、LVEF、LVEDV、SLpeak六个指标敏感度<0.8,有较大的漏诊率;TTP、Slop_(max)、t_(peak)三个指标敏感度和特异性均>0.8有较高评估价值;CT-MPI结合CMR基于Logistic回归预测敏感度=1.00,特异性=0.966,评估价值较高;CT-MPI心肌17节段MBF结果显示,CMD患者负荷态4、5、7、10、15节段MBF值低于静息态,以上节段或是CMD发生主要区域。结论:CT-MPI、CMR可一定程度揭示CMD的存在,CT-MPI结合CMR基于回归模型预测与IMR检测结果有良好一致性,对评估高血压患者CMD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状动脉循环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磁共振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曲源 任永芳 +1 位作者 陈杰 蒋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42-346,共5页
目的探讨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6例前列腺增生及24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多b值DWI,b值分别为0、200、400、600、800、1 000 s/mm2,测量病变区的ADC值,并... 目的探讨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前列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病理证实的36例前列腺增生及24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多b值DWI,b值分别为0、200、400、600、800、1 000 s/mm2,测量病变区的ADC值,并和正常组10名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 24例前列腺癌患者ADC值随着b值的升高而下降,而3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ADC值随着b值的升高也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对测量结果进行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正常前列腺外周带及中央腺体区在各组b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b值的DWI图像所测得ADC值有助于正常组织、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2D-TOF MR和3D-CE MRA扫描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烁 林光耀 +1 位作者 蒋杰 郭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目的比较2D-TOF MRA和3D-CE MRA在颅内静脉窦显示的方法研究,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随机抽取了共100例行颅内静脉血管成像(同时采用2D-TOF MRA与3D-CE MRA)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综合评价2D-T... 目的比较2D-TOF MRA和3D-CE MRA在颅内静脉窦显示的方法研究,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优缺点。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随机抽取了共100例行颅内静脉血管成像(同时采用2D-TOF MRA与3D-CE MRA)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综合评价2D-TOF MRA技术与3D-CE MRA技术对颅内静脉窦的显示能力,以便正确的选出一种对颅内静脉窦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的方法。选择条件:(1)能较好的显示颅内静脉窦的形态,窦汇区的连接方式。(2)能较好的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体现在颅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3)考虑病人自身条件和经济条件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扫描方法。结果 2D-TOF MRA能够清楚显示颅内静脉窦50例,显示不清或没有显示为50例;3D-CE MRA能够清楚显示8 4例,显示不清或没有显示为1 6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2 6.1 4 2,P=0.001)。2D-TOF MRA诊断颅内静脉窦病变准确率88%(88/100),灵敏度66.7%(16/24),特异度94.7%(72/76),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16/20)、90%(72/80);3D-CE MRA诊断颅内静脉窦病变准确率92%(92/100),灵敏度75%(18/24),特异度97.4%(74/76),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18/22)、92.5%(74/80)。结论 3D-CE MRA在横窦以及乙状窦的显示中优于2D-TOF MRA,同时能明确显示及诊断颅内静脉窦,但是3D-CE MRA使用对比剂,其危险性和费用也同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成像 磁共振成像 静脉窦的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四例 被引量:9
9
作者 任永芳 王姗姗 +1 位作者 陈杰 李岩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688,共2页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罕见,本院2007年-2010年遇到4例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病例1,男,40岁。右上腹胀痛不适1年余。曾行肝包虫手术。查体:右下腹可见长约6 cm的陈旧手术瘢痕。腹部外形平坦,对称。嘱患者深呼吸时,在剑突下可以触及一包... 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罕见,本院2007年-2010年遇到4例报道如下。 病例资料病例1,男,40岁。右上腹胀痛不适1年余。曾行肝包虫手术。查体:右下腹可见长约6 cm的陈旧手术瘢痕。腹部外形平坦,对称。嘱患者深呼吸时,在剑突下可以触及一包块,大小和质地较难感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原发性 肝脏 病例资料 手术瘢痕 实验室检查 上腹胀痛 肝包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MRCP诊断肝包虫病胆道并发症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佳 李辉 +2 位作者 马进 牛俊巧 李晓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探讨CT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肝包虫病胆道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囊型肝包虫病及16例泡型肝包虫病的胆道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54例囊型肝包虫病患者中破入胆道28例(... 目的:探讨CT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肝包虫病胆道并发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囊型肝包虫病及16例泡型肝包虫病的胆道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54例囊型肝包虫病患者中破入胆道28例(破入胆道组),压迫胆道26例(压迫胆道组)。无症状、腹痛/腹胀、黄疸、发热、合并包虫囊肿感染、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发生率在破入胆道组与胆道受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破入胆道组与胆道受压组在包虫位置(肝门、非肝门区)、单囊/多子囊型、实变/钙化型、邻近胆道扩张直径、胆管内包虫内容物、胆管壁异常增厚/强化、包虫囊壁异常增厚/强化、肝背景实质异常、舌样/尖角样突起、内外囊分离/内囊塌陷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CP对囊型肝包虫病患者胆道扩张、胆道内包虫内容物的显示率高,CT对胆管壁、包虫囊壁、肝背景异常及内外囊分离、胆囊受累的显示率高,两者对舌状/尖角样突起、囊内脂肪的显示率一致。泡型肝包虫病侵犯胆道病理显示病灶内胆管闭塞、消失,CT、MRCP示胆道截断/间断显影,远端胆道不同程度扩张;1例重度扩张者病理显示肝内小胆管明显增生合并部分胆管萎缩、胆汁淤积及毛细胆管胆栓;2例病变内液化坏死区与邻近胆管相通,病理显示病变内见褐色胆汁。结论:CT联合MRCP对术前临床准确评估肝包虫病胆道并发症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包虫病 胆道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及反应增生性淋巴结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俊 王水 +1 位作者 王艳 李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位患者在双源CT上行小肠造影检查,共3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100kV/140kV,将双能量扫描2组数据(140kV,100...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参数在肠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5位患者在双源CT上行小肠造影检查,共3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100kV/140kV,将双能量扫描2组数据(140kV,100kV)调入Dual-Energy后处理软件。利用Liver-VNC选项卡,调整融合比例为100%得到碘分布伪彩图,测量碘图中肠道肿瘤原发病灶与腹部区域淋巴结的碘值;选取Mono Energetic选项卡对其进行能谱曲线分析。比较原发病灶、转移性淋巴结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得到所有数据后,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个样本t检验比较3组图像的碘值及能谱曲线斜率,若有统计学差异,再采配对t检验两两之间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5例肠道肿瘤患者中,原发灶25个,共发现腹部区域淋巴结50枚,其中转移性淋巴结29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1枚。原发病灶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碘含量分别为(1.544±0.302)mg/mL、(2.157±0.505)mg/mL、(1.355±0.254)mg/mL,曲线斜率分别为0.683±0.374、0.553±0.120、0.710±0.351,三者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之间仅原发病灶与转移性淋巴结间碘含量及曲线斜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患者小肠造影的检查中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对肠道肿瘤转移性淋巴结及反应性增生淋巴结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CT征象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佳 李辉 +1 位作者 牛俊巧 李晓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影像征象。结果 13例患者共14枚病灶。①11枚无恶变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瘤中,分叶状5枚,类圆形3枚,扁平状2枚,类椭圆形1枚;3枚恶变腺瘤中...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的影像征象。结果 13例患者共14枚病灶。①11枚无恶变的十二指肠乳头腺瘤中,分叶状5枚,类圆形3枚,扁平状2枚,类椭圆形1枚;3枚恶变腺瘤中,类圆形1枚,扁平状1枚,类圆形与分叶状混合形态1枚。②1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瘤中,3例发生部分区域恶变,9例10枚腺瘤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需影像密切监测。③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发生恶变时会出现胆、胰管扩张,无恶变时腺瘤有50%会出现轻、中度胆管扩张而无胰管扩张。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腺瘤有不典型增生到恶变的高危性,CT有助于其早发现、早诊断和随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腹壁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辉 克力木 +1 位作者 王艳 张成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腹腔容积测量在腹壁切口疝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8例临床确诊腹壁切口疝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腹腔容积及疝体积测量,以疝体积/腹腔容积超过20%作为不直接手术的指标。并且对腹腔容积...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及腹腔容积测量在腹壁切口疝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8例临床确诊腹壁切口疝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腹腔容积及疝体积测量,以疝体积/腹腔容积超过20%作为不直接手术的指标。并且对腹腔容积和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腹腔容积及疝体积的测量,其中1例患者疝囊/腹腔容积大于20%而未推荐行腹腔镜疝修补术,体质量指数(BMI)与腹腔容积的相关分析指数0.672。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获得腹壁疝患者的腹腔容积及疝体积数据,并通过两者比值决定是否直接行疝修补手术,为复杂切口疝的治疗和分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腺瘤的CT诊断并与肾上腺静脉取血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焱 李辉 +1 位作者 任永芳 王姗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同时行肾上腺CT和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并最终取得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进行CT和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对于原发性醛固酮腺瘤诊断准确性的方面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手术病理结果的同时行肾上腺CT扫描和肾上腺静脉取血19... 目的:通过分析同时行肾上腺CT和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并最终取得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资料,进行CT和双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对于原发性醛固酮腺瘤诊断准确性的方面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手术病理结果的同时行肾上腺CT扫描和肾上腺静脉取血19例患者资料。CT扫描使用64层螺旋CT机,部分患者并进行增强扫描,肾上腺静脉取血激素测定在一周内进行,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两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比较。结果:CT诊断醛固酮腺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62.5%,肾上腺静脉取血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0%。结论:肾上腺静脉取血在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腺瘤方面并不优于CT扫描,应在两者结果一致的情况下推荐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增多症 腺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静脉四维相位对比法MRI不同加速采集技术的图像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源 王艳 +2 位作者 毋晓萌 董海洋 朱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4-750,共7页
目的通过并行采集(SENSE)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E)加速四维相位对比法MRI(4DPC MRI)肝门静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比较,判断两种方法对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22名健康志愿者选择最佳流速编码进行4DPC MRI。分析两种方法获得... 目的通过并行采集(SENSE)和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E)加速四维相位对比法MRI(4DPC MRI)肝门静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比较,判断两种方法对门静脉成像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22名健康志愿者选择最佳流速编码进行4DPC MRI。分析两种方法获得的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右分支的信噪比(SNR)和流速、流量,判断血液流线追踪图像质量。结果20名志愿者完成4DPC MRI扫描,5个门静脉分支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各分支的最大流速、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各分支的流线追踪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成像方法在扫描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8,P=0.006),Compressed SENSE加速4DPC MRI扫描时间相对较短。结论SENSE和Compressed SENSE加速4DPC MRI门静脉成像,能进行肝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流速、流量分析,实现肝门静脉及其分支的流线追踪显示;Compressed SENSE加速4DPC MRI可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磁共振成像 血管成像 相位对比法 流线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颅内感染与磁共振脑膜强化模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辉 刘焱 王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5-687,691,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颅内感染磁共振增强脑膜强化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临床怀疑颅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增强影像表现,其中男45例,女50例,年龄1天-2岁。95例患儿均行磁共振常规平扫及T1WI增强扫描,脑膜强化分为4级,确诊... 目的:探讨婴幼儿颅内感染磁共振增强脑膜强化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临床怀疑颅内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增强影像表现,其中男45例,女50例,年龄1天-2岁。95例患儿均行磁共振常规平扫及T1WI增强扫描,脑膜强化分为4级,确诊标准为脑脊液化验和临床诊断。结果:经临床确诊病毒性脑炎33例,脑膜强化分级0级14例,Ⅰ级0例。Ⅱ级12例,Ⅲ级7例。化脓性脑膜炎17例,O级0例,Ⅰ级15例,Ⅱ级0例,Ⅲ级2例。结核性脑膜炎25例,0级7例,Ⅰ级0例,Ⅱ级2例,Ⅲ级16例。临床排除感染20例。结论:婴幼儿软脑膜表面毛细血管丰富,因此仅凭软脑膜轻中度的强化,不能作为颅内感染的可靠征象,婴幼儿颅内感染早期病理改变轻微,影像表现也可以正常.需结合临床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脑膜 感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虚拟平扫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俊 李辉 +1 位作者 刘焱 王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平扫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5位患者在双源CT上行小肠造影检查,共三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100 k V/140 k V),调入后处理软件中的Liver VNC选项卡,获得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 目的:探讨双源CT虚拟平扫在小肠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对35位患者在双源CT上行小肠造影检查,共三期扫描,即常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对比增强双能量扫描(100 k V/140 k V),调入后处理软件中的Liver VNC选项卡,获得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将其与真实平扫图像进行对比。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以及客观评分,主观评分由2名医生采用双盲法评分,客观评分在3个序列的图像上选择感兴趣区,分别记录下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及真实平扫的病灶、肝脏、肌肉、脂肪的平均CT值,以及由机器产生的噪声,病灶的信噪比(SNR)及对比信噪比(CNR)。同时记录下三期扫描的总辐射剂量及去除平扫剂量之后动、静脉增强两期扫描的总辐射剂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组以上图像平均CT值、SNR、CNR。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辐射剂量。结果:35例患者,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27~83岁,未见明显异常16例,慢性结肠炎3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肿瘤切除术后2例,肠息肉3例,脂肪瘤2例,结肠恶性肿瘤3例,肠系膜纤维瘤1例,回盲部肿物1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病灶、脂肪、肌肉虚拟平扫的CT值小于真实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肝脏虚拟平扫的CT值大于真实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虚拟平扫的标准差低于真实平扫,而SNR、CNR高于真实平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图像主观评分均能满足诊断要求,虽然虚拟平扫的主观评分要低于真实平扫,但是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质图像率达71.8%。双能两期扫描辐射剂量低于常规三期扫描的24.8%。结论:在患者小肠造影的检查中,双能CT的虚拟平扫图像可以用作基准的密度测量及传统平扫的替代,省去常规增强前扫描,大大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疾病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脑白质异常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神经心理和学习能力发育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金山 侯小娟 +3 位作者 张晓玉 陈杰 周豪 唐亮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4-517,共4页
目的分析有、无脑白质异常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智力测试结果,为脑白质异常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参考。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筛查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根据头颅MRI检查分为脑白质异常组(66例)和非脑白质异... 目的分析有、无脑白质异常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智力测试结果,为脑白质异常聋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提供参考。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筛查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根据头颅MRI检查分为脑白质异常组(66例)和非脑白质异常组(129例),采用Gesell神经心理发育量表、Griffith精神发育量表及希-内学习能力测验量表对两组聋儿进行神经心理和学习能力测评,比较两组结果。结果本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头颅MRI提示脑白质异常者占33.85%(66/195),位于侧脑室后角旁、额叶、顶叶者居多,83.33%(55/66)的患者具有两个以上脑区脑白质异常。脑白质异常组和非脑白质异常组神经心理发育比较,神经心理发育商总平均分、语言单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和社交行为四个单项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头颅MRI脑白质异常组与非脑白质异常组聋儿的神经心理发育、学习能力发育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异常 感音神经性聋 希-内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2加权成像对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价值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海旭 刘艳 任永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4-726,共3页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它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近年来,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普遍应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妇女健...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是指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它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4位。近年来,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替代疗法的普遍应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因素。诊断性刮宫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一个主要检查手段,但它不能判断是否有肌层的侵犯及肌层受侵犯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并肌肉包虫1例
20
作者 任永芳 蒋杰 +1 位作者 曲源 夏迎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596,共1页
关键词 脊柱 肌肉 包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