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风化边坡岩体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乔国文 王运生 +1 位作者 储飞 杨新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69-476,共8页
高寒山区岩质边坡冻融风化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及其运行安全。为了揭示岩体在冻融条件下的破坏机理,本文通过对高寒山区岩质边坡现场调查、编录,结合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从不同尺度下综合分析岩体的冻融破坏机理。室内试验显示岩块... 高寒山区岩质边坡冻融风化破坏严重影响公路建设及其运行安全。为了揭示岩体在冻融条件下的破坏机理,本文通过对高寒山区岩质边坡现场调查、编录,结合室内试验及数值模拟等,从不同尺度下综合分析岩体的冻融破坏机理。室内试验显示岩块受冻融后存在强度弱化现象,其受控于岩块的结构构造、胶结程度及初始损伤裂隙发育情况;冻融试验揭示岩体裂隙发育特征对冻胀变形性质起决定作用,裂隙的冻融破坏速率远大于岩块,密闭条件下,裂隙水冻结成冰过程中形成冰劈效应,冻胀力可达33MPa以上;数值分析揭示了边坡温度场受低温、大温差影响最为明显,裂隙带受冻融影响严重,其为边坡冻融风化的通道,裂隙水冻胀形成冰劈是边坡冻融风化破坏的主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山区 冻融风化 冻融试验 冰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螺旋线斜拉索气动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寿英 钟卫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115,共8页
为研究缠绕螺旋线对斜拉索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光拉索和缠绕螺旋线拉索的测力和测压风洞试验。首先,考虑强迫振动装置的尺寸要求,制作光拉索和缠绕螺旋线拉索模型,并在拉索轴向布置7圈风压测点,其中,螺旋线直径包括2mm、3mm、4mm三种、... 为研究缠绕螺旋线对斜拉索气动性能的影响,进行光拉索和缠绕螺旋线拉索的测力和测压风洞试验。首先,考虑强迫振动装置的尺寸要求,制作光拉索和缠绕螺旋线拉索模型,并在拉索轴向布置7圈风压测点,其中,螺旋线直径包括2mm、3mm、4mm三种、螺旋线间距包括200mm、300mm、600mm三种;然后,在HD-2风洞实验室的强迫振动装置上进行50种工况的拉索测力和测压风洞试验;最后,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螺旋线对拉索气动力、旋涡脱落和风压轴向相关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缠绕螺旋线能减弱斜拉索旋涡脱落的强度,使得斜拉索的风压轴向相关性显著降低;在5~20m/s的风速范围内,缠绕螺旋线拉索的平均阻力系数甚至小于光拉索的值,并随着风速的增加,风压轴向相关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索 螺旋线 风洞试验 气动力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路堤土拱效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良勇 陈建峰 +3 位作者 徐超 郭鹏辉 陈宝成 杨晓楠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8,共6页
为研究土拱织物散体桩的土拱效应,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堤荷载下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模型,分析了筋材刚度、桩间距和路堤高度3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织物散体桩的起拱筋土模量比为20,当筋土模量比达到67后,筋土模量... 为研究土拱织物散体桩的土拱效应,采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堤荷载下土工织物散体桩复合地基模型,分析了筋材刚度、桩间距和路堤高度3个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织物散体桩的起拱筋土模量比为20,当筋土模量比达到67后,筋土模量比对土拱效应影响不大;土拱高度在路堤高度达到5倍桩净间距之前呈线性增长,之后土拱高度将不随路堤高度变化;随着桩净间距增加,形成完全土拱所需的高度也在增大,当桩净间距达到2倍桩径后,土拱高度将不再变化;随着路堤高度的增加,土拱率逐渐减小,当路堤高度达到1.7倍桩净间距形成完全土拱后,土拱率不再发生变化;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发现,由Hewlett和Randolph提出的三维土拱计算方法与数值计算结果最为接近,建议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织物散体桩 复合地基 土拱高度 土拱率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风化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乔国文 王运生 杨新龙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522,共8页
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是连接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翻越天山公路沿线将产生大量的工程边坡,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价高寒地区现有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后续建设过程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线位选择、工程量及投资估算量。基于岩体基... 乌鲁木齐-尉犁高速公路是连接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翻越天山公路沿线将产生大量的工程边坡,如何快速、准确地评价高寒地区现有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后续建设过程中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线位选择、工程量及投资估算量。基于岩体基本质量,选取边坡岩体结构面与边坡临空面组合因素、水文条件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对现有边坡岩体质量进行修正,构建了现状的边坡岩体质量评价体系(TBQ)。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大温差及水文条件造成的冻融风化作用、地震影响以及开挖方式等因素,构建了边坡岩体稳定性的预测评价体系(TFBQ),对于完善高寒地区边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运用该体系对项目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及预测适用性分析,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冻融边坡 岩体质量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继电保护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兰 马超 +1 位作者 王长云 汪泽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29-1336,共8页
针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影响配电网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整定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法,该方法将分布式电源戴维南模型接入配电网的不同位置,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等效建模。根据仿真模型的故障... 针对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将影响配电网短路电流和继电保护整定等问题,提出基于自适应算法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法,该方法将分布式电源戴维南模型接入配电网的不同位置,对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进行等效建模。根据仿真模型的故障分析表明:当接入点在保护装置上游或相邻母线时,整定值随着接入位置越近、容量的增加而增加;接入点在保护装置下游时,该段线路按双侧电源方式整定保护装置;故障类型会影响整定值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自适应算法 短路电流 配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温差荒漠区水泥稳定砂砾材料拱胀的宏-微观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选仓 朱世煜 +2 位作者 张梦媛 宋亮 张潇月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为探究大温差荒漠区水泥稳定基层沥青路面拱胀变形影响因素,基于新疆南疆地区气候温差及水泥稳定砂砾组成材料,进行了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拱胀试验,模拟了不同级配类型、不同水泥剂量、不同硫酸盐含量和不同环境湿度下水稳砂砾试件拱胀变形... 为探究大温差荒漠区水泥稳定基层沥青路面拱胀变形影响因素,基于新疆南疆地区气候温差及水泥稳定砂砾组成材料,进行了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拱胀试验,模拟了不同级配类型、不同水泥剂量、不同硫酸盐含量和不同环境湿度下水稳砂砾试件拱胀变形,明确了不同因素下水泥稳定基层材料拱胀性能及变化规律,给出了各设计指标合理范围,并结合SEM及工业CT进一步揭示了水稳砂砾材料内部拱胀发展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骨架空隙结构的水稳砂砾材料膨胀系数最小,骨架密实次之,悬浮密实结构试件膨胀系数及膨胀量最大;水泥剂量的提高与水稳砂砾混合料膨胀量呈正相关;在升温过程中,低含盐量及环境湿度对试件拱胀量没有显著影响,硫酸盐含量达到0.8%时,盐胀作用才初步体现;30~40℃这一温度区间试件拱胀反应最剧烈;建议大温差荒漠区采用骨架孔隙级配结构,水泥剂量4%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拱胀变形 室内模拟 水泥稳定基层 SEM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格尔山区融水冲刷形成泥石流的起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伟 魏学利 +1 位作者 李宾 陈发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65,共7页
近年来新疆公格尔山地区冰川泥石流活动频发,严重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带内重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以公格尔山地区的冰雪融水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槽试验,分析不同融水量冲刷冰碛土形成泥石流的起动机理。结果表明,在融水渗流侵蚀作用... 近年来新疆公格尔山地区冰川泥石流活动频发,严重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带内重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以公格尔山地区的冰雪融水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槽试验,分析不同融水量冲刷冰碛土形成泥石流的起动机理。结果表明,在融水渗流侵蚀作用下,骨架结构的冰碛土内细颗粒不断迁出并形成渗流通道,随着内部结构变化和动水压力增加,前缘土体骨架发生坍塌形成小型泥石流;在后续持续水流冲刷作用下,处于超饱和的冰碛土不断溯源冲刷且表面形成小冲沟,在深切拉槽过程中局部沟段发生堵塞溃决而形成更大规模泥石流。综合含水量和孔压的变化特征及实验现象,将冰雪融水型泥石流的起动过程分为径流渗透、溯源冲刷、沿程冲刷和堵塞溃决等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格尔山 冰川泥石流 冰碛土 沿程冲刷 孔隙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志鹏 钱德玲 +3 位作者 叶潇潇 杨罡 谢乐 刘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6-93,共8页
[目的]采用模型试验研究泥石流对路基的冲淤作用规律,为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中巴公路K1561泥石流沟谷为研究原型,应用相似试验原理建立模型。根据原型沟谷设置试验条件,得到原型沟谷模型试验数据;然后... [目的]采用模型试验研究泥石流对路基的冲淤作用规律,为泥石流作用下路基易损性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以中巴公路K1561泥石流沟谷为研究原型,应用相似试验原理建立模型。根据原型沟谷设置试验条件,得到原型沟谷模型试验数据;然后又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6个因素共25组模型试验,以研究不同因素在泥石流作用下对公路路基的冲淤作用规律。[结果]原型沟谷模型试验数据与现场调查结果相吻合;流通区坡度、路基与泥石流出山口之间的距离、一次泥石流冲出物最大方量、泥石流重度和泥石流爆发频率5个因素对易损性的影响较为明显,泥石流主沟道与路基之间的夹角对路基易损性的影响不明显。[结论]5个因素对路基易损性有重要影响,可作为泥石流易损性评价中的重要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模型试验 易损性 相似比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巴公路盖孜河段水毁类型与防治工程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9
作者 罗文功 魏学利 陈宝成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7-886,共10页
中巴公路盖孜河段水毁灾害频发且危害严重,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沿线水毁灾害进行成因分析和典型防护工程优化方案设计,从而达到控制水毁灾害的效果。实地调查发现,盖孜河段公路水毁工点共计18处,类型多样且呈段落性分布;宽谷段和... 中巴公路盖孜河段水毁灾害频发且危害严重,文章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沿线水毁灾害进行成因分析和典型防护工程优化方案设计,从而达到控制水毁灾害的效果。实地调查发现,盖孜河段公路水毁工点共计18处,类型多样且呈段落性分布;宽谷段和窄谷段发生水毁的工点共计13处,峡谷河段为5处。结果表明:工点水毁的形成和发展受盖孜河水文和地形条件共同控制,其中水动力条件为最主要控制要素,河谷地形控制水毁的分布特征与破坏形式,水文和地形条件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当前盖孜河段水毁工点分布现状。通过水工模型试验验证了当前水毁特征和防护结构水毁存在的问题,文章基于对实地水毁灾害特点和防治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开展水毁优化设计,提出典型水毁防治工程优化设计方案,实践证明在工程后期运行中防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水毁 中巴公路 盖孜河 优化设计 防治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巴公路盖孜河段降雨型泥石流的激发雨型及临界阈值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学利 陈宝成 +3 位作者 陈瑞考 李宾 杨新龙 杨利鸿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75-80,共6页
目前针对新疆南疆干旱少雨地区降雨型泥石流的研究较为薄弱,开展泥石流发生的激发雨型和临界阈值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以中巴公路盖孜河段为研究区,分析降雨型泥石流发生的降雨过程数据,探讨泥石流的激发雨型及激发雨量特征... 目前针对新疆南疆干旱少雨地区降雨型泥石流的研究较为薄弱,开展泥石流发生的激发雨型和临界阈值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以中巴公路盖孜河段为研究区,分析降雨型泥石流发生的降雨过程数据,探讨泥石流的激发雨型及激发雨量特征,建立研究区降雨型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降雨阈值。研究表明:(1)研究区降雨型泥石流的激发雨型包括快速、中速和慢速3个类型,这三种降雨历时的泥石流分别约占总数的64.3%、14.3%和21.4%,说明短历时的降雨更容易激发泥石流;(2)研究区降雨历时和诱发泥石流所需的平均雨强之间呈反比例关系,但降雨历时与泥石流发生所需的累计降雨之间是正比例关系;(3)利用有限的泥石流降雨过程数据拟合出降雨阈值函数,并对研究区无降雨资料区发生泥石流所需的激发雨量指标进行了合理预测。研究成果可为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预警中降雨阈值确定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新疆干旱地区的降雨型泥石流预警预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巴公路 盖孜河 降雨型泥石流 激发雨型 临界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硫磺沟K0+500处路基滑塌病害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瑞考 魏学利 +3 位作者 陈宝成 赵怀义 李宾 杨新龙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4-39,共6页
针对新疆硫磺沟路基滑塌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置对策。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对采用4种不同宽高比f值的半填半挖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而确定台阶宽高比f值与半填半挖路基位移场、应力场和路基稳定安全系... 针对新疆硫磺沟路基滑塌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置对策。运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对采用4种不同宽高比f值的半填半挖路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从而确定台阶宽高比f值与半填半挖路基位移场、应力场和路基稳定安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台阶宽高比f值在一定范围内不仅对半填半挖路基变形量具有减幅作用,还使其应力最值具有减小的趋势;最根据不同台阶宽高比对路基变形量和稳定安全系数大小的影响发现最合理的台阶宽高比f=2.5:1,并且在此台阶宽高比值下铅丝石笼护坡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该研究成果可有效地解决硫磺沟路基滑塌灾害,并为未来的山区公路斜坡高路基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硫磺沟 路基滑塌 数值模拟 半填半挖 台阶宽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晨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7期169-17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总结了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具体原理、特点和应用方式,分析了植物修复的局限性,以期为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现状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估 被引量:16
13
作者 耿立涛 杨新龙 +1 位作者 任瑞波 王立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0-724,共5页
测试了8种混合料类别、12种级配组成的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分析了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特点.针对Witczak模型对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 测试了8种混合料类别、12种级配组成的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分析了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特点.针对Witczak模型对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预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回归方法修正了Witczak模型.结果表明: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动态力学性能;修正后的Witczak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 动态力学特性 修正Witczak模型 动态模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14
作者 陈谦 宋亮 +1 位作者 王帅 问鹏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进一步科学化评价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泡沫沥青含量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选取了劈裂强度、干湿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残留稳定度和疲劳寿命等6项技术指标作为评价指标... 为进一步科学化评价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泡沫沥青含量下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指标。选取了劈裂强度、干湿劈裂强度比、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残留稳定度和疲劳寿命等6项技术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评价模型,科学评价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并确定了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泡沫沥青的最佳含量。结果表明:沥青最佳发泡条件为:温度155℃,用水量3.0%;最佳含水率为6.8%;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综合评价体系较为准确、可靠,5种方案总功效系数大小顺序为A 3>A 2>A 4>A 1>A 5;泡沫沥青含量为3.0%时,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相对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冷再生 泡沫沥青 功效系数法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含水率对冰川泥石流的起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潘蕾 魏学利 +2 位作者 张远芳 李宾 杨新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22,共7页
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天然冰碛土的冰川泥石流起动试验,近似模拟不同前期降雨量下融水冲刷冰碛物形成泥石流的起动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冰川泥石流起动类型为坍塌推移型;(2)初始含水率较低时渗流作用表现明显,渗流侵蚀将大量细颗... 通过开展不同初始含水率天然冰碛土的冰川泥石流起动试验,近似模拟不同前期降雨量下融水冲刷冰碛物形成泥石流的起动过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冰川泥石流起动类型为坍塌推移型;(2)初始含水率较低时渗流作用表现明显,渗流侵蚀将大量细颗粒运移,致使粒间孔隙增大至原孔隙率的2倍,土体骨架颗粒重新排列,颗粒间接触力降低,土体产生局部失稳变形,孔隙水压力呈"突降-突增-突降"趋势;(3)初始含水率较高时渗流与冲刷共同起主导作用,泥石流呈阵流爆发且与孔隙水压力峰值相对应;(4)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土体初始含水率与含水率达到峰值所需时间呈负相关关系;(5)基于试验现象及含水率和孔压的变化特征,将研究区泥石流起动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将其起动机理分为内渗流侵蚀、前缘骨架坍塌和径流冲刷起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期降雨量 初始含水率 冰川泥石流 孔隙水压力 体积含水率 起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基遭受泥石流灾害的易损性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士彬 钱德玲 +2 位作者 姚兰飞 方成杰 刘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235-241,247,共8页
[目的]研究路基易损性,为泥石流地区路基防治等级的确定和路基承灾能力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根据路基遭受泥石流灾害破坏的情况,并结合前人对易损性的研究成果,提出路基易损性的概念。根据路基承灾特点和泥石流致灾特征,从泥... [目的]研究路基易损性,为泥石流地区路基防治等级的确定和路基承灾能力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根据路基遭受泥石流灾害破坏的情况,并结合前人对易损性的研究成果,提出路基易损性的概念。根据路基承灾特点和泥石流致灾特征,从泥石流作用效应和路基结构抗力2方面系统分析路基的地质选址、设计、施工、维修养护及泥石流致灾因子对路基易损程度的影响,选取路基易损性评价指标,确定路基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然后采用岭型分布函数确定指标隶属度,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路基易损性评价模型,进行路基易损性评估。[结果]该方法对公路一处路基进行易损性评价,结果为中度易损性。[结论]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路基易损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两相流模型计算泥石流对路基的冲击力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士彬 钱德玲 +2 位作者 姚兰飞 方成杰 刘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3-376,394,共5页
为了减轻山区公路路基遭受泥石流破坏的程度,为公路部门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指导,文章基于结构两相流模型计算了位于泥石流流通区出口以外一定距离的路基所受到的泥石流冲击力。首先通过受力分析求解了泥石流固液分相受到的摩擦阻力,在... 为了减轻山区公路路基遭受泥石流破坏的程度,为公路部门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指导,文章基于结构两相流模型计算了位于泥石流流通区出口以外一定距离的路基所受到的泥石流冲击力。首先通过受力分析求解了泥石流固液分相受到的摩擦阻力,在参考已有关于固液分相流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能量守恒原理解出了位于泥石流出山口一定距离之外的路基处的固液分相流速;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了路基处的固液分相冲击力。该方法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模型试验或现场实测进行检验并予以修正,所得结论可以用于指导山区公路路基的防护,对防治泥石流灾害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道路工程 冲击力 路基 结构两相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剂粒度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任瑞波 耿立涛 扈少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8-412,共5页
将某高模量剂原样及其磨细样本分别分散到基质沥青中获得2种高模量沥青胶结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高模量剂在沥青胶结料中的微观分散状态和沥青胶结料的宏观力学特性;然后以2种粒度的高模量剂制备了高模量沥青... 将某高模量剂原样及其磨细样本分别分散到基质沥青中获得2种高模量沥青胶结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分析了高模量剂在沥青胶结料中的微观分散状态和沥青胶结料的宏观力学特性;然后以2种粒度的高模量剂制备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分别利用抽提试验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对比了高模量剂在沥青混合料中的熔融状态及其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高模量剂粒度可实现其与沥青更好的分散与混融效果,提高沥青胶结料的存储模量,且可改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剂 粒度 分散效果 熔融状态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黏结性能及评价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宋亮 安传峰 黄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0-445,共6页
针对现有沥青碎石封层黏结不足、低温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将一定量玄武岩纤维掺入沥青碎石封层中,制备了不同类型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通过板冲击试验、黏结拉拔试验和抗剪切试验,系统分析了玄武岩纤维掺量、长度和乳化沥青掺量对沥青... 针对现有沥青碎石封层黏结不足、低温开裂等一系列问题,将一定量玄武岩纤维掺入沥青碎石封层中,制备了不同类型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通过板冲击试验、黏结拉拔试验和抗剪切试验,系统分析了玄武岩纤维掺量、长度和乳化沥青掺量对沥青碎石封层黏结性能的影响,并引入混合型多指标灰靶决策方法,对比评价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综合黏结性能,进一步确定各材料的合理掺量,以提高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黏结性能及使用品质.结果表明:与普通沥青碎石封层相比,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脱石率降低11.0%~30.5%,层间拉拔强度、层间抗剪强度分别提高11.7%~16.3%和9.7%~22.4%.综合考虑路用性能和经济效益,玄武岩纤维沥青碎石封层中乳化沥青最佳掺量为1.6kg/m^2,玄武岩纤维最佳掺量为80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材料 沥青碎石封层 玄武岩纤维 黏结性能 灰靶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带观测的加筋土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胡幼常 靳少卫 +2 位作者 宋亮 毛爱民 刘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8-234,共7页
为了观测土工格栅加筋影响带的范围,采用特制的一侧透明的拉拔盒,共对6种不同级配的粗粒土分别完成了4种法向压力下的拉拔试验。通过预埋于土中用大头针尖制作并包裹于导线皮中的位移观测点,直接观测了土工格栅在粗粒土中拉拔引起的土... 为了观测土工格栅加筋影响带的范围,采用特制的一侧透明的拉拔盒,共对6种不同级配的粗粒土分别完成了4种法向压力下的拉拔试验。通过预埋于土中用大头针尖制作并包裹于导线皮中的位移观测点,直接观测了土工格栅在粗粒土中拉拔引起的土粒位移,发现格栅的拉拔会带动其上一定厚度范围内的土体发生移动,这个范围称之为加筋影响带。试验发现平均粒径d_(50)>0.83 mm的粗粒土中,土工格栅加筋影响带的厚度δ与试样的法向压力没有关联,主要与土粒级配有关,当d_(50)<1.05 mm时,δ随d_(50)的增大有较显著的增加;而当d_(50)>1.05 mm后,这种趋势明显减缓;特别是当d_(50)>1.65 mm后,二者呈良好的线性递增关系。基于这一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加筋影响带的加筋土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称影响带法。在这一方法中,认为土工格栅的加筋作用相当于增加了加筋影响带内土的黏聚力,而内摩擦角不变。从而将加筋土坡简化为成层土坡,使计算大为简化。而计算得到的加筋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在加筋层距不大于0.6 m,且格栅抗拉强度大于20 k N/m时,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计算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影响带 土工格栅 拉拔试验 位移观测 加筋土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