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新疆民族药材天山堇菜基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樊丛照 朱军 +2 位作者 赵亚琴 王果平 李晓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3-558,共6页
目的:明确市售药材天山堇菜的植物基原,为药材鉴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DNA条形码ITS2序列,建立了民族药材天山堇菜及同属126份基原植物的DNA条形码ITS2序列标准数据库,分析市售18份“天山堇菜”药材的基原。结果:成功建立了堇菜属12... 目的:明确市售药材天山堇菜的植物基原,为药材鉴定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DNA条形码ITS2序列,建立了民族药材天山堇菜及同属126份基原植物的DNA条形码ITS2序列标准数据库,分析市售18份“天山堇菜”药材的基原。结果:成功建立了堇菜属126份植物的ITS2序列数据库,通过此数据库对18份市售药材的鉴定结果表明,8份为天山堇菜(44.4%),3份为香堇菜(16.7%),6份为堇菜属植物(33.3%),1份为非堇菜属植物(5.6%)。结论:市售民族药材天山堇菜来源于多种植物,其中不足一半与标准中基原一致,多数为混伪品,其是否均能作为天山堇菜使用,还有必要结合用药历史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堇菜 ITS2 鉴定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大利牛舌草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2
作者 郭文辉 徐晓琴 +3 位作者 孙宇 马国需 石磊岭 陈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5-471,共7页
为阐明意大利牛舌草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对意大利牛舌草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 为阐明意大利牛舌草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对意大利牛舌草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从中共分离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羟基酪醇(1)、咖啡酸乙酯(2)、3,4-二羟基苄胺(3)、对羟基苯甲酸(4)、香草醛(5)、1,2,4-苯三酚(6)、原儿茶醛(7)、(E)-4-(2-hydroxyvinyl)-2-methoxyphenol(8)、原儿茶酸(9)、异鼠李素(10)、丙三醇(11)、对羟基苯甲醛(12)、咖啡因(13)、caffeic acid ethylene ester(14)、原儿茶酸乙酯(15)、phenylethylβ-D-glcoside(16)、benzylβ-D-glucopyranoside(17)、3,4-dihydroxyphenyl caffeate(18)、山柰酚-3-O-芸香糖苷(19)。化合物1~3、6~8、12~1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0个化合物(1、3、6~8、13~17)为首次从牛舌草属中分离得到。同时采用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模型,以吲哚美辛作为阳性对照,测定各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2、10、13抗炎活性相对较好,IC_(50)值分别为19.6、14.9、11.3、10.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大利牛舌草 化学成分 抗炎活性 羟基酪醇 咖啡酸乙酯 异鼠李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里红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3
作者 苏比努尔·居来提 许展鸣 +3 位作者 刘宣麟 石磊岭 高兴旺 郭雄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目的研究阿里红Fomes officinalis(Vill.ex Fr.)Ames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阿里红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W-40C、MCI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 目的研究阿里红Fomes officinalis(Vill.ex Fr.)Ames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阿里红9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W-40C、MCI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RAW264.7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perginine A(1)、落叶松脂酸(2)、methoxylaricinolic acid(3)、阿红酸(4)、19-acetoxy-13 S-hydroxylabda-8(17),14-diene(5)、bisbenzopyran(6)、乙酸落叶松脂酯(7)、fomitopsin G(8)、fomitopsin H(9)、demalonyl fomitopsin H(10)、fomlactone A(11)、fomlactone B(12)、阿里红醇A(13)、阿里红醇B(14)、laetiporins A(15)、laetiporins B(16)、去氢硫色多孔菌酸(17)、去氢齿孔酮酸(18)、3-酮基-去氢硫色多孔菌酸(19)、齿孔酸(20)。化合物7、13、20的IC 50值分别为(4.00±1.02)、(3.29±0.62)、(3.22±0.94)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3、6、15、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13、20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里红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习用药材新疆虫草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张际昭 樊丛照 +3 位作者 邱远金 赵亚琴 王果平 李晓瑾 《食药用菌》 2022年第6期405-411,共7页
在新疆阿尔泰山森林带中产的虫草(新疆虫草)是当地哈萨克族的民间用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虫草资源,其具有固精益气、止血化痰、滋肺补肾的功效。综述新疆虫草的药用沿革、生物学特性、资源情况、人工繁育研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在新疆阿尔泰山森林带中产的虫草(新疆虫草)是当地哈萨克族的民间用药。作为一种重要的虫草资源,其具有固精益气、止血化痰、滋肺补肾的功效。综述新疆虫草的药用沿革、生物学特性、资源情况、人工繁育研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菌丝体培养研究等,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资源保护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虫草 资源分布 寄主昆虫饲养 人工繁育 虫草素 虫草多糖 虫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蓝刺头特征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容 许晶晶 +2 位作者 波拉提.马卡比力 潘兰 贾晓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对新疆蓝刺头的特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初步推断新疆蓝刺头中含有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以及初步确定抗肿瘤活性成分噻吩类化合物部位归属。【方法】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颜色反应对新疆蓝刺头全草的乙醇、石油醚提取液进... 【目的】对新疆蓝刺头的特征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初步推断新疆蓝刺头中含有的特征性化学成分,以及初步确定抗肿瘤活性成分噻吩类化合物部位归属。【方法】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颜色反应对新疆蓝刺头全草的乙醇、石油醚提取液进行研究。【结果】新疆蓝刺头含有噻吩类、黄酮类、三萜类等特征化学成分。【结论】新疆蓝刺头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噻吩类化合物,为新疆蓝刺头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民间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蓝刺头 化学成分 噻吩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民间药用角果藜化学成分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琴 贾新岳 +2 位作者 潘兰 贾晓光 石明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1-894,共4页
【目的】通过系统预实验,初步探索角果藜的化学成分,为其后期化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滤纸法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角果藜水、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推断角果藜中含... 【目的】通过系统预实验,初步探索角果藜的化学成分,为其后期化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滤纸法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角果藜水、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多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颜色反应,推断角果藜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角果藜中含有糖、多糖、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皂苷类、鞣质类、黄酮类、甾体和三萜类、生物碱类、香豆素和内酯类等化合物。【结论】角果藜含有多种成分,其具体化学成分及理化活性还未见报道,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果藜 预实验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2味维吾尔药体外抗真菌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吴晶 王亮 +3 位作者 潘兰 贾晓光 阎澜 姜远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62,共9页
目的测定122味维吾尔药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以期找到活性较好的抗真菌药物。方法用75%乙醇超声提取维吾尔药;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38-A2和M27-A3微量液基稀释法进行抗深部真菌活性筛选;棋盘微量液基法考察维吾尔药与氟... 目的测定122味维吾尔药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以期找到活性较好的抗真菌药物。方法用75%乙醇超声提取维吾尔药;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M38-A2和M27-A3微量液基稀释法进行抗深部真菌活性筛选;棋盘微量液基法考察维吾尔药与氟康唑协同抗耐药白假丝酵母菌的作用;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鞣质含量,并比较不同溶剂提取部位抑菌活性与鞣质含量的关系。结果和结论在122味维吾尔药活性测定中,在2 000μg/m L测定浓度下,对新生隐球菌有抑制作用的有黄诃子皮(Terminalia chebula Retz.)、毛诃子(Terminalia bellerica Roxb.)等21味,对白假丝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的有黄诃子皮、毛诃子等15味,对烟曲霉仅姜黄(Curcuma longa L.)有效。姜黄抗菌谱最广,且对深部真菌及浅部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味维吾尔药与氟康唑合用对耐药白假丝酵母菌有较好协同抗真菌作用;黄诃子皮、毛诃子、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 Engl.)、阿拉伯胶树汁(Acacia senegal Willd)、鞣树果(Rhus coriaria L.)这5味活性较好药材的抗真菌活性部位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且不同溶剂提取部位的最低抑菌浓度与鞣质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活性 维吾尔药 白假丝酵母菌 筛选 药物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蓝刺头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周容 波拉提.马卡比力 +1 位作者 贾晓光 斯建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619,共4页
以新疆蓝刺头(Echinops ritro L.)全草为研究材料,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对新疆蓝刺头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及1H-NMR,13C-NMR等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 以新疆蓝刺头(Echinops ritro L.)全草为研究材料,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技术对新疆蓝刺头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及1H-NMR,13C-NMR等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出5个化合物,分别是三萜类化合物蒲公英甾醇乙酰酯(化合物1)、蒲公英甾醇(化合物2)、黄酮苷类化合物金丝桃苷(化合物3)、胡萝卜苷(化合物4)与β-豆甾醇葡萄糖苷(化合物5).其中化合物1,2,5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蓝刺头 蒲公英甾醇乙酰酯 蒲公英甾醇 金丝桃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梭梭种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何权 蒋瑞娟 +2 位作者 朱军 石书兵 李晓瑾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32,共7页
对新疆22个种源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的种子表型性状(包括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形系数、种翅长、种翅宽和种子千粒质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变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22个种源... 对新疆22个种源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的种子表型性状(包括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形系数、种翅长、种翅宽和种子千粒质量)进行了方差分析和变异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22个种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梭梭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且各种子表型性状的遗传力较大(0.918 4~0.985 7),其中,种子横径的遗传力最大,种子纵径的遗传力最小。种子纵径、种子横径、种翅长和种翅宽的均值分别为2.10、1.17、8.75和3.73 mm,种形系数的均值为1.81,种子千粒质量的均值为2.37 g,且各种子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均值较小(1.82%~8.00%)。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种子纵径与种子横径和种子千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种翅长和种翅宽呈显著(P<0.05)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2、0.733、0.473和0.474;种子横径与种形系数和种子千粒质量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2和0.673;种翅宽与种翅长和种子千粒质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7和0.46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供试的22个种源被分成Ⅰ、Ⅱ、Ⅲ和Ⅳ4组,分别包含10、6、2和4个种源,且部分地理分布相近的种源聚在一起,说明新疆梭梭种子表型性状地理变异呈现一定的区域板块化特征,并伴有随机变异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新疆梭梭种子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变异丰富,且这些表型性状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但在种源内却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种源 种子表型性状 变异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三号卫星在种植型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森巴提 贾盛杰 +6 位作者 郑江华 石明辉 娜仁花 郑淑丹 郭宝林 孙志群 李晓瑾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391,共8页
【目的】以红花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探索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方法】以红花的一个典型分布区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作为研究样区,对研究样区开展野外遥感调查获取红花的生境及判读特征;采用中国资源三号卫星(ZY-3)影像对... 【目的】以红花为研究对象,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探索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方法】以红花的一个典型分布区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作为研究样区,对研究样区开展野外遥感调查获取红花的生境及判读特征;采用中国资源三号卫星(ZY-3)影像对红花监测并进行图像预处理,完成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纹理特征分析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的分类,计算分类结果,得出分类精度。【结果】其样本准确率为68.75%,总体分类精度达到68.757%,卡帕系数为0.573,分类结果为中度一致性。【结论】利用遥感技术解译药用植物有一定的难度,利用中国资源三号卫星对药用植物红花的遥感资源调查基本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卫星 遥感技术 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指标分析法的新疆产罗布麻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艾比拜罕·麦提如则 徐荣 +5 位作者 李晓瑾 樊丛照 祈志勇 朱军 王果平 赵亚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7-763,共7页
罗布麻作为新疆的特色常用药材,主要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以及高血压、抑郁症的治疗。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稳定,常用传统的四大鉴别方法和现代的色谱、波谱技术分析中药材的质量差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收集... 罗布麻作为新疆的特色常用药材,主要用于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以及高血压、抑郁症的治疗。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稳定,常用传统的四大鉴别方法和现代的色谱、波谱技术分析中药材的质量差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收集的17份新疆不同产地罗布麻药材进行分析,红外光谱扫描范围为4000~400 cm^(-1),二阶导数范围为1800~600 cm^(-1),得到图谱后进行图谱解析;采用谱带较密集的指纹区(1800~400 cm^(-1))计算红外光谱图的相关系数;然后结合红外光谱吸收峰系统聚类、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罗布麻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分类和异同点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罗布麻药材红外光谱的峰形、峰位相似,在3336,2920,1443,1375,1247,1103,1070,833和601 cm^(-1)附近均有吸收,在1103,1070和1656~1609 cm^(-1)处均存在特征宽强峰。892和717 cm^(-1)处为CO^(2-)_(3)振动峰,并且仅克拉玛依独山子区药材S4和产地相邻的乌苏市甘家湖保护区药材S5出现此吸收峰,推测与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有关。除了S5,其余16批罗布麻药材的相似系数均大于0.960,整体相似度较高,说明不同产地罗布麻药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经求导,发现二阶导数光谱的峰形仍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在1444~1738和833~1030 cm^(-1)范围内峰数明显增加。采用SPSS 21.0软件以各药材吸收波数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S9与S14,S2与S10,S3与S8,S12与S13最先聚为一类;当欧式距离为15时,可将所有药材样品分为四类,即在1615 cm^(-1)处有吸收峰的药材为一类,在1646 cm^(-1)处有吸收峰的药材为一类,1646和1615 cm^(-1)处均有吸收峰的药材S1为一类,在2962 cm^(-1)处有吸收的药材S5为一类;当欧式距离为20时,可将药材分为S5和其他药材两大类。双指标序列法结果显示,S9:S14,S2:S10,S3:S8和S12:S13序列共有峰率为100%,罗布麻药材样品总体共有峰率≥61.1%,变异峰率≤53.8%,认为未表现出明显的产地差异性。红外光谱相关系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双指标序列分析结果相互补充和印证,说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可从不同角度分析评价罗布麻药材产地差异,为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可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相关系数 聚类 双指标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魏内生菌Alternaria sp. TA26-16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瑞娟 宋骏 +4 位作者 何权 徐建国 朱军 斯建勇 李晓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35-2138,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内生菌Alternaria sp. TA26-16的化学成分。方法该真菌固体发酵物的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 目的研究新疆阿魏内生菌Alternaria sp. TA26-16的化学成分。方法该真菌固体发酵物的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凝胶和制备高效液相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角甾-4,6,8(14),22E-四烯-3-酮(1)、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油酸(3)、对甲基苯甲醛(4)、β-谷甾醇(5)、亚油酸(6)、2-oxabicyclo[3,2,2]nona-5,7,8-triene(7)、2-(4-羟基苯基)乙酸乙酯(8)、alternariol(9)、alternariol-4-methyl ether(10)。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内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魏 内生真菌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魏种子无菌苗制备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军 李晓瑾 +1 位作者 王月娥 肖琼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获得供新疆阿魏组织培养无菌苗制备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方法、激素、层积温度和相对湿度等条件下,对新疆阿魏无菌苗制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阿魏种子最佳消毒方法为70%酒精30 s+12%H2O215 min;层积温度4℃,相对湿度50%,新疆阿... 为获得供新疆阿魏组织培养无菌苗制备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消毒方法、激素、层积温度和相对湿度等条件下,对新疆阿魏无菌苗制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阿魏种子最佳消毒方法为70%酒精30 s+12%H2O215 min;层积温度4℃,相对湿度50%,新疆阿魏种子萌发最好;新疆阿魏种子经GA3处理可打破休眠,但发芽率低于低温层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魏 无菌苗 组织培养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药发展的新思路 被引量:5
14
作者 阿依别克.热合木都拉 阿里木江.阿布地热力木 阿不来提.阿布都卡德尔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805-807,共3页
维吾尔医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吾尔族祖先在悠久的历史中,与疾病不断作斗争而创造的较完整的医学体系。本文通过对维吾尔医药的更深一步认识,继承和发展维吾尔医药学,分析发展进程解决面临的困难。为弘扬维吾尔族人民的优... 维吾尔医药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吾尔族祖先在悠久的历史中,与疾病不断作斗争而创造的较完整的医学体系。本文通过对维吾尔医药的更深一步认识,继承和发展维吾尔医药学,分析发展进程解决面临的困难。为弘扬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民族文化,更好地造福人类健康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药 医药发展 困难分析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药用植物新疆阿魏cDNA文库构建与微卫星标记
15
作者 王果平 樊丛照 +3 位作者 罗红梅 季爱加 宋骏 李晓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209-213,共5页
目的:测试和分析新疆阿魏转录组,挖掘基因表达谱多态性标记(EST—SSRs),为新疆阿魏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功能基因鉴定和濒危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新疆阿魏茎叶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应用454 GS FLX Titanium进行测序... 目的:测试和分析新疆阿魏转录组,挖掘基因表达谱多态性标记(EST—SSRs),为新疆阿魏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学特性、功能基因鉴定和濒危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新疆阿魏茎叶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应用454 GS FLX Titanium进行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拼接,获得一致性序列(Unique Sequences);使用Simple Sequence Repeat Identification Tool(Perl Script)对一致性序列进行分析,检索SSRs模体,采用Primer 5及SSR Hunter软件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结果:高通量测序获得新疆阿魏ESTs序列550200条,经拼接得到60248条Unique Sequences,从中发现1916个EST—SSRs,平均每100kb出现3.18个SSR,其中二核苷酸最多,GA重复最常见,随机挑选5条序列扩增及测序结果表明,80%的SSR位点与Sanger测序结果一致。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首次获得新疆阿魏EST—SSRs,为新疆阿魏生物学特性及濒危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魏 EST-SSRS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产西红花生长特性及质量评价
16
作者 穆娜 罗四维 +1 位作者 姚娜 朱军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3期66-67,75,共3页
为明确新疆地产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生长特性及药材品质,本研究定点观察新疆西红花生长习性,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西红花浸出物、吸光度、总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新疆地产西红花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西红花8... 为明确新疆地产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生长特性及药材品质,本研究定点观察新疆西红花生长习性,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西红花浸出物、吸光度、总苷含量的检测方法,对新疆地产西红花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西红花8月中旬发芽,10月上旬开花,中旬达到盛花期,种球10月底移栽,翌年5月上旬回苗。西红花花丝浸出物质量分数为71.1%;吸光度(A)值为0.95;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总含量为31.4%,苦番红花素含量为20.2%。新疆地产西红花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质量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质量评价 西红花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属植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媛 波拉提.马卡比力 +2 位作者 贾晓光 丁刚 邹忠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0-534,共5页
【目的】为今后蓝刺头属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就该属植物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相关研究,对该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蓝刺头属多数植物具有很大药用价值,目前对蓝刺头属植物生物活性方而的研究则主要是... 【目的】为今后蓝刺头属植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就该属植物相关研究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相关研究,对该属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蓝刺头属多数植物具有很大药用价值,目前对蓝刺头属植物生物活性方而的研究则主要是针对植物粗提物进行活性评价,对于蓝刺头属植物治疗不同病症的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化合物追踪研究很少有涉及。【结论】为综合利用这一丰富的植物资源,应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寻找到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为开发新药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属 药理活性 光敏活性 抗肿瘤 抗病毒 保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果黑种草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潘兰 李晓瑾 +2 位作者 贾晓光 贾盛杰 刘绪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0-302,共3页
【目的】通过预实验初步了解瘤果黑种草的化学成分,以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方法】采用试管系统预试法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水提物、醇提物、酸性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部分通过各种显色剂、指示剂的反应,初步确定瘤果... 【目的】通过预实验初步了解瘤果黑种草的化学成分,以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方法】采用试管系统预试法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对水提物、醇提物、酸性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部分通过各种显色剂、指示剂的反应,初步确定瘤果黑种草的成分。【结果】瘤果黑种草中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皂甙、强心苷、植物甾醇、还原糖、有机酸、内酯、挥发油、油脂等多种成分。【结论】研究为瘤果黑种草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果黑种草 化学成分 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激素处理对肉苁蓉种子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何石涛 樊丛照 +6 位作者 张际昭 邱远金 王果平 朱军 石书兵 李晓瑾 赵亚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167,共6页
为探究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肉苁蓉种子质量的影响,确定各种激素的最佳使用浓度。本试验在肉苁蓉各生长期喷施激素,使用了赤霉素(GA 3)、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等激素,浓度范围为5~200 mg/L。结合主成分分析和... 为探究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肉苁蓉种子质量的影响,确定各种激素的最佳使用浓度。本试验在肉苁蓉各生长期喷施激素,使用了赤霉素(GA 3)、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等激素,浓度范围为5~200 mg/L。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估激素对种子质量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GA 320 mg/L、IAA 100 mg/L、NAA 5 mg/L、6-BA 100 mg/L、缩节胺200 mg/L、矮壮素200 mg/L以及多效唑200 mg/L在提高肉苁蓉种子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在植物激素的正交处理组中,Z 9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正交处理组中,J 9处理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激素 种子质量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魏菇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影 关永强 +4 位作者 贾培松 努尔孜亚.亚力买买提 郝敬喆 贾文捷 魏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3-519,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阿魏菇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方法】应用菌落特征、致病性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对阿魏菇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从阿魏菇子实体病害样品中分离到19...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阿魏菇细菌性斑点病的病原菌。【方法】应用菌落特征、致病性测定、16S rDNA序列测定、序列同源性比较,及生理生化反应特征,对阿魏菇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分离物进行鉴定。【结果】从阿魏菇子实体病害样品中分离到19个单菌落分离物,并对该19个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检测,其中有8个分离物在健康阿魏菇子实体上产生了细菌性斑点病症状,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生理生化反应分析,该8个分离物均为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结论】新疆地区阿魏菇细菌斑点病由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pp.)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菇 细菌性斑点病 形态学鉴定 分子生物学鉴定 假单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