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振峰 邓迎杰 +2 位作者 孟庆才 方锐 艾力江·阿斯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5-228,共4页
目的:通过大样本病例的调查研究,了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归纳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证候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372例... 目的:通过大样本病例的调查研究,了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归纳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证候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372例,经排除、剔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有效研究样本30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围手术期各个观察节点的临床症状学资料建立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患者在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的症状的分布情况,再通过聚类及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主要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果:围手术期中医基本证候辨证要素的归纳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肝阴虚、肝阳虚、肝气虚、肝血虚、脾阴虚、脾阳虚、脾气虚、气滞、血瘀、痰、寒湿、湿热等15种,其中"肾阴虚"、"肾阳虚"在整个KOA围手术期均有较高的发生率:经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中医证候变化:手术前期以"寒湿阻滞证"为主;术后1周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术后2周以"脾虚气滞证"为主;术后3周以"脾肾亏虚证"为主。结论:"肾阴虚"、"肾阳虚"作为膝骨性关节炎围手术期的主要辨证要素,与上述4证可相兼出现,形成不同的临床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围手术期 流行病学调查 证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42
2
作者 程国杰 吕发明 +2 位作者 艾克巴尔 杨春 王筠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6-640,635,共6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对照试验,观测时间为18月,其中小夹板、石膏管型外固定组干预1个月,随访17个月;外固定架组干预6~8周,LCP组(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组随访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C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对照试验,观测时间为18月,其中小夹板、石膏管型外固定组干预1个月,随访17个月;外固定架组干预6~8周,LCP组(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架组随访18个月。对来自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创伤骨科门诊及病房的328例AO分类属C型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是否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分为保守组192例和手术组136例。再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随机分为小夹板外固定96例,石膏管型外固定96例;LCP组68例,外固定架组68例。运用改良Green与O’Brien评分进行疼痛、功能、活动度、握力的评价;影像学方面采用Stewart与改良的Sanniento评分方法对桡骨高度短缩、尺偏角、掌倾角进行对比。结果随访3个月时,四组之间腕关节功能评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夹板组比石膏固定组功能优越(P<0.05);LCP组与外固定架组功能相当(P>0.05);LCP组与外固定架组比小夹板组与石膏组功能优越(P<0.05)。随访18个月时,四组之间腕关节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影像学比较四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小夹板与石膏固定在3个月时桡骨高度短缩、尺偏角减小、掌倾角减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与外固定架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与LCP组、小夹板与外固定架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膏与LCP组、石膏与外固定架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短期内手术治疗比非手术治疗在腕关节功能恢复及影像学方面有优势,一年后功能状态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固定 外固定架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拆方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吕发明 程国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80-1382,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及其拆方各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探讨在柔筋补脾理论指导下组方的科学性。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门诊收集肝脾两虚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加味芍药甘草汤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及其拆方各组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探讨在柔筋补脾理论指导下组方的科学性。方法: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门诊收集肝脾两虚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35例,随机分为加味芍药甘草汤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服药两周,观察其疗效。结果:4组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腰部功能,其中加味芍药甘草汤组疗效优于其它各拆方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是治疗肝脾两虚型慢性腰肌劳损的最佳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腰肌劳损 加味芍药甘草汤 拆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upuytren骨折脱位患者中修复三角韧带的临床效果评价
4
作者 杨春 郭晓焕 吕发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1-911,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Dupuytren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5岁;右侧骨折22例,左侧骨折10例;致伤原因:扭伤8例,交通伤10例,运动伤3例,高处坠落伤11例。伤后入院即予初步骨折整复石膏托固定、肢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Dupuytren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5岁;右侧骨折22例,左侧骨折10例;致伤原因:扭伤8例,交通伤10例,运动伤3例,高处坠落伤11例。伤后入院即予初步骨折整复石膏托固定、肢体抬高、局部冷敷及脱水消肿等处理,予中药下肢消肿方口服活血消肿,积极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puytren骨折脱位 骨折患者 临床效果 三角韧带 修复 平均年龄 活血消肿 高处坠落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