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动物实验探讨健脾解毒汤调控自噬干预银屑病的作用
1
作者 许孟月 刘学伟 +3 位作者 王子雯 贾皇超 王丽云 刘红霞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24-3131,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健脾解毒汤调控自噬干预银屑病的作用。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uman Autophagy Database数据库及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筛选出“健脾解毒汤-自噬-银屑病”差异表达基因(DE...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动物实验探讨健脾解毒汤调控自噬干预银屑病的作用。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Human Autophagy Database数据库及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筛选出“健脾解毒汤-自噬-银屑病”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R软件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健脾解毒汤治疗银屑病自噬相关的核心基因,并进行风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和健脾解毒汤低、中、高剂量组,检测大鼠MPASI评分,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IL-17A、IL-22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PI3K、Akt、mTOR、Beclin1、LC3、p62蛋白的表达。结果共获得“健脾解毒汤-自噬-银屑病”差异表达基因21个。GO富集提示主要涉及上皮细胞增殖、细胞对金属离子的反应、细胞对无机物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等,KEGG富集提示主要涉及PI3K/Akt、HIF-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IL-17等信号通路。通过PPI网络筛选得到与银屑病自噬密切相关的9个核心基因,核心基因的风险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验证了上述基因对银屑病的临床预测效能。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突向下延伸,炎症细胞浸润,真皮浅层内血管扩张,MPASI评分升高(P<0.01),血清IL-17A、IL-22水平升高(P<0.01),皮肤组织p-PI3K、p-Akt、p-mTOR、p62蛋白表达升高(P<0.01),Beclin1、LC3的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健脾解毒汤各剂量组MPASI评分和血清IL-17A水平降低(P<0.01);健脾解毒汤中、高剂量组血清IL-22水平降低(P<0.01),皮肤组织p-PI3K、p-Akt、mTOR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健脾解毒汤高剂量组皮肤组织LC3蛋白表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健脾解毒汤通过调控自噬干预银屑病的作用可能与Akt、mTOR、BECN1等关键分子靶点及其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解毒汤 银屑病 自噬 生物信息学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