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油莎豆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桑巴叶 陈启民 古丽米娜·吐尔孙江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2,共5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作为一种具有多重经济价值的作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贫瘠等特点,而新疆是其种植和开发应用的理想地区。新疆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种油莎豆。近年来,随着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油莎豆的种...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作为一种具有多重经济价值的作物,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贫瘠等特点,而新疆是其种植和开发应用的理想地区。新疆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种油莎豆。近年来,随着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油莎豆的种植逐渐复苏并呈现出规模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新疆已有多个地区成功引种并实现了油莎豆规模化种植,然而,尽管新疆油莎豆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成果,但在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分析了油莎豆产业在新疆的发展前景,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新疆油莎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油莎豆 研究现状 产业发展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盐复合胁迫下盐生假木贼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2
作者 雷春英 袁婷 +1 位作者 吉小敏 韩政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97-100,104,共5页
为探究盐生假木贼在旱盐复合胁迫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芽生长情况,以荒漠半灌木盐生假木贼种子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PEG-6000(以下简称PEG)与NaCl的混合溶液模拟旱盐复合胁迫,采用纸培法测定与计算盐生假木贼种子的萌发率、平均发芽... 为探究盐生假木贼在旱盐复合胁迫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芽生长情况,以荒漠半灌木盐生假木贼种子为研究对象,不同浓度PEG-6000(以下简称PEG)与NaCl的混合溶液模拟旱盐复合胁迫,采用纸培法测定与计算盐生假木贼种子的萌发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与幼芽鲜干比。结果表明,盐生假木贼种子萌发期可耐受PEG浓度为200 g/L的单一干旱胁迫、NaCl浓度≤300 mmol/L的单一盐胁迫以及PEG浓度≤100 g/L且NaCl浓度≤300 mmol/L的旱盐复合胁迫。NaCl浓度为200~300 mmol/L可提高盐生假木贼幼芽吸水能力,进而保障幼苗在轻微干旱的盐渍环境中顺利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假木贼 干旱胁迫 盐胁迫 旱盐复合胁迫 种子萌发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比湖流域2010~2023年沙尘暴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
3
作者 王陈伟 张小啸 +3 位作者 薛一波 周杰 雷加强 李生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329-5337,共9页
以新疆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气象站点观测数据、ERA5-Land再分析数据及Landsat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探究流域内沙尘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定量评估地表风速、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对流域内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影响... 以新疆艾比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气象站点观测数据、ERA5-Land再分析数据及Landsat遥感影像等多源数据,探究流域内沙尘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通过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定量评估地表风速、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对流域内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影响.结果显示:2010~2023年间艾比湖流域沙尘暴日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0.08d/a),其中2010~2014年增速显著(+0.60d/a),2014~2017年短暂下降(-0.70d/a),2018年后恢复增长态势(+0.31d/a);春季为沙尘暴高发季节,夏秋季次之,冬季无沙尘暴天气记录;空间分布上,精河站为近14a沙尘暴高频中心;相较20世纪末,各气象站点年均沙尘暴日数标准差下降88.42%,表明区域差异性显著降低.地表风速是艾比湖流域沙尘暴的首要驱动因素;土壤湿度的影响次之,并呈现季节性时滞效应;相较于地表风速和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对沙尘暴发生日数的影响相对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艾比湖流域 驱动因素 广义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盐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雷春英 王雷 +1 位作者 吉小敏 姜黎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4期16-19,共4页
盐桦(Belula halophila)属桦木科桦木属植物,主要分布新疆北部地区,被视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当前文献报道了盐桦自然种群数量低于60株,该种群处于濒危状态,属于极小种群。盐桦因其独特的地理分布和耐盐特征明显区别于桦木科其他植... 盐桦(Belula halophila)属桦木科桦木属植物,主要分布新疆北部地区,被视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当前文献报道了盐桦自然种群数量低于60株,该种群处于濒危状态,属于极小种群。盐桦因其独特的地理分布和耐盐特征明显区别于桦木科其他植物,具有重要的植物系统学与区系地理学研究和经济开发价值。当前国内外有关盐桦研究报道较为匮乏,为呼吁、关注和及时拯救这一濒危植物,从生物学特征、盐分影响盐桦生理与分子水平上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盐桦植物适应盐碱环境的机制;因盐桦在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盐桦濒危原因与机制,提出以迁地保育为主、以就地保育为辅的盐桦拯救对策;重点综述了在盐桦各种繁殖技术,包括种子繁殖特性和组培育苗繁殖等,提出盐桦应用与开发措施技术,并针对可深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盐生植物 盐桦 保育 开发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地下水埋深对人工梭梭林年龄结构及动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美菲 韩政伟 +3 位作者 雷春英 王湘莲 程金花 张友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688-8698,共11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3个不同地下水埋深(GW1=4.78 m,GW2=9.39 m,GW3=11.76 m)条件下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群进行了深入的年龄结构特征分析,旨在揭示种群的生存状况,并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荒漠绿洲过渡带... 针对准噶尔盆地荒漠绿洲过渡带3个不同地下水埋深(GW1=4.78 m,GW2=9.39 m,GW3=11.76 m)条件下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种群进行了深入的年龄结构特征分析,旨在揭示种群的生存状况,并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为荒漠绿洲过渡带梭梭种群的经营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基于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对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合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未来2、4、6个龄级后种群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3个梭梭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型,均为增长型种群,其中GW1种群生长潜力最大,幼龄林比例达73%。(2)3个种群的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种群在各年龄段死亡率相对稳定,地下水位的降低限制了幼苗的生长,导致种群自疏现象提前出现。(3)3个种群均为易受干扰的增长型种群,幼林数量基本可以补充由于中、老龄级个体死亡造成的缺失。对于水分补给有限的种群出现树龄大、树高小的小老树,幼苗稀少,种群提前进入衰退期的现象应该予以关注,需加强对衰老龄级个体的精准抚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梭梭林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时间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柽柳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宁虎森 何苗 +2 位作者 罗青红 吉小敏 雷春英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4期111-118,共8页
为客观反映柽柳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生态效益,同时为新疆干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国内外已有评价方法和新疆柽柳林自身特点,对新疆柽柳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 为客观反映柽柳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生态效益,同时为新疆干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国内外已有评价方法和新疆柽柳林自身特点,对新疆柽柳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1)新疆柽柳林总面积为1232886.33 hm^2,主要分布在南疆地区且大多为低盖度柽柳林,在有柽柳林分布的十二个地州中,巴州柽柳林面积最大,中、高盖度柽柳林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2)新疆柽柳林生态功能总价值为4360144.11万元,各功能价值量大小依次为:防风固沙>生态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净化大气。防风固沙是新疆柽柳林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价值为3180105.99万元,占总价值的72.94%。(3)低盖度柽柳林对新疆柽柳林生态服务功能贡献度最大,因而要加对强低盖度柽柳林管护工作,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生态服务功能 评估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沙障与治沙植物不同配置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闫鑫苒 张倪斌 +5 位作者 宋政梅 孙桂丽 郑旭 王璞 各文婷 吉小敏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4期1-6,27,共7页
机械沙障与植物治沙对治理荒漠化土地、固定活化沙丘、降低荒漠化危害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机械沙障与治沙植物不同配置防风固沙效益,以吐鲁番市高昌区荒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设置4种不同的治理模式,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 机械沙障与植物治沙对治理荒漠化土地、固定活化沙丘、降低荒漠化危害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解机械沙障与治沙植物不同配置防风固沙效益,以吐鲁番市高昌区荒漠化土地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内设置4种不同的治理模式,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的植物保存率、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风速廓线、输沙量和地表蚀积深度等防风固沙效益指标,对比不同配置模式活化沙丘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1)机械沙障对治沙植物的生长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植物存活率大于80%;草方格沙障在初期对植物的保护作用大于高立式沙障,梭梭初期的生长情况弱于同等沙障保护下的柽柳。(2)4种治理模式均具有良好的防风效益,草方格沙障在0.4 m以下的防风效能优于高立式沙障,在0.4 m以上,高立式沙障的防风效能更好,同等保护条件下的柽柳防风效能优于梭梭;草方格沙障的地表粗糙度大于高立式沙障,柽柳的防风效能优于梭梭。(3)草方格沙障在0.4 m以下的阻沙效益优于高立式沙障,但总体阻沙效益弱于高立式沙障,在相同沙障中,柽柳的阻沙效益优于梭梭;4种治理模式对地表均具有良好的固定作用,草方格沙障优于高立式沙障,沙面形态更加平稳,柽柳对土壤的固定作用优于梭梭。草方格沙障+柽柳的治理模式防风固沙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沙障 治沙植物 防风效能 治理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期对旱盐环境的适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雷春英 王强 吉小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117-119,共3页
通过聚乙二醇(PEG-6000,PEG)和NaCl模拟干旱胁迫、盐胁迫及旱盐复合胁迫,分析无叶假木贼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幼芽鲜干比,探讨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期对干旱盐渍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期可耐受一定程度的旱胁... 通过聚乙二醇(PEG-6000,PEG)和NaCl模拟干旱胁迫、盐胁迫及旱盐复合胁迫,分析无叶假木贼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幼芽鲜干比,探讨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期对干旱盐渍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无叶假木贼种子萌发期可耐受一定程度的旱胁迫和盐胁迫及旱盐复合胁迫,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无叶假木贼会推迟萌发或不萌发。低盐环境(NaCl 200 mmol/L)可促进无叶假木贼从环境中吸水以维持幼芽膨压,保障无叶假木贼在干旱盐渍环境中顺利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叶假木贼 萌发 旱胁迫 盐胁迫 复合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与配置梭梭林防风效果的风洞模拟试验
9
作者 王湘莲 张友焱 +3 位作者 韩政伟 雷春英 程金花 朱美菲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413-5425,共13页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我国干旱区防护林营造的关键树种,为了探究梭梭林合理的密度和配置方式以提升林带的防风效果,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在10 m/s风速条件下,对3种密度和4种配置共计12种梭梭林带模型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了研...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是我国干旱区防护林营造的关键树种,为了探究梭梭林合理的密度和配置方式以提升林带的防风效果,通过风洞模拟试验,在10 m/s风速条件下,对3种密度和4种配置共计12种梭梭林带模型的风速流场和防风效果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优化干旱区防护林的结构和配置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密度相同时,均匀分布的林带风速减速区的面积最大,减速幅度更明显;配置方式相同时,密度的提升并未导致风速减速区面积呈严格的比例变化,不同配置方式下适用的密度水平存在着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林分密度的增加促进了更大范围风速减速区。(2)中低密度条件下选择一行一带或者二行一带的配置方式防风效果较好,高密度条件下,二行一带或者均匀分布显著提升了防风效应。林带的风速变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冠部,在冠下,林分密度越大,平均风速越小,其中,高密度二行一带的林带的冠下平均风速最小(2.30 m/s)。(3)在30 cm、15 cm和3 cm高度,林带的防风效能整体均表现为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增强,且高密度二行一带的林带防风效应最好。本研究不仅成功筛选出梭梭林种植的合理密度与配置模式,而且为防风固沙林的建设及其优化配置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配置方式 梭梭林 防风效应 风洞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盐分和光照对荒漠植物盐爪爪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黎 彭钼植 田长彦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18,共5页
为探索盐爪爪对荒漠干旱盐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盐分浓度及光照(光暗交替和全黑暗)处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或高温能显著抑制盐爪爪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15℃;在同一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为探索盐爪爪对荒漠干旱盐碱环境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盐分浓度及光照(光暗交替和全黑暗)处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或高温能显著抑制盐爪爪种子萌发,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15℃;在同一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盐爪爪种子的萌发率与萌发指数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温度和盐分对盐爪爪种子萌发存在交互作用,低温或高温均显著降低了盐爪爪种子萌发的耐盐性;在同一温度下,光暗交替与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有显著差异。在适宜温度下(30℃/15℃),光暗交替与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耐盐临界值分别为393.6 mmol/L和259.0 mmol/L,极限值分别为664.7 mmol/L和403.3 mmol/L,光照能显著提高盐爪爪种子萌发时期的耐盐性。因此,温度和盐分可作为盐爪爪种子萌发时期主要限制生态因子,同时光照也可作为重要的调控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爪爪 盐分 温度 光照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黎 雷春英 吉小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3期119-122,134,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PEG溶液和种皮对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了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NaCl溶液、PEG溶液与种皮及其交互作用对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产生了显著影响。种皮对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PEG溶液和种皮对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的影响,探索了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NaCl溶液、PEG溶液与种皮及其交互作用对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产生了显著影响。种皮对沼泽小叶桦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去除种皮后,种子的萌发率及萌发指数显著增加(P<0.05),且萌发进程加快。不去种皮时,沼泽小叶桦种子耐盐、耐旱的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20.9 mmol/L、0.4%和239.9 mmol/L、24.2%;去除种皮时,沼泽小叶桦种子耐盐、耐旱的临界值与极限值分别为108.7 mmol/L、11.9%和280.6 mmol/L、28.0%。去种皮能显著提高沼泽小叶桦种子的耐盐性和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泽小叶桦 种子萌发 种皮 耐盐性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方格沙障内无灌溉种植罗布麻固沙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春英 吴明 +1 位作者 姜黎 吉小敏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1期5-7,共3页
为了延长草方格沙障固阻流沙功效,在年降水量为70.95~133.25 mm的精河县境内的草方格沙障中开展罗布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无灌溉条件下,罗布麻株丛平均萌发率为45%~88.75%;因无管护及抚育,至7月上旬,仅一处试验点有存活植株,平均保存率... 为了延长草方格沙障固阻流沙功效,在年降水量为70.95~133.25 mm的精河县境内的草方格沙障中开展罗布麻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无灌溉条件下,罗布麻株丛平均萌发率为45%~88.75%;因无管护及抚育,至7月上旬,仅一处试验点有存活植株,平均保存率为58.65%,存活植株方格占比为95%。罗布麻对非生物逆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提高罗布麻保存率实现固沙目标,必须采取罗布麻生长维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草方格沙障 固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春英 吴明 +2 位作者 吴圣华 吉小敏 宁虎森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10期69-72,共4页
利用新疆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对沙化土地分布特征、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对沙化土地动态变化原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沙化土地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新疆沙化土地的增长主要是沙化耕地的持续加速增长所致,其次为局部环境的恶化。
关键词 沙化土地 监测 动态变化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场分析的不同规格防护林防风效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桑巴叶 陈启民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5期12-15,22,共5页
为揭示不同带距防护林对风速分布及防风效能的影响,选取3种带距防护林网模型,对其防风效能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3种带距林网平均防护效能排序为200 m带距>300 m带距>150 m带距;风速对林网内防风效能的影响... 为揭示不同带距防护林对风速分布及防风效能的影响,选取3种带距防护林网模型,对其防风效能进行了风洞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风速下,3种带距林网平均防护效能排序为200 m带距>300 m带距>150 m带距;风速对林网内防风效能的影响比较复杂,并不是单一的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基于增加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林带占地,提高经济效益考虑,在绿洲内部配置300 m带距防护林综合效应最佳,既能发挥较好的防风效能,又能兼顾农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林 防风效能 风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蓼科沙拐枣属植物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玲 吉小敏 孙桂丽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6期73-76,87,共5页
蓼科沙拐枣属植物是我国荒漠区一种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它是一种能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温和抗风蚀沙埋的灌木或半灌木,而且生长迅速、枝条茂密、易于繁殖,同时幼枝又是荒漠地区牲畜的饲料。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沙拐枣属植物的相... 蓼科沙拐枣属植物是我国荒漠区一种防风固沙先锋植物,它是一种能耐干旱、耐盐碱、耐高温和抗风蚀沙埋的灌木或半灌木,而且生长迅速、枝条茂密、易于繁殖,同时幼枝又是荒漠地区牲畜的饲料。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沙拐枣属植物的相关研究,常见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对沙拐枣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沙拐枣属播种育苗技术及扦插育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沙拐枣属植物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属 环境因子 育苗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防护林造林性状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启民 桑巴叶 +1 位作者 阿通古丽·买买提 刘康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6期11-14,共4页
为探索新疆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胡杨选优的可行性,对新疆兵团石河子垦区新造胡杨林带多项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胡杨树高、胸径及冠幅为单峰钟形分布,其中树高数据分布较为对称,而胸径和冠幅数据右侧尾部比较长,表现出左偏分... 为探索新疆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胡杨选优的可行性,对新疆兵团石河子垦区新造胡杨林带多项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胡杨树高、胸径及冠幅为单峰钟形分布,其中树高数据分布较为对称,而胸径和冠幅数据右侧尾部比较长,表现出左偏分布特征;分枝角度数据呈现出多峰形态;高度与胸径、胸径与冠幅有较强正相关性,树高与冠幅及冠幅与分枝角度有较弱的正相关性,而树高与分枝角度、胸径与分枝角度不相关;胡杨冠幅和胸径指标主导了聚类结果,尤其是利用冠幅指标能够将胡杨样本界限分明地分为“大胡杨树”“中等胡杨树”和“小胡杨树”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防护林 性状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种植区地下井式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桑巴叶 陈启民 +1 位作者 阿通古丽·买买提 王秀梅 《防护林科技》 2021年第6期24-26,32,共4页
在尉犁县香梨园试验区进行地下井式灌溉试验,研究地下井式灌溉对库尔勒香梨田间土壤水分运移及分布规律特征。结果表明:在沙土或沙壤土条件下,灌溉湿润的有效水平范围在120 cm左右,在布设地下井式灌溉的毛管时,宜布设在距香梨主干120~15... 在尉犁县香梨园试验区进行地下井式灌溉试验,研究地下井式灌溉对库尔勒香梨田间土壤水分运移及分布规律特征。结果表明:在沙土或沙壤土条件下,灌溉湿润的有效水平范围在120 cm左右,在布设地下井式灌溉的毛管时,宜布设在距香梨主干120~150 cm距离;利用地下井式灌溉,宜采用脉冲式灌溉(少量多次),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小竖井的渗水速率,抬升竖井管中水分入渗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井式灌溉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生根粉对艾比湖沙拐枣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玲 吉小敏 孙桂丽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艾比湖沙拐枣1~2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生根粉(50、100、150、250 mg·L^(-1))和清水(对照)处理其插穗,探索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对插穗扦插成活率、株高、冠幅、地径、根长及须根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 以艾比湖沙拐枣1~2年生枝条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生根粉(50、100、150、250 mg·L^(-1))和清水(对照)处理其插穗,探索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对插穗扦插成活率、株高、冠幅、地径、根长及须根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生根粉处理均提高了扦插成活率、株高、冠幅、地径、根长及须根数;(2)50 mg·L^(-1)生根粉溶液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平均株高、地径、根长以及须根数量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2.29、2.66、1.92、1.98和3.34倍;50 mg·L^(-1)生根粉溶液处理的枝条平均冠幅最高,东西是对照组的3.64倍,南北是对照组的3.18倍。综合分析,使用生根粉溶液处理艾比湖沙拐枣插穗8 h能有效提高插穗成活率和各项生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沙拐枣 生根粉 扦插苗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盐分对盐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吉小敏 彭钼植 +1 位作者 雷春英 姜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4-119,共6页
以荒漠植物盐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萌发和幼苗生长对不同类型钠盐的响应,探索盐穗木适应不同类型盐渍土的生物机制,旨在为干旱区利用不同类型盐渍土发展盐穗木牧草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盐穗木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 以荒漠植物盐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萌发和幼苗生长对不同类型钠盐的响应,探索盐穗木适应不同类型盐渍土的生物机制,旨在为干旱区利用不同类型盐渍土发展盐穗木牧草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盐穗木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和萌发势均受到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的显著抑制,回归相关分析其萌发时耐受这4种钠盐的临界值分别是336、285、187、130 mmol·L-1,极限值分别是635、569、409、350 mmol·L^(-1)。盐穗木萌发时耐盐性较高,特别是耐NaCl。盐穗木幼苗芽长和根长均受到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的显著抑制,根受到盐分毒害强于芽。这4种钠盐均显著抑制了盐穗木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各种盐分抑制程度不同,二价盐的毒害性强于一价盐,碱性盐的毒害性强于中性盐。盐穗木幼苗可在含盐量较高(200 mmol·L^(-1)NaCl或100 mmol·L^(-1)Na_(2)SO_(4))的盐渍土上正常生长。因此,盐穗木适宜在氯化盐和硫酸盐为主的盐渍土上引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穗木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盐爪爪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期耐旱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黎 田长彦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4-679,共6页
当前干旱区荒漠植物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种群存在自我更新障碍,荒漠区很少见到幼苗,水分和温度可能是荒漠区造成自我更新障碍的两个主要的生态因素。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在不同温度下(20℃/5℃、25℃/10℃、30... 当前干旱区荒漠植物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种群存在自我更新障碍,荒漠区很少见到幼苗,水分和温度可能是荒漠区造成自我更新障碍的两个主要的生态因素。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在不同温度下(20℃/5℃、25℃/10℃、30℃/15℃和35℃/20℃),研究干旱胁迫(0、5%、10%、15%、20%、30%PEG)对盐爪爪种子发芽特征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探索盐爪爪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与其原生境温度和干旱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盐爪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P<0.01),其中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在30℃/15℃条件下达到最高,该温度可作为盐爪爪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生长时期最适宜的温度;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对其种子萌发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30℃/15℃下,高浓度(>15%PEG-6000)溶液对盐爪爪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低浓度的PEG-6000溶液(5%)对盐爪爪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略有促进作用,适当的干旱胁迫有利于盐爪爪幼苗的生长,使出苗整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耐旱阈值 干旱胁迫 发芽特性 温度 荒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