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P75和VDAC1在海洛因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1
作者 管雅玲 苏丽萍 +4 位作者 刘丽 季敏 庄梦婕 朱森森 蒲红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在海洛因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基于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海洛因干预原代心肌细胞转录组数据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的GSE31821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在海洛因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基于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海洛因干预原代心肌细胞转录组数据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的GSE31821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HDOCK软件对关键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预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7 d组、模型+14 d组、模型+21 d组,每组12只。构建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51个DEGs,主要富集在横纹肌细胞发育、肌节、肌动蛋白结合过程等功能以及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钙信号通路、凋亡等方面。结合PPI和Cytoscape的结果,筛选出GRP75、VDAC1这2个关键基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GRP75与VDAC1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力强,能够形成稳定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GRP75、VDAC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海洛因干预时间的延长,GRP75、VDAC1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升高(P<0.05)。结论GRP75和VDAC1可能参与海洛因致心律失常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心律失常 葡萄糖调节蛋白75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