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近现代新疆蒙古族社会组织 被引量:4
1
作者 吐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6-80,共5页
近现代新疆蒙古史研究是蒙古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对蒙古族社会组织的研究可谓是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料缺乏。结合近些年的社会调查,对近现代新疆蒙古族5个部的社会组织作深入探讨,主要分析旗及苏木的组织结构,以及近现代新疆蒙古... 近现代新疆蒙古史研究是蒙古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其中对蒙古族社会组织的研究可谓是空白,究其原因,主要是资料缺乏。结合近些年的社会调查,对近现代新疆蒙古族5个部的社会组织作深入探讨,主要分析旗及苏木的组织结构,以及近现代新疆蒙古族社会中氏族制的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蒙古族 社会组织 清朝 近现代 苏木 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民国时期新疆的社会生活变迁 被引量:8
2
作者 贾秀慧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70-75,共6页
晚清至民国,新疆社会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资消费生活出现了明显的近代化趋势,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逐渐走向文明,新式文化教育开始出现,传统娱乐活动也发生了变化,话剧、电影等随之出现,一些西式娱乐活动和西方近代体育运动成为人们新... 晚清至民国,新疆社会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资消费生活出现了明显的近代化趋势,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逐渐走向文明,新式文化教育开始出现,传统娱乐活动也发生了变化,话剧、电影等随之出现,一些西式娱乐活动和西方近代体育运动成为人们新的娱乐方式。外来因素和社会内部变革力量是造成近代新疆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原因。从时间上看,战时变迁是近代新疆社会生活变迁非常重要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新疆城市的社会生活变迁水平要高于农村和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时期 新疆 社会生活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粟特人的东迁及其社会生活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宗正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2-66,共5页
本文对唐代活跃在丝绸之路上擅长经商的粟特民族的特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透视。
关键词 唐代 粟特人 东迁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988v、2909v回鹘文写卷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树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2-88,共7页
P.2988v和P.2909v撰写于诸首领受封之后的天福八年二月至三月之间。Tεri Tajpuu bεg(圣天太傅匐)指曹元深。文书中的有关记载,是高昌回鹘为脱离安西回鹘汗国,争取中原王朝的承认而进行外交活动的反映,暗示着高昌回鹘至晚于天福七年十... P.2988v和P.2909v撰写于诸首领受封之后的天福八年二月至三月之间。Tεri Tajpuu bεg(圣天太傅匐)指曹元深。文书中的有关记载,是高昌回鹘为脱离安西回鹘汗国,争取中原王朝的承认而进行外交活动的反映,暗示着高昌回鹘至晚于天福七年十月便已开始了独立建国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州 曹元深 高昌回鹘 撰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任巡抚刘锦棠与新疆建省秘事 被引量:2
5
作者 纪大椿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2-63,共2页
既然新疆"旧制"荡然不存,那么"新制"又是什么呢?其实,无论是左宗棠还是刘锦棠,他们所熟悉、热衷的"新制"就是内地各省行之久远的行省制度。将行省制度施行于新疆,倡议于龚自珍,定议于左宗棠。
关键词 新疆建省 刘锦棠 巡抚 行省制度 左宗棠 龚自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锡伯族文化选择的历史轨迹 被引量:6
6
作者 佟克力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锡伯族的文化选择是个历史的过程。锡伯族先祖带着东胡系鲜卑文化一路南迁,先后与契丹、女真、蒙古等进行了文化交流。在清代处于满通古斯文化系统。之后又与俄罗斯、维吾尔、哈萨克文化接触。清末民初迎来了大量吸收汉文化的历史性阶段。
关键词 文化选择 锡伯族 轨迹 文化交流 文化系统 清末民初 俄罗斯 维吾尔 哈萨克 历史性 汉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木垒县菜子沟古墓出土石印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树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5-77,共3页
新疆木垒县菜子沟古墓出土的两枚石印为乌古斯部族屠各(Tygεr)部落的印记,墓主为乌古斯部族屠各(Tygεr)部落的首领。该墓的年代约在公元前100年前后。
关键词 菜子沟古墓 石印 考证 屠名部落 木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伊犁将军直辖的两蒙古营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吐娜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51-56,共6页
1762年伊犁将军设立后,察哈尔、厄鲁特等5营相继建立。察哈尔、厄鲁特与其他3营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蒙古营的社会制度为总管旗制,其社会职责主要是驻卡巡边、牧放官牧厂的牲畜等。
关键词 清代 伊犁将军 察哈尔营 厄鲁特营 八旗 戍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代历史理性崛起的文化前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旭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00,共4页
中华民族历史理性的崛起发端于周代。历史理性之所以在周代崛起,除了统治者提倡的因素之外,还有两个文化因素为之奠定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人文色彩浓厚的"神道设教":在周代披着宗教神学外衣的"神道设教"除了向... 中华民族历史理性的崛起发端于周代。历史理性之所以在周代崛起,除了统治者提倡的因素之外,还有两个文化因素为之奠定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人文色彩浓厚的"神道设教":在周代披着宗教神学外衣的"神道设教"除了向世人灌输的迷信观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将大量有功于民的历史人物列入祀谱,以推行教化,它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历史理性。二是周人对典策的高度重视:周代典策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政治管理经验,它在周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举凡重大事件,统治者必定向历史典策中寻找依据。典策在当作行政运作的依据的同时同样培养着周人的历史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理性 “神道设教” 典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厥语词Qa■an、Tεgin、Qitaj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树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7-143,共7页
Qa■an、Tεgin、Qitaj(可汗)为突厥语最为古老的语音形式,后在q/→x音变规律和a a/axa→a:→a音变规律的作用下,分化演变为xaqan、xa n和xan等3个语义相同而形式有别的词语。突厥语中不存在“第一性长元音”(原始长元音)。T gin(特勤)... Qa■an、Tεgin、Qitaj(可汗)为突厥语最为古老的语音形式,后在q/→x音变规律和a a/axa→a:→a音变规律的作用下,分化演变为xaqan、xa n和xan等3个语义相同而形式有别的词语。突厥语中不存在“第一性长元音”(原始长元音)。T gin(特勤)的本义为“奴隶”、“奴仆”,其“王子”义系由谦称转义而来。“契丹”一词并非借自上古突厥语“j方言”的Qitaj,而是源于“n方言”的Qitan,是通过突厥化了的粟特人的中介音译为汉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akan(可汗) xan(汗) Tεgin(特勤) Qietan(契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始建年代及相关史事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树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5-61,共7页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本名“崇福寺”,始建于555年,是麴氏家族的王家寺庙,亦是麴氏高昌用以维系与突厥的“交好”关系、实现“永固邦疆”愿望的纪念性宗教建筑。因地处宁戎谷,又有“宁戎窟寺”等俗称。智通、进惠、法惠,是精通突厥语的汉僧...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本名“崇福寺”,始建于555年,是麴氏家族的王家寺庙,亦是麴氏高昌用以维系与突厥的“交好”关系、实现“永固邦疆”愿望的纪念性宗教建筑。因地处宁戎谷,又有“宁戎窟寺”等俗称。智通、进惠、法惠,是精通突厥语的汉僧,生活在7世纪末至8世纪上半叶。自790年秋开始,该寺又转为回鹘统治者的王家寺庙。第32窟所绘回鹘男女供养人像,是颉于迦斯.骨咄禄(即怀信可汗)家族的画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麴氏高昌 崇福寺 宁戎窟寺 回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洲八旗驻防新疆体系之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奎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63-69,共7页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索伦、锡伯及绿营官兵驻防新疆。清廷尤以满洲八旗官兵驻防为主导,从...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索伦、锡伯及绿营官兵驻防新疆。清廷尤以满洲八旗官兵驻防为主导,从而形成了满洲八旗在新疆的驻防体系。此驻防体系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建省前,以军府制下的满洲八旗、绿营驻防为主,到建省后,军制改革,以勇营制为主体,满洲八旗体系缩减,再到辛亥革命时,满洲八旗衰落,化兵为民。新疆满洲八旗驻防体系的变迁,也折射出新疆政局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 驻防 新疆 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乡土与族群——清代伊犁维吾尔人的历史人类学解读(1760—1860)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元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61-67,共7页
清王朝统一西域后,从南疆部分地区迁移维吾尔人至伊犁屯田,史称"回屯"。而这些维吾尔人被其他民族称为"塔兰奇"。在"回屯"过程中,清王朝通过从"回屯"人员的选定、规划其生产生活空间、资助成... 清王朝统一西域后,从南疆部分地区迁移维吾尔人至伊犁屯田,史称"回屯"。而这些维吾尔人被其他民族称为"塔兰奇"。在"回屯"过程中,清王朝通过从"回屯"人员的选定、规划其生产生活空间、资助成员生产资料与生活补助等方式再造了伊犁维吾尔人"乡土社会"。继而又将国家权力下伸至此乡土社会之中,使伊犁维吾尔居民也感受到了"国家在场"的力量,遂也逐渐产生了身份认同意识,完成了"塔兰奇"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国家在场"的一系列行为对边疆乡土民众建构的结果,也是民众试图将"自身"与"国家"建立联系的具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乡土 伊犁维吾尔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新疆满城探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苏奎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1-87,共7页
清朝统一新疆后,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等官兵驻防新疆,遂形成满城,主要分布在北疆的伊犁、乌鲁木齐、古城和巴里坤等地。自乾隆二十三年至四十八年(1758-1783)修建了大小... 清朝统一新疆后,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等官兵驻防新疆,遂形成满城,主要分布在北疆的伊犁、乌鲁木齐、古城和巴里坤等地。自乾隆二十三年至四十八年(1758-1783)修建了大小城堡近四十座,新疆满城的建立,对巩固新疆的统一局面,加强清中央政权对新疆的统治,保持新疆社会的稳定,增强西北边疆的防务力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 满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馆藏近代外国探险家来华档案及其文献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田卫疆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54-160,共7页
近代外国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活动是新疆地方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关参考资料已往多以域外为主。文章对最近新疆档案馆首次刊布的外国探险家来华档案进行了简介,同时从“印证、补阙、辨误”等方面分析评述了文献在研究近代外国探险... 近代外国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活动是新疆地方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相关参考资料已往多以域外为主。文章对最近新疆档案馆首次刊布的外国探险家来华档案进行了简介,同时从“印证、补阙、辨误”等方面分析评述了文献在研究近代外国探险家新疆考古活动及近代中外关系史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档案馆 外国探险家 档案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的族源和族名含义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伯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8-85,共8页
通过对中外历史文献的深入探讨,文章肯定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为两汉的奄蔡、南北朝的曷萨、隋唐的突厥可萨;次要族源是蒙古汗国和元朝西迁至钦察草原的蒙古人。又在细致分析“迦沙”、“曷萨”、“克普恰克”等突厥语词汇的基础上,认为... 通过对中外历史文献的深入探讨,文章肯定哈萨克族的主要族源为两汉的奄蔡、南北朝的曷萨、隋唐的突厥可萨;次要族源是蒙古汗国和元朝西迁至钦察草原的蒙古人。又在细致分析“迦沙”、“曷萨”、“克普恰克”等突厥语词汇的基础上,认为“哈萨克”族名的含义是“聪明能干的人”、“形质兼美”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奄蔡 曷萨 突厥可萨 迦沙 克普恰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学术长卷——《丝绸之路研究丛书》评述
17
作者 田卫疆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3-64,共2页
为推进国际"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展示新疆文化建设和学术事业发展的全貌,新疆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大型学术系列《丝绸之路研究丛书》(20卷)。作为精心组编的"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宏篇巨著,这套丛书整体上反映了我国学术... 为推进国际"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展示新疆文化建设和学术事业发展的全貌,新疆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大型学术系列《丝绸之路研究丛书》(20卷)。作为精心组编的"丝绸之路"学术研究的宏篇巨著,这套丛书整体上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丝绸之路"的关注度和研究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学术研究 文化交流史 丛书 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西 历史文化 学术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的历史及名称含义
18
作者 钱伯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3-57,共5页
通过维吾尔语对音的比较,否定“塔克拉玛干”的含义是“进去出不来”。者“见货逻故国”为子虚乌有,“塔克拉玛干”一名并非源于该国。追溯”塔克拉玛干”的历史,肯定“塔克拉玛干”一名的含义是“胡杨树之乡”、“多胡杨树的地方”。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 历史 名称 维吾尔语 胡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西州民族研究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旭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77-83,92,共8页
根据吐鲁番出土文书,唐代西州生活着一些处密、处月人。文章对这些人迁入西州的时间、原因及在西州的生活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唐代 西州 处密 处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伯泉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53,共10页
“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钱伯泉(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敦煌和莫高窟是敦煌学赖以产生的母体,正确地判断这两个地名的语种,考查和分析它们的含意,对敦煌学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古今学者虽然对这两个地名都曾有所解释,但... “敦煌”和“莫高窟”音义考析钱伯泉(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敦煌和莫高窟是敦煌学赖以产生的母体,正确地判断这两个地名的语种,考查和分析它们的含意,对敦煌学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古今学者虽然对这两个地名都曾有所解释,但是多为望文生义,很难使人信服。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敦煌 《突厥语大词典》 阿尔泰语系 瓜州 维吾尔语 高窟 戎狄 晋惠公 姜姓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