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砾岩油藏水气交替辅助二氧化碳驱油特征
1
作者
徐崇军
刘佳幸
+6 位作者
许亮
李明
罗强
蒲万芬
孙琳
董硕
孙鸿应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5,共7页
新疆油田百21井区砾岩油藏低渗透层段剩余油富集,CO_(2)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储层非均质性叠加油气流度差异导致CO_(2)驱过程中极易发生气窜。水气交替作为矿场常用气窜控制方法,对该区CO_(2)驱的改善效果亟待研究。文章利用不...
新疆油田百21井区砾岩油藏低渗透层段剩余油富集,CO_(2)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储层非均质性叠加油气流度差异导致CO_(2)驱过程中极易发生气窜。水气交替作为矿场常用气窜控制方法,对该区CO_(2)驱的改善效果亟待研究。文章利用不同渗透率天然砾岩岩心,研究了百21井区非均质条件下水气交替对CO_(2)驱油特征和采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_(2)易与百21原油作用并将其驱替产出,注入速度和岩心渗透率增加,原油动用加快,但同时CO_(2)窜流加剧,导致产油速度迅速衰减。针对主力渗透率储层(液测渗透率3.1×10^(-3)~25.5×10^(-3)μm^(2)),以段塞体积比1∶1进行水气交替可有效抑制层内气窜,在CO_(2)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34.1百分点~50.6百分点。然而,渗透率增大导致水气交替渗流阻力建立能力减弱,同时水相会削弱CO_(2)对原油的抽提作用,令产出油中C7—C14烷烃含量降低。当层间与层内非均质性共存时,水气交替控窜效果进一步降低,对气测渗透率级差为4.1的砾岩岩心组,采收率增幅不足7.0百分点;而具有更强流度控制能力的泡沫驱可显著改善开发效果,在其基础上令高、低渗透岩心采收率分别增加26.8百分点和12.2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明确百21井区水气交替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并为类似非均质油藏CO_(2)驱控窜方式优选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油藏
CO_(2)驱
气窜
水气交替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周缘石炭系为例
2
作者
连丽霞
刘汉青
+4 位作者
王剑
董春梅
刘明
谢礼科
林承焰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5-613,共9页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周缘石炭系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中风化壳型储层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之一。基于岩心、薄片、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对其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精细研究,明确了储层的发育模式和平面分布有利区。研...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周缘石炭系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中风化壳型储层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之一。基于岩心、薄片、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对其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精细研究,明确了储层的发育模式和平面分布有利区。研究表明:1)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喷溢相中酸性熔岩和爆发相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溶孔为主,储层类型整体属于中—高孔低渗型;2)不同岩性和岩相之间的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其中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喷溢相的安山质角砾岩和安山岩具有更优的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和物性;3)风化暴露时间越长,形成的储层物性越好,30 Ma左右的风化暴露时间可能是研究区风化壳储层有利发育区的一个阈值;4)裂缝线密度与离主控断层的距离呈负相关,由于充填程度相对较弱,高角度裂缝对储层渗透率的贡献较大。研究认为,石炭系顶部风化暴露时间大于30 Ma且处在构造高位和断裂带的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和安山岩是未来研究区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风化壳
主控因素
发育模式
石炭系
盆1井西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水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代超
康逊
+3 位作者
谭静强
鲁锋
连丽霞
胡瑞璞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304,共20页
砾岩作为一类特殊的油气储集层,理解其沉积成因及发育规律对于准确预测优质储层的分布至关重要。基于岩心描述、岩矿鉴定、重矿物与粒度分析等研究,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明确了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的沉积特征、...
砾岩作为一类特殊的油气储集层,理解其沉积成因及发育规律对于准确预测优质储层的分布至关重要。基于岩心描述、岩矿鉴定、重矿物与粒度分析等研究,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明确了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的沉积特征、空间展布规律与沉积物来源,厘清了该组砾岩的沉积机制并构建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沉积于浅水扇三角洲,扇体发育了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包括泥石流、水上辫状河道、洪泛沉积、水下泥石流、水下主干河道、水下分支河道、砂质碎屑流、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共9种沉积微相,其中包含了10类岩相。结合研究区早三叠世由干旱转为湿润的古气候背景,确定该组砾岩为洪水诱发重力流的沉积产物,具有岩相组合复杂、事件性沉积标志显著、沉积模式受古气候主导、后期湖浪改造明显等特点。在空间上,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砾岩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体现出湖侵的退覆式沉积序列,同时呈现出泥石流、水下泥石流和水下河道沉积多期叠置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岩成因
扇三角洲
洪水成因重力流
百口泉组
准噶尔盆地
玛东斜坡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砾岩油藏水气交替辅助二氧化碳驱油特征
1
作者
徐崇军
刘佳幸
许亮
李明
罗强
蒲万芬
孙琳
董硕
孙鸿应
机构
中国石油
新疆
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
油田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工程联合
实验室
新疆砾岩油藏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
新疆
油田分公司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重点
实验室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成都天府永兴
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
出处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9-49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低渗油藏泡沫与原位乳化协同改善CO_(2)波及效率机理研究”(项目编号52474049)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层稠油超临界CO_(2)泡沫驱体系构建及两相流度协同调控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24NSFSC0198)。
文摘
新疆油田百21井区砾岩油藏低渗透层段剩余油富集,CO_(2)驱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储层非均质性叠加油气流度差异导致CO_(2)驱过程中极易发生气窜。水气交替作为矿场常用气窜控制方法,对该区CO_(2)驱的改善效果亟待研究。文章利用不同渗透率天然砾岩岩心,研究了百21井区非均质条件下水气交替对CO_(2)驱油特征和采收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_(2)易与百21原油作用并将其驱替产出,注入速度和岩心渗透率增加,原油动用加快,但同时CO_(2)窜流加剧,导致产油速度迅速衰减。针对主力渗透率储层(液测渗透率3.1×10^(-3)~25.5×10^(-3)μm^(2)),以段塞体积比1∶1进行水气交替可有效抑制层内气窜,在CO_(2)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34.1百分点~50.6百分点。然而,渗透率增大导致水气交替渗流阻力建立能力减弱,同时水相会削弱CO_(2)对原油的抽提作用,令产出油中C7—C14烷烃含量降低。当层间与层内非均质性共存时,水气交替控窜效果进一步降低,对气测渗透率级差为4.1的砾岩岩心组,采收率增幅不足7.0百分点;而具有更强流度控制能力的泡沫驱可显著改善开发效果,在其基础上令高、低渗透岩心采收率分别增加26.8百分点和12.2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明确百21井区水气交替可行性提供理论支撑,并为类似非均质油藏CO_(2)驱控窜方式优选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砾岩油藏
CO_(2)驱
气窜
水气交替
非均质性
Keywords
conglomerate reservoir
CO_(2)flooding
gas channeling
water-alternating-gas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周缘石炭系为例
2
作者
连丽霞
刘汉青
王剑
董春梅
刘明
谢礼科
林承焰
机构
中国石油
新疆
油田公司
实验
检测研究院
新疆砾岩油藏重点实验室
新疆
页岩油勘探开发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深层油气全国
重点
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出处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5-613,共9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盆1井西凹陷周缘石炭系火山岩岩性准确识别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2022-C4008)。
文摘
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周缘石炭系火山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其中风化壳型储层是研究区主要的储层类型之一。基于岩心、薄片、测井和试油试采资料,对其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精细研究,明确了储层的发育模式和平面分布有利区。研究表明:1)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喷溢相中酸性熔岩和爆发相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以各类次生溶孔为主,储层类型整体属于中—高孔低渗型;2)不同岩性和岩相之间的储集空间和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其中爆发相的火山角砾岩、喷溢相的安山质角砾岩和安山岩具有更优的储集空间组合类型和物性;3)风化暴露时间越长,形成的储层物性越好,30 Ma左右的风化暴露时间可能是研究区风化壳储层有利发育区的一个阈值;4)裂缝线密度与离主控断层的距离呈负相关,由于充填程度相对较弱,高角度裂缝对储层渗透率的贡献较大。研究认为,石炭系顶部风化暴露时间大于30 Ma且处在构造高位和断裂带的火山角砾岩、安山质角砾岩和安山岩是未来研究区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
关键词
火山岩储层
风化壳
主控因素
发育模式
石炭系
盆1井西凹陷
Keywords
volcanic reservoir
weathering crust
predominant factor
development mode
Carboniferous
west depression of Well Pen 1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水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量:
1
3
作者
代超
康逊
谭静强
鲁锋
连丽霞
胡瑞璞
机构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国石油
新疆
油田分公司
实验
检测研究院
新疆砾岩油藏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5-304,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179)。
文摘
砾岩作为一类特殊的油气储集层,理解其沉积成因及发育规律对于准确预测优质储层的分布至关重要。基于岩心描述、岩矿鉴定、重矿物与粒度分析等研究,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明确了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砾岩的沉积特征、空间展布规律与沉积物来源,厘清了该组砾岩的沉积机制并构建了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沉积于浅水扇三角洲,扇体发育了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包括泥石流、水上辫状河道、洪泛沉积、水下泥石流、水下主干河道、水下分支河道、砂质碎屑流、远砂坝、前扇三角洲泥共9种沉积微相,其中包含了10类岩相。结合研究区早三叠世由干旱转为湿润的古气候背景,确定该组砾岩为洪水诱发重力流的沉积产物,具有岩相组合复杂、事件性沉积标志显著、沉积模式受古气候主导、后期湖浪改造明显等特点。在空间上,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砾岩自下而上粒度逐渐变细,体现出湖侵的退覆式沉积序列,同时呈现出泥石流、水下泥石流和水下河道沉积多期叠置的特点。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砾岩成因
扇三角洲
洪水成因重力流
百口泉组
准噶尔盆地
玛东斜坡区
Keywords
genesis of conglomerate
fan delta
flood-induced gravity flow
Junggar Basin
Madong slope area
Baikouquan Form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砾岩油藏水气交替辅助二氧化碳驱油特征
徐崇军
刘佳幸
许亮
李明
罗强
蒲万芬
孙琳
董硕
孙鸿应
《油田化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风化壳型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以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周缘石炭系为例
连丽霞
刘汉青
王剑
董春梅
刘明
谢礼科
林承焰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浅水扇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为例
代超
康逊
谭静强
鲁锋
连丽霞
胡瑞璞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