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北部石油地质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全稳 白光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39-449,共11页
准噶尔盆地北部生油岩有下侏罗统、上三叠统及二叠系风成城组,并已演化成熟,运移、储集、保存和圈闭条件良好。有利油气聚集区带有石南凸起、陆南凹陷、石西凹陷及伦北断褶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石油 地质 含油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噪技术在新疆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峰 李海燕 周述才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1-33,共3页
新疆地域辽阔,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复杂,导致在地震资料上出现各种噪音干扰。剔除噪音增强信号已成为地震资料处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去噪包括在叠前叠后剔除规则干扰及随机干扰。去噪技术的引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但是,当参数选择不恰... 新疆地域辽阔,地表条件和表层结构复杂,导致在地震资料上出现各种噪音干扰。剔除噪音增强信号已成为地震资料处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去噪包括在叠前叠后剔除规则干扰及随机干扰。去噪技术的引入提高数据的信噪比,但是,当参数选择不恰当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新疆探区在地震资料处理去噪方面的一些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地震波 反射波 干扰波 地震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能量的衰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3
作者 黄凯 徐群洲 +2 位作者 杨晓海 赖仲康 张露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2-216,共5页
在实验室内用频谱振幅比较法模拟测试了储集层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弹性波振幅衰减值.弹性波振幅在岩石中的衰减程度受其温压、所含流体性质、流体饱和度、岩石组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岩石中地震波振幅的衰减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 在实验室内用频谱振幅比较法模拟测试了储集层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的弹性波振幅衰减值.弹性波振幅在岩石中的衰减程度受其温压、所含流体性质、流体饱和度、岩石组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岩石中地震波振幅的衰减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流体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波振幅在沉积岩的衰减量大于在火成岩中的衰减量;含气砂岩的弹性波振幅衰减量大于饱含油样品的衰减量,饱含油样品的弹性波振幅衰减量大于饱含水样品的衰减量.这些差异为使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油、气、水检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衰减 振幅 烃类检测 油气勘探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 被引量:25
4
作者 伍致中 刘东海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1-218,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可以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即:新元古代统一古陆块的形成阶段;早古生代古陆块裂张、坳陷形成发展阶段;晚古生代坳陷变迁,西南坳陷东、西发展分异阶段;中生代内陆盆地的形成发展阶段;新生代大型滞后...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可以划分为5个主要阶段,即:新元古代统一古陆块的形成阶段;早古生代古陆块裂张、坳陷形成发展阶段;晚古生代坳陷变迁,西南坳陷东、西发展分异阶段;中生代内陆盆地的形成发展阶段;新生代大型滞后型前陆盆地形成发展阶段。从沉积和构造发育史分析,西南坳陷是一个新生代沉积占统治地位的山前坳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坳陷 构造演化 山前坳陷 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沉积相及沉积层序 被引量:16
5
作者 唐忠华 黄芸 张化龙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30-337,共8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侏罗系进行了进一步划分与对比;应用地质、测井及地震等方法对该区的沉积相和沉积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侏罗系主要是一套受构造和气候条件控制的陆源...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侏罗系进行了进一步划分与对比;应用地质、测井及地震等方法对该区的沉积相和沉积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侏罗系主要是一套受构造和气候条件控制的陆源碎屑沉积.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潮湿型与干旱型两类;按低位体系域的特点又可分为北部缓坡型和南部陡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纪 沉积相 层序层学 沉积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地台震旦纪古地理概貌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立勋 刘万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震旦系在库鲁克塔格区出露最全,对其研究最细。近期在雅尔当山藻白云岩晶洞和裂隙中发现了沥青和网状沥青细脉。震旦系以地台西南的铁克里克断隆、新藏公路附近出露较厚,上震旦统库尔卡克组有富含藻类的深水浊积岩,有利于油气的生成;阿... 震旦系在库鲁克塔格区出露最全,对其研究最细。近期在雅尔当山藻白云岩晶洞和裂隙中发现了沥青和网状沥青细脉。震旦系以地台西南的铁克里克断隆、新藏公路附近出露较厚,上震旦统库尔卡克组有富含藻类的深水浊积岩,有利于油气的生成;阿克苏隆起震旦系沉积连续,可与库鲁克塔格对比。本文结合钻探和地震剖面,研究震旦系的分布特征和古地理概貌,时深入了解盆地的发育历史和油气形成是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古地理 概貌 塔里木 地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克亚背斜油气藏形成条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俊湘 尹军平 张拥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从烃源岩的热演化史,构造的形成演化史,储集岩的成岩作用史分析论证了柯克亚背斜下第三系始新统卡拉塔尔组及上第三系中新统油气藏的形成及成藏模式。卡拉塔尔组凝析气藏的形成具下断上褶垂向运移和不整合面倒向运移双重运聚模式。中... 从烃源岩的热演化史,构造的形成演化史,储集岩的成岩作用史分析论证了柯克亚背斜下第三系始新统卡拉塔尔组及上第三系中新统油气藏的形成及成藏模式。卡拉塔尔组凝析气藏的形成具下断上褶垂向运移和不整合面倒向运移双重运聚模式。中新统带油环的凝析气藏的形成具侧断背科型运聚模式。断裂及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柯克亚背斜 油气藏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勘探与山地地震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立诚 任翠霞 +1 位作者 宋锡熊 王文质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71-473,共3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资源丰富,圈闭众多,勘探程度低,难度大,是盆地最现实的油气勘探战略接替区。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地质地貌特征,应以山地地震技术为主,查明地下构造型态。为此,要优化激发条件,应用已有的二维成果建立初始模型,建立...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资源丰富,圈闭众多,勘探程度低,难度大,是盆地最现实的油气勘探战略接替区。针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地质地貌特征,应以山地地震技术为主,查明地下构造型态。为此,要优化激发条件,应用已有的二维成果建立初始模型,建立适于复杂地下情况的观测系统;搞好山地近地表静校正,重视地震反射波成像的准确性;合理布置山地二维和三维地震,要打破“不出油不上三维”的陈旧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天山 油气勘探 山区 地震勘探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震源谐振干扰的压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世文 陈振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可控震源 谐振 干扰 地震勘探 地震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弹性波速度模拟及在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凯 徐群洲 +2 位作者 杨晓海 赖仲康 张露菲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8-21,67,共5页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25口井600块岩样资料为依据,模拟地下状态,对岩石在饱含油、饱含水条件下进行了纵、横波速度测定。找出了影响速度的因素及其在不同因素下纵、横波速变化的规律性,并将速度资料及由此导出的信息用于测井曲...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25口井600块岩样资料为依据,模拟地下状态,对岩石在饱含油、饱含水条件下进行了纵、横波速度测定。找出了影响速度的因素及其在不同因素下纵、横波速变化的规律性,并将速度资料及由此导出的信息用于测井曲线校验、油气的预测及油气水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模拟试验 油气藏 储集层 弹性波 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神经网络技术综述 被引量:18
11
作者 刘全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64-69,147,共7页
本文首先概述了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说明应用神经网络可解决非均质性的非线性映射问题,然后论述了神经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它是由大量的神经元广泛连接形成,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网络结构。 本文采用的是多层感知机网络结构,... 本文首先概述了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说明应用神经网络可解决非均质性的非线性映射问题,然后论述了神经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它是由大量的神经元广泛连接形成,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不同的网络结构。 本文采用的是多层感知机网络结构,它是由输入层、隐层和输出层组成,每层都有多个神经元组成,层间给定权重值,可进行数据处理。当信息输入后,只要进行一定量次的训练,就可以得出最终的期望输出。 本文将神经网络主要应用于测井解释中,所编制的一整套处理软件,可利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电阻车测井、声波时差、密度测井、中子测并及井径测井曲线等,对储层的孔隙率、渗透率、泥质含量、油气饱和度,以及工区的岩性岩相识别、裂缝层识别、油气水层识别等作出预测。文中最后提供了胜利油田利用该法对两口井进行了全井段的油水层预测,符合率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测井 油气 岩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波法相对静校正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鸿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30-441,共12页
以往基于折射波的各种静校正方法(如广义互逆法、延迟时法、ABC法等)均要求有准确的折射波初至时间,且需要追踪同一高速折射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折射波法相对静校正方法。该法不需要拾取折射波初至时间,而是利用折射波组相邻道... 以往基于折射波的各种静校正方法(如广义互逆法、延迟时法、ABC法等)均要求有准确的折射波初至时间,且需要追踪同一高速折射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折射波法相对静校正方法。该法不需要拾取折射波初至时间,而是利用折射波组相邻道互相关求取各检波点的相对时差,再以中值滤波方法选取中值,作为两检波点的时差。然后,求取相对浮动基准面的剩余校正量和以控制点为基础的基准面校正量。文中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适应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可解决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折射 静校正 折射波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形成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伍致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7-104,共8页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的形成机制,主要受控于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其次是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挤压作用:西南缘受控于帕米尔推覆体的推覆作用及东侧的扭动走滑作用的影响;南缘受西昆仑山的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北部和... 塔里木盆地西部及邻区构造的形成机制,主要受控于印度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其次是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板块的挤压作用:西南缘受控于帕米尔推覆体的推覆作用及东侧的扭动走滑作用的影响;南缘受西昆仑山的逆冲推覆作用的影响;北部和西北部,主要受柯坪弧形推覆构造隆起带的推覆作用的影响;东北部的巴楚断隆,受两个方向对冲的作用力,造成了特殊的扭动走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构造形成机机 板块运动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油气聚集特征及勘探建议 被引量:9
14
作者 伍致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5-21,共7页
本文认为盆地东部地区的油源层主要是上二叠统。该区北缘的克拉美利山前油气以上二叠统平地泉组(P_(2p) 自生自储为主,上二叠统平地泉组平二,平三段(P_2p_(2+3))的厚度分布,明显地控制了油气丰度的分布。南缘的博格达山前,预测有东、西... 本文认为盆地东部地区的油源层主要是上二叠统。该区北缘的克拉美利山前油气以上二叠统平地泉组(P_(2p) 自生自储为主,上二叠统平地泉组平二,平三段(P_2p_(2+3))的厚度分布,明显地控制了油气丰度的分布。南缘的博格达山前,预测有东、西两个油气聚集带:东边的北三台地区已被证实;西边的阜康、古牧地地区,刚定为勘探目标,可望有所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聚集 油气勘探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莫北2井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永平 夏代学 +1 位作者 秦鑫 夏建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75-78,共4页
通过采用较小的 CMP面元、较高的覆盖次数、中频检波器接收 ,优化炮检组合 ,选用大折射—沙丘曲线法做静校正 ,应用动静校正迭代、高精度速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进行处理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大沙漠区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 通过采用较小的 CMP面元、较高的覆盖次数、中频检波器接收 ,优化炮检组合 ,选用大折射—沙丘曲线法做静校正 ,应用动静校正迭代、高精度速度分析等方法和技术进行处理 ,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大沙漠区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目的层侏罗系 (2 .0~ 3.0 s)有效频宽达 10~ 90 Hz,主频 5 0 Hz。资料解释新发现了 17条小断层 (断距 10~ 2 0 m)。经大量井资料证实 ,高分辨率三维资料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莫北2井区 应用 油气勘探 大沙漠区 莫北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什托普背斜石炭系油气藏形成条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俊湘 屈秋平 邱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9-323,共5页
从烃源岩热演化史、构造形成演化史、储集岩的成岩作用史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巴什托普背斜石炭系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并建立了“下断上褶”的成藏构造模式.早期断裂的多期活动对巴什托普背斜石炭系油气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改善... 从烃源岩热演化史、构造形成演化史、储集岩的成岩作用史等方面分析论证了巴什托普背斜石炭系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并建立了“下断上褶”的成藏构造模式.早期断裂的多期活动对巴什托普背斜石炭系油气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条件,促进了圈闭的形成,而且沟通了烃源岩与储集岩之间的联系,起着油气运移的输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石炭纪 油气藏 形成条件 构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的形成、演化与找油方向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立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8-34,共7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位于铁克里克断隆前缘。早在六十年代已完成了1:50万重力普查、1:20万磁力详查和露头区的地质调查,对区内石油地质条件和含油远景进行了综合研究,经钻探发现了柯克亚油气田,初步展示了该区的找油远景。但八十年代以来...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位于铁克里克断隆前缘。早在六十年代已完成了1:50万重力普查、1:20万磁力详查和露头区的地质调查,对区内石油地质条件和含油远景进行了综合研究,经钻探发现了柯克亚油气田,初步展示了该区的找油远景。但八十年代以来,除柯克亚油气田投入开发外,区域勘探和研究工作均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根据区测新资料,对基底性质、构造变动的分析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坳陷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in法的发展及在圈闭排序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全稳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4-130,166,共8页
圈闭排序是综合构造条件、石油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对圈闭进行优选,达到最优化分级排序。Blin法是模糊决策分析方法之一,它是综合各种意见使之得到最优化结果的一种方法。经典的Blin法只适用于少量样本排序,而圈闭排序届大量样本排序... 圈闭排序是综合构造条件、石油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对圈闭进行优选,达到最优化分级排序。Blin法是模糊决策分析方法之一,它是综合各种意见使之得到最优化结果的一种方法。经典的Blin法只适用于少量样本排序,而圈闭排序届大量样本排序。为此,本文对经典的Blin法作了发展,发展后的Blin法,用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圈闭排序,得到了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 排序 Blin法 模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闭分级排队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9
作者 刘全稳 丁文美 +1 位作者 林志雄 罗炳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1-88,共8页
圈闭评价工作是油气资源评价的一部分,圈闭评价的直接效应是钻探;圈闭的分级、排队结果直接关系到预探井的选择。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分级排队的复平面法,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直角坐标法,以及由此两法衍生的解析法、组合法。应用数... 圈闭评价工作是油气资源评价的一部分,圈闭评价的直接效应是钻探;圈闭的分级、排队结果直接关系到预探井的选择。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分级排队的复平面法,又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直角坐标法,以及由此两法衍生的解析法、组合法。应用数学原理,对于圈闭评价中的分级、排队,加以理论提纯,得出现阶段的工作方法。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图闭评价工作中,已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 分级 复平面法 石油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球公转自转导致球面陆壳的北移
20
作者 刘全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6-90,共5页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球面陆壳总是朝着使自身转动惯量减小的方向运动,即向南极和北极移动;地球的公转运动则导致球面陆壳向北迁移、南半球的陆壳向赤道迁移,致使北半球地壳变厚,陆壳富集。地球公转,自转的运动性质还可能影响到含油气盆地...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球面陆壳总是朝着使自身转动惯量减小的方向运动,即向南极和北极移动;地球的公转运动则导致球面陆壳向北迁移、南半球的陆壳向赤道迁移,致使北半球地壳变厚,陆壳富集。地球公转,自转的运动性质还可能影响到含油气盆地內油,气迁徙的方向,地球上众多的合油气盆地中,一般皆有北富、南贫现象,新疆的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也难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公转 自转 板块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