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樊奇 朱爱国 +1 位作者 田继军 李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共6页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是陆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油气源条件优越,储盖配置良好,已于石炭系—白垩系多个层系获得工业油气流,但对其白垩系的研究尚欠深入。为此,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地震资料和60口探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对...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是陆东地区重要的油气聚集区带,其油气源条件优越,储盖配置良好,已于石炭系—白垩系多个层系获得工业油气流,但对其白垩系的研究尚欠深入。为此,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基于地震资料和60口探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对滴南凸起白垩系清水河组进行详细的地层对比及划分,进而分析其层序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及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清水河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清一段、清二段、清三段、清四段和清五段,且清一段—清四段发育的底砾岩层具有穿时的现象;清水河组可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由下至上发育的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湖平面变化周期;在平面上可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以及物源方向由西北至东部的变化。研究区辫状河三角洲相良好的储集条件与底砾岩层的穿时分布为地层和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清一段—清四段4条超覆尖灭带分布的底砾岩层可成为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层序地层特征 沉积演化 清水河组 滴南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因迪克卡6井区下第三系储集层沉积特征
2
作者 张有平 德勒达尔 任军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5-418,共4页
通过对卡6井区卡001井、卡002井、卡003井及卡6井所取的岩心详细观察描述,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划分出与储集层有关的砂砾岩相、含砾砂岩相、不等粒岩屑砂岩相、较纯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6种主要的岩相类型,... 通过对卡6井区卡001井、卡002井、卡003井及卡6井所取的岩心详细观察描述,从岩石学特征入手,结合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划分出与储集层有关的砂砾岩相、含砾砂岩相、不等粒岩屑砂岩相、较纯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6种主要的岩相类型,并指出它们在纵向上的沉积序列特征及特殊沉积构造特征,继而划分了沉积相类型及展布,得出下第三系紫泥泉子组(E1-2z)、安集海河组(E2-3a)储集层沉积相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通过大量的储集层物性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指出储集层物性特征,并对储集层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特征 准噶尔盆地 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被引量:7
3
作者 德勒达尔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0-357,共8页
根据30余条地面剖面,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及沉积相演化特征。认为石炭—二叠纪为一个完整的海进至海退旋回期,在海进初期和海退末期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积时期。将石炭—二叠系划分为... 根据30余条地面剖面,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部石炭—二叠纪沉积体系及沉积相演化特征。认为石炭—二叠纪为一个完整的海进至海退旋回期,在海进初期和海退末期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积时期。将石炭—二叠系划分为下石炭统(包括个别地区的下二叠统下部)混积陆棚沉积体系;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下部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下二叠统上部至上二叠统的陆源碎屑沉积体系。根据碳、氧同位素、微量元素等分析化验结果以及生物组合面貌,对古地形、古温度等古地理环境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石炭纪 二叠纪 沉积 沉积相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油田火成岩双重介质储集层地质建模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瑞兰 王泽华 +2 位作者 孙友国 郭桂生 蔡贤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试井等方面的资料,在构造建模的基础上,建立了火成岩双重介质储集层的岩相、裂缝发育带、裂缝密度、裂缝孔隙度模型;同时利用地震属性作宏观约束,在构造应力、成像测井、微地震波监测、试井等分析基础上,建...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试井等方面的资料,在构造建模的基础上,建立了火成岩双重介质储集层的岩相、裂缝发育带、裂缝密度、裂缝孔隙度模型;同时利用地震属性作宏观约束,在构造应力、成像测井、微地震波监测、试井等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目的层不同尺度和规模的裂缝系统模型,求取了双重介质的水动力模型-渗透率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储量计算。通过对火成岩双重介质储集层建模的研究,为车排子油田火成岩双重介质油藏有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排子油田 火成岩 双重介质储集层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南油气田J_2t^2砂层组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有平 凌支虎 +2 位作者 帕尔哈提 刘文峰 孙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3-255,共3页
在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及综合录井资料,对石南油气田侏罗系头屯河组J2t2砂层组的沉积特征、相标志、沉积相微相划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J2t2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其成分成熟度偏低,反映了沉积速度快及沉积... 在岩心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及综合录井资料,对石南油气田侏罗系头屯河组J2t2砂层组的沉积特征、相标志、沉积相微相划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J2t2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为岩屑砂岩,其成分成熟度偏低,反映了沉积速度快及沉积物母岩成分复杂;由于无二元结构、具有很大的宽深比和河道与心滩位置不固定等特征,其沉积相为辫状河流相沉积,可划分为河床亚相和泛滥平原亚相,进一步分为河道沉积、心滩、天然堤、岸后湖、洪泛平原和决口扇等微相,并指出它们在纵向上的沉积序列特征及砂体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沉积相 沉积类型 沉积特征 石南油气田 相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下侏罗统沉积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沈楠 朱爱国 高先志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71-276,共6页
根据岩心的精细描述,结合大量开发井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上部和三工河组下部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和骨架砂体的分布特点。认为研究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第3岩性段(BD3)和三工河组第1岩性段(S1)是一套网状河... 根据岩心的精细描述,结合大量开发井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彩南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上部和三工河组下部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和骨架砂体的分布特点。认为研究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第3岩性段(BD3)和三工河组第1岩性段(S1)是一套网状河流相沉积。网状河流相可进一步划分为3种亚相(河道、堤岸和越岸湿地)和6种微相类型。主要的储集体是河道砂体和个别决口扇砂体。在平面上河道砂体呈狭窄、相互连接的条带状,砂体的宽度一般在1000,m以下,大多为300-800,m;决口扇砂体规模一般较小,在横剖面中呈凸透镜状,在平面上常常呈舌状或叶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彩南地区 侏罗系 沉积环境 网状河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5井区块三工河组油气藏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安生 王毅 +2 位作者 张有平 凌支虎 帕尔哈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共3页
莫索湾油气田盆5井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J1s2-2)油气藏为带油环的凝析气藏,油气藏顶部的气层分布较有规律,有统一的底界(-3 860 m),而在-3 860 m以下,位于构造北部的莫103、莫104、莫106和盆5井为油层,南部的莫101、莫102和莫105井为水层... 莫索湾油气田盆5井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J1s2-2)油气藏为带油环的凝析气藏,油气藏顶部的气层分布较有规律,有统一的底界(-3 860 m),而在-3 860 m以下,位于构造北部的莫103、莫104、莫106和盆5井为油层,南部的莫101、莫102和莫105井为水层,油井与水井之间未发现明显的地质界限。结合地震剖面、沉积相、储集层结构等研究,该区J1s2-2是由分流河道间湾沉积形成的隔层使各单砂层呈叠瓦状前积结构,通过对隔层封堵性研究发现,隔层不能封隔气层,却能很好地封闭油层,由此确定了盆5井区块J1s2-2油气藏控制因素,气顶为构造气藏,油环为岩性构造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索湾油气田 盆5井 油气藏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28井奥陶纪含笔石地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詹士高 赵治信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01-402,共2页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28井岩心中采集的笔石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后认为,笔石的地质时代属中奥陶世晚期和晚奥陶世早期,相当于西欧地区卡拉道克(Caradoc)中、晚期;含笔石地层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相应的地层... 对塔里木盆地塔中28井岩心中采集的笔石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后认为,笔石的地质时代属中奥陶世晚期和晚奥陶世早期,相当于西欧地区卡拉道克(Caradoc)中、晚期;含笔石地层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地区相应的地层层位对比,分别相当于中奥陶统的其浪组和上奥陶统下部的印干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奥陶纪 笔石 地层 生物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