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臂尺神经干动作电位与短段传导时间测定诊断肘管综合征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强 张庆梅 +2 位作者 苏俊红 倪文 田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915-2918,共4页
目的探讨前臂尺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与短段传导时间测定(SSCT)诊断肘管综合征(CT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TS患者71例,其中典型症状50侧(其中单侧26例,双侧12例),不典型症状38侧(其中单侧28例... 目的探讨前臂尺神经干动作电位(NAP)与短段传导时间测定(SSCT)诊断肘管综合征(CT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TS患者71例,其中典型症状50侧(其中单侧26例,双侧12例),不典型症状38侧(其中单侧28例,双侧5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NAP和SSCT。结果典型症状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36侧(72.0%),SSCT异常46侧(92.0%)。SSCT异常率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率(χ~2=6.775,P=0.009)。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18侧(69.2%),NAP单侧异常23侧(88.5%),SSCT单侧异常23侧(88.5%)。NAP单侧异常率、SSCT单侧异常率与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882,P=0.090;χ~2=2.882,P=0.090)。不典型症状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24侧(63.2%),SSCT异常32侧(84.2%)。SSCT异常率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查异常率(χ~2=4.343,P=0.037)。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16侧(57.1%),NAP单侧异常24侧(85.7%),SSCT单侧异常22侧(78.6%)。NAP单侧异常率高于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率(χ~2=5.600,P=0.018);SSCT单侧异常率和常规电生理检查单侧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7,P=0.086)。结论对于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的CTS患者,通过行SSCT可提高临床检测异常率。如有条件对于单侧尺神经损害者可联合行NAP检查,可以提高CTS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 前臂尺神经干电位 短段传导时间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大脑半球的分工与协同─—1例右大脑半球切除18个月后神经心理功能观察
2
作者 何金彩 高素荣 +1 位作者 胡浩宇 施琪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7期477-478,共2页
报道1例右半球切除病人,神经心理测查发现高级皮质功能损害主要累及非语言成分,表现为左侧空间疏忽、智能损害(主要为操作智能)、空间性计算障碍、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表达障碍及记忆障碍。
关键词 右半球切除 神经心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诊断与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杨春燕 梅友泉 苏俊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提高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CT征象的认识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减少漏诊并建立诊断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发病6 h内及12 h后的2次CT资料,依次观察6种CT表现,将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显示有不典型的... 目的提高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CT征象的认识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减少漏诊并建立诊断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发病6 h内及12 h后的2次CT资料,依次观察6种CT表现,将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显示有不典型的片、块状略低密度影20例,基底核区结构变模糊11例,脑沟变浅8例,两侧外侧裂池不对称6例,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3例,两侧大脑不对称1例。29例患者首次CT诊断中,肯定诊断4例;提示诊断9例;建议复查9例;未见异常7例。按6种CT表现回顾性阅读首次CT片后,肯定诊断16例;提示诊断11例;未见异常2例(36 h后经第3次CT检查确诊)。结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最常见的表现为不典型的片、块状略低密度影,其余依次为基底核区结构变模糊、脑沟变浅等。依次观察上述结果中6种CT表现,能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急性期大面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