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哈萨克族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分布特征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流行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庞鸿瑞 张景玉 +7 位作者 徐上知 马儒林 郭恒 刘佳铭 张眉 丁玉松 李述刚 郭淑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掌握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分布特征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流行特征。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新疆新源县哈萨克族人群共1003人,将其按照性别分为男性(n=433)和女性(n=570);... 目的:掌握新疆哈萨克族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分布特征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流行特征。 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新疆新源县哈萨克族人群共1003人,将其按照性别分为男性(n=433)和女性(n=570);按照年龄划分为五个年龄层,即25~34岁组(n=333)、35~44岁组(n=306)、45~54岁组(n=230)、55~65岁组(n=90)和〉65岁组(n=44)。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调查人群的Hcy几何均数为13.3μmol/L,男性高于女性(16.0μmol/L vs 11.6μmol/L);按年龄层,Hcy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除>65岁,其余4个年龄层男性Hcy水平均高于女性;调查人群HHcy患病率为31.5%;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49.9% vs 17.5%);调查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为35.1%,男性高于女性(44.3% vs 28.1%);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患病率为87.6%,男性高于女性(95.0%vs 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群中Hcy水平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哈萨克族人群HHcy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哈萨克族人群及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患病率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需要进行危险因素调查本地区哈萨克族与HHcy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社区干预,以提高哈萨克族人群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酸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新疆兵团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现况调查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丽文 李凡卡 +2 位作者 韩菲 马芙蓉 陈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5-417,共3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2011年新疆兵团人群包虫病疫情分布状况,为今后包虫病防治和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基金管理方案和要求》文件,结合《兵团包虫病防治项目... 目的了解和掌握2011年新疆兵团人群包虫病疫情分布状况,为今后包虫病防治和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国家《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和《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基金管理方案和要求》文件,结合《兵团包虫病防治项目方案》的要求,对新疆兵团包虫病疫情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兵团十三个师B超普查共计81 500人,查出包虫病患者共计128人,平均患病率为1.57‰;血清学检查8 537人,查出包虫病特异性IgG抗体阳性人数共计382人,平均感染率为4.47%。查出的128名患者中,男77人,女51人,性别比为:1.51:1;汉族81人、哈萨克族19人、维吾尔族15人、回族10人、其他少数民族3人,构成比分别为63.28%、14.84%、11.72%、7.81%和2.34%。各师患病率以农十三师最高(4.02‰),农一师和农十四师最低,此次调查未发现病人。感染率以农九师最高(18.37%),农一师和农二师为最低,此次调查未发现感染者。结论新疆兵团大部分地区包虫病流行仍处在一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流行病学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及汉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特点 被引量:4
3
作者 庞鸿瑞 徐上知 +5 位作者 丁玉松 刘佳铭 张眉 李述刚 郭淑霞 马儒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43-2846,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汉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点。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石河子市、沙湾县、新源县、伽师县及玛纳斯县60岁及以上人群共1 920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 目的:了解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汉族60岁及以上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点。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石河子市、沙湾县、新源县、伽师县及玛纳斯县60岁及以上人群共1 920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汉族MS粗患病率分别为44.3%、28.3%和37.5%,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44.1%、30.4%、37.8%(P<0.05)。3个民族男性MS患病率分别为36.4%、12.9%和25.6%(P<0.05),女性MS患病率分别51.1%、44.1%、49.5%(P>0.05)。3个民族女性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5)。3个民族MS组分异常检出率中均显示血压偏高居首位(76.5%、66.7%、68.8%),其次是肥胖(74.1%、50.9%、58.3%)。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检出率高于汉族,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汉族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结论: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和汉族老年人群MS患病率高于内地城市汉族老年人群,哈萨克族和汉族患病率均高于维吾尔族,MS防治的重点是控制血压和中心型肥胖,重点人群是老年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城市贫困人口卫生服务需求与医疗救助现状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小菊 秦江梅 +1 位作者 唐景霞 毛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了解新疆城市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和医疗救助现状,为完善新疆城市贫困医疗救助制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新疆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运用访谈法收集有关城市贫困医疗救助统计资料。结果:新疆城市贫困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占78... 目的:了解新疆城市贫困人口健康状况和医疗救助现状,为完善新疆城市贫困医疗救助制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新疆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运用访谈法收集有关城市贫困医疗救助统计资料。结果:新疆城市贫困人口以少数民族为主占78.8%,其文化程度较低,无业或失业占54.3%,相当部分人医疗保险缺失,对卫生服务利用不足。救助资金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筹资水平偏低,救助人数逐年增长,救助病种范围小、程序复杂、救助资金沉淀突出。结论:新疆城市贫困医疗救助成效初步凸现,需要进一步关注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继续完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城市 贫困人口 医疗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枣多糖抗疲劳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丁玉松 王忠 +5 位作者 马儒林 冯刚玲 徐上知 吕凤莲 唐美娥 郑荣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沙枣多糖(EAP)的抗疲劳生物功效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清洁级ICR小鼠192只,随机分为4批,每批48只,分别进行负重游泳、肝糖原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测定实验。每批动物再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EAP低剂量组(100mg/(k... 目的:探讨沙枣多糖(EAP)的抗疲劳生物功效及其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清洁级ICR小鼠192只,随机分为4批,每批48只,分别进行负重游泳、肝糖原测定、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测定实验。每批动物再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EAP低剂量组(100mg/(kgbw·d))、EAP中剂量组(500mg/(kgbw·d))、EAP高剂量组(1000mg/(kgbw·d)),连续灌胃30d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血清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结果:EAP中、高剂量组能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EAP各剂量组均能增加肝糖原含量;EAP低、高剂量组能够减少血清尿素氮含量;EAP中、高剂量组能降低血乳酸含量。结论:EAP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多糖 抗疲劳 机制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35~74岁男性体检者骨质疏松5年发病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凤 郁凯 +4 位作者 陶庆梅 陶秋山 杨兴华 曹纯铿 詹思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5-911,共7页
目的构建台湾35~74岁男性体检者骨质疏松(OP)5年发病风险(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选择1999-2005年首次参加台湾美兆健检的35~74岁男性体检者7801人,去除基线患OP者505人后余下7296人,将4个体检中心分为建模队列(台北中心,n=3844),余下... 目的构建台湾35~74岁男性体检者骨质疏松(OP)5年发病风险(个体化)预测模型。方法选择1999-2005年首次参加台湾美兆健检的35~74岁男性体检者7801人,去除基线患OP者505人后余下7296人,将4个体检中心分为建模队列(台北中心,n=3844),余下3中心为验证队列(n=3452)。按建模队列5年后是否发生OP为因变量,以该队列基线指标为自变量在进行单变量分析后,建立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以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判定预测模型拟合优度的主要指标,用验证队列对模型的外部效度进行评估。模型建立后,将人群的预测风险概率正态化后再转化为可实际应用操作的4个风险等级。结果基线4个体检中心OP患病率范围为4.77%~7.88%。去除基线患者后,全部受检者5年发病率为2.34%(171/7296),4个中心OP发病率范围为:1.52%~4.89%。多变量Logistic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包括年龄、日常工作性质、腰围、体重和血肌酐水平5个指标。建模队列建立的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约为0.728(95%CI:0.675~0.772),验证队列外部效度验证结果 AUC为0.698(0.633~0.762)。将建模队列划分为4个风险等级后,显示中危(占11.9%)和高危(占1.1%)的个体5年内发生OP的危险分别比一般人群高2.4倍和8.1倍。结论利用台湾美兆健检纵向数据资料建立的OP 5年个体风险预测模型效应与信度均较高,且纳入的预测变量和建立的风险等级评价标准简单实用,因此对于今后无论个体进行自身OP风险评价还是社区工作者对社群人群进行OP监测均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LOGISTIC模型 风险预测模型 纵向数据 健检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高血压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娟 张眉 +6 位作者 刘佳铭 马儒林 郭恒 牛强 丁玉松 张景玉 郭淑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2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PPARγ基因rs1801282、rs3856806及rs4684847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145例高血压患者和165例对照者PPARγ基因rs1801282、rs3856806及rs4684847基因... 目的:探讨PPARγ基因rs1801282、rs3856806及rs4684847多态性与维吾尔族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MALDI-TOF-MS)技术检测145例高血压患者和165例对照者PPARγ基因rs1801282、rs3856806及rs4684847基因型。结果 :(1)高血压组rs1801282基因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5.9%和87.2%,均高于对照组的63.6%、79.7%(P<0.05);(2)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后,携带rs1801282基因GG基因型和CG基因型的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分别是携带CC基因型的0.273及0.594倍,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携带G等位基因的1.742倍;(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1801282基因多态性、超重及肥胖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4)高血压组rs3856806及rs468484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rs1801282 CC基因型携带者SBP高于CG/GG基因型携带者,但TC较CG/GG基因型携带者低(P<0.05)。结论:维吾尔族人群携带PPARγ基因rs1801282位点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升高。rs3856806及rs4684847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高血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高血压 PPARΓ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