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汉族乳腺癌与同型半胱氨酸及CBS G919A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伟 张蕾 李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G919A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300例正常体检人群(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扩张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G919A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300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和300例正常体检人群(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扩张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研究对象CBS基因G919A多态性,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浆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Hcy、CBS基因G919A多态性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结果: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BS G919A位点乳腺癌组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分别为63.7%、24.0%、12.3%和75.7%、2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水平升高可能是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CBS G919A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患者乳腺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CBS G919A 基因多态性 新疆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y及CBS T833C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伟 李志刚 +1 位作者 张蕾 赵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张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00例和体检人群(对照组)200例CBS基因T833C多态性,同时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张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00例和体检人群(对照组)200例CBS基因T833C多态性,同时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Hcy、CBS基因T833C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与对照组CBS基因T833C位点基因型TT、TC、CC分别为55.5%、32.0%、12.5%;53.0%、34.0%、12.0%。乳腺癌组与对照组CBS基因T833C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5%,28.5%;70.0%、29.0%,两组中3种基因型总体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TC基因型、CC基因型个体血浆Hcy水平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新疆汉族乳腺癌发生具有相关性,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乳腺癌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 C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与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磊 张蕾 芮东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56-315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52例新疆回族高血压患者和332例正常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 目的:探讨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52例新疆回族高血压患者和332例正常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新疆回族G919A位点高血压组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分别为76.4%、19.0%、4.5%和85.9%、1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S G919A位点在新疆回族人群中存在基因多态性,该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CBS G919A 基因多态性 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丽红 张蕾 +2 位作者 陈卫刚 郑义 郑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668-367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76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资料,对所用药物、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临... 目的:分析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76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住院患者资料,对所用药物、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常见三类药物依次为抗生素(42.1%)、中草药(23.7%)和感冒药(10.5%)。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类型以肝细胞型多见(51.3%),混合型次之(28.9%),胆汁淤积型相对较少(19.7%),其中,肝细胞型和混合型的重症肝损伤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20),而肝细胞型和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和胆汁淤积型的重症肝损伤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84和P=0.516)。此外,有慢性基础病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与无慢性基础病患者相比,其短期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增加(P=0.001)。结论:国内外各地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谱并不一致。混合型药物性肝损伤较易发展为重症肝损伤。慢性基础疾病是影响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预后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