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和朊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郑军 徐江 +4 位作者 余芯乐 张杰 杨洋 张凯楠 曾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 目的:检测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Naa10p)和朊蛋白(PrPc)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白斑、口腔正常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OSCC(112例)、白斑(42例)及正常黏膜组织(11例)中Naa10p和PrP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Naa10p和PrPc在OSCC表达最高,白斑次之,正常黏膜组织中表达最低。Naa10p在3种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PrPc分别在白斑和OSCC组织,正常口腔黏膜与OSCC组织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Naa10p的表达水平与OSCC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rPc表达仅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rPc在OSCC中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升高(P<0.05),而Naa10p的表达强度随组织学分化程度下降而明显下降(P<0.05)。结论:Naa10p和PrPc与OSCC的发生和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乙酰基转移酶10蛋白 朊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婴幼儿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与龋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仵楠 刘芳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菌斑法采集样本,利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389名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生化及PCR分子生物学...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菌斑法采集样本,利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389名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生化及PC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总体样本中,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于维吾尔族,分别为38.1%和24.3%。总体男性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总体女性儿童,分别为40.5%和25.1%。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均与dmft分级具有相关性(维吾尔族χ2=31.037,P=0.000,r=0.421);汉族χ2=80.454,P=0.000,r=0.497)。结论:婴幼儿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具有性别差异和维、汉民族差异,ECC组儿童较无龋组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且随dmft分级增高呈正相关性,提示口腔白色念珠菌可能是龋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民族 性别 婴幼儿龋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a10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洋 郑军 +5 位作者 徐江 顾永清 黄瑾 王丹妮 朱茂祥 曾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7-711,共5页
目的:构建人N-α-乙酰基转移酶10(N-α-acetyltransferase 10,Naa10)基因有效的慢病毒RNAi载体并转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研究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人Naa10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3个siRNA片段,转染人口腔鳞癌SCC-15... 目的:构建人N-α-乙酰基转移酶10(N-α-acetyltransferase 10,Naa10)基因有效的慢病毒RNAi载体并转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研究其对口腔鳞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人Naa10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3个siRNA片段,转染人口腔鳞癌SCC-15细胞株并进行验证,将最有效的干扰序列克隆至pLV-shRNA载体上,测序正确后进行包装,测定病毒颗粒滴度后,将慢病毒感染SCC-15细胞以测定Naa10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生长曲线研究干扰Naa10对SCC-15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3个靶点的siNaa10均能有效抑制Naa10基因的表达,其中2号靶点最为有效(P<0.005);重组RNAi质粒pLV-shNaa10经测序证实构建成功,pLV-shNaa10可在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测定病毒颗粒LV-shNaa10、LV-NC滴度分别为1.2×10~9 TU/mL和1.0×10~9 TU/mL;SCC-15细胞感染LV-shNaa10后,Naa1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5);干扰Naa10可促进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的生长。结论:成功构建了Naa10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人口腔鳞癌细胞SCC-15后,有效抑制了内源性Naa10基因的表达,干扰Naa10可促进SCC-15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α-乙酰基转移酶10 慢病毒 RNA干扰 口腔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韩尚志 徐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 N0)的口腔鳞癌(OSCC)患者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07-2013-07接受颈淋巴结清扫的85例c N0 OS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c N0 OSCC患者中,...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阴性(c N0)的口腔鳞癌(OSCC)患者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规律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07-2013-07接受颈淋巴结清扫的85例c N0 OS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c N0 OSCC患者中,总隐匿性转移率为28.24%(24/85)。c N0 OSC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与性别、发病部位无相关性(P〉0.05),与年龄、原发灶大小、病理分期及生长方式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肿瘤体积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患者年龄越小其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越高,对此类患者需积极行相应颈部淋巴结清扫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OSCC) 隐匿性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4和TGF-β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祖木热提古丽·阿不来提 陈镭雨 +3 位作者 马琰迪 何尚峰 热孜亚古丽·阿克木 徐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3-747,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ELPS)检测TRPV4和TGF-β1在103例OSCC组织及6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OSC... 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ELPS)检测TRPV4和TGF-β1在103例OSCC组织及66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与OSCC临床特点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OSCC组织中TRPV4的阳性率69.90%,TGF-β1的阳性率74.76%,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24.24%和19.70%)(P<0.05)。TRPV4和TGF-β1诊断OS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2和0.857。TRPV4的表达与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浸润深浅无关(P>0.05);TGF-β1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OSCC中TRPV4、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r=0.211、P=0.03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RPV4和TGF-β1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有关(P=0.0193,P<0.05)。结论:TRPV4和TGF-β1在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瞬时性受体电位通道香草酸受体4 转化生长因子Β1 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釉细胞瘤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文超 阮宁 +2 位作者 赵敏强 林扬 徐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6-128,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发现survivin和COX-2蛋白在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4/22)和36.36%(8/2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和81.67%(49/60),组间比较,P<0.001。成釉细胞瘤中survivin和COX-2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发现survivin和COX-2蛋白在正常人口腔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4/22)和36.36%(8/22),在成釉细胞瘤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和81.67%(49/60),组间比较,P<0.001。成釉细胞瘤中survivin和COX-2蛋白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529,P=0.000)。Survivin与COX-2可能参与成釉细胞瘤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瘤 SURVIVIN COX-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与主要致龋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仵楠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80-1082,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人体口腔环境中检出的共生微生物超过700种[1]。龋病是口腔常见疾病,龋洞中的微生物都是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定植在龋洞中。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在龋洞中的检出率很高,其中变形链球菌是龋的优势菌,另外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人体口腔环境中检出的共生微生物超过700种[1]。龋病是口腔常见疾病,龋洞中的微生物都是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定植在龋洞中。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在龋洞中的检出率很高,其中变形链球菌是龋的优势菌,另外也检出多种革兰阴性球菌和杆菌,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占优势,如在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的龋齿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都很高,而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发现龋齿损害部有时并没有变形链球菌的存在。因此对于白色念珠菌与龋齿其他致龋菌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关注,成为目前研究牙菌斑粘附及信号传导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色念珠菌 相关性 致龋菌 牙菌斑生物膜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共生微生物 变形链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改善牙龈瘤切除术后根面暴露的效果 被引量:8
8
作者 武辉 高芸 +2 位作者 查小雨 黎昌学 徐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1-685,共5页
目的:分析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改善牙龈瘤切除术后根面暴露的效果。方法:纳入牙龈瘤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n=20),分别采取翻瓣术(A组)、带蒂瓣术(B组)、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C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6个... 目的:分析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改善牙龈瘤切除术后根面暴露的效果。方法:纳入牙龈瘤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n=20),分别采取翻瓣术(A组)、带蒂瓣术(B组)、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C组)。比较3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6个月的角化龈宽度、根面覆盖率、术后美学RE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VAS评分。结果:术后3、6个月,C组的角化龈宽度明显高于A组、B组(P<0.05);A组的根面覆盖率和术后RES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C组的VAS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结论:相较于翻瓣术,应用带蒂瓣术及带蒂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能有效改善牙龈瘤切除术后的根面暴露,恢复角化龈宽度,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带蒂瓣术 结缔组织移植术 根面暴露 角化龈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对RAW264.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筱雪 郭超 +3 位作者 孙斌 郑孟文 贾永娜 黎昌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51-953,共3页
目的探讨TGF-β对RAW264.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和M-CSF诱导RAW264.7细胞培养24 h后,用不同浓度TGF-β分别作用RAW264.7细胞24、48、72 h。使用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破骨前体细胞增殖、凋亡和特征性基因... 目的探讨TGF-β对RAW264.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ANKL和M-CSF诱导RAW264.7细胞培养24 h后,用不同浓度TGF-β分别作用RAW264.7细胞24、48、72 h。使用CCK-8试剂盒、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破骨前体细胞增殖、凋亡和特征性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不同浓度(1、2、5 ng/mL)的TGF-β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增殖,且与时间、浓度有关。TGF-β(5 ng/mL)处理组培养72 h后与其他浓度处理组相比,细胞增殖明显降低,细胞总凋亡率及线粒体凋亡通道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表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GF-β抑制RAW264.7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表明TGF-β在骨改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W264.7细胞 TGF-Β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