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cy及CBS T833C基因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伟 李志刚 +1 位作者 张蕾 赵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张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00例和体检人群(对照组)200例CBS基因T833C多态性,同时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扩张阻碍突变系统(ARMS)法检测新疆汉族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00例和体检人群(对照组)200例CBS基因T833C多态性,同时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Hcy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分析Hcy、CBS基因T833C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与对照组CBS基因T833C位点基因型TT、TC、CC分别为55.5%、32.0%、12.5%;53.0%、34.0%、12.0%。乳腺癌组与对照组CBS基因T833C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5%,28.5%;70.0%、29.0%,两组中3种基因型总体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TC基因型、CC基因型个体血浆Hcy水平高于TT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与新疆汉族乳腺癌发生具有相关性,CBS基因T833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新疆汉族乳腺癌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基因 C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与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多态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磊 张蕾 芮东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3156-315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52例新疆回族高血压患者和332例正常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 目的:探讨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CBS)G919A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52例新疆回族高血压患者和332例正常对照组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同时检测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新疆回族G919A位点高血压组基因型GG、GA、AA和等位基因G、A分别为76.4%、19.0%、4.5%和85.9%、14.1%,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S G919A位点在新疆回族人群中存在基因多态性,该多态性可能与新疆回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CBS G919A 基因多态性 回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多态性与新疆锡伯族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磊 张蕾 芮东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863-286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锡伯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新疆锡伯族200例高血压患者和2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观察... 目的:探讨新疆锡伯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基因多态性位点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新疆锡伯族200例高血压患者和2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基因分型,观察两组对象GG、GA和AA不同基因型以及该位点G、A不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新疆锡伯族CBS G919A位点高血压组基因型GG、GA、AA为59.5%、34.0%、6.5%,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疆锡伯族高血压组A等位基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胱硫醚β合成酶G919A基因的多态性位点可能与新疆锡伯族高血压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G919A 基因多态性 锡伯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连接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叶间动脉收缩增强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雯 马克涛 +3 位作者 刘卫东 王洋 李丽 司军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探讨肾叶间动脉(RIA)的缝隙连接(GJ)在自发性高血压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Wistar大鼠RIA对内皮非依赖血管收缩剂氯化钾(KCl)和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的差异,以及应用GJ阻断剂后血管收... 目的探讨肾叶间动脉(RIA)的缝隙连接(GJ)在自发性高血压病中的变化。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Wistar大鼠RIA对内皮非依赖血管收缩剂氯化钾(KCl)和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的差异,以及应用GJ阻断剂后血管收缩反应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比较SHR及Wistar大鼠RIA连接蛋白45(Cx45)的表达差异。结果 1 KCl和PE诱导SHR RIA的收缩反应要强于Wistar大鼠,应用GJ阻断剂18β-甘草次酸(18β-GA)(100μmol/L)干预后,KCl和PE引起的RIA血管的收缩明显降低,SHR较Wistar大鼠收缩降低幅度更为显著。2 SHR大鼠RIA Cx45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SHR RIA收缩作用的增强可能是通过上调Cx45增强平滑肌细胞间GJ通讯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缝隙连接 肾脏叶间动脉 连接 蛋白 压力肌动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的建立
5
作者 是文辉 晋金兰 +3 位作者 许永华 张东辉 许琴 李建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将铁离子导入到大鼠的感觉运动皮质内,造成大鼠的外伤后癫痫的动物模型,观察大鼠术后癫痫发作的行为学改变。方法用离子导入法将铁离子导入到SD大鼠大脑皮质内,通电时间为10 min,通电电流为200μA。对照组大鼠给予相同的手术操作,... 目的将铁离子导入到大鼠的感觉运动皮质内,造成大鼠的外伤后癫痫的动物模型,观察大鼠术后癫痫发作的行为学改变。方法用离子导入法将铁离子导入到SD大鼠大脑皮质内,通电时间为10 min,通电电流为200μA。对照组大鼠给予相同的手术操作,但不导入铁离子。结果实验组内20只大鼠有18只出现癫痫发作,癫痫模型制作成功率为90%;对照组内20只大鼠内有一只出现癫痫发作,癫痫模型制作成功率为5%。结论用离子导入法制作大鼠外伤后癫痫动物模型的通电电流以200μA为最佳条件,通电时间为10 min。制造出来的模型的成功率较高,且为急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后癫痫 离子导入法 氯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丙泊酚通过缝隙连接通讯对舒张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万慧娟 刘艳辉 +4 位作者 张爱梅 张海超 马克涛 司军强 李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92-695,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SD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和对肠系膜动脉舒张作用是否与缝隙连接通讯相关。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在急性分离的SD大鼠肠系膜动脉2级血管上,观察1×10-7、3×10-7、1×10-6、3×10-6、1×10-5、3&#...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SD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影响和对肠系膜动脉舒张作用是否与缝隙连接通讯相关。方法应用压力肌动图技术,在急性分离的SD大鼠肠系膜动脉2级血管上,观察1×10-7、3×10-7、1×10-6、3×10-6、1×10-5、3×10-5、1×10-4和3×10-4 mol/L丙泊酚对血管直径的影响,预孵育缝隙连接阻断剂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nic acid,18β-GA)和2-aminoethoxydiphenylborate(2-APB)后,观察丙泊酚对血管直径的影响。结果给予1×10-7、3×10-7、1×10-6、3×10-6、1×10-5、3×10-5、1×10-4和3×10-4 mol/L的丙泊酚,使SD大鼠血管直径从(208.6±13.4)μm分别增加至(213.5±13.6)、(219.7±13.2)、(226.4±12.5)、(234.9±12.3)、(245.5±13.0)、(267.4±15.2)、(336.2±18.3)和(385.9±14.2)μm,1×10-4 mol/L的丙泊酚引起血管直径随着丙泊酚浓度增大而增加(P<0.01)。分别预孵育18β-GA和2-APB后,1×10-4 mol/L的丙泊酚对大鼠肠系膜动脉舒张作用明显减弱(P<0.01)。结论丙泊酚呈浓度依赖性舒张肠系膜动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缝隙连接通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肠系膜动脉 缝隙连接 压力肌动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张力测定技术在血管内皮去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文文 唐娜 +2 位作者 孙瑞霞 钟华 何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离体小动脉血管内皮去除的研究方法,提高微血管测量技术研究数据的可信度。方法选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测量血压后,获取肠系膜动脉环。采取机械(血管环围绕电极尖端旋转、推注气体)和药物(L-NAME... 目的通过建立离体小动脉血管内皮去除的研究方法,提高微血管测量技术研究数据的可信度。方法选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测量血压后,获取肠系膜动脉环。采取机械(血管环围绕电极尖端旋转、推注气体)和药物(L-NAME和吲哚美辛)相结合的方式去除内皮。采用压力肌动图技术检测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对肠系膜动脉直径变化的影响。结果(1)SHR血压值高于WKY大鼠(P<0.01);(2)PE浓度依赖地收缩肠系膜动脉。内皮完整和内皮去除时,与WKY相比,SHR的收缩增强(P<0.05);(3)ACh、SNP能够浓度依赖地舒张肠系膜动脉。内皮完整时,与WKY相比,SHR的舒张减弱(P<0.01);内皮去除时,与WKY相比,SHR的舒张增强(P<0.01)。结论(1)成功建立离体微小动脉血管内皮去除的研究方法。(2)高血压大鼠存在明显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内皮 肠系膜动脉 血管收缩 血管舒张 压力肌动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所致毒性惊厥对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星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
8
作者 侯璐璐 李丽 司军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所致毒性惊厥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方法选用60只4周龄SD幼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以Racine惊厥分类中V级为标准制作模型)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在注射后1、3、7和60d选取...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所致毒性惊厥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方法选用60只4周龄SD幼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罗哌卡因组(以Racine惊厥分类中V级为标准制作模型)和生理盐水组,分别在注射后1、3、7和60d选取5只幼鼠海马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GFAP的形态变化并计数;剩余10只于上述各时点进行水迷宫平台潜伏期测试。结果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中罗哌卡因组在毒性惊厥后1和3d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罗哌卡因组的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明显弱于生理盐水组,表现为胞体较小,突起细而短,染色浅淡,且GFAP阳性细胞在数量上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尤以惊厥后3d最为显著,细胞数先减少后增加。结论幼鼠单次罗哌卡因毒性惊厥对其学习记忆有一过性影响,可能与GFAP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惊厥 学习记忆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