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标Bt-CryIAb/Ac试纸条定性检测转Bt基因棉花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聂新辉 尤春源 +4 位作者 陈惠瑜 孔杰 雷江荣 冯国礼 吕军 《中国棉花》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鉴于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存在时空表达差异的现象,因此,采用免疫检测法中的金标Bt-CryIAb/Ac抗虫检测试纸条进行Bt毒蛋白定性检测,并对其使用方法中的样品取样部位、时期与样品稀释参数进一步调整。结果表明,检测苗期的子叶、顶部第... 鉴于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存在时空表达差异的现象,因此,采用免疫检测法中的金标Bt-CryIAb/Ac抗虫检测试纸条进行Bt毒蛋白定性检测,并对其使用方法中的样品取样部位、时期与样品稀释参数进一步调整。结果表明,检测苗期的子叶、顶部第二叶及蕾期的顶部第二叶等组织器官时,样品稀释倍数应控制在10~15;检测花蕾时,应控制在15~20倍;检测开花期的顶部第二叶时,应控制在5~10倍;检测铃期的顶部第二叶及苞叶时,应控制在5~10倍;检测成熟的种子应为15~20倍。金标Bt-CryIAb/Ac试纸条定性检测转Bt基因棉花时,不同时期、不同器官应采用相应适宜的浓度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棉 抗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营养生理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雷钧杰 聂新辉 +2 位作者 尤春源 赛力汗.赛 乔旭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30-223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营养生理,旨在探明盐碱地四翅滨藜的生物脱盐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盐溶液作为渗透剂对四翅滨藜进行盐胁迫,测定四翅滨藜叶片的相关营养生理指标。【结果】四翅滨藜在盐胁迫下呈... 【目的】研究不同盐分胁迫下四翅滨藜耐盐营养生理,旨在探明盐碱地四翅滨藜的生物脱盐作用。【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盐溶液作为渗透剂对四翅滨藜进行盐胁迫,测定四翅滨藜叶片的相关营养生理指标。【结果】四翅滨藜在盐胁迫下呈现出的抗盐营养生理机制主要有:随着盐浓度的升高,Na+/K+升高,膜透性增加,Na+的吸收促进K+离子的吸收;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四翅滨藜叶片全氮含量在缓慢地下降,继续维持盐胁迫下氮的代谢;四翅滨藜植株开始受到盐胁迫时,其叶片钙含量略有下降,但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其叶片钙含量有所回升并维持一定水平,下降幅度十分小,直至2.7%的盐胁迫下全氮和全钙含量迅速下降。【结论】四翅滨藜是一种耐盐程度较高的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翅滨藜 盐胁迫 营养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菌在新疆棉花黄萎病防治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新辉 尤春源 +1 位作者 李晓方 王谧 《中国棉花》 2013年第8期19-21,共3页
通过对3个不同黄萎病抗性的棉花品种进行种子引发、丸粒化、引发+丸粒化+灌根3种方式处理,同时在棉花黄萎病鉴定圃调查拮抗菌3种处理方法的田间防效,确定拮抗菌最佳应用方式为“引发+丸粒化+灌根”,接菌浓度为1×10-9cfu... 通过对3个不同黄萎病抗性的棉花品种进行种子引发、丸粒化、引发+丸粒化+灌根3种方式处理,同时在棉花黄萎病鉴定圃调查拮抗菌3种处理方法的田间防效,确定拮抗菌最佳应用方式为“引发+丸粒化+灌根”,接菌浓度为1×10-9cfu·mL-1;拮抗菌处理对3个不同黄萎病抗性的棉花品种第一次发病高峰的黄萎病田间防效可达30%~70%。初步建立了一种棉种携带拮抗菌制剂在棉花黄萎病防治中应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引发 丸粒化 黄萎病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下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的混合遗传 被引量:17
4
作者 董娜 李成奇 +3 位作者 王清连 艾尼江 胡根海 张金宝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4-311,共8页
分别在河南新乡和新疆石河子2个生态环境下,对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花铃期和衣分外,其它性状在2个环境中均检测到主基因。2个环境生育期的最适模型相同且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一致,果枝... 分别在河南新乡和新疆石河子2个生态环境下,对短季棉早熟及相关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除花铃期和衣分外,其它性状在2个环境中均检测到主基因。2个环境生育期的最适模型相同且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一致,果枝始节、铃重虽最适模型相同,但主基因与多基因分量趋势相反,苗期、蕾期、花铃期、衣分、果枝始节高度2个环境最适模型不同。生育期在不同生态环境早代选择有效,果枝始节高度和果枝始节可作为鉴定早熟性的可靠形态指标。2个环境生育期、蕾期和果枝始节高度均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其它性状均分别以主基因遗传为主或以多基因遗传为主,针对各性状的遗传模式提出了具体的育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短季棉 早熟及相关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混合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高产、优质、彩色棉新品种——新彩棉23号的选育 被引量:2
5
作者 尤春源 聂新辉 +3 位作者 张胜 冯国礼 雷江荣 吕军 《中国棉花》 2012年第10期42-42,共1页
新彩棉23号(原品系名为石彩10)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选育。2001年以自育早熟、丰产、抗病的深棕絮色品系01—5—46为母本,外引中长绒抗病(白棉)品系03Y-1选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 新彩棉23号(原品系名为石彩10)由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选育。2001年以自育早熟、丰产、抗病的深棕絮色品系01—5—46为母本,外引中长绒抗病(白棉)品系03Y-1选系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南繁北育、病圃鉴定筛选、定向选育而成。2009--2010年正式参加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自治区彩色棉组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5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彩棉23,审定编号:新审棉2012年6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选育 彩色棉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彩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早熟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