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绵羊品种朊蛋白基因136、154和171位点的多态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芯 贺三刚 刘明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9-1165,共7页
绵羊痒病是一种渐进性和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绵羊朊蛋白基因(Prion protein gene,PRNP)多态性与痒病的易感或抗性有关,其中PRNP136位(V/A)、154位(H/R)和171位(H/Q/R)的基因多态性与该病发生最相关。为评价新疆地区主要绵羊品种对... 绵羊痒病是一种渐进性和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绵羊朊蛋白基因(Prion protein gene,PRNP)多态性与痒病的易感或抗性有关,其中PRNP136位(V/A)、154位(H/R)和171位(H/Q/R)的基因多态性与该病发生最相关。为评价新疆地区主要绵羊品种对痒病的易感性,文章对新疆地区10个绵羊品种(阿勒泰、巴士拜、巴音布鲁克、多浪、和田、策勒黑、中国美利奴、德国肉用美利奴、特克赛尔和萨福克羊)共746只个体PRNP基因的136位(V/A)、154位(H/R)和171位(H/Q/R)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检测到了ARQ、ARR、ARH、ARK、VRQ、AHR、AHQ、AHH8种等位基因,其中ARQ和ARR等位基因存在于所有品种中,且ARQ在所有品种中的基因频率最高。ARH存在于除萨福克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外的8个绵羊品种中。仅在新疆地方品种阿勒泰、巴音布鲁克、巴士拜和多浪羊中检测到ARK等位基因。而VRQ、AHR、AHQ和AHH4种等位基因只在中国美利奴羊上存在,且频率极低。在10个品种中共检测到了ARQ/ARQ、ARQ/ARK、ARR/ARR、ARH/ARH、ARQ/ARR、ARH/ARQ、ARH/ARR、ARK/ARK、ARH/ARK、ARQ/VRQ、ARQ/AHQ、ARQ/AHR和ARH/AHH13种基因型,其中中度易感的ARQ/ARQ基因型频率最高,而抗性最强的ARR/ARR基因型仅存在于巴音布鲁克、策勒黑、中国美利奴、特克赛尔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且频率较低。文章首次在中国美利奴羊上发现了易感性很强的VRQ/ARQ基因型。上述结果提示新疆的主要绵羊品种对痒病的抗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NP多态性 基因型 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Al-Cl-LDH载体转染细胞的研究
2
作者 刘莉 林嘉鹏 +3 位作者 吴阳升 汪立芹 田永芝 黄俊成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2-1106,共5页
为探讨Mg2Al-Cl-LDH颗粒作为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能性以及最优的转染体系和转染时间,为后续的基因治疗、创面修复、转基因技术等试验打下基础,自制Mg2Al-Cl-LDH纳米颗粒,与增强型荧光蛋白质基因eGFP结合后,转染入细胞,观察转染后细胞表达... 为探讨Mg2Al-Cl-LDH颗粒作为基因转染载体的可能性以及最优的转染体系和转染时间,为后续的基因治疗、创面修复、转基因技术等试验打下基础,自制Mg2Al-Cl-LDH纳米颗粒,与增强型荧光蛋白质基因eGFP结合后,转染入细胞,观察转染后细胞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质,计算转染率。结果表明Mg2Al-Cl-LDH纳米颗粒直径在100 nm左右,结构为六边形。200μg/ml的纳米颗粒浓度下细胞活性为87%,达到500μg/ml时细胞活性快速降至44%;DNA与LDH的质量比为4/50时转染率达到11.17%,质量比为10/50时,转染效率为3.93%;DNA与LDH作用时间在15 min时转染率为6.93%,30 min时反而下降至4.8%;转染细胞培养24 h时转染率达到17.4%,72 h后下降至3.7%。纳米颗粒的分子较小,比较容易被细胞膜胞吞,并且Mg2Al-Cl-LDH纳米颗粒能有效地与eGFP质粒相结合;在DNA与LDH质量比4/50的情况下,结合能力最高;最佳结合时间为15 min;转染时间在48 h时效果最好。HEK 293T细胞对Mg2Al-Cl-LDH纳米颗粒的最优耐受浓度为200μg/ml;同样条件下C2C12细胞的转染效率比HEK 293T细胞的转染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Al-Cl-LDH纳米颗粒 基因转染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IGF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促肌细胞生长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安静 张雪梅 +1 位作者 刘晨曦 刘明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共7页
【目的】克隆绵羊IGF1基因CDS区,构建绵羊IGF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分析IGF1基因在绵羊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绵羊肝组织总RNA,通过RT-PCR方法获得IGF1全长CDS序列,经测序鉴定后与慢病毒载体pLEX-mcs连接,构建pLEX... 【目的】克隆绵羊IGF1基因CDS区,构建绵羊IGF1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分析IGF1基因在绵羊成肌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提取绵羊肝组织总RNA,通过RT-PCR方法获得IGF1全长CDS序列,经测序鉴定后与慢病毒载体pLEX-mcs连接,构建pLEX-IGF-1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进行病毒包装和生产。分离培养绵羊原代成肌细胞,并用重组慢病毒使其感染,建立稳定转染pLEX-IGF-1的绵羊成肌细胞系。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分析过表达IGF1对绵羊成肌细胞生长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克隆获得长518 bp的IGF1 CDS区序列。成功构建了pLEX-IGF-1载体,其可在绵羊细胞系中进行稳定表达。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IGF1在293T细胞以及绵羊原代成肌细胞中获得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稳定表达IGF1的成肌细胞比对照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加快(第1天差异显著(P<0.05),第2~6天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稳定表达IGF1的成肌细胞比对照细胞较早进入S期,且在S期的细胞数目比对照细胞多29.35%。【结论】绵羊IGF1能够有效促进绵羊成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IGF1基因 慢病毒表达载体 细胞生长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MSTN基因启动子区SNPs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贺三刚 陈芯 +2 位作者 刘晨曦 刘国松 刘明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5,共5页
采用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MSTN基因启动子区在7个品种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存在2个SNP位点(-959T/C,-784G/A),表现为6种基因型(TT、TC、CC、GG、GA、AA),在-959T/C位点中,国外肉用绵羊品种陶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及... 采用测序和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MSTN基因启动子区在7个品种绵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存在2个SNP位点(-959T/C,-784G/A),表现为6种基因型(TT、TC、CC、GG、GA、AA),在-959T/C位点中,国外肉用绵羊品种陶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及我区的巴士拜羊,TT为优势基因型,地方品种绵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和阿勒泰羊在该位点中CC为优势基因型,经χ2检验,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这6个绵羊品种中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0.25~0.50之间,为中度多态,特克赛尔羊在该位点未发生突变。在-784G/A位点中,除陶赛特与特克赛尔羊在该位点未发生突变,其他5个品种绵羊优势等位基因均为G等位基因。经χ2检验后,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多浪羊、巴士拜羊和巴音布鲁克羊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处于0.25~0.50之间,为中度多态,而阿勒泰羊和德国肉用美利奴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小于0.25,为低度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MSTN 启动子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与核转录因子κB基因的表达调控 被引量:3
5
作者 袁芳 刘明军 +2 位作者 白杰 林嘉鹏 侯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9-133,共5页
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细胞黏附、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应激反应等。在奶牛感染乳房炎时,大部分涉及中性白细胞移行和激活的炎性蛋白质的编码基... 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转录因子,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细胞黏附、细胞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及应激反应等。在奶牛感染乳房炎时,大部分涉及中性白细胞移行和激活的炎性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在他们的启动子区都包含一个可结合NF-κB的κB位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依赖NF-κB调控这些基因的表达。笔者详细的阐述NF-κB基因在奶牛乳房炎发病过程中的特点、作用和表达机制,为从分子水平认识和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一定的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奶牛乳房炎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Ι对绵羊冷冻精液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嘉鹏 唐淑红 +2 位作者 吴阳升 汪立芹 黄俊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冻精稀释液中添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Ι)对绵羊冷冻精液质量的影响,明确最佳的IGF-Ι添加浓度,为提高绵羊冻精受精率和加速其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特克赛尔年轻种公羊的精液为试验材料,在冻精稀释液中添加不... 【目的】探讨冻精稀释液中添加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IGF-Ι)对绵羊冷冻精液质量的影响,明确最佳的IGF-Ι添加浓度,为提高绵羊冻精受精率和加速其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特克赛尔年轻种公羊的精液为试验材料,在冻精稀释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50、100、150和250 ng/m L)的IGF-Ι,通过SYBR-14/PI双染法、低渗肿胀试验和吖啶橙(AO)染色法检测解冻精液在孵育0、1和2 h后的顶体完整性、质膜完整性和DNA完整性,并通过体外培养验证其体外受精效果。【结果】Ⅱ组(IGF-Ι添加浓度100 ng/m L)的冷冻精液解冻孵育0、1和2 h后,其精子顶体完整性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整体效果优于其他试验组;在精子质膜完整性和DNA完整性方面,也表现为Ⅱ组高于其他试验组,且孵育时间越短(1 h内),效果差异越明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体外受精试验结果显示,5个试验组间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以Ⅱ组的体外受精效果略优于其他试验组。【结论】绵羊冻精稀释液中添加IGF-I可有效增强精子活力,改善冻精存活率,维持顶体、质膜和DNA完整性,但要求绵羊冷冻精液须在解冻后1 h内完成相关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冷冻精液 稀释液 IGF-Ι 顶体完整性 质膜完整性 DNA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成肌细胞的分化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晨曦 唐森 +1 位作者 李文蓉 刘明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8,共8页
【目的】构建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其在细毛羊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MSTN编码区序列,克隆入plex-mcs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plex-MSTN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 【目的】构建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其在细毛羊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MSTN编码区序列,克隆入plex-mcs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plex-MSTN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plex-MSTN包装成plex-MSTN慢病毒。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疆细毛羊成肌细胞,慢病毒感染制备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系,通过马血清诱导分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化细胞MSTN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分化肌管的融合率及肌管直径,Realtime RT-PCR检测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克隆的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1 128bp)与NCBI上公布的序列99.9%同源,仅在外显子2上存在单碱基突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过表达MSTN蛋白;免疫荧光检测表明,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的肌管融合率与肌管直径分别为5.69%和12.35μm,显著低于非转化成肌细胞(10.21%和18.5μm)(P<0.05);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中的Myogenin、p21、MyoD基因表达显著下调,Smad3基因表达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MSTN基因对细毛羊成肌细胞的分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确定了MSTN基因与Myogenin、p21、MyoD及Smad3基因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细毛羊 MSTN 细胞分化 慢病毒 成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婷婷 韩冰 +2 位作者 聂彪彪 董伟伟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811-381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和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瘤胃液制备物对新生羔羊肠道黏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50只初生体重接近的新生羔羊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羔羊1日龄开始补喂...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喂瘤胃液制备物对羔羊肠道黏膜和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瘤胃液制备物对新生羔羊肠道黏膜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选取50只初生体重接近的新生羔羊为模型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试验组羔羊1日龄开始补喂健康成年绵羊瘤胃液制备物[瘤胃液(Ⅰ)、灭菌瘤胃液(Ⅱ)、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Ⅲ)和灭菌超声波破碎瘤胃液(Ⅳ)],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5 d。在24日龄时每组选取3只羔羊屠宰,采集肠道黏膜;在羔羊14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测定肠道黏膜及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显示:1)小肠黏膜蛋白质中,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A(Ig 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和免疫球蛋白G(Ig G)总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Ⅲ组Ig A总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组SIg A和Ig G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来说,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试验Ⅲ组免疫球蛋白总量较对照组增加较多。2)血浆中,羔羊28日龄时免疫球蛋白含量均高于14日龄。14日龄时试验各组血浆中Ig 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28日龄时试验Ⅰ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各组Ig G含量在14和28日龄时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给新生羔羊补喂不同处理的瘤胃液制备物均能提高羔羊肠黏膜免疫能力,补喂超声波破碎瘤胃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液制备物 新生羔羊 肠道黏膜 血浆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Noggin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与原核表达
9
作者 贺三刚 张宁 +2 位作者 张雪梅 刘明军 李文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共7页
根据同源序列克隆原理设计一对引物,以绵羊脑组织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绵羊Noggin基因cDNA全长编码区,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验证后,提取pT-Noggin质粒经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回收目的条带,亚克隆到pET41a原核表达载... 根据同源序列克隆原理设计一对引物,以绵羊脑组织总RNA的反转录产物为模板,利用RT-PCR扩增绵羊Noggin基因cDNA全长编码区,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验证后,提取pT-Noggin质粒经BamHⅠ和XhoⅠ双酶切回收目的条带,亚克隆到pET41a原核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菌,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序列分析表明,绵羊Noggin基因的cDNA全长编码区(GenBank登录号为FJ751853)为699bp,编码232个氨基酸,与其他哺乳动物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5%以上。SDS-PAGE结果显示,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为60ku,与预期蛋白大小一致。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为His融合蛋白。说明成功克隆了绵羊Noggi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目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Noggin基因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滴注心房利钠肽对阿勒泰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陈勇 韩冰 +1 位作者 马维英 杨斌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5-41,共7页
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是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促进人脂肪细胞脂解的作用。研究旨在通过静脉滴注ANP观察其对绵羊血液中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1月龄阿勒泰大尾羊10只,试验第1~4天... 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是利钠肽家族成员之一,具有促进人脂肪细胞脂解的作用。研究旨在通过静脉滴注ANP观察其对绵羊血液中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1月龄阿勒泰大尾羊10只,试验第1~4天为对照期,通过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45 min;试验第5~8天为试验期,通过静脉按照25.0 ng/kg BW/min滴注合成的ANP生理盐水溶液100 mL/45min。试验的第2~4天和6~8天分别于滴注前(即0 min)、滴注后第15、30、45、60、90和120 min采集血液样本,用于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静脉滴注ANP后,血液中甘油三酯(TG)的水平提高35.71%(P<0.001),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降低25.66%(P<0.001)、12.56%(P<0.001)、17.16%(P<0.001)和16.48%(P<0.001);血糖水平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分别降低7.83%(P=0.001)和10.37%(P<0.001);血液中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分别降低10.46%(P=0.001)和14.02%(P<0.001),但血液尿素氮(BUN)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静脉滴注ANP可影响绵羊脂肪、蛋白质和糖代谢,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利钠肽 静脉滴注 绵羊 脂代谢 糖代谢 蛋白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
11
作者 吴婷婷 韩冰 +2 位作者 刘振 何周瑞 杨开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943-395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特克赛尔(Texel)初生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试验组羔羊出生后连续补喂瘤胃液14 d,每天1次,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含量和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选取12只特克赛尔(Texel)初生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6只。试验组羔羊出生后连续补喂瘤胃液14 d,每天1次,对照组羔羊补喂等量生理盐水。羔羊7、14、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并分离血浆;28日龄时,屠宰收集肠道内容物。测定血浆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Ig A)和免疫球蛋白G(Ig G)]、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肠道内容物中Ig G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Fc)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21日龄血浆中Ig A和Ig G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他日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中IL-1β和IL-6含量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浆TNF-α含量在14日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日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羔羊血浆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给新生羔羊补喂瘤胃液对28日龄羔羊肠道内容物中Ig G和F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尤其在回肠,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肠道肥大细胞数量各肠段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体液免疫无显著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由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早期补喂瘤胃液对羔羊小肠转运母源免疫球蛋白无显著影响;早期补喂瘤胃液能刺激羔羊小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使免疫屏障功能尽早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羔羊 瘤胃液 血浆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黏膜免疫相关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卵丘细胞直径与卵母细胞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古丽米热.阿布都热依木 吴阳升 +6 位作者 林嘉鹏 汪立芹 张利 蒋香菊 杨楠 唐淑红 黄俊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6-239,共4页
利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直径绵羊卵泡卵丘细胞中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基因的mRNA表达规律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卵丘细胞中都有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的mRNA表达,... 利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直径绵羊卵泡卵丘细胞中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基因的mRNA表达规律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后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中、小卵泡卵丘细胞中都有FSHR、EGFR、GHR、b FGF、CYP19A、AMH的mRNA表达,不同直径卵泡卵丘细胞呈现递增趋势,大卵泡卵丘细胞与中小卵泡的卵丘细胞相对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AMH在直径〉5.0 mm的卵泡卵丘细胞中有所下降。不同大小卵泡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各卵泡卵母细胞直径组间成熟率不显著,随卵泡直径的增大卵裂率增加,1.0-2.0 mm组与2.1-5.0 mm组卵裂率都显著低于〉5 mm组(P〈0.05),相互间无差异(P〉0.05);囊胚率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卵泡大于5.0 mm卵母细胞组极显著高于1.0-2.0 mm组(P〈0.01),2.1-5.0 mm组(P〈0.05)。证实卵丘细胞在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及随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卵泡直径对卵母细胞发育能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卵丘细胞 卵母细胞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