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06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畜牧科学院SCI论文产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琼 合斯莱提 王田田 《草食家畜》 2015年第1期28-32,43,共6页
以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为统计源,对2000-2014年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人员在SCI期刊上的论文产出情况进行检索,并对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学科分布、合作机构和国家、论文被引情况及高被引论文等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该院的学科发展... 以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为统计源,对2000-2014年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人员在SCI期刊上的论文产出情况进行检索,并对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学科分布、合作机构和国家、论文被引情况及高被引论文等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该院的学科发展、人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畜牧科学院 SCI 论文产出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畜牧科学院局域网的构建及其应用
2
作者 陈新文 牙生.阿不都热依木 +1 位作者 刘金定 靳方汉 《草食家畜》 2003年第2期13-14,共2页
本文结合新疆畜牧科学院局域网科技信息系统的建立 ,具体介绍了网络设计原则、实施方案、网络结构、综合布线 ,网络设备等具体情况 ;并针对网络的系统特点 ,总结了如何更好地利用网上科技信息为畜牧科研服务。
关键词 新疆畜牧科学院局域网 构建 应用 系统设计 拓朴结构 中文科技网站 畜牧科技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畜牧科学院专利产出分析
3
作者 合斯莱提.斯马依 王田田 王琼 《草食家畜》 2016年第3期12-16,共5页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的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作为统计源,对1986-2015年新疆畜牧科学院的专利产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从专利的角度揭示了新疆畜牧科学院过去30年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专利数量虽然...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的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作为统计源,对1986-2015年新疆畜牧科学院的专利产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和研究,从专利的角度揭示了新疆畜牧科学院过去30年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专利数量虽然呈现逐年提高趋势,但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畜牧科学院 专利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数字畜牧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4
作者 石昆 刘娜娜 森巴提·叶尔兰 《草食家畜》 2025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旨在通过对新疆地区数字畜牧业平台建设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多个视角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数字畜牧业资源,深入挖掘数字畜牧业大数据所蕴含的数字经济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及新疆数... 【目的】旨在通过对新疆地区数字畜牧业平台建设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分析,从多个视角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现有数字畜牧业资源,深入挖掘数字畜牧业大数据所蕴含的数字经济价值。【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兽医大数据平台及新疆数字羊业服务平台作为案例,对其平台架构、运作模式及其成效进行分析。通过对比研究,总结其当前运行状况以及结构模式中的创新点,并对如何优化和提升数据分析效果进行探讨。【结果】目前,此类平台在数据采集与整合方面已较为成熟,但在深度利用数字畜牧业资源方面尚显不足,缺乏有效的利用方法和策略。同时,大数据背后的经济价值挖掘不够深入,对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不显著。【结论】数字畜牧业资源的分析与利用是一个涉及多层面、多领域的复杂过程,需要各相关方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数据分析与数字经济的融合,以拓展数字畜牧业资源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畜牧业 数据分析 数字经济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褐牛遗传多样性和母系遗传背景分析
5
作者 杜玮 周振勇 +4 位作者 叶志兵 崔繁荣 马义诚 袁理星 李红波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客观评价并挖掘新疆褐牛遗传资源和种质资源,开展了新疆褐牛及其杂交类群母系遗传背景和分子遗传特性研究。将新疆褐牛的mtDNA D-Loop区作为遗传标记位点,开展基因组DNA PCR扩增和测序;同时将5个引进品种和6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的mtDNA... 为客观评价并挖掘新疆褐牛遗传资源和种质资源,开展了新疆褐牛及其杂交类群母系遗传背景和分子遗传特性研究。将新疆褐牛的mtDNA D-Loop区作为遗传标记位点,开展基因组DNA PCR扩增和测序;同时将5个引进品种和6个中国地方黄牛品种的mtDNA D-Loop区核苷酸序列作为对照,对核苷酸多态位点、单倍型数、核苷酸多样性等指标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碱基A和T在新疆褐牛及其杂交类群mtDNA D-Loop区含量丰富,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75%、28.78%、24.65%和13.82%,C+G的平均含量(38.47%)显著低于A+T的平均含量(61.53%);检测到89处多态位点中有25处为单一多态位点,64处多态位点为简约信息位点;界定了55种单倍型;新疆褐牛及其杂交类群与欧洲普通牛、非洲瘤牛聚为一类。表明新疆褐牛及其杂交类群mtDNA D-Loop区核苷酸变异丰富,群体变异程度较高,新疆褐牛具有多元化的起源特点,兼具普通牛和瘤牛两个遗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遗传多样性 线粒体DNA D-Loop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品一标”视角的新疆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6
作者 周振勇 杜玮 李红波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3期51-54,共4页
新疆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新疆肉牛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推进畜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文章结合新疆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三... 新疆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质畜产品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新疆肉牛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推进畜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文章结合新疆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与“三品一标”建设情况,梳理汇总了中国畜牧兽医年鉴公开的新疆肉牛养殖行业发展状况相关数据,针对新疆肉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的不足,提出了新疆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可为新疆优质畜产品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肉牛产业 品质提升 品种培优 标准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蒿属牧草种质资源利用现状与展望
7
作者 巴音巴特 张俊瑜 赛里克·都曼 《草食家畜》 2025年第3期62-68,共7页
【目的】全面了解蒿属牧草(Artemisia L.)的分布现状、苦味物质来源、活性物质及相关功能,改善其适口性,促进其在荒漠草原作为人工牧草的规模化种植发展,为蒿属牧草功能性饲草料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通... 【目的】全面了解蒿属牧草(Artemisia L.)的分布现状、苦味物质来源、活性物质及相关功能,改善其适口性,促进其在荒漠草原作为人工牧草的规模化种植发展,为蒿属牧草功能性饲草料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对蒿属牧草的分布现状、年总产量、营养物质特性、苦味物质成分,以及蒿属牧草活性营养物质在改善家畜奶肉品质的功能性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归纳总结了蒿属牧草在畜牧业应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结果】明确了蒿属牧草在畜牧业应用方面存在因苦味物质积累导致适口性降低、过度放牧引发产草量下降等限制其规模划发展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同时展望了其种质资源开发对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结论】期望为蒿属牧草功能性饲草料的研发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助力蒿属牧草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牧草 活性营养物质 适口性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奶业区域发展与技术驱动策略研究
8
作者 薛晓波 马永仁 +2 位作者 王娇 陈鲲玲 刘金定 《草食家畜》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新疆奶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涵盖奶牛养殖规模、乳品加工、市场销售、饲草料成本及区域差异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产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化路径。【结果】新疆奶业在资源禀赋与生产规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其面临乳制品消费市场疲软、生产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低、养殖成本高、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等多重挑战。【结论】通过优化乳品加工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新疆奶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优化新疆农业结构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区域发展 技术驱动 对策建议 新疆南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俊科 李敬 +3 位作者 马永仁 王娇 李欣 崔巍平 《草食家畜》 2024年第6期61-66,共6页
【目的】旨在加快培育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从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和良种率不高、畜... 【目的】旨在加快培育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新质生产力内涵,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从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和良种率不高、畜禽规模化养殖水平区域性不均衡、畜牧业基层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薄弱等方面分析新疆畜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驱动,加快奶业振兴;转型升级,推进肉畜增产;提质拓品,发展特色禽业;绿色变革,保障优质牧草;赋能增值,优培区域品牌等方面的政策建议。【结论】新疆畜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需多措并举,聚焦科技创新、产业优化、模式创新和绿色发展。同时,探讨加快培育新疆畜牧业新质生产力,推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可进一步在培优路径、评判指标体系建设、要素优化等方面持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畜牧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初探
10
作者 温希军 周喜荣 +3 位作者 王琼 王田田 李天斗 合斯莱提·斯马依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4期70-72,共3页
本文就科学数据研究在国家与省市两个层面现状进行概述,重点就新疆畜牧科学数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中的标准体系建设、平台构架与科学数据收集方式等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科学数据 新疆 畜牧 共享服务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基于对畜牧兽医专技人员的调查
11
作者 鲁云峰 马永仁 《草食家畜》 2024年第3期60-66,共7页
【目的】探索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畜牧兽医专技人员的视角,对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结果】研究发现,新疆脱贫地区畜牧兽医专技人员老龄化... 【目的】探索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畜牧兽医专技人员的视角,对新疆脱贫地区畜禽特色产业如何可持续发展进行研讨。【结果】研究发现,新疆脱贫地区畜牧兽医专技人员老龄化较为严重;畜牧产业脱贫项目后续运营状况不佳,农户养殖积极性不高,圈舍利用不足;基层合作社正规运营的少,且带动能力有限;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饲草短缺、技术落后、经营不善等问题制约了畜禽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结论】应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加强畜牧兽医专业队伍建设;保证产业脱贫项目运营,解决畜牧产业制约性难题;提高农户养殖积极性,保证养殖收益和圈舍充分利用;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管,及时发现并清理空壳合作社,发挥合作社中介联结作用;优化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形成畜牧产业联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地区 畜牧产业 可持续发展 畜牧兽医专技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封与放牧对新疆山地草原土壤特征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李博一 张宇 +3 位作者 阿斯娅·曼力克 贠静 刘振虎 闫瑞瑞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62,共10页
探讨围封与放牧对新疆温性草原与山地草甸土壤特征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以围封与放牧两种利用方式下的新疆温性草原与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处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 探讨围封与放牧对新疆温性草原与山地草甸土壤特征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保护草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持。以围封与放牧两种利用方式下的新疆温性草原与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2018年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室内处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动态监测。研究表明:(1)温性草原放牧的土壤水分含量普遍高于围封;山地草甸围封的土壤水分含量普遍高于放牧。放牧增大了温性草原和山地草甸表层土的容重,降低了表层土的土壤pH。(2)土壤速效养分温性草原围封低于放牧,而山地草甸恰恰相反,表层土的碱解氮除外;除全磷外,其他全量养分及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都是放牧高于围封。(3)放牧使得温性草原全量养分含量与群落生物量和pH之间关系更加密切并呈现出负相关关系,放牧使得山地草甸全量养分含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同时发现,围封与放牧对不同草地类型有不同的影响,应将二者相结合以促进草地生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性草原 山地草甸 土壤理化性质 围封 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估及工艺优化分析
13
作者 侯良忠 谈锐 +3 位作者 杜保军 郭同军 曹宏斌 古再丽努尔·艾麦提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0-857,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反刍家畜养殖场科学压制全株玉米青贮的评估及工艺优化。【方法】2019~2021年期间采集新疆9个地州(市)的103份青贮样品,利用近红外检测法测定样品中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灰分(Ash)等13项指标,并计算维持净能(NE_(m)... 【目的】研究新疆反刍家畜养殖场科学压制全株玉米青贮的评估及工艺优化。【方法】2019~2021年期间采集新疆9个地州(市)的103份青贮样品,利用近红外检测法测定样品中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灰分(Ash)等13项指标,并计算维持净能(NE_(m))、泌乳净能(NE_(L))和增重净能(NE_(g)),参照全株玉米青贮等级评估方法,分析新疆全株玉米青贮的制作水平及可优化工艺。【结果】(1)9个地州(市)压制好的全株玉米青贮pH值均控制在4以下,乳酸(LA)含量占干物质(DM)比例高,厌氧发酵充分,可长期保存;(2)各地州全株玉米样品营养物质评级良好占33.33%,中等占44.44%,及格占22.22%,青贮中DM含量低,CP、NDF和ADF含量高;(3)不同区域青贮中Ca和P含量、NE_(m)、NE_(L)和NE_(g)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新疆9个地州(市)压制的全株玉米青贮pH值均在4.0以下,厌氧发酵充分可长期保存,但按照青贮玉米评定标准均未达到优秀,结合青贮玉米中干物质含量宜适当延迟青贮玉米收割5~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营养价值 发酵指标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褐牛与肉用褐牛生长发育性能比较分析
14
作者 刘建明 李涛 +4 位作者 杨光维 闫向民 陈幻喜 高亮 李红波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2期45-49,共5页
研究新疆褐牛与肉用褐牛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和体尺指标的变化,为培育肉用褐牛提供依据。以新疆伊犁河谷养殖的6~36月龄阶段的新疆褐牛和肉用褐牛母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等指标数据,分析二者的... 研究新疆褐牛与肉用褐牛不同生长阶段体重和体尺指标的变化,为培育肉用褐牛提供依据。以新疆伊犁河谷养殖的6~36月龄阶段的新疆褐牛和肉用褐牛母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其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等指标数据,分析二者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整个生长期,肉用褐牛的体重和各体尺指标均高于新疆褐牛,其中胸围和体斜长在各阶段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体高在24和36月龄达到显著(P<0.05)差异,腰角宽在36月龄达到显著(P<0.05)差异,管围在各阶段差异均不显著,体重在24和36月龄达到显著(P<0.05)差异,日增重在18~24月龄阶段达到显著(P<0.05)差异。对新疆褐牛与肉用褐牛各生长阶段的体尺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肉用褐牛在整个生长期的体长指数和胸围指数均高于新疆褐牛,体躯指数则基本以新疆褐牛较高,管围指数二者相差不大。综上可知,与新疆褐牛相比,肉用褐牛在体重、体尺指标上均有显著增长,体尺指数也得到了改善,有效提升了新疆褐牛的肉用潜能,可考虑将肉用褐牛向生产高档牛肉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肉用褐牛 体重 体尺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褐牛肉用类型育种群生长发育性能分析
15
作者 刘建明 李涛 +4 位作者 杨光维 闫向民 陈幻喜 高亮 李红波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2期48-51,共4页
为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育种群体各阶段生长发育性能,对该群体出生、6、12、18、24月龄体尺、体重性状进行跟踪测定,并运用超声波扫描仪测定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肌间脂肪。结果表明,随着月龄增加牛体尺、体重指标呈现增加趋势,6~12月... 为研究新疆褐牛肉用类型育种群体各阶段生长发育性能,对该群体出生、6、12、18、24月龄体尺、体重性状进行跟踪测定,并运用超声波扫描仪测定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肌间脂肪。结果表明,随着月龄增加牛体尺、体重指标呈现增加趋势,6~12月龄阶段增加速度较快,牛胸围指数、管围指数、体长指数、体躯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31.50%、14.52%、116.90%、112.45%。随着月龄增加背膘厚度、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值也呈现上升趋势,24月龄时眼肌面积达到51.22 cm~2,肌间脂肪达到4.22%。通过有计划的选种选育新疆褐牛后期生长发育优势明显,体尺、体重选育效果显著,从肉质性状指标可以看出肉用性能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育种群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新疆羊产业发展分析及2025年预测
16
作者 森巴提·叶尔兰 杨会国 刘娜娜 《草食家畜》 2025年第2期39-47,共9页
【目的】旨在分析2024年全国及新疆羊产业形势,跟踪了解新疆12家监测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并对2025年羊产业进行趋势预测。【方法】结合产业动态信息和市场行情,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果】2024年新疆羊肉平均价格下降趋势明显... 【目的】旨在分析2024年全国及新疆羊产业形势,跟踪了解新疆12家监测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并对2025年羊产业进行趋势预测。【方法】结合产业动态信息和市场行情,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结果】2024年新疆羊肉平均价格下降趋势明显,主要饲料产品平均价格均有所下降,新疆羊肉居民人均消费量稳中有增,新疆羊存栏量同比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羊肉产量、羊出栏量同比下降幅度较小,活羊调运量有所增加。12家监测企业羊繁殖率、出栏率稳步提升,羔羊成活率小幅下降,羊单位平均总成本、平均利润呈下降态势。【结论】预计2025年羊肉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小,短期内价格可能还将保持震荡运行。羊肉消费增长是大趋势,但增速可能会趋于平缓。随着羊肉需求增长、支持政策的叠加作用,新疆羊产业基本盘和羊肉供给将趋于稳定。总体而言,养殖成本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饲草料成本的下降,养殖户利润空间可能会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羊产业 羊肉产量 活羊调运 羊肉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成年湖羊体重与体尺的多元回归分析
17
作者 比吉古丽·萨塔尔 努尔阿卜杜拉·吾吉外力 +1 位作者 杨会国 依明·苏来曼 《草食家畜》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新疆和田地区成年湖羊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955只成年湖羊,其中公羊464只、母羊491只,测定了体重(Y)以及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等体尺指标。通过SPSS27.0软件,对数据进...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新疆和田地区成年湖羊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955只成年湖羊,其中公羊464只、母羊491只,测定了体重(Y)以及体高(X1)、体长(X2)、胸围(X3)、管围(X4)等体尺指标。通过SPSS27.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分别建立了公羊和母羊的回归方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和田地区成年湖羊的体高、体长、胸围与体重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公羊的相关系数为0.770,母羊为0.798;公羊的体高与体重及母羊的管围与体重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基于分析结果,公羊的回归方程为Y=0.223X_(1)+0.346X_(2)+0.383X_(3)+0.194X_(4)-13.878,(P<0.01,R^(2)=0.766);母羊的回归方程为Y=0.326X_(1)+0.228X_(2)+0.424X_(3)+0.033X_(4)-7.525,(P<0.01,R^(2)=0.739)。研究所得的回归方程可为新疆和田地区成年湖羊的选育和选种提供科学参考,助力提升湖羊的养殖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体重 体尺 相关性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和季节因素对新疆地区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杨照晴 邹文瑞 +3 位作者 马桢 陈文中 闫向民 谭世新 《中国牛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0-54,共5页
为探究品种和季节因素对新疆地区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2021—2023年采集新疆某种公牛站西门塔尔牛、日本和牛、黑安格斯牛、新疆褐牛、夏洛莱牛、荷斯坦牛和娟姗牛的精液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公牛精液品质在不同牛品种... 为探究品种和季节因素对新疆地区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2021—2023年采集新疆某种公牛站西门塔尔牛、日本和牛、黑安格斯牛、新疆褐牛、夏洛莱牛、荷斯坦牛和娟姗牛的精液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公牛精液品质在不同牛品种及不同季节(冬春季和夏秋季)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和西门塔尔牛的精液品质总体优于其他牛品种,其中原精活力和冻精产量表现最优,精液量和原精密度也保持在较优水平;西门塔尔牛的精液量、原精活力、原精密度和冻精产量均受到季节的极显著(P<0.01)影响,新疆褐牛则仅原精活力和冻精产量受季节的极显著(P<0.01)影响。综上可知,新疆褐牛的精液品质和全年精液产出的稳定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公牛 精液品质 牛品种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奶牛产业的现状与前瞻:从挑战到机遇
19
作者 王娇 马永仁 +1 位作者 刘子剑 薛晓波 《草食家畜》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市场拓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新疆奶业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路径。【结果... 【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市场拓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新疆奶业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路径。【结果】新疆奶业在政策和资源优势下稳定增长,但仍面临供需失衡、价格波动、成本上升等挑战。市场竞争力偏低、疾病防控难度大、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也限制了产业发展。鉴于此,提出优化成本、强化品牌、提升供应链效率和推进数字化转型策略,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结论】新疆奶业在政策扶持、市场拓展和技术革新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实施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自主经营牧场发展,构建以品牌化和差异化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战略,并推广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率,为奶业现代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奶业 供需失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20
作者 沙旦提·阿不都外力 刘子剑 +2 位作者 森巴提·叶尔兰 马永仁 阿岩·米尔卡马力 《草食家畜》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目的】旨在分析新疆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路径,以提升新疆畜牧业品牌化水准,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系统梳理新疆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从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竞争力、市场表现等多方面分... 【目的】旨在分析新疆畜产品品牌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路径,以提升新疆畜牧业品牌化水准,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系统梳理新疆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从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竞争力、市场表现等多方面分析现状,揭示品牌溢价能力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化营销滞后、品牌创新能力受限等问题。【结果】研究表明,新疆畜产品品牌发展受制于系统性品牌规划缺失、市场推广方式单一和国际化程度不足等关键因素。提出了完善品牌顶层设计、强化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推动品牌向高端化与差异化迈进、借助数字化手段扩大品牌影响力、融入地域文化增强品牌附加值以及拓展国际化市场等优化路径。【结论】新疆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多维度发力,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和市场拓展来推动品牌生态体系的构建,实现品牌竞争力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畜产品 品牌发展 地理标志 数字化营销 品牌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