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动态分析的多时间尺度构网型储能系统仿真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段玉 陈军 +3 位作者 刘震 葛琛琛 南东亮 陈俊儒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8,共12页
构网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最有效解决各种挑战的方案已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准确高效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模型构建是有效分析构网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交互特性的重要前提。为此首先建立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利用参数灵敏度分... 构网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最有效解决各种挑战的方案已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准确高效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模型构建是有效分析构网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交互特性的重要前提。为此首先建立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利用参数灵敏度分析法辨识构网型储能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以及不同研究对象下的主导模态,同时根据系统级研究对象的时间尺度建立一组不同阶数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简化模型,并归纳简化模型的使用场景。通过与MATLAB/Simulink中仿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简化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证明,在仅关注构网型储能系统与新型电力系统动态交互的前提下:对于电网故障分析场景,可采用10ms模型;对于电压、频率动态稳定性分析场景,采用100ms即可完整表征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简化模型 新型电力系统 多时间尺度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研究初探 被引量:24
2
作者 董雪涛 冯长有 +4 位作者 朱子民 唐君毅 刘震 徐志 亢朋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3,共11页
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特征将深刻改变电网形态和运行特性,对仿真理论研究和先进仿真工具研发提出了新的需求。文中梳理了现有仿真软件、仿真体系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特性变化、... 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特征将深刻改变电网形态和运行特性,对仿真理论研究和先进仿真工具研发提出了新的需求。文中梳理了现有仿真软件、仿真体系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特性变化、仿真分析时空尺度和跨度增大,以及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电网智能分析运行控制体系构建3个层面上的需求与挑战。分析现有仿真技术的特性,指出当前仿真工具存在的不足。最后,理清仿真工具发展趋势,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框架,并就目前仿真工具需要关注的潜在技术发展要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电力电子设备 仿真软件 仿真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储联合系统参与频率响应的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43
3
作者 董天翔 翟保豫 +4 位作者 李星 杨丘帆 林钰钧 陈霞 文劲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80-3988,共9页
储能具有柔性调节功能,将储能和风机相结合共同参与电网一次调频能够提高频率稳定性。但是目前储能成本较高,进行风储联合调频时还需要考虑到调频的经济成本问题。为此,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了一种风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优化... 储能具有柔性调节功能,将储能和风机相结合共同参与电网一次调频能够提高频率稳定性。但是目前储能成本较高,进行风储联合调频时还需要考虑到调频的经济成本问题。为此,基于模型预测控制,提出了一种风储联合系统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优化控制策略用来改善系统的调频效果,以及从经济性角度实现风储功率的优化分配。首先,根据系统的状态方程建立预测模型;然后,考虑风储自身约束,并将系统一次调频的功率平衡约束引入;其次,以风储的调频成本最小为目标,对风机桨距角变化量和储能功率变化量进行优化控制。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策略相较于传统PI控制不仅具有更好的调频效果,而且在调频过程中能够基于经济效益实现风机和储能的功率最优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 储能 一次调频 模型预测控制 功率最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祁晓笑 程静 +2 位作者 王维庆 于永军 王小云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5,共8页
在“双碳”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推动下,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将使电力系统振荡失稳加剧。综合考虑光伏电池、变换器、逆变器及同步调相机等电力系统各部分,建立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精确化整体模型;基于模式分析法... 在“双碳”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推动下,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将使电力系统振荡失稳加剧。综合考虑光伏电池、变换器、逆变器及同步调相机等电力系统各部分,建立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精确化整体模型;基于模式分析法探究同步调相机(SC)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方法,并通过IEEE次同步振荡第一标准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在Matlab软件平台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消除振荡,提升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振荡 同步调相机 光伏发电并网 模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库电气化铁路接入对新疆电网电压不平衡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克帕依吐·吐尔逊 焦春雷 +2 位作者 李明 陈旭 许雷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318-326,共9页
为解决库格铁路对新疆巴州若羌片区电网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消除谐波和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对电网造成的危害,根据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对若羌片区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调查报告,采用PSASP软件,对电力机车过境若羌地区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以及... 为解决库格铁路对新疆巴州若羌片区电网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消除谐波和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对电网造成的危害,根据国网巴州供电公司对若羌片区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调查报告,采用PSASP软件,对电力机车过境若羌地区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以及电压越变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以此为依据,提出采取电网分列运行方式,达到增加电铁与常规用户负荷电气距离、减少电铁冲击负荷对常规用户的影响的目的。通过Fluke 1760三相电能质量记录仪对各站点的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度进行现场测试及电能质量评估,并提出了针对若羌片区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问题的治理措施,有效解决了格库电气化铁路接入巴州电网后的电能质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库铁路 新疆电网 电能质量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格拉姆角场与ResNet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启 王建 +3 位作者 林丰恺 陈军 南东亮 欧阳金鑫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4,共10页
针对如何利用实际故障录波数据,提取和放大故障特征差异,开展故障类型与故障原因辨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拉姆角场与迁移学习-ResNet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的分布特征,用于指导构建适用于... 针对如何利用实际故障录波数据,提取和放大故障特征差异,开展故障类型与故障原因辨识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拉姆角场与迁移学习-ResNet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的分布特征,用于指导构建适用于类不平衡问题的故障分类器。然后,利用格拉姆角场变换将采集得到的故障电压、电流时序信号转化为格拉姆角场图像,放大故障特征差异,作为故障分类器的输入。进一步,将生成的图像集输入搭建好的故障分类器进行网络训练和测试,输出输电线路故障类型和故障原因。最后,完全采用真实故障录波数据开展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故障类型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97.51%,对故障原因的辨识准确率达到了94.23%。并且将训练的故障辨识网络迁移至其他地区时,仍然具有较好的故障辨识效果和泛化性能。所提方法为基于暂态波形数据驱动的故障辨识提供了新方法,可以用于实际电网的输电线路故障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辨识 格拉姆角场 残差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自适应构网型变流器控制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段玉 朱子民 +3 位作者 王小云 陈杰 马健 南东亮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构网型控制是一种改善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技术手段。针对传统构网型变流器均采用固定参数控制而未能发挥出最佳调频效果这一问题,基于构网型变流器控制参数可调的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以优化构网型变流器的... 构网型控制是一种改善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的技术手段。针对传统构网型变流器均采用固定参数控制而未能发挥出最佳调频效果这一问题,基于构网型变流器控制参数可调的特点,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策略,以优化构网型变流器的输出并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通过仿真实验得到典型构网型变流器虚拟惯量和阻尼系数在大功率事件下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其次,研究典型构网型变流器的频率曲线与功角曲线,提出包含频率偏差和频率变化率的自适应构网型变流器控制策略;然后,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对自适应控制策略涉及参数进行整定;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的微电网模型,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稳定性与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以自适应改变控制参数,使构网型变流器的输出能够满足系统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优化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自适应控制 改进粒子群算法 参数整定 电力系统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集中型光伏直流升压变换器的MPPT策略 被引量:9
8
作者 马健 樊艳芳 +1 位作者 王一波 张鑫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145,共9页
针对基于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型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BFBIC)的集中型光伏直流并网系统,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对系统进行静态稳定性分析,进一步对适用于变换器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策略展开研究。为满足工程实用性,提出一种能与DC-D... 针对基于输入并联输出串联(IPOS)型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BFBIC)的集中型光伏直流并网系统,采用小信号分析法对系统进行静态稳定性分析,进一步对适用于变换器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策略展开研究。为满足工程实用性,提出一种能与DC-DC变换器双环控制相耦合的MPPT新算法,该算法基于恒定电压法和扰动观察法,通过变步长采样三点进行比较的方式精确逼近最大功率点。通过PSIM建模仿真,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以及较好的追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最大功率点追踪 DC-DC变换器 闭环控制系统 有源钳位BFB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序阻抗幅值比的风电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被引量:3
9
作者 牛伟民 樊艳芳 +2 位作者 侯俊杰 张鑫宇 马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79-187,共9页
针对风电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在数据延时传输及异常采样数据下保护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序阻抗幅值比的纵联保护。通过分析风电系统送出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正序阻抗幅值特征,得出区内外故障下双端正序阻抗幅值差异比特征不同。... 针对风电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在数据延时传输及异常采样数据下保护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序阻抗幅值比的纵联保护。通过分析风电系统送出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正序阻抗幅值特征,得出区内外故障下双端正序阻抗幅值差异比特征不同。引入综合层次聚类(balanced iterative reducing and clustering using hierarchies,BIRCH)方法剔除正序阻抗幅值序列中异常采样数据,形成不含异常采样数据的故障时间序列聚类特征,并结合双端正序阻抗幅值差异比特征,构造不受数据延时传输影响的纵联保护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纵联保护不受系统运行工况、故障类型、数据延时传输及异常采样数据的影响。在过渡电阻达到150Ω时,所提出的纵联保护仍能正确判别故障方向,具有较强的抗噪性能,适用于含风电接入的弱馈型电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纵联保护 数据延时 异常采样数据 BIRCH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分散式电采暖调峰优化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明 郑云平 +2 位作者 印欣 袁少伟 王小云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8,共8页
为充分挖掘分散式电采暖负荷的灵活可调节潜力,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分散式电采暖调峰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分散式电采暖的工作特性对单体电采暖负荷的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其次,采用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将分散式电采暖负荷进行集群... 为充分挖掘分散式电采暖负荷的灵活可调节潜力,提出了一种考虑用户舒适度的分散式电采暖调峰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分散式电采暖的工作特性对单体电采暖负荷的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其次,采用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将分散式电采暖负荷进行集群处理,并基于等面积定则制定电采暖负荷群的轮换式控制策略;然后,建立同时考虑电采暖负荷参与调峰和用户舒适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最后,以新疆某地区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参数为依据对所提控制方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兼具一定的调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式电采暖 负荷集群 轮换式控制策略 调峰 用户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极性分布的光伏直流送出线快速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健 刘源 +3 位作者 张鑫宇 南东亮 董雪涛 赵启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9-447,共9页
为保障大型光伏电站通过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的方式安全稳定运行,保护装置需对直流送出线的极间短路故障准确判别。通过分析光伏直流送出线的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线路两端故障电流极性变化特点的快速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映射原... 为保障大型光伏电站通过直流升压汇集接入系统的方式安全稳定运行,保护装置需对直流送出线的极间短路故障准确判别。通过分析光伏直流送出线的故障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线路两端故障电流极性变化特点的快速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映射原理,将线路两端换流器闭锁前的极性特征分布在二维坐标系中,并以概率描述的形式构造保护判据,从而避免极间短路故障存在极性穿越过程时依据瞬时值引起的误判。通过PSIM仿真平台搭建1 MW/±30 kV光伏直流升压外送仿真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判别故障区段,且具有耐受较高过渡电阻、分布电容、噪声干扰及通信时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直流输电 DC-DC变换器 故障区段 二维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同步补偿器的常规风电场“场站级”电压源型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保豫 邸强 +3 位作者 郝红岩 樊国伟 徐志 樊国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9064-9072,共9页
为解决“双高”系统电压源缺失性及惯性和阻尼不够带来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以构网变流器控制加储能技术为切入点,提出了风电场交流侧配备虚拟同步补偿器的解决方案。在直流侧配备储能,需要对整个风电场换代升级,经济性较差;在交流侧配备... 为解决“双高”系统电压源缺失性及惯性和阻尼不够带来的电压稳定性问题,以构网变流器控制加储能技术为切入点,提出了风电场交流侧配备虚拟同步补偿器的解决方案。在直流侧配备储能,需要对整个风电场换代升级,经济性较差;在交流侧配备虚拟同步补偿器,虽升级简单,但采用独立控制策略,未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场站整体表现为电压源特性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个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虚拟同步补偿器协同控制方案,并充分考虑了超级电容储能容量的限制作用,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协同控制风电场与虚拟同步补偿超级电容的出力,能够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整个风电场站表现出电压源特性,同时可为风电场提供阻尼支撑作用。可见,超级电容额定功率为15%的风机额定功率时,其协同控制效果即可实现最佳风电波动性抑制和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虚拟同步补偿器 惯量阻尼支持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场站虚拟同步补偿装置的容量配置策略
13
作者 徐志 宋朋飞 +2 位作者 尹纯亚 亢朋朋 翟保豫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1期149-154,共6页
为提高大规模新能源场站的主动支撑能力,提出基于模糊机会约束的新能源场站虚拟同步补偿装置(VSCOM)的容量配置策略。首先,构建包含储能与无功补偿单元的虚拟同步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并对其惯性与备用需求进行建模;其次,计及风电出力不... 为提高大规模新能源场站的主动支撑能力,提出基于模糊机会约束的新能源场站虚拟同步补偿装置(VSCOM)的容量配置策略。首先,构建包含储能与无功补偿单元的虚拟同步补偿装置的基本结构,并对其惯性与备用需求进行建模;其次,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基于新能源发电历史数据构建出力的不确定性合集,确定极端情况下的出力情况;再次,考虑投资经济性与稳定支撑需求,构建虚拟同步补偿装置中各子单元的容量配置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新能源场站虚拟同步补偿装置较单一储能可增加新能源场站净收益19.19%,虚拟同步补偿装置可满足高比例新能源系统98.6%的惯量支撑需求,所提方法可促进新能源与电网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补偿器 储能 新能源场站 容量配置 主动支撑能力 惯量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