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点对网惯性支撑能力在线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邓小宇 刘牧阳 +3 位作者 常喜强 南东亮 莫若 陈俊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0-1399,共10页
准确及时地监测低惯量新型电力系统中聚合电源汇集点对电网的惯性支撑能力,对于提升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点对网的惯性支撑能力在线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首先对以摇摆方程为基础的电力系统等效惯性常数定义及... 准确及时地监测低惯量新型电力系统中聚合电源汇集点对电网的惯性支撑能力,对于提升系统安全、稳定、经济化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为阐明点对网的惯性支撑能力在线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首先对以摇摆方程为基础的电力系统等效惯性常数定义及现有在线监测方法进行回顾;然后,为弥补现有在线监测方法在准确性上的欠缺,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回归法的等效惯性常数辨识方法,并与在线惯量监测方法结合,构建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的新型电力系统点对网惯性支撑能力在线监测的系统性方法;最后,利用改进的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分析,论证了该惯性支撑能力在线监测方法的实时性、准确性及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惯量监测 虚拟同步电机 等效惯性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参与下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合约转让机制灵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建平 胡家华 +1 位作者 李东辉 袁铁江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3,共6页
介绍了电力市场中长期合约转让交易机制的相关概念,在现有合约转让交易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储能在中长期合约转让交易中的参与原则。从技术、经济、政策3个方面分析了储能参与合约转让交易的可行性,并以抽水蓄能为例,建立了合约转... 介绍了电力市场中长期合约转让交易机制的相关概念,在现有合约转让交易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储能在中长期合约转让交易中的参与原则。从技术、经济、政策3个方面分析了储能参与合约转让交易的可行性,并以抽水蓄能为例,建立了合约转让过程中储能的交易模型,提出了基于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的储能方报价策略。最后,以某省水火电合约转让交易计算结果作为对比,验证了储能参与合约转让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研究结果可为中长期市场合约转让交易机制的灵活性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合约转让 储能 交易模型 报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动态分析的多时间尺度构网型储能系统仿真建模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段玉 陈军 +3 位作者 刘震 葛琛琛 南东亮 陈俊儒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8,共12页
构网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最有效解决各种挑战的方案已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准确高效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模型构建是有效分析构网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交互特性的重要前提。为此首先建立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利用参数灵敏度分... 构网型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中最有效解决各种挑战的方案已得到了广泛关注,而准确高效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模型构建是有效分析构网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交互特性的重要前提。为此首先建立构网型储能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利用参数灵敏度分析法辨识构网型储能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以及不同研究对象下的主导模态,同时根据系统级研究对象的时间尺度建立一组不同阶数的构网型储能系统简化模型,并归纳简化模型的使用场景。通过与MATLAB/Simulink中仿真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所建立简化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证明,在仅关注构网型储能系统与新型电力系统动态交互的前提下:对于电网故障分析场景,可采用10ms模型;对于电压、频率动态稳定性分析场景,采用100ms即可完整表征构网型储能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储能 简化模型 新型电力系统 多时间尺度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电网双端量自适应限流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秦小华 侯俊杰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宋国兵 孙瑶 吴小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5,共15页
柔性直流电网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限流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对线路保护速动性的要求以及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s,DCCB)的开断容量,但易造成非故障端功率传输中断,扩大故障影响范围。为进一... 柔性直流电网中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MMC)限流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对线路保护速动性的要求以及直流断路器(DC circuit breakers,DCCB)的开断容量,但易造成非故障端功率传输中断,扩大故障影响范围。为进一步提高其选择性,提出了一种双端量自适应限流控制策略。首先,根据限流控制的选择性原则及目的确定MMC自适应限流控制策略的启动范围。其次,根据限流启动范围内、外线路两端的初始电流行波极性确定故障区域,实现自适应限流控制策略的选择性启动,并根据故障后线路电压的跌落程度自适应地重构直流阻抗,抑制故障电流。最后,形成自适应限流控制、故障区域识别与故障隔离三者紧密融合的整体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自适应限流控制策略在降低DCCB技术需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对故障类型、过渡电阻和噪声均有一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限流策略 自适应 双端 故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研究初探 被引量:24
5
作者 董雪涛 冯长有 +4 位作者 朱子民 唐君毅 刘震 徐志 亢朋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63,共11页
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特征将深刻改变电网形态和运行特性,对仿真理论研究和先进仿真工具研发提出了新的需求。文中梳理了现有仿真软件、仿真体系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特性变化、... 能源转型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接入的特征将深刻改变电网形态和运行特性,对仿真理论研究和先进仿真工具研发提出了新的需求。文中梳理了现有仿真软件、仿真体系在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特性变化、仿真分析时空尺度和跨度增大,以及电力系统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电网智能分析运行控制体系构建3个层面上的需求与挑战。分析现有仿真技术的特性,指出当前仿真工具存在的不足。最后,理清仿真工具发展趋势,提出新型电力系统仿真技术框架,并就目前仿真工具需要关注的潜在技术发展要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 电力电子设备 仿真软件 仿真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光伏为电源的无线充电式新能源汽车控制研究
6
作者 王呈轩 宫瑞邦 +3 位作者 樊艳芳 宗思佳 程俊文 张雷亮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6-313,共8页
为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便捷性与环保性,该文提出将无线充电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集成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并分别对光伏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车载电池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试验平台验证近场通信下闭环最大效率点跟... 为确保电动汽车的充电便捷性与环保性,该文提出将无线充电技术与光伏发电技术集成于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并分别对光伏系统、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车载电池提出相应的控制策略,通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试验平台验证近场通信下闭环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下无线充电的可行性及高效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所提以光伏为电源的无线充电式新能源汽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光伏充电 衡流充电 无线充电 车载电池 闭环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环境下油浸绝缘纸介电响应特性与温度归一化研究
7
作者 田文锐 任慧敏 +4 位作者 杨定乾 冯煜轩 张大宁 李元 张冠军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630-3642,共13页
频域介电谱(FDS)技术因其检测精度高、携带绝缘信息丰富等优势,在油纸绝缘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低温环境会导致FDS测试结果异于常值,严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该文搭建了低温介电响应实验平台,测量不同温度(-40~30... 频域介电谱(FDS)技术因其检测精度高、携带绝缘信息丰富等优势,在油纸绝缘电力设备的状态评估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低温环境会导致FDS测试结果异于常值,严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该文搭建了低温介电响应实验平台,测量不同温度(-40~30℃)下油浸绝缘纸的介电响应。利用等温吸附实验发现,绝缘纸内部存在大量游离水和少量结合水,通过热刺激电流法与衍生对导数法研究了低温下弛豫过程的变化情况。进一步地,基于改进Havriliak-Negami模型对FDS结果进行解谱,探究低温对油浸绝缘纸内部极化与电导过程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低温可能会导致浓差极化消失,界面极化和电导损耗减弱,偶极子极化增强。最后,提出针对低温环境的温度归一化方法,与传统“主曲线”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低温下FDS曲线温度归一化的精度,解决了传统校正方法测量精度差、频率数据点不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频域介电谱 低温 Havriliak-Negami模型 温度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电网220 kV风电汇集站构网型SVG人工三相短路试验分析
8
作者 彭寅章 王海云 +3 位作者 张宝杰 南东亮 段玉 刘国伟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9-477,共9页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大幅提升以及发、输、用电各环节电力电子设备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由于缺乏传统常规同步发电机等主动支撑型电压源,系统短路容量、转动惯量下降,频率、电压稳定问题频发,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对此...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大幅提升以及发、输、用电各环节电力电子设备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高比例新能源电网由于缺乏传统常规同步发电机等主动支撑型电压源,系统短路容量、转动惯量下降,频率、电压稳定问题频发,电网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重点围绕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进行研究。在构网型SVG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新疆电网220 kV风电汇集站构网型SVG人工三相短路试验,系统性地验证了构网型SVG的同步电压支撑、暂态瞬时响应、3倍10 s的过载能力,并总结了计算值与实测值存在误差的影响因素。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试验表明,构网SVG在短路故障期间,能保持一定的构网特性,具有良好的系统支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构网型SVG 人工三相短路试验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风电机组轮前风速映射方法研究
9
作者 郜宁 高晓霞 +5 位作者 吴茂乾 朱霄珣 刘伟 石泽启 卢鸿坤 王瑜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5-161,共7页
因风电机组机舱测风仪及风向标代表轮前风况存在较大误差,影响机组功率调节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构建基于LSTM模型的轮前风速映射方法并在河北某风电场进行激光雷达测风实验验证。首先,根据测风实验测得实际轮前风速;其次,分析机组SCADA... 因风电机组机舱测风仪及风向标代表轮前风况存在较大误差,影响机组功率调节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构建基于LSTM模型的轮前风速映射方法并在河北某风电场进行激光雷达测风实验验证。首先,根据测风实验测得实际轮前风速;其次,分析机组SCADA系统与激光雷达测量风速的相关性;然后,以激光雷达测风数据和SCADA系统数据为基础划分训练集、测试集及验证集,构建LSTM模型来训练得到机舱测速和有效来流风速之间的传递关系。结果表明:映射后得到的风速与实际激光雷达测风装置测得的风速误差很小,实际风电场随机选取的3台风电机组的MAPE值分别为3.664%、3.395%、3.935%,同时与LSSVR及Lenet-5算法计算结果作比较,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对提高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准确性以及风电场风功率预测等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轮前风速 LSTM 映射关系 激光雷达测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LiMn_(1-y)Fe_(y)PO_(4)/C正极材料设计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韩丹丹 张武卫 +1 位作者 张亮 王宗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15-2222,共8页
磷酸锰铁锂(LiMn_(1-y)Fe_(y)PO_(4))相较于磷酸铁锂(LiFePO_(4))展现出了更高的能量密度特性,这一优势对于提升电动汽车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和动力性能具有显著意义。然而,Mn元素的Jahn-Teller效应及其引发的溶出问题,一直制约... 磷酸锰铁锂(LiMn_(1-y)Fe_(y)PO_(4))相较于磷酸铁锂(LiFePO_(4))展现出了更高的能量密度特性,这一优势对于提升电动汽车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和动力性能具有显著意义。然而,Mn元素的Jahn-Teller效应及其引发的溶出问题,一直制约着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核壳结构设计策略,将LiFePO_(4)颗粒紧密均匀地包覆在LiMn_(0.7)Fe_(0.3)PO_(4)内核的表面上,成功制备了“核壳结构”的LMFP55/C与LMFP64/C两种复合材料。该结构不仅有效缓解了Mn元素带来的负面效应,还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整体性能,特别是循环稳定性。制备的LMFP64/C复合材料在0.1 C的放电倍率下,展现出了154 mAh/g的优异初始放电容量。更为重要的是,在1 C的高放电倍率下,经过5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仍高达92%,显示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1-y)Fe_(y)PO_(4) 高温固相法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惯量分布的电力系统惯量不足概率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伟卿 尹向阳 秦艳辉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1-118,共8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即“双高”)接入电网将打破传统的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局面,削弱系统惯量水平的同时带来运行安全隐患。针对机组强迫停运对电力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有效惯量分布的电力系统惯量不足概率...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即“双高”)接入电网将打破传统的电力系统惯量支撑局面,削弱系统惯量水平的同时带来运行安全隐患。针对机组强迫停运对电力系统惯量水平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有效惯量分布的电力系统惯量不足概率评估方法。通过构建考虑惯量支撑机组强迫停运率的有效惯量模型,在求取系统惯量评估参考值和源运行状态的基础上,利用半不变量法和Gram-Charlier级数展开获取有效惯量概率分布曲线,进而定义系统惯量不足概率指标,最终完成评估周期内系统惯量安全的动态评估。基于改进IEEE 39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电力系统 惯量水平 有效惯量分布 概率评估 频率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风作用下输电线路的脱冰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永灿 谢松林 +3 位作者 董新胜 舒新 王帅 张怡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9-1786,I0101,共9页
在强风作用下,输电线路的脱冰过程会产生冲击效应并缩短相间距离,极大增加了电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该文基于新疆某线路局部区段的实际参数,建立强风作用下“导线-绝缘子”的脱冰响应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风速、风攻角条件下输电线... 在强风作用下,输电线路的脱冰过程会产生冲击效应并缩短相间距离,极大增加了电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该文基于新疆某线路局部区段的实际参数,建立强风作用下“导线-绝缘子”的脱冰响应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风速、风攻角条件下输电线路脱冰档最大弧垂处的位移、不平衡动张力和各相间的最小距离。结果表明:风攻角对异形覆冰导线的气动系数与风载增大系数存在明显影响;在强风条件下的动张力幅值具有超过设计抗拉强度的情况,存在断线的可能;强风作用下输电线路的脱冰过程相较其初始构型位置是一种向上偏斜的位移过程,存在相间距离显著减小情况,运行时放电风险的概率远远超过无风脱冰工况。该文针对强风作用的输电线路进行研究,探究了复杂工况下的脱冰响应特征和运行时的放电风险,为输电线路在强风天气下进行紧急防冰、除冰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强风 脱冰 动张力 最小相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一二次耦合多重故障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路 熊张忞 +3 位作者 王建 南东亮 赵启 熊小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95-105,共11页
为了综合评估恶劣天气下输电线路故障与二次系统隐性故障导致的多重故障风险,提出了考虑一二次耦合多重故障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气象灾害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特点,总结了一二次设备耦合多重故障的特点。其次,综合考虑输... 为了综合评估恶劣天气下输电线路故障与二次系统隐性故障导致的多重故障风险,提出了考虑一二次耦合多重故障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气象灾害导致输电线路故障的特点,总结了一二次设备耦合多重故障的特点。其次,综合考虑输电线路及保护装置的失效概率,建立了一二次耦合多重故障模型。然后,应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实现初始故障集的快速生成,进而评估系统失负荷、节点电压越限、支路潮流越限等风险指标。最后,采用IEEE39节点系统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一二次耦合的多重故障,系统面临的风险更为严重;使用拉丁超立方抽样,可兼顾不同气象分区内线路故障概率分布差异,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多维度风险指标排序,能够有效筛选灾害天气落区内影响电网风险的关键线路和母线,为电网风险防控和薄弱环节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一二次耦合 多重故障 风险评估 恶劣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孪生支持向量机的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21
14
作者 谭金龙 熊小伏 +2 位作者 陈军 南东亮 周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36,共6页
针对新能源发电因大量并网而导致电网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孪生支持向量机的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设计了一种继电保护体系,并结合设备状态特征构建了故障时序模型。同时利用蛙跳算... 针对新能源发电因大量并网而导致电网安全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孪生支持向量机的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面向新型电力系统设计了一种继电保护体系,并结合设备状态特征构建了故障时序模型。同时利用蛙跳算法对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参数进行寻优,以获得最优模型用于设备状态量的分析处理,从而实现故障类型的快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孪生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准确率约为90%,且所提模型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和时间分别约为98.05%及1.48 s,优于其他对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网安全 继电保护 故障诊断 故障时序模型 孪生支持向量机 蛙跳算法 新能源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DNN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21
15
作者 宋雨露 樊艳芳 +2 位作者 刘牧阳 白雪岩 张鑫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7-187,共11页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重塑了电力系统的控制运行特性,现有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面临新能源波动数据识别困难、估计精度低、估计速度慢等问题。为改善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连接(skip connection,SC)-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重塑了电力系统的控制运行特性,现有的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面临新能源波动数据识别困难、估计精度低、估计速度慢等问题。为改善现有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连接(skip connection,SC)-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和多源数据融合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双向长短期神经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预测的改进插值法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然后利用联合时空交叉机制和BILSTM网络的数据辨识技术替代传统的量测量突变检测法,以便更好地处理新能源波动数据。最后根据原始量测数据集建立基于SC-DNN的状态估计模型,把残差模块的拟合优势和神经网络的速度优势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状态估计精度和速度的提高。基于IEEE39节点系统和新疆某地区实网的算例分析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所提方法能在更准确地分辨新源波动数据与不良数据的同时提高状态估计的精度和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深度神经网络 时空交叉机制 多源数据融合 残差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模糊推理系统的电力变压器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游溢 赵普志 +2 位作者 刘冬 晏致涛 刘欣鹏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6,83,共7页
为了提高电力变压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优化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检测方法;将利用溶解气体分析法得到的14个特征属性作为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初始未处理输入,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从中选... 为了提高电力变压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优化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检测方法;将利用溶解气体分析法得到的14个特征属性作为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初始未处理输入,通过一维卷积神经网络从中选择8个最具指示性的属性;采用改进帝王蝶优化算法对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进行训练,并通过真实数据集实验与其他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算法进行检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电力变压器故障检测准确率达98.91%,50次独立运行中故障检测的标准偏差为±0.01,具有检测准确性高、性能稳健、运行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电力变压器 故障检测 特征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扫频阻抗法辨识的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智能检测技术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杨定乾 王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200,共6页
针对扫频阻抗法在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中判据尚不明确,还依赖人员经验的现状。文章结合扫频阻抗谱的基本特性,提出基于扫频阻抗谱辨识的绕组变形智能检测技术,选取的特征参量包括阻抗幅值的极值点、相位过零点、70°相位特征点、相... 针对扫频阻抗法在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中判据尚不明确,还依赖人员经验的现状。文章结合扫频阻抗谱的基本特性,提出基于扫频阻抗谱辨识的绕组变形智能检测技术,选取的特征参量包括阻抗幅值的极值点、相位过零点、70°相位特征点、相关系数。并通过实验对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各参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扫频阻抗谱的特征参量在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时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选扫频阻抗谱的特征参量可以很好地识别绕组是否变形以及故障类型。此项研究为我国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故障检测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绕组变形 扫频阻抗法 特征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故障诊断加强电力变压器安全管理--评《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分析与治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明轩 杨柱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33,共1页
书名: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分析与治理作者:丁国成等ISBN:9787519854690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3月定价:75元电力是维持当今社会生产生活能源需求的基础能源,变压器通过调节电压维持电压稳定,实现可持续输电,既起到更好地... 书名: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分析与治理作者:丁国成等ISBN:9787519854690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3月定价:75元电力是维持当今社会生产生活能源需求的基础能源,变压器通过调节电压维持电压稳定,实现可持续输电,既起到更好地保护电力用户用电安全目的,也起到安全隔离作用。变压器作为一种特殊电力设备,其危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调节电压 电力设备 变压器直流偏磁 中国电力出版社 能源需求 安全隔离 维持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覆冰脱冰跳跃抑制措施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新胜 马树阳 +3 位作者 王帅 赵蓂冠 李孟 朱永灿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30,39,共8页
覆冰脱落可导致架空线纵向弹跳和动态张力增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首先建立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力学等效进行牵引力及相间间隔棒施加,进而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各因素下输电线脱落弹跳抑制措施的效果... 覆冰脱落可导致架空线纵向弹跳和动态张力增加,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极大的威胁。首先建立输电导线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力学等效进行牵引力及相间间隔棒施加,进而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各因素下输电线脱落弹跳抑制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施加牵引力对导线的弹跳位移和幅值的影响并不显著,不恰当的施加位置反而可能增大闪络风险。加装相间间隔棒对于脱冰弹跳抑制效果明显,其中在导线档中附近加装间隔棒效果最优。强风会导致覆冰导线伴随明显的横向位移,导致更高的闪络风险,而施加间隔棒对导线的横向、纵向位移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避免闪络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脱冰弹跳 牵引力 间隔棒 强风脱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提供柔性爬坡容量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建文 刘国亮 刘铭洋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4-420,共7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更多的柔性爬坡容量,提出让风电参与提供柔性爬坡容量。采用改进旋转门算法对风电功率爬坡进行辨识,将风电功率爬坡作为系统中提供柔性爬坡容量的有利资源,建立风电提供柔性爬坡容量的优...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更多的柔性爬坡容量,提出让风电参与提供柔性爬坡容量。采用改进旋转门算法对风电功率爬坡进行辨识,将风电功率爬坡作为系统中提供柔性爬坡容量的有利资源,建立风电提供柔性爬坡容量的优化调度模型。在IEEE-118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风电提供柔性爬坡容量可减少常规机组提供的爬坡容量,降低成本,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验证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可有效增大风电提供的柔性爬坡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电力系统 不确定性 优化调度 柔性爬坡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